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 婦人方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婦人方中 (1)

1. 當歸湯

治心腹絞痛諸虛冷氣滿痛方。

當歸,芍藥,厚朴,半夏(各二兩),桂心,甘草,黃耆,人參(各三兩),乾薑(四兩),蜀椒(一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羸弱人分六服。(《小品》云人冷加附子一枚良。)

又方,治虛冷腹痛,不下飲食,食復不消臚脹者方。

當歸,茯苓(各五分),黃耆,紫菀(各四分),高良薑,乾薑(各六分),鹿茸,桂心,肉蓯蓉,昆布,橘皮(各三分),甘草(二兩),烏頭(二兩),大棗(四十枚),桃仁(一百枚),地骨皮,法曲,大麥糵(各一升)

上十八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四升二合,分為五服,下利加赤石脂、龍骨各三分,渴加麥門冬一升。

又方,治寒冷腹中痛方。(《小品》云吳茱萸湯)

當歸(二兩),桂心,甘草,人參(各一兩),生薑(五兩),半夏,小麥(各一升),吳茱萸(二升)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亦治產後虛冷。

又方,治冷氣脅下往來沖胸膈痛引脅背悶者方。

當歸,桂心,人參,甘草,吳茱萸,芍藥,大黃(各二兩),茯苓,枳實(各一兩),乾薑(三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並治屍疰亦佳。(《外臺》仲景方無茯苓、枳實。)

又方,治久寒疾痼,胸腹中痛時下痢方。

當歸(三兩),附子(一兩),乾薑,甘草,柑皮(各二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治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氣時滯下痢方。

當歸,桂心(各三兩),乾薑(四兩),附子(一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範汪無附子,有甘草二兩,云虛冷激痛甚者加黃耆、芍藥各二兩。)

白話文:

【當歸湯】

這是一個用於治療心臟和腹部劇烈疼痛,以及因虛弱和冷氣導致的全面性疼痛的處方。

成分包括:當歸、芍藥、厚朴、半夏各60克,桂心、甘草、黃耆、人參各90克,乾薑120克,蜀椒30克。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用十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三公升二合,分四次服用。體質較弱的人可以分成六次服用。(根據《小品》的說法,若感覺身體冰冷,可添加一枚附子,效果更佳。)

另一個處方,是專門針對因虛弱和冷氣導致的腹部疼痛,以及無法消化食物,進食後會感到脹氣的病狀。

成分包括:當歸、茯苓各15克,黃耆、紫苑各12克,高良薑、乾薑各18克,鹿茸、桂心、肉蓯蓉、昆布、橘皮各9克,甘草60克,烏頭60克,大棗40顆,桃仁100顆,地骨皮、法曲、大麥芽各300克。

將以上十八種藥材切碎,用十五公升的水熬煮至剩四公升二合,分五次服用。若出現下痢的情況,可加入赤石脂、龍骨各9克;若口渴,則可添加麥門冬300克。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因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小品》稱之為吳茱萸湯)

成分包括:當歸60克,桂心、甘草、人參各30克,生薑150克,半夏、小麥各100克,吳茱萸200克。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用十五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三公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此方也能用於產後虛弱和冷氣。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因冷氣在脅下往來衝擊胸部,導致胸部和背部疼痛及悶脹的病狀。

成分包括:當歸、桂心、人參、甘草、吳茱萸、芍藥、大黃各60克,茯苓、枳實各30克,乾薑90克。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用八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二公升半,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此方也能用於治療屍疰。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長期受寒,導致胸腹疼痛及偶爾下痢的病狀。

成分包括:當歸90克,附子30克,乾薑、甘草、柑皮各60克。

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用八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二公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長期受寒,導致胸腹疼痛,呼吸短促,偶爾下痢的病狀。

成分包括:當歸、桂心各90克,乾薑120克,附子30克。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八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二公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範汪的處方沒有附子,但有甘草60克,他建議若虛弱和冷氣引起的疼痛嚴重,可添加黃耆、芍藥各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