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 心臟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心臟方 (1)

1. 茵芋湯

治風虛眩眼暗方。

茵芋(一分),人參,甘草,蓯蓉,黃耆,茯苓,秦艽,厚朴,烏喙(各一兩),防風(十兩),山茱萸,松實(各三兩)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強者一日夜盡,羸劣者二日盡。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因風邪導致的虛弱、頭暈及視力模糊。

茵芋(一小份)、人參、甘草、蓯蓉、黃耆、茯苓、秦艽、厚朴、烏喙(各一大份)、防風(十份大)、山茱萸、松實(各三大份)。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切碎,用一斗的水煎煮至剩下二升半的藥汁,然後分五次服用。身體強壯的人可以在一天一夜內喝完,而體質較弱的人則可在兩天內喝完。

2. 鴟頭酒

治頭風眩轉面上遊風方。

飛鴟頭(五枚),茯神(一方無),防風,川芎,薯蕷(各四兩),葛根,桂心,細辛,人參天雄,乾薑,枳實,貫眾,蜀椒(各二兩),獨活(二兩),山茱萸,麥門冬(一作天門冬),石南(一作石膏,各五兩)

上十八味㕮咀,絹囊盛,清酒四斗漬六宿,初服二合,日再稍加,以知為度。

白話文:

[鴟頭酒的製法]

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臉部皮膚遊風的處方。

材料包括:貓頭鷹頭五個,茯神(如找不到可用其他替代),防風,川芎,山藥,葛根,肉桂粉,細辛,人參,天雄,乾薑,枳實,貫眾,蜀椒(以上各兩均需二兩),獨活(需兩兩),山茱萸,麥門冬(或可替為天門冬),石南(或可替為石膏,各需五兩)。

將上述十八種材料切碎,放入織物袋中,再用四斗的清酒浸泡六晚。開始時每日服用兩合,並逐漸增加,直到感到適應為止。

3. 大三五七散

治頭風眩口喎目斜耳聾方。

天雄(《局方》用附子),細辛(各三兩),山茱萸,乾薑(各五兩),薯蕷,防風(各七兩)

上六味治,下篩,以清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加。(《千金翼》云,亦治面骨疼痛)

白話文:

這份古方名為[大三五七散],用於治療頭部風眩、口角歪斜、視線偏斜以及耳聾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天雄(在《局方》中使用的是附子)、細辛,兩者各三兩;山茱萸、乾薑,兩者各五兩;薯蕷、防風,兩者各七兩。

將以上六種藥材研磨後過篩,製成粉末。服用時,取五分之一勺的藥粉,以清酒送服,每日兩次。如果病情沒有明顯改善,可適度增加藥量。(根據《千金翼》的記載,此方也適用於治療面部骨骼疼痛。)

4. 小三五七散

治頭風目眩耳聾方。

天雄(三兩),山茱萸(五兩),薯蕷(十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清酒服五分匕,日再,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頭部風感、視線模糊及聽力下降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天雄三兩,山茱萸五兩,薯蕷十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進行研磨,然後過篩製成粉末。每次用清澈的酒送服約五分之一羹匙的藥粉,一天服用兩次。如果感覺效果不明顯可以逐漸增加劑量,直到感覺到效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