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 傷寒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傷寒方下 (1)

1. 烏梅丸

治久痢諸藥不瘥數十年者,消穀下氣,補虛方。

烏梅肉,黃連,乾薑,吳茱萸(各四兩),桂心(二兩),當歸(三兩),蜀椒(一兩半)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食後服十丸,日三。

又方,治冷痢久下方。

烏梅(三百枚),乾薑,黃連(各十兩),當歸,蜀椒(各四兩),細辛,附子,桂心,人參,黃柏(各六兩,一方用麥糵)

上十味為末,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下,別搗如泥,攪令相得,納蜜和搗二千杵,丸如梧子,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在介紹一種名為「烏梅丸」的藥方,主要用於治療長久的痢疾,即使經過數十年且使用過各種藥物都未見好轉的情況,此藥丸能幫助消化,降氣,並補充身體虛弱。

藥方成分如下:烏梅肉、黃連、乾薑、吳茱萸各四兩,桂心二兩,當歸三兩,蜀椒一兩半。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末,再以蜂蜜調和成丸,丸狀大小類似梧桐樹的種子。每日三次,在飯後服用十顆。

另外還有一個配方,也是用來治療冷痢,且病情已持續一段時間的情況:

烏梅三百枚,乾薑、黃連各十兩,當歸、蜀椒各四兩,細辛、附子、桂心、人參、黃柏各六兩(有另一版本的配方會加入麥糵)。將以上十種藥材磨成粉末,用酸酒浸泡烏梅一夜,然後去掉烏梅核,放在五升米下蒸煮,單獨搗碎成泥,再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加入蜂蜜,反覆搗杵二千次,丸狀大小類似梧桐樹的種子。每日三次,飯前服用十顆,可逐漸增加至二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