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23)
卷二 婦人方上 (23)
1. 調中湯
治小兒春秋月晨夕中暴冷,冷氣折其四肢,熱不得泄,則壯熱冷氣入胃,變下痢,或欲赤白滯起數去,小腹脹痛極壯熱,氣脈洪大,或急數者,服之熱便歇,下亦瘥也,但壯熱不吐下者,亦主之方。
葛根,黃芩,茯苓,桔梗,芍藥,白朮,藁本,大黃,甘草(各六銖)
上九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服法如前篇龍膽湯下,量兒大小以意服之。
白話文:
[調中湯]這帖藥方適用於小孩在春秋季節早晚突然受寒,寒冷侵襲四肢,體內熱氣無法散出,導致高燒不退。寒氣進入胃部,轉變為下痢,可能呈現赤白相間的痢疾,頻繁地排便,伴隨小腹劇烈疼痛及高燒,脈搏強而快,服用此藥後,能有效緩解發燒及下痢的情況。此外,如果只有高燒未嘔吐或未有下痢現象,也能使用此方。
所需藥材包括:葛根、黃芩、茯苓、桔梗、芍藥、白朮、藁本、大黃、甘草(各六銖)。
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用水兩升煮至剩下五合,服用方法可參考前篇龍膽湯的說明,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量調整。
2. 生地黃湯
治小兒寒熱進退,啼呼腹痛方。
生地黃,桂心(各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期歲以下服二合,以上三合。一方七味,有芍藥、寒水石、黃芩、當歸、甘草各半兩。
又方,治小兒傷寒發黃方。
搗土瓜根汁三合,服之。
又方,搗韭根汁,澄清,取如大豆許,滴兒鼻中,即出黃水,瘥。
又方,搗青麥汁服之。
又方,小豆(三七枚),瓜蒂(二七枚),糯米(四十枚)
上三味為末,吹入鼻中。
白話文:
[生地黃湯]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兒童冷熱交替、哭鬧及腹痛的情況。
所需藥材為生地黃和桂心,兩者各需二兩。
將這兩種藥材切碎後,加三升的水進行熬煮,直到只剩下約一升的藥汁。對於一歲以下的孩童,每次服用約二合;一歲以上的孩童,則每次服用三合。另外還有一個配方,包含七種藥材:芍藥、寒水石、黃芩、當歸、甘草,這些藥材各需半兩。
另一帖藥方用於治療兒童因感冒而產生的黃疸情況。可將土瓜根搗碎,取出汁液三合來服用。
又或者,可以將韭菜根搗碎,取得其汁液,待其澄清後,取一小豆粒大小的量,滴入兒童的鼻孔中,即可看到黃色的分泌物被排出,病情就會好轉。
再者,也可以將青麥搗碎,取得其汁液服用。
最後一個方法,是使用小豆三七顆、瓜蒂二七顆、糯米四十顆,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後,吹入鼻孔中。
3. 二物通汗散
治少小有熱不汗方。
粉(半斤),雷丸(四兩)
上搗為細末和下篩,以粉兒身。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於治療小孩體內有熱氣但不出汗的處方。
配方成分為:痱子粉(250公克),雷丸(120公克)。
將以上兩種材料研磨成細粉末後混合並過篩,然後將這粉體塗抹在小孩的身體上。
4. 二物茯苓粉散
治少小頭汗方。
茯苓,牡蠣(各四兩)
上治下篩,以粉八兩,合搗為散,有熱輒以粉,汗即止。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小孩頭部多汗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茯苓和牡蠣,每樣各四兩。
先將上述藥材處理後磨成細粉,然後取八兩的粉混合攪拌均勻成為散劑。孩子身體有熱時,就使用此粉,能有效止住頭部的汗水。
5. 三物黃連粉散
治少小盜汗方。
黃連,牡蠣,貝母(各十八銖)
上以粉一升,合搗下篩,取粉兒身,佳。
白話文:
這是治療小孩夜間盜汗的處方。
所需藥材有:黃連、牡蠣、貝母(這三種藥材用量皆為十八銖)
將上述藥材與一升的粉一起研磨,然後過篩,取得細緻的藥粉,用於孩童身上,效果更佳。
6. 犀角飲子
此由心臟熱之所感,宜服此方。
犀角(十八銖),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半),甘草(半兩),白朮(六銖)
上五味㕮咀,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服。加龍齒一兩,佳。
白話文:
這是由心臟火熱所導致的症狀,適合服用這個處方。
犀角(約6公克),茯神(約30公克),麥門冬(約45公克),甘草(約15公克),白朮(約2公克)
以上五種藥材切碎,用大約27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180毫升,然後分次服用。如果再加入龍齒約30公克,效果會更好。
7. 恆山湯
治小兒溫瘧。
恆山(切一兩),小麥(三合),淡竹葉(切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量兒大小分服。
又方,鹿角末,臨發時先服一錢匕。
又方,燒鱉甲灰,以酒服一錢匕,至發時服三匕,並以火炙身。
又方,燒雞肶胵中黃皮為末,和乳與服,男雄女雌。
又方,灸兩乳下一指,三壯。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的熱性瘧疾的恆山湯方。
所需材料有:恆山(切片,用量一兩),小麥(用量三合),淡竹葉(切片,用量一升)。
以上三種藥材,用一升半的水煎煮,煎到只剩下五合,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分配服用。
另一個方法是,用鹿角磨成粉末,在預計發病前先服用一錢。
另一個方法是,將鱉甲燒成灰,用酒送服一錢,直到發病時間共服三錢,同時用火烤身體。
另一個方法是,將雞大腿骨中的黃色皮磨成粉末,再和著母乳一起給孩子服用,男孩用公雞的,女孩用母雞的。
另一個方法是,在兩側乳頭下一指寬的地方,進行艾灸,每次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