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一 諸論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諸論 (5)

1. 木藥上部

茯苓、茯神(馬蕳為使,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惡白蘞)

柏子仁(牡蒙、桂心、瓜子為使,畏菊花、羊蹄、諸石、面曲)

杜仲(惡蛇蛻、玄參)

乾漆(半夏為使,畏雞子)

蔓荊子(惡烏頭、石膏)

牡荊實(防風為使,惡石膏)

五加皮(遠志為使,畏蛇蛻、元參)

黃柏(惡乾漆)

辛夷(芎藭為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

酸棗仁(惡防己)

槐子(天雄、景天為使)

白話文:

[木藥上部]

茯苓和茯神:可用馬蕳來增強其功效,但需避免與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白蘞一起使用。

柏子仁:可搭配牡蒙、桂心、瓜子使用,但要避免與菊花、羊蹄、礦石類藥物、面曲一同服用。

杜仲:不適合與蛇蛻、玄參同時使用。

乾漆:可與半夏一同使用,但不能與雞蛋同服。

蔓荊子:不宜與烏頭、石膏一起服用。

牡荊實:可以與防風一起使用,但應避免與石膏同用。

五加皮:遠志能增強其效果,但應避免與蛇蛻、元參一併使用。

黃柏:不可與乾漆一同服用。

辛夷:芎藭能提升其效果,但不宜與五石脂、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一起使用。

酸棗仁:不宜與防己一同服用。

槐子:可與天雄、景天配合使用。

2. 木藥中部

厚朴(乾薑為使,惡澤瀉、寒水石、硝石)

山茱萸(蓼實為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吳茱萸(蓼實為使,惡丹參、硝石、白堊,畏紫石英)

秦皮(大戟為使,惡吳茱萸)

占斯(解狼毒毒)

梔子(解躑躅毒)

秦椒(惡栝蔞、防葵,畏雌黃)

桑根白皮(續斷、桂子、麻子為使)

白話文:

[木藥中部]

  1. 厚朴:應與乾薑一起使用,但與澤瀉、寒水石、硝石不相容。

  2. 山茱萸:應與蓼實一起使用,但與桔梗、防風、防己不相容。

  3. 吳茱萸:應與蓼實一起使用,但與丹參、硝石、白堊不相容,且畏懼紫石英。

  4. 秦皮:應與大戟一起使用,但與吳茱萸不相容。

  5. 佔斯:可以解除狼毒的毒性。

  6. 梔子:可以解除躑躅的毒性。

  7. 秦椒:與栝蔞、防葵不相容,且畏懼雌黃。

  8. 桑根白皮:應與續斷、桂子、麻子一起使用。

3. 木藥下部

黃環(鳶尾為使,惡茯苓、防己)

石南(五加皮為使)

巴豆(芫花為使,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殺斑蝥毒)

蜀椒(杏仁為使,畏款冬)

欒華(決明為使)

雷丸(荔實、厚朴為使,惡葛根)

溲疏(漏蘆為使)

皂莢(柏子為使,惡麥門冬,畏空青、人參、苦參)

白話文:

[木藥下部]

黃環:使用鳶尾來增強其療效,但與茯苓、防己相剋。

石南:以五加皮來輔助其功效。

巴豆:芫花能增強其作用,然而與蘘草不相容,對大黃、黃連、藜蘆有所忌憚,但能解除斑蝥的毒性。

蜀椒:杏仁能使其療效更佳,但需避免與款冬同用。

欒華:由決明來增強其效果。

雷丸:荔實和厚朴能幫助提升其療效,但不宜與葛根一起使用。

溲疏:漏蘆能增加其效能。

皁莢:柏子可使其作用更強,然而與麥門冬相剋,對空青、人參、苦參有所忌諱。

4. 獸上部

龍骨(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龍角(畏乾漆、蜀椒、理石)

牛黃(人參為使,惡龍骨、地黃、龍膽、蜚蠊、畏牛膝)

白膠(得火良,畏大黃),阿膠(得火良,畏大黃)

白話文:

[獸類藥材]

龍骨(與人參、牛黃合用效果佳,但與石膏相剋)

龍角(與乾漆、蜀椒、理石相剋)

牛黃(與人參配合使用,但與龍骨、地黃、龍膽、蜚蠊、牛膝不相容)

白膠(經過火處理效果更佳,但與大黃相剋),阿膠(經過火處理效果更佳,但與大黃相剋)

5. 獸中部

犀角(松脂為使,惡雚菌、雷丸)

羖羊角(菟絲子為使)

鹿茸(麻勃為使)

鹿角(杜仲為使)

白話文:

[獸類藥材部]

犀牛角(使用時可配合松脂,但與雚菌、雷丸不相容)

公羊角(使用時可搭配菟絲子)

鹿茸(使用時可配合麻勃)

鹿角(使用時可搭配杜仲)

6. 獸下部

麋脂(畏大黃,惡甘草)

白話文:

翻譯後的內容為:「麋鹿的脂肪。(但使用時需注意,它和大黃相剋,與甘草合用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