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2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婦人方上 (21)

1. 馬通湯

治漏下血,積月不止方。

赤馬通汁(一升,取新馬屎絞取汁,乾者水浸絞取汁),生艾葉,阿膠(各三兩),當歸,乾薑(各二兩),好墨(半丸)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馬通汁及膠微火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持續性月經過多,長期不停止的狀況。

所需材料與劑量如下:新鮮馬糞汁一升(若馬糞乾燥,則先用水浸泡後再絞取汁液)、生艾葉三兩、阿膠三兩、當歸二兩、乾薑二兩、好的墨半丸。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和二升酒,一起煎煮至剩餘三升。然後將藥渣濾掉,再加入馬糞汁和阿膠,用小火慢慢煎煮至剩餘二升。服用時分成兩次,每次間隔大約一個正常人步行十里路的時間。

2. 馬蹄屑湯

治白漏不絕方。

白馬蹄,赤石脂(各五兩),禹餘糧,烏賊骨,龍骨,牡蠣(各四兩),附子,乾地黃,當歸(各三兩),甘草(二兩),白殭蠶(一兩)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九升,分六服,日三,即愈。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婦女白帶不止的處方,名為[馬蹄屑湯]。

所需藥材有:白馬蹄、赤石脂各187.5公克,禹餘糧、烏賊骨、龍骨、牡蠣各150公克,附子、乾地黃、當歸各93.75公克,甘草62.5公克,白僵蠶31.25公克。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切碎,然後用40公升的水熬煮,直到只剩下27公升的藥汁。然後將藥汁分成六份,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病情就會得到改善。

3. 馬蹄丸

治白漏不絕方。

白馬蹄,禹餘糧(各四兩),龍骨(三兩),烏賊骨,白殭蠶,赤石脂(各二兩)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

白話文:

這是在介紹一種名為「馬蹄丸」的藥方,用於治療女性長時間不停止的白帶問題。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白馬蹄、禹餘糧各四兩,龍骨三兩,烏賊骨、白殭蠶、赤石脂各二兩。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蜂蜜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時,用酒吞服十粒,如果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增加至三十粒。

4. 慎火草散

治漏下方。(又方見前。)

慎火草(十兩熬黃),當歸,鹿茸,阿膠(各四兩),龍骨(半兩)

上五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蒲黃散,治漏下不止方。

蒲黃(半升),鹿茸,當歸(各二兩)

上三味治下篩,酒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加至方寸匕。

白話文:

【慎火草散】

用於治療下部出血的狀況。(另有一方在前面有提到。)

使用慎火草十兩,需炒至黃色,加上當歸、鹿茸、阿膠各四兩,以及龍骨半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過篩,飯前以酒送服一匙的量,每日三次。

【蒲黃散】,用於治療下部出血不止的處方。

使用蒲黃半升,鹿茸和當歸各二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過篩,以酒送服五分之一匙的量,每日三次,若無效可逐漸增加到一匙的量。

5. 灸法

女人胞漏下血不可禁止,灸關元兩旁相去三寸。

女人陰中痛引心下,及小腹絞痛,腹中五寒,灸關儀百壯。穴在膝外邊上一寸宛宛中是。

女人漏下赤白及血,灸足太陰五十壯。穴在內踝上三寸,足太陰經內踝上三寸,名三陰交。

女人漏下赤白,月經不調,灸交儀三十壯。穴在內踝上五寸。

女人漏下赤白,灸營池四穴三十壯。穴在內踝前後兩邊,池中脈上,一名陰陽是。

女人漏下赤白,四肢酸削,灸漏陰三十壯。穴在內踝下五分,微動腳脈上。

女人漏下赤白泄注,灸陰陽,隨年壯,三報。穴在足𧿹趾下屈里表頭白肉際是。

白話文:

[灸法]

若婦女出現子宮出血無法自行止住的情況,可在關元穴兩側,距離各為三寸的地方進行艾灸。

若婦女感到下腹部疼痛連至心口,或是小腹劇烈疼痛,以及有腹部五臟寒冷的症狀,應在關儀穴進行大量艾灸。此穴位於膝蓋外側邊緣上方一寸的凹陷處。

對於婦女出現白帶或出血的情況,可在足太陰穴進行五十次艾灸。此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三寸,即足太陰經脈上,又名為三陰交穴。

若婦女出現白帶或出血,且月經週期紊亂,可在交儀穴進行三十次艾灸。此穴位於內踝骨上方五寸處。

若婦女出現白帶或出血的症狀,可在營池四穴進行三十次艾灸。此穴位於內踝骨前後兩側,脈絡上的池中,又稱為陰陽穴。

若婦女出現白帶或出血,並伴隨四肢痠痛乏力,可在漏陰穴進行三十次艾灸。此穴位於內踝骨下方五分處,輕微活動腳部時可找到脈絡。

若婦女出現白帶或出血,並伴有腹瀉的情況,可在陰陽穴按照年齡進行艾灸,需連續三次。此穴位於足大拇指下方彎曲處的皮膚和肌肉交界,即是所謂的白肉際。

6. 月經不調第二十一

(方二十三首,灸法一首)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大意是:

「在處理月經不調的情況下,總共有二十三種不同的藥方可以使用,另外還有一種針灸的治療方法。」

這是在描述治療月經不調的不同方式,包括了多種藥物治療和一種針灸治療的方法。

7. 白堊丸

治婦人月經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痛,噓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黃黑色,或如水,舉體沉重方。

白堊,白石脂,牡蠣,禹餘糧,龍骨,細辛,烏賊骨(各一兩半),當歸,芍藥,黃連,茯苓,乾薑,桂心,人參,瞿麥,石葦,白芷,白蘞,附子,甘草(各一兩),川椒(半兩)

上二十一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三。至月候來時,日四五服為佳。

白話文:

[白堊丸]是用於治療婦女月經異常的情況。具體症狀包括月經一個月內來了兩次,或者兩個月才來一次,月經量有多有少,持續時間長久不盡,甚至來的時候會感到腰腹部疼痛,呼吸困難,食慾不振,心腹疼痛,月經顏色可能是青色、黃色或黑色,也可能像水一樣稀薄,整個人感覺身體沉重。

藥方成分包含:白堊、白石脂、牡蠣、禹餘糧、龍骨、細辛、烏賊骨(各一兩半),當歸、芍藥、黃連、茯苓、乾薑、桂心、人參、瞿麥、石葦、白芷、白蘞、附子、甘草(各一兩),以及川椒(半兩)。

將以上二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在空腹時以酒送服二十粒,每日三次。當月經來臨時,每天服用四到五次效果更佳。

8. 桃仁湯

治產後及墮身,月水不調,或淋瀝不斷,斷後復來,狀如瀉水,四體噓吸不能食,腹中堅痛,不可行動,月水或前或後,或經月不來,舉體沉重,惟欲眠臥,多思酸物方。

桃仁(五十枚),澤蘭,甘草,川芎,人參(各二兩),牛膝,桂心,牡丹皮,當歸(各三兩),芍藥,生薑,半夏(各四兩),地黃(八兩),蒲黃(七合)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半,分六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產後或是流產後,月經不規則,有時會持續淋漓不止,甚至停了又來,出血量大如瀉水般,全身虛弱到連呼吸都費力,食慾不振,腹部有堅硬且劇烈的疼痛,行動困難。月經來潮時間不定,有時提前、有時延遲,甚至一個月都不來,全身感到沉重,只想躺著休息,常想吃酸的食物。

處方內容如下:桃仁50枚,澤蘭、甘草、川芎、人參各二兩,牛膝、桂心、牡丹皮、當歸各三兩,芍藥、生薑、半夏各四兩,地黃八兩,蒲黃七合。

以上十四種藥材,先進行切碎處理,然後用水二斗來煎煮,最後熬製出六升半的藥汁,再將藥汁分成六次服用。

9. 杏仁湯

治月經不調,或一月再來,或兩月三月一來,或月前或月後,閉塞不通方。

杏仁(二兩),桃仁(一兩),大黃(三兩),水蛭,虻蟲(各三十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當有物隨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勿止,盡三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調理月經失調的情況,包括月經週期紊亂,如一個月來兩次,或兩個月至三個月才來一次,或是月經提前或延遲,以及月經閉塞不通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杏仁二兩、桃仁一兩、大黃三兩、水蛭三十枚、虻蟲三十枚。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適當大小,然後加入六升水煎煮,直到剩下二升藥汁。將這二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第一次服用後,可能會隨著大小便排出一些物質,如果排出物過多應停止服用,若排出物不多則可繼續服用,直至三次藥汁全部服用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