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1)
卷八 治諸風方 (1)
1. 針灸法
凡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腎心痛先取京骨、崑崙髮針,不已取然谷。胃心痛取大都、太白。脾心痛取然谷、太谿。肝心痛取行間、太衝。肺心痛取魚際、太淵。心痛引腰脊,欲嘔刺足少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心痛腹脹,澀澀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心痛小腹滿,上下無常處,溲便難,刺足厥陰。心痛氣短不足以息刺手太陰。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上脘主之。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沖冒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如針錐刺然谷及太谿主之。心腹中猝痛。石門主之。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心懊憹微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灸膈俞七壯。心痛冷氣上灸龍頷百壯,在鳩尾頭上行一寸半,不可刺之。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心痛暴絞急絕欲死,灸神府百壯,在鳩尾正心有忌。心痛堅煩氣結,灸太倉百壯。心痛暴惡風灸巨闕百壯。心痛灸臂腕橫紋三七壯,又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白話文:
[針灸治療法]
只要是因異常因素影響到心臟,會導致心痛,情緒悲傷,偶爾頭暈昏倒,需觀察心臟功能是否有過剩或不足,並調節相應的腧穴。
腎臟引起的心痛,先針刺京骨和崑崙穴,若未見效再針刺然谷穴。胃部引起的心痛,選擇大都和太白穴。脾臟引起的心痛,選擇然谷和太谿穴。肝臟引起的心痛,選擇行間和太衝穴。肺部引起的心痛,選擇魚際和太淵穴。如果心痛牽扯至腰背,有嘔吐感,針刺足少陰穴。若心痛牽連背部,呼吸困難,先針刺足少陰穴,未見效再針刺手少陰穴。心痛伴隨腹部脹滿,排便不暢,選擇足太陰穴。
心痛伴隨小腹脹滿,疼痛位置不定,排尿困難,選擇足厥陰穴。心痛伴隨氣短,呼吸困難,選擇手太陰穴。心痛無法按壓,心情煩躁,巨闕穴是主要治療點。心痛伴有大量口水,無法翻身,上脘穴是主要治療點。心痛伴隨身體寒冷,難以俯仰,心疝引起的昏迷,中脘穴是主要治療點。心痛如針刺一般,選擇然谷和太谿穴。心腹部突然劇痛,選擇石門穴。心疝急性疼痛,選擇足太陰穴。心煩意亂,輕微疼痛,呼吸困難,可灸心俞穴一百次。
心痛如被尖銳物刺穿,氣結於胸,可灸膈俞穴七次。心痛伴有寒氣上升,可灸龍頷穴一百次,位於鳩尾頭上一寸半的位置,不能針刺。心痛伴有惡氣上升,脅部急痛,可灸通谷穴五十次,位於乳下二寸的位置。心痛突然絞痛,感覺快要死亡,可灸神府穴一百次,位於鳩尾正中心,但需注意禁忌。心痛堅硬,煩躁,氣結,可灸太倉穴一百次。心痛伴有惡風,可灸巨闕穴一百次。心痛,可灸臂腕橫紋七次,同時灸兩虎口白肉邊緣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