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7)

1. 白蘚皮湯

治少小客魃挾實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石膏一兩(先飛) 寒水石一兩 牡蠣一兩(先炙) 石膽一兩(先淬) 大黃二錢(炙) 芒硝一錢 甘草一錢

治療小兒客魃挾實的方劑

材料:

  • 石膏 一兩(先經過烘乾)
  • 寒水石 一兩
  • 牡蠣 一兩(先經過炙烤)
  • 石膽 一兩(先經過淬火)
  • 大黃 二錢(經過炙烤)
  • 芒硝 一錢
  • 甘草 一錢

白蘚皮,大黃,甘草(各一兩),芍藥,茯苓,細辛,桂心(各十八銖)

上七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三服。

小兒夜啼:

白話文:

白鮮皮、大黃、甘草(各50克) 芍藥、茯苓、細辛、桂心(各9克)

七味散一劑,加入兩升水,煮沸後煎取九合,分三次服用。

嬰兒夜哭:

2. 龍角丸

治小兒五驚夜啼方(崔氏名五驚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五驚夜啼的藥方(崔氏稱之為五驚丸)。

龍角(六銖),牡蠣(一作牡丹),川大黃(各九銖),黃芩(半兩),蚱蟬(二枚),牛黃(如小豆五枚)

上六味末,蜜丸如麻子,蓐里兒服二丸,隨兒大小增減。

白話文:

龍骨(6克),牡蠣殼(1克),川大黃(各9克),黃芩(25克),蟬蛻(2片),牛黃(5個,大小如綠豆)

將六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產後每餐服用兩丸,隨著孩子的體型增加或減少丸子的數量。

3. 川芎散

治小兒夜啼,至明即安寐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小兒夜啼,至明即安寐方。

治療小兒夜啼,(用此方)至天明便會安穩入睡。

川芎,白朮,防己(各半兩)

白話文:

川芎、白朮、防己(各 25 公克)

上三味治下篩,以乳和與兒服之,量多少,又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驗。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兒大能服藥者,以意斟酌之。

白話文:

上面介紹的三種藥材用於治療下篩(小兒腹瀉),將藥粉用母乳調和,讓孩子服用,服用的量要適中。母親用自己的手按住孩子的肚臍,同時按摩孩子的頭部和脊椎,觀察效果。如果二十天後孩子仍然無法服用散藥,可以將藥粉用母乳調和成一丸麻子大小的丸子給孩子服用。如果孩子已經能夠服用藥物,則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酌情增減藥量。

4. 一物前胡丸

治少小夜啼方。

前胡隨多少搗末,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

白話文:

取前胡適量搗成末,用蜂蜜和丸子如黃豆大小,服一丸,每日三次,逐漸增加至五六丸,以痊癒為度。

5. 千金湯

治小兒暴驚啼絕死,或有人從外來,邪氣所逐,令兒得疾,眾醫不治方。

川椒,左顧牡蠣(各六銖碎)

上二味以醋漿水一升,煮取五合,每服一合。

又方,伏龍肝,交道中土(各一把)

上二味治下篩,水和少許飲之。

又方,取馬骨燒灰,敷乳上飲,兒啼即止。治小兒夜啼不已,醫所不治者方:

取狼屎中骨,燒灰為末,水服如黍米粒大二枚,即定。

又方,燒蝟皮三寸灰,著乳頭飲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突發驚叫哭泣,嚴重時甚至會死去的方子。或者是有人從外地回來,邪氣侵入,導致孩子生病,眾多醫生都治不好的方子。

  • 花椒、左顧(一種牡蠣),各六銖,搗碎
  • 將上述兩味藥材放入一升醋漿水中煮沸,煮到剩五合,每次服用一合

另一個方子:

  • 龍肝草(伏龍肝)、交道中土,各一把
  • 將上述兩味藥材搗成細粉,加少量水服下

另一個方子:

  • 取馬骨燒成灰,敷在孩子的乳房上,喝完之後孩子的哭泣就會停止。*治療小兒夜啼不止,醫生都無法治好的方子:

  • 取狼糞中的骨頭,燒成灰,取如黍米粒般大小的量,用 воде服下,就能止啼

另一個方子:

  • 燒三寸長的刺蝟皮成灰,塗在孩子的乳頭上,喝完後即可止啼

治療小兒驚啼的方子:

  • 取雞屎白熬成細粉,用乳汁送服

另一個方子:

  • 在孕婦懷孕期間,讓她吃喝自己特別想念的東西,喂給孩子後就能痊癒

另一個方子:

  • 用酒送服理亂的頭髮燒成的灰,效果很好

治小兒驚啼方:

取雞屎白熬末,以乳服之,佳。

又方,酒服亂髮灰,良。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物,哺兒則愈。

白話文:

治療小兒突發驚叫哭泣,嚴重時甚至會死去的方子。或者是有人從外地回來,邪氣侵入,導致孩子生病,眾多醫生都治不好的方子。

  • 花椒、左顧(一種牡蠣),各六銖,搗碎
  • 將上述兩味藥材放入一升醋漿水中煮沸,煮到剩五合,每次服用一合

另一個方子:

  • 龍肝草(伏龍肝)、交道中土,各一把
  • 將上述兩味藥材搗成細粉,加少量水服下

另一個方子:

  • 取馬骨燒成灰,敷在孩子的乳房上,喝完之後孩子的哭泣就會停止。*治療小兒夜啼不止,醫生都無法治好的方子:

  • 取狼糞中的骨頭,燒成灰,取如黍米粒般大小的量,用 воде服下,就能止啼

另一個方子:

  • 燒三寸長的刺蝟皮成灰,塗在孩子的乳頭上,喝完後即可止啼

治療小兒驚啼的方子:

  • 取雞屎白熬成細粉,用乳汁送服

另一個方子:

  • 在孕婦懷孕期間,讓她吃喝自己特別想念的東西,喂給孩子後就能痊癒

另一個方子:

  • 用酒送服理亂的頭髮燒成的灰,效果很好

6. 傷寒第五

(論一首,方三十首,灸法一首)

論曰:夫小兒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傷寒也,大人解脫之久,傷於寒冷,則不論耳,然天行非節之氣,其亦得之,有時行疾疫之年,小兒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時行節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藥,分劑少異,藥小冷耳。

白話文:

古人認為,小嬰兒體質較弱,還沒有能力抵禦霜雪寒氣,因此不容易得傷寒。成年人則經常接觸外界,體質較強,受寒也不容易生病。但如果遇上流行性疾病的季節,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可能染病,出現發斑的症狀。在治療方面,原則上和成人相同,只是藥量和藥性要根據小嬰兒的體質稍作調整,藥物偏涼一些。

7. 麥門冬湯

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柴胡散 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方:

麻黃 赤芍 甘草 黃芩 枳殼 各三錢 柴胡 黃連 人參 白芍各二錢 粳米二合,水五升,煮粥得二升,去滓,入前藥,攪勻,分再服。

柴胡散

**治療:**小兒未滿百日,患有傷寒,症狀包括鼻出血、身體發熱、嘔吐和反胃。

組成:

  • 麻黃:3錢
  • 赤芍:3錢
  • 甘草:3錢
  • 黃芩:3錢
  • 枳殼:3錢
  • 柴胡:2錢
  • 黃連:2錢
  • 人參:2錢
  • 白芍:2錢

用法:

用 2 合粳米加 5 升水煮成粥,得到 2 升稀粥,去除渣滓,放入上述藥材,攪拌均勻,分兩次服用。

麥門冬(十八銖),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桂心(八銖)

上五味㕮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白話文:

麥門冬(18 克),石膏,寒水石,甘草(各 30 克),桂心(8 克)

將上五種藥材放入藥罐中咀嚼,加入兩升半的水,煮成一升的藥液,每次服用一合(相當於現代的5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8. 芍藥四物解肌湯

治少小傷寒方。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少小傷寒,頭項強痛,腰脊痛引脅,手足厥逆,喘促,脈浮緩。

小兒傷寒,頭頸部嚴重疼痛,腰部和脊椎疼痛並延伸至脅部,手腳冷而發紺,呼吸急促,脈象浮緩。

兒童傷寒,頭頸部劇烈疼痛,腰部和脊椎疼痛並擴散到肋部,手腳冰冷發青,呼吸急促,脈博浮而軟弱。

芍藥,黃芩,升麻,葛根(各半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五服,期歲以上,分三服。

白話文:

芍藥、黃芩、升麻、葛根(各 15 克)

將四味藥材咀嚼後,加入三升水煮沸,煮到剩下九升後,過濾去除渣滓,分成五次服用。若年齡超過一歲,則分成三次服用。

9. 麻黃湯

治少小傷寒,發熱咳嗽,頭面熱者方。

白話文:

古文:

治少小傷寒 發熱 咳嗽 頭面熱者方

治療少兒傷寒,發熱咳嗽,頭面部發熱的方劑:

麻黃,生薑,黃芩(各一兩),甘草,桂心,石膏,芍藥(各半兩),杏仁(十枚)

上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兒若小以意減之。

白話文:

麻黃,生薑,黃芩(各 30 克),甘草,桂心,石膏,芍藥(各 15 克),杏仁(10 枚)

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四升水煮沸取一升半藥液,分兩次服用。若孩童較小,可依據年齡適當減少藥量。

治小兒傷寒方:葛根汁,淡竹瀝(各六合)

上二味相和,二三歲兒分三服,百日兒斟酌服之,不宜生,煮服佳。

白話文:

治療小兒傷寒的方劑:

  • 葛根汁,6 合
  • 淡竹瀝,6 合

二味藥方配伍,兩三歲的孩子分三次服用,百天以內的嬰兒酌量服用,不宜生服,最好煮沸服用。

治小兒時氣方:桃葉三兩搗,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復發,燒雄鼠屎二枚,燒水調服之。

白話文:

治療寶寶腹脹腸絞痛的方法:

  • 取三兩桃葉搗碎,加入五升水,煮沸十次。
  • 取出煮好的汁液,一天淋在寶寶頭上五六次。
  • 如果腹脹腸絞痛復發,將兩枚雄鼠糞便燒焦,用燒開的水調和後讓寶寶服用。

10. 五味子湯

治小兒傷寒,病久不除,瘥後復劇,瘦瘠骨立方。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小兒傷寒,病久不除,瘥後復劇,瘦瘠骨立方。

小兒因傷寒而生病,病症纏綿不去,康復後病情加重,身體消瘦,瘦骨嶙峋。

小孩因傷寒引起疾病,拖延時間太久未痊癒,痊癒後病情又迅速加重,體重嚴重下降,骨瘦如柴。

五味子(十銖),麥門冬,黃連,黃芩,大黃,前胡(各六銖),芒硝(五銖),石膏(一兩)甘草,當歸(各十二銖)

上十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計大小增減之。

白話文:

五味子(2.5克),麥門冬,黃連,黃芩,大黃,前胡(各1.5克),芒硝(1.25克),石膏(25克),甘草,當歸(各3克)

十味湯:取用十味中藥材,加入三升水煮取一升半,服用二兩(約60毫升),就能止瀉。若腹瀉嚴重,可酌情增加用量。

11. 莽草浴湯

治少小傷寒方。

白話文:

少小傷寒方 大青葉,湯泡絞汁,溫飲之。

莽草(半斤),牡蠣(四兩),雷丸(三十枚),大黃(一兩),蛇床子(一升)

白話文:

野草(半斤)、牡蠣(四兩)、雷丸(三十顆)、大黃(一兩)、蛇牀子(一升)

上五味㕮咀以水三斗,煮取鬥半,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又方,治小兒猝寒熱,不佳,不能服藥方。

莽草,丹參,桂心(各三兩),菖蒲(半斤),雷丸(一升),蛇床子(二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白話文:

古代文字:

上五味㕮咀以水三鬥,煮取鬥半,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將上述五種藥材搗碎,用三鬥水煮沸,取鬥半的量,待溫度適中後,讓小孩洗澡,注意避開眼睛和私處。

古代文字:

又方,治小兒猝寒熱,不佳,不能服藥方。

莽草,丹參,桂心(各三兩),菖蒲(半斤),雷丸(一升),蛇牀子(二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治療小兒突然發燒寒熱,情況不妙,無法服藥的方劑。

將上述六種藥材搗碎,用兩鬥水煮沸三到五次,待溫度適中後,讓小孩洗澡,注意避開眼睛和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