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胃腑方 (1)

1. 大建中湯

治虛勞寒澼,飲在脅下,決決有聲,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有頭並沖皮起,引兩乳內痛,裡急,善夢失精,氣短目䀮䀮,忽忽多忘方。

川椒(二合),半夏(一升),生薑(一斤),甘草(二兩),人參(三兩),飴糖(八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飴,溫服七合。裡急拘引加芍藥、桂心各三兩。手足厥,腰背冷加附子一枚。勞者加黃耆一兩。

治五勞七傷,虛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即目眩,腹中懸急,而有

絕傷外引四肢方:

生薑,芍藥,乾地黃,甘草,川芎(各五兩),大棗(三十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漬一宿,明旦復以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藥入四肢百脈,似醉狀是效。無生薑用乾薑二兩,酒漬一宿用之。常行此方神妙。

白話文:

【大建中湯】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體質虛弱導致的寒冷症狀,像是胸脅間有水液聚集,會聽到水動的聲音,喝下的水彷彿直接從身體的一側流下,有種從頭部到皮膚下突起的感覺,並牽連至乳房內部的疼痛,以及腹部緊繃不適。患者常做夢且易有精液流失的情況,呼吸短促,眼睛容易疲勞,精神恍惚且記憶力減退。

所需藥材:花椒(20克)、半夏(100克)、生薑(500克)、甘草(40克)、人參(60克)、麥芽糖(160克)。

將上述六種藥材切碎,加入十公升的水煮沸,煮至剩餘三公升時,濾掉藥渣,再加入麥芽糖攪拌均勻,溫熱後服用約210毫升。若腹部緊繃且有抽搐感,可額外添加芍藥和肉桂各60克;若手腳冰冷,腰部及背部感到寒冷,則可增加一枚附子;若為勞損所致,則可添加黃耆30克。

另一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五臟六腑勞損所造成的七種傷害,如身體虛弱、面色暗沉、手腳疼痛、久站腰痠、起身時眼前發黑、腹部緊繃且有斷裂感,並延伸至四肢的病狀。

所需藥材:生薑、芍藥、乾地黃、甘草、川芎(各150克)、大棗(30顆)。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先浸泡在六公升水中一夜,次日再加入五公升水,煮沸後煮至剩餘三公升,分成三次服用。藥效進入四肢及全身脈絡後,若有類似醉酒的狀態即是見效。若沒有新鮮薑片,可用乾薑60克代替,並浸泡在酒中一夜後使用。這帖藥方長期服用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