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婦人方上 (1)

1. 灸法

嗽,灸兩乳下黑白際各百壯,即瘥。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平,當脊骨解中,灸十壯。又以繩橫量口中,折繩從脊,灸繩兩頭邊各八十壯,三報,三日畢。兩邊者是口合度。灸從大椎數下行,第五節下第六節上,穴在中間(即神道穴)。隨年壯。並主上氣。灸手屈臂中橫紋外骨捻頭,得痛處十四壯。

上氣咳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

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百病,灸肩井二百壯。

上氣短氣,咳逆胸背痛,灸風門熱府百壯。

上氣咳逆,胸滿短氣牽背痛,灸巨闕、期門各五十壯。

上氣胸滿咳逆短氣,灸雲門五十壯。

上氣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壯,不針。

上氣咳逆,灸膻中五十壯。

上氣氣閉,咳逆咽冷聲破喉猜,灸天瞿五十壯(一名天突)。

逆氣虛勞,寒損憂恚,筋骨攣痛,心中咳逆,泄疰腹滿,喉痹頸項強,腸痔痔血,陰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澀,鼻中干,煩滿狂走易氣,凡二十二病,皆灸絕骨五十壯。穴在外踝上三寸宛宛中。

白話文:

[灸法]

咳嗽病症,應在兩乳下方,皮膚顏色交界處各灸一百次,通常能迅速見效。另外,可將蒲草圍繞在乳頭周圍,確保前後平整,對準脊椎骨縫,灸十次。再用繩子測量口腔寬度,將繩子折疊,沿著脊椎線灸,繩子兩端各灸八十次,重複三次,三天內完成。兩側的灸點與口腔寬度相等。從大椎穴開始向下數到第五個節點下方,第六個節點上方,位於中間位置的穴位(即神道穴)進行灸療,灸療次數依年齡而定。此法也適用於治療上氣症。將手臂彎曲,找到肘部橫紋外側骨尖的位置,找到痛點灸十四次。

對於上氣咳嗽,呼吸短促,腹部脹滿,飲食困難,可在肺募穴灸五十次。

上氣咳喘,呼吸短促,風濕勞損各種疾病,可在肩井穴灸二百次。

上氣呼吸短促,咳喘胸背疼痛,可在風門熱府穴灸一百次。

上氣咳喘,胸部脹滿,呼吸短促,背部牽引痛,可在巨闕、期門穴各灸五十次。

上氣胸脹咳喘,呼吸短促,可在雲門穴灸五十次。

上氣咳喘,胸部阻塞,背部疼痛,可在胸堂穴灸一百次,不採用針刺。

上氣咳喘,可在膻中穴灸五十次。

上氣呼吸困難,咳喘咽喉冰冷,聲音嘶啞,可在天瞿穴(又稱天突穴)灸五十次。

逆氣虛弱,因寒冷或情緒受損,筋骨痠痛,心臟部位咳喘,瀉痢腹脹,咽喉阻塞,頸部僵硬,腸胃出血,生殖器緊縮,鼻子出血,骨骼疼痛,大小便不暢,鼻子乾燥,煩躁,精神錯亂,換氣過度,以上二十二種病症,均可在絕骨穴灸五十次。該穴位位於外踝骨上三寸,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