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四 婦人方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婦人方下 (14)

1. 大黃朴硝湯

治經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風冷所致,宜下之方。

大黃,牛膝(各五兩),朴硝,牡丹,甘草,紫菀(各三兩,一作紫葳),代赭(一兩),桃仁,虻蟲,水蛭,乾薑,細辛,焰硝(各二兩,舊本作芒硝),麻仁(五合)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納硝令烊,分五服,五更為首,相去一炊頃,自下後將息。忌見風。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長期月經不順,由子宮內的風寒所導致的情況,適合使用排滯方法的配方。

所需藥材包括:大黃、牛膝各187.5公克;朴硝、牡丹、甘草、紫菀各112.5公克(紫菀在某些版本中被記載為紫葳);代赭37.5公克;桃仁、虻蟲、水蛭、乾薑、細辛、焰硝各62.5公克(舊版中記載為芒硝);麻仁約40公克。

將以上十四種藥材切碎,加入1875毫升的水煎煮,最後熬製至剩餘750毫升,去除殘渣,再加入朴硝使其溶解,將藥湯分成五份服用。應從五更時刻開始服用,每次服用間隔大約煮一頓飯的時間,服藥後需好好休息。服藥期間避免吹風。

2. 茱萸虻蟲湯

治久寒月經不利,或多或少方。

吳茱萸(三升),虻蟲,水蛭,䗪蟲,牡丹(各一兩),生薑(一斤),小麥,半夏(各一升)大棗(二十枚),桃仁(五十枚),人參,牛膝(各三兩),桂心(六兩),甘草(一兩半),芍藥(二兩)

上十五味㕮咀,以酒一斗,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適寒溫,一服一升,日三。不飲酒者,以水代之。湯欲成乃納諸蟲。不耐藥者,飲七合。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長期因寒氣導致月經不順,血量時多時少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吳茱萸三公升、虻蟲、水蛭、地龍、牡丹皮各一兩、生薑一斤、小麥、半夏各一公升、大棗二十顆、桃仁五十顆、人參、牛膝各三兩、肉桂六兩、甘草一兩半、白芍二兩。

以上十五種藥材切碎後,加入一斗酒和二斗水一同熬煮,直至剩下約一斗的藥湯,然後過濾掉藥渣。調整至適合飲用的溫度,每次服用一公升,一天三次。若不喝酒的人,可以用水代替酒。在藥湯即將煮好時再放入各種蟲類藥材。若對藥物敏感者,可減量至七合服用。

3. 抵當湯

治月經不利,腹中滿,時自減,並男子膀胱滿急方。

虎掌(《千金翼》作虎杖),大黃(各二兩),桃仁(三十枚),水蛭(二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當下惡血為度。

白話文:

[抵當湯]的使用對象是月經不順利,腹部有脹滿感,且這種情況會不定時減輕的人,同時也適用於男性膀胱感覺緊繃、脹滿的情況。

所需藥材有:虎杖和大黃各二兩,桃仁三十粒,水蛭二十條。

將上述四種藥材加入三公升的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公升的藥汁後服用,直到排出瘀血即可停止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當下惡血」是指排除體內的瘀血或不正常出血,而非一般的月經出血。

4. 七熬丸

治月經不利,手足煩熱,腹滿默默不欲寤,心煩方。

大黃(一兩半),前胡(一作柴胡),芒硝(熬,各五兩),葶藶,川椒(並熬,各六銖),生薑,川芎,茯苓(各十五銖),杏仁(九銖,熬),桃仁(二十枚熬),虻蟲(熬),水蛭(各半合,熬)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七丸,日三,不知加一倍。(一方有䗪蟲、牡丹各二兩。《千金翼》無芎)

白話文:

[七熬丸]

用於治療月經不順暢,手腳煩熱,腹部脹滿且沉默不想說話,以及心煩的症狀。

藥材成分包含:大黃(1.5兩)、前胡(在另一版本中為柴胡)、芒硝(炒過,各5兩)、葶藶、川椒(均需炒過,各6銖)、生薑、川芎、茯苓(各15銖)、杏仁(9銖,需炒過)、桃仁(20枚,需炒過)、虻蟲(需炒過)、水蛭(各半合,需炒過)。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和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空腹時,每次服用七顆,每日三次。若無改善,可加倍服用。(另有一版本包含䗪蟲、牡丹各2兩。在《千金翼》版本中,無川芎成分。)

5. 桃仁散

治月經來繞臍痛,上衝心胸,往來寒熱,如瘧疰狀方。

桃仁(五十枚),䗪蟲(二十枚),桂心(五寸),茯苓(一兩),薏苡仁,牛膝,代赭(各二兩),大黃(八兩)

上八味治下篩,隔宿勿食,溫酒服一錢匕,日三。

治月經往來腹腫腰腹痛方:

䗪蟲(四枚),川椒,乾薑(各六銖),大黃,女青,桂心,川芎(各半兩)

上七味治下篩,取一刀圭,先食酒服之,日三,十日微下,善養之。

白話文:

[桃仁散]

這是用來治療月經期間腹部疼痛,且疼痛感向上延伸至心胸,伴隨著時冷時熱的症狀,就像瘧疾一樣的處方。

藥方包含:桃仁50粒、䗪蟲20隻、桂心五寸長、茯苓一兩、薏苡仁、牛膝、代赭各二兩、大黃八兩。

以上八種藥材研磨後過篩成細粉,服用前一晚不要進食,用溫酒送服一錢匕的份量,一天三次。

這是用來治療月經期間腹部腫脹和腰部腹部疼痛的處方:

藥方包含:䗪蟲4隻、川椒、乾薑各六銖、大黃、女青、桂心、川芎各半兩。

以上七種藥材研磨後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刀圭的份量,飯前用酒送服,一天三次,十天後可能會有輕微的排便反應,需好好調理身體。

6. 牡丹大黃湯

治月經不調,或月前或月後,或如豆汁,腰痛如折,兩腳疼,胞中風寒,下之之方。

大黃,朴硝(各四兩),牡丹(三兩),桃仁(一升),人參,陽起石,茯苓,甘草,水蛭,虻蟲(各二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朴硝令烊盡,分三服,相去如一飯頃。

白話文:

[牡丹大黃湯]是用來治療月經不規律的情況,比如月經提前或延後,月經顏色像豆汁,以及腰部劇烈疼痛到感覺像是折斷,雙腳也感到疼痛,還有因胞宮受到風寒影響而導致的問題。以下是這個藥方的成分:

大黃、朴硝(各160克)、牡丹皮(120克)、桃仁(約30克)、人參、陽起石、茯苓、甘草、水蛭、虻蟲(各60克)。

以上十種藥材都先切碎,然後加入9公升的水進行煎煮,直到水量剩下3公升,再把藥渣濾掉。接著加入朴硝,讓它完全溶解在湯裡,最後將藥湯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藥之間隔約一小時左右的時間。

7. 陽起石湯

治月水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赤或白方。

陽起石,甘草,續斷,乾薑,人參,桂心(各二兩),附子(一兩),赤石脂(三兩),伏龍肝(五兩),生地黃(一升)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婦人憂恚,心下支滿,膈中伏熱,月經不利,血氣上搶心,欲嘔不可多食,懈怠不能動方:

大黃,芍藥,虻蟲(各二兩),土瓜根,川椒,黃芩,白朮,地骨皮(一作炭皮),乾薑,川芎(各一兩),桂心,乾漆(各一兩半)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不知加之。(《千金翼》有炭皮,作炭皮丸。)

白話文:

【陽起石湯】

用於治療月經不規律,來潮時間或早或晚,經量或少或多,經色或紅或白的情況。

藥材包括:陽起石、甘草、續斷、乾薑、人參、桂心(各60克)、附子(30克)、赤石脂(90克)、伏龍肝(150克)、生地黃(240毫升)。

將以上十種藥材加入12公升的水中煎煮,最後剩下約800毫升的藥汁,分成四次服用,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婦人心下支滿湯】

適用於婦女因情緒鬱悶導致胸腹脹滿,心臟區域有內熱,月經不順暢,血氣上衝至心臟,想嘔吐且食慾不佳,全身疲倦無力的情況。

藥材包括:大黃、芍藥、虻蟲(各60克)、土瓜根、川椒、黃芩、白朮、地骨皮(另一版本寫作炭皮)、乾薑、川芎(各30克)、桂心、乾漆(各45克)。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一天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適度增加劑量。(《千金翼》中的配方含有炭皮,被稱為炭皮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