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1. 薯蕷丸
治頭目眩冒心中煩郁,驚悸狂癲方。
薯蕷(二十八分),甘草(二十分),鹿角膠(《金匱》作阿膠),大豆黃卷,桂心(各七分)乾地黃,神麯,當歸,人參(各十分),麥門冬,防風,黃芩(《金匱》無),芍藥,白朮(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杏仁,川芎(各五分),白蘞,乾薑(各三分),大棗(一百枚取膏)
上二十二味為末,棗膏和白蜜,丸如彈丸,先食服一丸,日三。
白話文:
[薯蕷丸]的配方用於治療頭暈眼花、心煩鬱悶、驚恐悸動、精神錯亂或狂躁癲狂的症狀。
所需藥材與比例為:薯蕷28份、甘草20份、鹿角膠(在《金匱要略》中記載為阿膠)、發芽的大豆、桂皮(每樣都是7份)、乾地黃、神麯、當歸、人參(每樣10份)、麥門冬、防風、黃芩(《金匱要略》中未提及)、芍藥、白朮(每樣6份)、柴胡、桔梗、茯苓、杏仁、川芎(每樣5份)、白蘞、乾薑(每樣3份)、大棗(取其果肉膏100份)。
將以上22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大棗果肉膏和白蜜調和,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服用方式是在飯前服用一丸,每日三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