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3)
卷十七 肺臟方 (3)
1. 肺臟脈論第一
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肺氣傷,其人勞倦則咳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為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壅所致也。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肺中寒者,其人吐濁涕。
肺水者,其人身體腫而小便難,時時大便如鴨溏。
肺脹者,虛而滿喘咳,目如脫狀,其脈浮大。
趺陽脈浮緩,少陽脈微緊。微為血虛,緊為微寒,此為鼠乳。
診得肺積脈浮,而手按之辟易,脅下時時痛逆背相引痛,少氣善忘,目瞑結癰皮膚寒,秋愈夏劇。主皮中時痛,如蝨緣之狀,甚者如針刺之狀,時癢,色白也。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熱氣逆喘咳,發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也?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適以春旺,旺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得之。
肺病,身當有熱咳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短澀。今反浮大,其色當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剋金,為大逆,十死不治。
商音,人者,主肺聲也。肺聲哭,其音磬,其志樂,其經手太陰。厥逆陽明,則營衛不通,陰陽反祚。陽氣內擊,陰氣外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厲風。所中,噓吸戰掉,語聲嘶塞而散。下氣息短憊四肢僻弱,面色青葩遺矢便利甚則不可治。依源麻黃續命湯主之(方在第八卷賊風篇中)。
又言音喘急短氣好唾,此為火剋金。陽擊陰,陰氣沉,陽氣升。升則實,實則熱,熱則狂,狂則閉眼悸言,非常所說。口赤而張飲無時度,此熱傷肺,肺化為血,不治。若面赤而鼻不欹,可治也。
肺病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則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恆山湯主之(方見第十卷溫瘧篇中)。若其人本來語聲雄烈,忽爾不亮,拖氣用力方得出言,而反於常人,呼與語直視不應雖曰未病,勢當不久,此則肺病聲之候也。察觀疾病,表裡相應,依源審治,乃不失也。
白為肺,肺合皮,白如豕膏者吉。肺主鼻,鼻是肺之餘。其人金形相比於上商,白色小頭方面,小肩背小腹小手足,發動身輕。精瘦急,心靜悍,性喜為吏治。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壬太陰廉廉然。肩膺厚薄正竦則肺應之正,白色小理者則肺小,小則少飲,不病喘喝。
粗理者則肺大,大則虛,虛則寒喘鳴,多飲善病,胸喉痹逆氣巨。肩反膺陷喉者則肺高,高則實,實則熱上氣肩急咳逆。合腋張脅者則肺下,下則逼賁迫肝,善脅下痛鼻塞或壅而涕生息肉。好肩背厚者則肺堅,堅則不病咳上氣。肩背薄者則肺脆,脆則易傷於熱,喘息鼻衄。肩膺好者則肺端正,端正則和利難傷。
膺偏欹者則肺偏傾,偏傾則病胸偏痛,鼻亦偏疾。凡人分部陷起者必有病生,大腸陽明為肺之部,而臟氣通於內,外部亦隨而應之。沉濁為內,浮清為外。若外病內入則所部起內病,里出則所部陷。外入前治陽,後治陰,內出前治陰,後治陽。實瀉虛補,陽主外,陰主內。凡人死生休否,則臟神前變形於外,人肺前,病鼻則為之孔開焦枯。
白話文:
肺臟脈論第一
體寒飲冷傷肺,因寒邪內外夾攻,導致肺氣逆上。肺氣受損,勞累時會咳嗽吐血,脈象細緊浮數也都是吐血的徵兆,這是因躁擾嗔怒而導致肺氣壅塞所致。
肺受風邪,則口乾喘息,身體沉重腫脹。
肺受寒邪,則吐出濁痰。
肺積水,則身體腫脹,小便不利,大便稀溏如鴨糞。
肺脹,則虛弱而胸悶喘咳,眼睛好像要脫眶而出,脈象浮大。
趺陽脈浮緩,少陽脈微緊。脈象微弱為血虛,緊則為微寒,此為鼠乳病症。
診斷肺積,脈象浮大,按壓則立即彈回,脅下時常疼痛並牽引至背部,氣短健忘,眼睛昏暗,皮膚起癰腫並發冷,秋季好轉夏季加重。主要症狀是皮膚時常疼痛,像蝨子爬行一樣,嚴重時像針刺一樣,經常發癢,顏色發白。
肺積病稱為息賁,位於右脅下,腫塊如杯口般大小,久治不愈。病人時而寒熱,氣逆喘咳,發展成肺癰,多在春季甲乙日發病,這是因為心病傳給肺,肺又應傳給肝,而肝在春天旺盛,旺盛之時不易受邪氣侵犯。肺氣想迴歸於心,但心臟卻不接受,於是滯留形成積聚,所以知道息賁病在春天發病。
肺病,應該伴有發熱、咳嗽、氣短、咳出膿血,脈象應該短澀。但如果脈象反而浮大,顏色本應白色卻反而發紅,這是火剋金的大逆之象,十死無生。
商音屬肺,肺的聲音如同哭泣,音調低沉,性格喜好歡樂,其經絡為手太陰。如果厥逆陽明,則營衛不通,陰陽失調。陽氣內盛,陰氣外受損傷,受傷則寒,寒則虛,虛則易受風邪侵襲。受風邪侵襲後,則呼吸急促,身體顫抖,聲音嘶啞而散亂,下氣不足,四肢無力,面色青白,大便溏瀉,嚴重則無法治愈。可用麻黃續命湯治療(方劑見第八卷賊風篇)。
又說,如果聲音急促,氣短,多唾液,這是火剋金的表現。陽氣衝擊陰氣,陰氣下沉,陽氣上升。上升則實,實則熱,熱則狂躁,狂躁則閉眼驚恐,言語異常。口唇發紅,飲水無度,這是熱邪傷肺,肺液化為血液,難以治愈。如果面紅但鼻樑不歪斜,則可治療。
肺病導致瘧疾,會讓人心寒,寒極則熱,熱退後容易驚恐,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可用恆山湯治療(方劑見第十卷溫瘧篇)。如果病人原本聲音洪亮,突然變得低沉,說話費力,與常人不同,呼叫和說話直視不應答,雖然還未發病,但不久後必然發病,這是肺病聲音的徵兆。觀察疾病,表裡要互相印證,根據病因審慎治療,才能不失誤。
白色屬肺,肺與皮膚相表裡,皮膚白皙如豬膏者吉利。肺主鼻,鼻子是肺的餘氣所化。金形人與肺氣相應,膚色白皙,頭小,面方,肩背窄小,腹部小,手足小,行動輕盈,身材精瘦,性情沉靜果敢,喜歡從事吏治工作。耐寒畏熱,春夏易生病,屬於壬太陰,廉廉然之象。肩部厚薄適中,挺拔則肺氣正常,白色細膩則肺氣小,肺小則少飲水,不易患喘咳。
如果肩部粗糙,則肺氣大,肺氣大則虛弱,虛弱則寒喘鳴,多飲水,容易生病,胸喉阻塞,氣息粗大。肩部後傾,胸部凹陷,則肺氣高,高則實,實則熱邪上衝,肩頸僵硬,咳嗽氣逆。腋下張開,脅肋部膨脹則肺氣下垂,下垂則壓迫脾胃,容易脅下疼痛,鼻塞或鼻腔堵塞,流涕,鼻息肉。肩背厚實者則肺氣堅實,堅實則不易患咳嗽和上氣。肩背薄弱者則肺氣脆弱,脆弱則容易受熱邪侵犯,喘息鼻出血。肩部與胸部比例協調則肺氣端正,端正則和諧通暢,不易受損。
胸部傾斜則肺氣偏斜,偏斜則患胸部偏側疼痛,鼻子也會有偏側疾病。凡是人體局部凹陷或隆起,必然有病產生。大腸陽明為肺的部位,臟腑氣機內外相通,外部也隨之應變。沉濁為內,浮清為外。如果外邪內侵,則患部隆起,內邪外發則患部凹陷。外邪內侵,先治陽後治陰,內邪外發,先治陰後治陽。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陽主外,陰主內。凡人死生休咎,臟腑神氣先於外部變化,肺病先於鼻部,鼻部病變則會出現孔竅開裂,焦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