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7)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7)
1. 白蘚皮湯
治少小客魃挾實方。
白蘚皮,大黃,甘草(各一兩),芍藥,茯苓,細辛,桂心(各十八銖)
上七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三服。
小兒夜啼: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因為外感邪氣加上身體有實證的處方,名為[白蘚皮湯]。
藥方成分包含:
- 白蘚皮
- 大黃
- 甘草 (以上各約37.5公克)
- 芍藥
- 茯苓
- 細辛
- 桂心 (以上各約13.5公克)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然後用400毫升的水來煎煮,煮至剩下270毫升的藥汁,再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此方可適用於治療小兒夜間啼哭的情況。
2. 龍角丸
治小兒五驚夜啼方(崔氏名五驚丸)。
龍角(六銖),牡蠣(一作牡丹),川大黃(各九銖),黃芩(半兩),蚱蟬(二枚),牛黃(如小豆五枚)
上六味末,蜜丸如麻子,蓐里兒服二丸,隨兒大小增減。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因五種驚嚇導致夜晚哭鬧的藥方,又名崔氏五驚丸。
藥材包括:龍角六銖、牡蠣(另一版本為牡丹)與川大黃各九銖、黃芩半兩、蚱蟬兩隻、牛黃如小豆般大小五粒。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再用蜂蜜揉成丸狀,大小如同麻籽。初生嬰兒一次服用兩丸,具體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來增減。
3. 川芎散
治小兒夜啼,至明即安寐方。
川芎,白朮,防己(各半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乳和與兒服之,量多少,又以兒母手掩臍中,亦以摩兒頭及脊,驗。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兒大能服藥者,以意斟酌之。
白話文:
[川芎散]
用於治療嬰兒夜晚哭鬧,到了天亮就能安然入睡的處方。
所需材料:川芎、白朮、防己(各半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再用母乳調和後餵給嬰兒服用,劑量視嬰兒年齡大小而定。同時,也可以用手在嬰兒的肚臍位置溫暖覆蓋,或是輕柔地按摩嬰兒的頭部和背部,效果會更佳。對於二十天大的嬰兒,如果無法直接服用藥粉,可以將藥粉溶於母乳中,做成像麻子大小的藥丸給嬰兒服用。對於年紀較大,能直接服用藥物的嬰兒,則可視情況調整劑量。
4. 一物前胡丸
治少小夜啼方。
前胡隨多少搗末,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
白話文:
這是在介紹一種名為「一物前胡丸」的藥方,用來治療小孩夜晚哭鬧的問題。
製作方法如下:取前胡這種草藥,用量不限,將它研磨成粉末後,再用蜂蜜調和成大小如同大豆般的丸狀。服用方式為每日三次,每次一丸,漸漸地可以增加到五、六丸,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5. 千金湯
治小兒暴驚啼絕死,或有人從外來,邪氣所逐,令兒得疾,眾醫不治方。
川椒,左顧牡蠣(各六銖碎)
上二味以醋漿水一升,煮取五合,每服一合。
又方,伏龍肝,交道中土(各一把)
上二味治下篩,水和少許飲之。
又方,取馬骨燒灰,敷乳上飲,兒啼即止。治小兒夜啼不已,醫所不治者方:
取狼屎中骨,燒灰為末,水服如黍米粒大二枚,即定。
又方,燒蝟皮三寸灰,著乳頭飲之。
治小兒驚啼方:
取雞屎白熬末,以乳服之,佳。
又方,酒服亂髮灰,良。
又方,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物,哺兒則愈。
白話文:
【千金湯】
第一個處方:使用川椒與左顧牡蠣(兩種藥材各六銖並粉碎)。將這兩種藥材用一升的醋漿水煮至剩下五合,每次服用一合。
另一個處方:使用伏龍肝和交道中的土(兩種材料各一把)。將這兩種材料研磨過篩後,用水調和少量讓孩子喝下。
再一個處方:取馬骨燒成灰,塗在乳頭上讓孩子吸吮,孩子啼哭會立刻停止。
治療孩童夜間啼哭不止,一般醫生無法治療的處方:取狼屎中的骨頭,燒成灰後研磨成粉,用水調和如黍米大小的兩顆給孩子服用,孩子就會平靜下來。
另一個處方:燒蝟皮三寸長的部分成灰,放在乳頭上讓孩子吸吮。
治療孩童驚嚇啼哭的處方:取雞屎白燒乾後研磨成粉,以母乳調和後喂孩子,效果很好。
另一個處方:以酒調和亂髮燒成的灰,服用效果良好。
再一個處方:母親在懷孕期間對某種食物有特別渴望,將該食物餵給孩子吃,可以治療孩子的驚嚇啼哭。
6. 傷寒第五
(論一首,方三十首,灸法一首)
論曰:夫小兒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傷寒也,大人解脫之久,傷於寒冷,則不論耳,然天行非節之氣,其亦得之,有時行疾疫之年,小兒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時行節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藥,分劑少異,藥小冷耳。
白話文:
在這章節中,總共有三十種治療方法和一種灸療方法被提出。
文中提到,小孩因為很少在寒冷的環境下活動,所以較少受到風寒的侵害。對於成年人來說,長時間暴露在寒冷中可能會受寒。然而,當天氣出現異常,即超出四季正常節氣的範圍,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可能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流行疾病肆虐的年份,即使新生兒也可能受到感染,主要症狀可能是出現斑疹。對於這種由季節變化或大環境引起的疾病,兒童的治療原則可以參考成人,只是在使用藥物時,劑量會相對減少,且藥物性質會偏向涼性。
7. 麥門冬湯
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鼻衄身熱嘔逆方。
麥門冬(十八銖),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兩),桂心(八銖)
上五味㕮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白話文:
藥材如下:
- 麥門冬 18銖(大約6公克)
- 石膏 半兩(大約15公克)
- 寒水石 半兩(大約15公克)
- 甘草 半兩(大約15公克)
- 桂心 8銖(大約2.7公克)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然後用2.5升的水來熬煮,煮到只剩下1升的藥汁。每次服用10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8. 芍藥四物解肌湯
治少小傷寒方。
芍藥,黃芩,升麻,葛根(各半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五服,期歲以上,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感冒發燒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芍藥、黃芩、升麻、葛根(每種藥材各用半兩)。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然後加入三升的水進行煎煮,直到剩餘九合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此劑量可分成五次服用。如果是一歲以上的孩童,則可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9. 麻黃湯
治少小傷寒,發熱咳嗽,頭面熱者方。
麻黃,生薑,黃芩(各一兩),甘草,桂心,石膏,芍藥(各半兩),杏仁(十枚)
上八味㕮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兒若小以意減之。
治小兒傷寒方:葛根汁,淡竹瀝(各六合)
上二味相和,二三歲兒分三服,百日兒斟酌服之,不宜生,煮服佳。
治小兒時氣方:桃葉三兩搗,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復發,燒雄鼠屎二枚,燒水調服之。
白話文:
【麻黃湯】用於治療小孩感冒,有發燒、咳嗽及臉部發熱的症狀。
藥材如下:麻黃、生薑、黃芩(各30公克),甘草、桂心、石膏、芍藥(各15公克),杏仁(約10顆)。
以上八種藥材切碎,加四公升的水煮至剩下一公升半,分成兩次服用。如果孩子年紀較小,可適量減量。
另一個治療小孩感冒的處方:葛根汁、淡竹瀝(各約240毫升)。
以上兩種材料混合,兩三歲的小孩分三次服用,未滿百日的嬰兒則需酌量服用,最好煮熟後再服用,效果更佳。
針對小孩季節性疾病的治療處方:取三兩的桃葉搗碎,加入五公升的水煮沸十次,取其汁液,一天洗五到六次。如果再次發作,可燒兩顆雄鼠屎,用水調勻後服用。
10. 五味子湯
治小兒傷寒,病久不除,瘥後復劇,瘦瘠骨立方。
五味子(十銖),麥門冬,黃連,黃芩,大黃,前胡(各六銖),芒硝(五銖),石膏(一兩)甘草,當歸(各十二銖)
上十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計大小增減之。
白話文:
[五味子湯]用於治療兒童因感冒生病久久未能痊癒,病情好轉後又再度惡化,導致身體消瘦,形體憔悴的狀況。
藥方成分及劑量:五味子10銖,麥門冬、黃連、黃芩、大黃、前胡各6銖,芒硝5銖,石膏1兩,甘草、當歸各12銖。
將上述十種藥材切碎,加入三升的水煎煮至剩下一升半,每次服用二合,若服後有排便反應就停止服用,根據病童年齡和體重適當調整藥量。
11. 莽草浴湯
治少小傷寒方。
莽草(半斤),牡蠣(四兩),雷丸(三十枚),大黃(一兩),蛇床子(一升)
上五味㕮咀以水三斗,煮取鬥半,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又方,治小兒猝寒熱,不佳,不能服藥方。
莽草,丹參,桂心(各三兩),菖蒲(半斤),雷丸(一升),蛇床子(二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適寒溫以浴兒,避眼及陰。
白話文:
【莽草浴湯】
這是治療兒童感冒發燒的藥浴配方。
所需材料如下:莽草(約250公克)、牡蠣殼(約160公克)、雷丸(約30顆)、大黃(約40公克)、蛇牀子(約400公克)。
將以上五種材料切碎,加三鬥水(約30公升)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的水量,待水溫適中後用來幫小孩沐浴,但要避免水進入眼睛和私密部位。
另外一個配方,是針對突然發冷發熱的小孩,如果無法口服藥物時使用。
所需材料如下:莽草、丹參、桂心(各約90公克)、菖蒲(約250公克)、雷丸(約400公克)、蛇牀子(約60公克)。
將上述六種材料切碎,加入二斗水(約20公升)煮沸三次到五次,待水溫適中後用來幫小孩沐浴,同樣要避免水進入眼睛和私密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