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4)

1. 龍膽湯

治嬰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哯者。若已能進哺,中食實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並諸驚癇,方悉主之。十歲以下小兒皆服之,小兒龍膽湯第一。此是新出腹嬰兒方,若日月長大者,以次依此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魃氣者,可加人參、當歸,各如龍膽多少也,一百日兒加三銖,二百日兒加六銖,一歲兒加半兩,余藥皆準耳。

白話文:

治療嬰兒出生後,血氣旺盛堅實,寒熱溫壯,四肢抽搐,發熱劇烈嘔吐的症狀。如果已經能進食,中焦食物積滯不消,壯熱及高燒不退,體內有邪氣入侵,以及各種驚風癇症,方子都能治療。十歲以下的孩童都可以服用,小兒龍膽湯是最常用的。這個方子適用於剛出生的嬰兒。如果嬰兒年齡較大,可以根據這個方子酌情增減藥量。如果確診為邪氣入侵或有魃氣,可以加用人參、當歸,用量與龍膽相同。一百天的嬰兒加三銖,二百天的嬰兒加六銖,一歲的嬰兒加半兩,其他藥物用量按比例調整即可。

龍膽,鉤藤皮,柴胡,黃芩,桔梗,芍藥,茯苓(一作茯神),甘草(各六銖),蜣螂(二枚),大黃(一兩)

白話文:

龍膽,鉤藤皮,柴胡,黃芩,桔梗,芍藥,茯苓(也稱茯神),甘草(各 6 克),蜣螂(2 隻),大黃(15 克)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為劑也,服之如後節度。藥有虛實,虛藥宜足數合水也。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兒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為三服;兒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為三服;兒生三十日至四十日,盡以五合為三服。皆得下即止,勿再服也。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用一升水煮取五合劑量。服用的劑量根據以下規定:

藥材有虛實之分,虛藥應足量兌水。孩子出生時:

  • 一到七天:將一合劑量分成三份服用。
  • 八到十五天:將一合半劑量分成三份服用。
  • 十六到二十天:將二合劑量分成三份服用。
  • 二十到三十天:將三合劑量分成三份服用。
  • 三十到四十天:直接服用五合劑量。

服用後如有便意,即可停止服用,不必再次服用。

2. 大黃湯

治少小風癇積聚腹痛夭矯二十五癇方。

白話文:

治少小風癇積聚腹痛夭矯

二十五癇方

組成:

  • 巴豆仁十枚(去殼、炒過)
  • 樟腦一分(研末)
  • 川椒二十粒(去籽)
  • 半夏一錢(薑汁拌炒)
  • 人參三分(去蘆)
  • 甘草三錢(炙過)
  • 茯苓一錢(去皮)
  • 橘紅三分(去膜)
  • 陳皮一錢(去白)
  • 木香三分
  • 當歸身三分(去鬚)
  • 白芍藥一錢
  • 生薑一錢(炮過)
  • 大棗五枚(去核)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蜜丸成小丸,每丸如綠豆大小。

服法:

  • 少兒服一丸,大人服二至三丸。
  • 以薑湯送服。
  • 日服二次,飯前服。

功效:

  • 治療小兒風癇積聚、腹痛夭矯等症。

大黃,人參,細辛,乾薑,當歸,甘皮(各三銖)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升煮取四合,服之如棗許大,日三。

白話文:

大黃、人參、細辛、乾薑、當歸、甘草(各取三克)

上六味,共搗為末,加水一升煮取四分之一升,每次服如棗子大小,一日三次。

3. 白羊蘚湯

治小兒風癇,胸中有痰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小兒風癇,胸中有痰方。

鵝鼻香(去毛)半兩,人中白等分(去土)。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湯調。

小兒癲癇,胸中有痰的方子。

鵝鼻子香(去除毛)半兩,人中白等分(去除泥土)。上藥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薑棗湯調服。

白羊蘚(三銖,即白蘚皮),蚱蟬(二枚),大黃(四銖),甘草,鉤藤皮,細辛(各二銖),牛黃(如大豆四枚),蛇蛻皮(一寸)

白話文:

  • 白蘚皮(3克)
  • 蚱蟬(2片)
  • 大黃(4克)
  • 甘草(2克)
  • 鉤藤皮(2克)
  • 細辛(2克)
  • 牛黃(4顆,每顆如大豆大小)
  • 蛇蛻皮(2.5公分)

上八味㕮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分五服,日三。若服已盡而癇不斷者,可更加大黃、鉤藤各一銖,以水漬藥半日,然後煮之。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二升半的水,煮沸取一升二合的藥液,分五次服用,每天三次。如果服用完畢後,癲癇症狀仍然沒有好轉,可以再加入大黃和鉤藤各一銖。將藥材浸泡在水中半日後,再煮沸服用。

4. 增損續命湯

治小兒猝中風惡毒,及久風四肢角弓反張不隨,並軃曳僻不能行步方。

白話文:

治小兒猝中風惡毒

小兒忽然中風,或久患風疾,四肢拘攣,反張不隨,身軀癱軟,步行困難。

  • 石膏 一斤
  • 葛根 半斤
  • 桂枝 一兩
  • 附子一枚
  • 麻黃 一兩
  • 白芍藥 一兩
  • 炙甘草 半兩

用法

先以水二升煎石膏一蓋,去渣,再加入餘藥,煎至一升,分二次服。

麻黃,甘草,桂心(各一兩),川芎,葛根,升麻,當歸,獨活(各十八銖),人參,黃芩,石膏(各半兩),杏仁(二十枚)

白話文:

麻黃、甘草、桂心(各 30 克),川芎、葛根、升麻、當歸、獨活(各 10.8 克),人參、黃芩、石膏(各 15 克),杏仁(20 枚)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六升煮麻黃,去上沫,乃納諸藥,煮取一升二合,三歲兒分為四服,一日令盡,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並用六升水煎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收集一升二合的藥湯。三歲兒童分為四次服用,一天內服完。服用後會微微發汗,出汗時用麵粉塗抹。

5. 石膏湯

治小兒中風,惡痱不能語,口眼了戾,四肢不隨方。

白話文:

古文:

小兒中風,惡痱不能語,口眼了戾,四肢不隨方。

幼兒患有中風,出現驚風抽搐,無法說話,口眼歪斜,四肢活動不便。

石膏(一合),麻黃(八銖),甘草,射干,桂心,芍藥,當歸(各四銖),細辛(二銖)

白話文:

石膏(50克),麻黃(1.2克),甘草、射干、桂心、芍藥、當歸(各0.6克),細辛(0.3克)

上八味㕮咀,以水三升半,先煮麻黃三沸,去上沫,納余藥,煮取一升,三歲兒分四服,日三。

治少小中風,狀如欲絕湯方:

白話文:

八味㕮咀,以水三升半,先將麻黃煮沸三次,除去浮沫,加入其餘藥材,煮取一升藥汁,三歲以下兒童分四次服用,每日三次。

治療少小中風,症狀與氣絕相似。

大黃,牡蠣,龍骨,栝蔞根,甘草,桂心(各十二銖),赤石脂,寒水石(各六銖)

白話文:

大黃、牡蠣、龍骨、栝蔞根、甘草、桂心(各 5 克) 赤石脂、寒水石(各 2.5 克)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升納藥重半兩煮,再沸,絞去滓,半歲兒服如雞子大一枚,大兒盡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藥無毒可每日二服。有熱加大黃,不汗加麻黃,無寒水石,朴硝代之。

白話文:

用上述八味藥材切碎,以一升水配上半兩藥材煎煮,再次煮沸後,過濾藥渣。半歲幼童服用一顆雞蛋大小的劑量,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全部服用。藥液入口後即可見效,如果出汗就用爽身粉擦拭,此藥沒有毒性,可以每天服用兩次。如果有發熱現象,可以加入大黃;不出汗,可以加入麻黃;沒有寒水石,可以用芒硝代替。

6. 二物石膏湯

治少小中風,手足拘急方。

石膏(如雞子大一枚,碎),真珠(一兩)

上以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沸,納真珠,煮取一升,稍稍分服。

白話文:

石膏(如雞蛋般大小一枚,搗碎),真珠(一兩)

以上兩味藥加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次沸騰,放入真珠,再煮取一升藥液,分數次服用。

7. 桂枝湯

治少小中風,脈浮發熱自汗出,項強,鼻鳴,乾嘔方(即傷寒篇,本方見於十一卷。)

白話文:

古代文字:

治少小中風,脈浮發熱自汗出,項強,鼻鳴,乾嘔方

治療青少年中風,脈象浮大、發熱、自發性出汗,頸項僵硬,鼻鳴,乾嘔:

8. 二物驢毛散

治少小新生中風方。

白話文:

治少小新生中風方:

白芍藥二錢  黃耆二錢  黨參三錢  炙甘草二錢  鹿角膠二錢  山茱萸三錢  熟地三錢  杜仲二錢  當歸二錢  茯苓三錢  遠志二錢  五味子三錢  丹參二錢  玄參二錢

治療兒童新生兒中風的方劑:

白芍藥6克 黃芪6克 黨參9克 炙甘草6克 鹿角膠6克 山茱萸9克 熟地9克 杜仲6克 當歸6克 茯苓9克 遠志6克 五味子9克 丹參6克 玄參6克

驢毛(取背前交脊上會中拔取如手拇指大一把),麝香(二豆大)

白話文:

驢毛:取自背上連接脊椎的會穴中,拔取一撮與拇指差不多大小的量。

麝香:取兩顆豆子大小的量。

上以乳汁和,銅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出,為末。小兒不能飲,以乳汁和之,葦筒貯瀉著咽中,然後飲乳令入腹。

白話文:

乳汁和,銅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取出,研磨成粉末。如果小兒無法服用,可將粉末和乳汁混合,裝入蘆葦管,放置在喉嚨中,再喝乳汁,讓粉末隨著乳汁進入腹中。

9. 茵芋丸

治少小有風癇疾,至長不除,或遇天陰節變便發動,食飲堅強亦發。百脈攣縮,行步不正,言語不便者,服之永不發方。

白話文:

治療從小就患有癲癇症,長大後沒有痊癒的人。當天氣陰沉或季節變化時容易發作,飲食堅硬也會發作。全身肌肉抽搐僵硬,走路不順利,說話也不方便的患者,服用了這個方劑後可以永久不再發作。

茵芋葉,鉛丹,秦艽,鉤藤皮,石膏,杜蘅,防葵(各一兩),菖蒲,黃芩(各一兩半),松蘿(半兩),蜣螂(十枚),甘草(三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小豆大,三歲以下服五丸,三歲以上服七丸,五歲以上服十丸,十歲以上可至十五丸。

白話文:

茵陳葉、鉛丹、秦艽、鉤藤皮、石膏、杜蘅、防葵(各 60 克),菖蒲、黃芩(各 90 克),松蘿(30 克),蜣螂(10 枚),甘草(180 克)

將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三歲以下服用五丸,三歲以上服用七丸,五歲以上服用十丸,十歲以上可增加至十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