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6)

1. 客忤第四

(論二首,方二十七首,灸法一首)

論曰:少小所以有客忤病者,是外人來氣息忤之,一名中人,是為客忤也。雖是家人,或別房異戶,雖是乳母及父母或從外還,衣服經履鬼神粗惡暴氣,或牛馬之氣,皆為忤也。執作喘息乳氣未定者,皆為客忤。其乳母遇醉或房勞,喘後乳兒最劇,能殺兒也,不可不慎。

凡諸乘馬行,得馬汗氣臭,未盥洗易衣裝便向兒邊,令兒中馬客忤。兒卒見馬來,及聞馬鳴驚,及馬上衣物馬氣,皆令小兒中馬客忤。慎護之,特重一歲兒也。

凡小兒衣,布帛綿中不得有頭髮,履中亦爾,白衣青帶,青衣白帶,皆令中忤。

凡非常人及諸物從外來,亦能驚小兒至致病。欲防之法,諸有從外來人及有異物入戶,當將兒避之,勿令見也,若不避者,燒牛屎,令常有煙氣置戶前,則善。

小兒中客為病者,無時不有此病也。而秋初一切小兒皆病者,豈是一切小兒悉中客邪。夫小兒所以春冬少病,秋夏多病者,秋夏小兒陽氣在外,血脈嫩弱,秋初夏末,晨夕時有暴冷,小兒嫩弱,其外則易傷,暴冷折其陽,陽結則壯熱,胃冷則下痢,是故夏末秋初,小兒多壯熱而下痢,未必皆是中客及魃也。若治少小法,夏末秋初常宜候天氣溫涼也。

有暴寒卒冷者,其少小則多患壯熱而下痢也,慎不可先下之,皆先殺毒後下之耳。

《玄中記》云,天下有女鳥,名曰姑獲(《肘後》、《子母秘錄》作烏獲),一名天帝女,一名隱飛鳥,一名夜行遊女,又名釣星鬼,喜以陰雨夜過飛鳴,徘徊人村裡,喚得來者是也。鳥純雌無雄不產,陰氣毒化生,喜落毛羽於人中庭,置兒衣中,便令兒作癇,病必死,即化為其兒也。是以小兒生至十歲,衣被不可露也,七八月尤忌。

凡中客忤之為病,類皆吐下青黃白色,水穀解離腹痛天糾,面色變易,其候似癇,但眼不上插耳,其脈急數者是也,宜與龍膽湯下之,加人參當歸,各如龍膽稱分等多少也。

小兒中客,急視其口中懸雍左右,當有青黑腫脈核如麻豆大,或赤或白或青,如此便宜用針速刺潰去之,亦可爪摘決之,並以綿纏釵頭拭去血也。

少小中客之為病,吐下青黃赤白汁,腹中痛,及反倒偃側,喘似癇狀,但目不上插少睡耳,面變五色,其脈弦急,若失時不治,小久則難治矣。欲療之方:

用豉數合,水拌令濕,搗熟丸如雞子大,以摩兒囟及手足心,各五六遍畢,以丸摩兒心及臍,上下行轉摩之,食頃破視其中,當有細毛,即擲丸道中,痛即止。

治少小中客忤,項強欲死方:

取衣中白魚十枚,為末以敷母乳頭上,令兒飲之,入咽立愈。(一方二枚著兒母手,掩兒臍中,兒吐下愈,亦以摩兒項及脊強處。)

又方,吞麝香大豆許,立愈。

治小兒卒中忤方:

剪取驢前膊胛上旋毛,大如彈子,以乳汁煎之,令毛消藥成,著乳頭飲之,下喉即愈。

又方,燒母衣帶三寸,併發合乳汁,服之。

又方,取牛鼻津服之。或牛口沫敷乳頭,飲之。

白話文:

標題:[客忤第四]

內容翻譯如下: (討論兩篇,方劑二十七篇,灸法一篇)

討論說:兒童之所以會有客忤病症,是因爲受到外來人的氣息所衝撞,另一種說法叫作“中人”,這便是所謂的客忤。即使是家人,或是家中其他房間的人,甚至是保姆和父母從外面回來,身上衣物沾染了不潔的鬼神之氣、粗魯兇惡的氣息,或牛馬的氣味,都會導致客忤。如果在哺乳時,母親的呼吸、乳汁還未穩定,這也會造成客忤。尤其是母親醉酒或性行爲後立即餵奶,對兒童的影響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凡是騎馬出行,如果接觸到馬汗的氣味,在沒有洗手換衣前就接近孩子,會使孩子受到馬氣的客忤。孩子突然看見馬匹,聽到馬鳴感到驚嚇,以及馬上的衣物帶有馬氣,都可能使孩子遭受馬氣的客忤。務必小心保護孩子,尤其對於一歲的嬰兒更是重要。

凡是兒童的衣服,布料中不能含有頭髮,鞋子中也不能有,白衣配青帶,青衣配白帶,都會導致孩子受到客忤。

所有非日常接觸的人或物品從外界進入,也可能驚嚇到兒童,導致疾病。想要預防的方法是,當有從外界來的人或有異物進入家中時,應當將孩子避開,不要讓他看見。如果不避開,可以燒牛糞,使其產生煙霧,放在門口,這樣就可以防止。

兒童因客忤而生病的情況,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但在初秋時節,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會生病,難道是因爲所有小孩都受到了客忤嗎?小孩之所以在春季和冬季較少生病,而在秋季和夏季較多生病,是因爲在秋季和夏季,小孩的陽氣在外,血脈柔弱。在初秋和夏末,早晚時常出現突如其來的寒冷,小孩的身體柔弱,外部容易受傷。突然的寒冷傷害了他們的陽氣,陽氣凝結就會引起高熱,胃部受寒則會導致腹瀉。因此,在夏末秋初,小孩常常出現高熱和腹瀉,不一定都是因爲客忤或魃的原因。如果要治療小孩的疾病,應該在夏末秋初注意天氣的溫涼變化。

如果有突然的寒冷,小孩會經常患有高熱和腹瀉,這時千萬不可以先進行瀉下治療,應該先清除體內的毒素,然後再進行瀉下。

《玄中記》記載,世界上有一種鳥,名爲姑獲,又稱天帝女、隱飛鳥、夜行遊女、釣星鬼,喜歡在陰雨之夜飛翔併發出叫聲,徘徊於村落之中,能呼喚到的人就是它。這種鳥純雌無雄,不會生育,由陰氣毒化而生。它喜歡將羽毛落在人們的庭院裏,如果將其羽毛放入孩子的衣物中,會使孩子發作癇病,病情必定致命,然後它會化身爲該孩子的樣子。因此,小孩出生至十歲,衣物和被褥都不能暴露在戶外,尤其是在七八月份要特別忌諱。

凡是因客忤而引發的病症,一般都會出現嘔吐和排泄青黃白色液體,水谷分解離散,腹部疼痛,面部顏色改變,症狀類似癇病,但眼睛不會向上翻。脈象急促且頻率快,應給予龍膽湯進行瀉下治療,並加入人參和當歸,按照龍膽的比例調配。

小孩遭受客忤,迅速觀察其口腔內懸雍左右兩側,會有青黑色腫脹的血管,大小如麻豆,顏色或紅或白或青。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立即使用針刺破並排出,也可以用指甲挑開並擠出,同時用棉布包裹釵頭擦拭出血。

小孩因客忤而引發的病症,表現爲嘔吐和排泄青黃赤白液體,腹部疼痛,身體反側,呼吸急促,症狀類似癇病,但眼睛不會向上翻,面部顏色改變。脈象緊張且頻率快,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稍長時間後則難以治癒。治療方法如下:

取幾合豆豉,用水攪拌使其溼潤,搗碎成丸,大小如雞蛋,塗抹在孩子的囟門和手足心,各搓揉五六遍。完成後,再將藥丸塗抹在孩子的心臟和臍部,上下轉動搓揉,大約食用一頓飯的時間後,觀察藥丸內部,應有細小的毛髮,然後將藥丸扔在道路上,疼痛即可緩解。

治療小孩遭受客忤,頸部僵硬,瀕臨死亡的方劑如下:

取十片衣服中的白魚,研磨成粉末,塗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孩子吸吮,一旦嚥下即刻痊癒。(另一方法是將兩片放在母親的手上,覆蓋在孩子的肚臍上,當孩子嘔吐和排泄後即愈,也可以塗抹在孩子的頸部和脊椎僵硬的地方。)

另一方劑,吞服大豆大小的麝香,立刻痊癒。

治療小孩突然遭受客忤的方劑如下:

剪取驢前臂胛上的旋轉毛髮,大小如彈珠,用乳汁煎煮,直到毛髮消失藥物製成,放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孩子吸吮,一旦嚥下即刻痊癒。

另一方劑,焚燒母親的衣帶三寸,並將頭髮一起混合乳汁服用。

另一方劑,取牛鼻涕服用,或者將牛口中的泡沫塗抹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孩子吸吮。

2. 一物豬蹄散

治小兒寒熱及赤氣中人方。

取豬後足懸蹄,燒末搗篩,以飲乳汁一撮,立效

治少小猝中客忤,不知人者方:

取熱馬屎一丸,絞取汁飲兒,下咽便愈。亦治中客忤而𠸯啼,面青腹強者。

白話文:

[一物豬蹄散]

這是治療小朋友發燒、畏寒以及眼結膜炎(紅眼)的處方。

取豬的後腳上未接觸地面的蹄子,燒燬後研磨成粉末,再過篩去粗留細。用母乳調和一撮粉末服用,立即見效。

這是治療小孩突然間受到驚嚇,以致於神智不清的處方:

取熱騰騰的馬糞一塊,絞出其汁液讓小孩飲用,只要吞下喉嚨即可痊癒。同樣也適用於因受驚嚇而不停啼哭,臉色蒼白且腹部僵硬的小孩。

3. 一物馬通浴湯

治少小中忤方。

馬通三升,燒令煙絕,以酒一斗煮三沸去滓,浴兒即愈。

白話文:

[一物馬通浴湯]的療法治小兒突然受驚或不適的處方。

取三升的馬糞,燒至完全無煙後,用一斗的酒煮沸三次然後去掉渣滓,讓小孩用這藥湯洗澡就會好轉。

4. 一物豬通浴湯

治小兒中人忤,𠸯啼面青腹強者方。

猳豬通二升,以熱湯灌之,適寒溫浴兒。

治少小客忤,二物黃土塗頭方:

取灶中黃土、蚯蚓屎等分搗,合水和如雞子黃大,塗兒頭上及五心,良。一方云用雞子清和如泥。

治小兒卒客忤方:

銅鏡鼻燒令赤,著少許酒中,大兒飲之,小兒不能飲者含與之,即愈。

治小兒中馬客忤而吐不止者方:

灸手心主間使大都隱白三陰交各三壯,可用粉丸如豉法,並用唾,唾而咒之,咒法如下。

咒客忤法: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兒苦客忤,從我始,扁鵲雖良不如善唾。良咒訖,棄丸道中。

又法:取一刀橫著灶上,解兒衣,發其心腹訖,取刀持向兒咒之唾,輒以刀向心腹,啡啡曰(音非出唾貌),煌煌日,出東方,背陰向陽,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子來不視,去不顧,過與生人忤,梁上塵,天之神,戶下土,鬼所經,大刀環犀對灶君。二七唾客愈。兒驚唾啡啡如此。

二七啡啡,每唾以刀擬之咒,當三遍乃畢,用豉丸如上法,五六遍訖,取此丸破視其中有毛,棄丸道中,客忤即愈矣。

小兒魃法:

論曰:凡小兒有魃病者,是婦人懷娠,有惡神導其腹中胎,妒嫉他小兒令病也。魃者,小鬼也(音奇),妊娠婦人不必悉招魃魅,人時有此耳。魃之為疾,喜微微下痢,寒熱或有去來,毫毛鬢髮⿱分⿸厂毛鬡不悅,是其證也,宜服龍膽湯。凡婦人先有小兒未能行,而母又孕,使兒飲此乳,亦作鬾也,令兒黃瘦骨立,發落壯熱,是其證也。

治魃方:,炙伏翼,熟咀哺之。

又方,燒伏翼末,飲服之。

又方,以水二升煮萹蓄、冬瓜各四兩,取浴之。

白話文:

【一物豬通浴湯】

治療嬰幼兒受到驚嚇,哭鬧不停,面色蒼白,腹部僵硬的處方:

使用兩公升的豬腸,倒入熱水使其灌滿,調節至適宜的溫度後,讓孩子沐浴。

【二物黃土塗頭方】

治療小孩因外來邪氣侵擾,使用竈中的黃土和蚯蚓糞等量混合,加入水攪拌至像雞蛋黃大小,塗抹在孩子的頭部和手腳心,效果良好。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雞蛋白混合成泥狀。

【治小兒卒客忤方】

治療嬰幼兒突然受到邪氣侵擾,將銅鏡的鼻樑部分燒紅,放入少量酒中,大孩子可以喝,小孩子不能喝的,可含在口中,就能痊癒。

【治小兒中馬客忤而吐不止者方】

治療嬰幼兒因邪氣侵擾而持續嘔吐不止,可在手心主、間使、大都、隱白、三陰交各穴進行艾灸三次,同時可使用藥粉搓成豆豉大小的丸子,並用口水咒語,咒語如下:

咒語: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兒苦客忤,從我始,扁鵲雖良不如善唾。咒完後,把丸子丟在路上。

另一種方法是拿一把刀橫放在爐竈上,解開孩子的衣服,檢查心臟和腹部,然後拿刀對著孩子唸咒並吐口水,再用刀指向心臟和腹部,唸唸有詞,咒語如下:

咒語:煌煌日,出東方,背陰向陽,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子來不視,去不顧,過與生人忤,樑上塵,天之神,戶下土,鬼所經,大刀環犀對竈君。唸咒七次,吐口水七次,邪氣就會消失。孩子受驚時,就這樣吐口水唸唸有詞。

唸咒七次,每次唸咒時都要用刀比劃,唸咒三次才完成,使用豆豉搓成的丸子,反覆五六次後,把丸子打開看,如果裡面有毛髮,就把丸子丟在路上,邪氣就會消失。

【小兒魃法】

魃,是一種小鬼,會導致懷孕的婦女嫉妒其他的小孩,讓小孩生病。魃的病症通常會有輕微的腹瀉,寒熱交替,頭髮和眉毛的顏色暗淡,這是魃的症狀,適合服用龍膽湯。如果母親懷孕前已有小孩,但還未學會走路,小孩喝了這種乳汁,也會成為魃,讓小孩黃瘦,骨頭突出,掉髮,高燒,這是魃的症狀。

治療魃的處方:烤熟蝙蝠,細嚼慢嚥餵食。

另一個處方,將蝙蝠燒成灰,用水吞服。

另一個處方,用兩公升的水煮萹蓄和冬瓜各四兩,取汁液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