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二 膽腑方 (1)
卷十二 膽腑方 (1)
1. 溫膽湯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竹茹,枳實(各二兩),橘皮(三兩),甘草(一兩),生薑(四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兩、紅棗十二枚)
白話文:
[溫膽湯]的使用對象是大病初癒後,因膽氣虛寒而產生的虛煩、失眠的患者,適合服用此方。
所需藥材包括:半夏、竹茹、枳實各二兩,橘皮三兩,甘草一兩,生薑四兩。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分三次服用。(另有一版本的處方中,還包含茯苓二兩和紅棗十二枚)
2. 千里流水湯
治虛煩不得眠方。
麥門冬、半夏(各三兩),茯苓(四兩),酸棗仁(二升),甘草,桂心,黃芩,遠志,萆薢人參,生薑(各二兩)、秫米(一升)
上十二味㕮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揚萬遍澄清,取一斗煮藥取二升半,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一帖治療因虛弱導致失眠的處方。
藥材包含:麥門冬、半夏(各90公克),茯苓(120公克),酸棗仁(約400公克),甘草,桂心,黃芩,遠志,萆薢,人參,生薑(各60公克),以及秫米(約350公克)。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切碎。使用流經千里的清水十公升來烹煮秫米,待水滾騰如螃蟹眼睛般冒泡時,反覆撈清浮沫,直至水質清澈,再取一公升的清液來煮藥。煮至剩餘約2.5公升的藥液,分三次服用。
3. 酸棗湯
治虛勞煩攪,奔氣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棗仁(三升),人參,桂心,生薑(各二兩),石膏(四兩),茯苓,知母(各三兩),甘草(一兩半)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棗仁取七升,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虛勞煩悶不得眠方:
大棗(二七枚),蔥白(七莖)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虛弱勞累導致的焦躁不安,有如氣息在胸口奔騰,因而無法入眠的處方。
所需藥材如下:酸棗仁三升、人參二兩、桂心二兩、生薑二兩、石膏四兩、茯苓三兩、知母三兩、甘草一兩半。
以上八種藥材,先將它們切碎,再用十斗的水先煮酸棗仁,煮至剩七升水後,將渣滓去掉。然後再將剩下的藥材放入一起煮,煮至剩三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一個治療因虛弱勞累導致心情鬱悶而無法入眠的處方為:大棗二十一個,蔥白七段。
將這兩種材料用三升的水煮,煮至剩一升藥汁後,將渣滓去掉,一次全部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