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針灸下 (7)

1. 卒屍厥病

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金門,主屍厥暴死。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腹脹皮痛者,使人久持之。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動如故,其形無所知,其狀若屍。

白話文:

**隱白、大敦:**主要治療昏厥,病人神志不清但脈搏正常。

中極、僕參: 主要治療頭暈目眩的昏厥,伴有煩痛。

金門: 主要治療突然死亡的昏厥。

內庭: 主要治療四肢麻木冰冷、長久不消的昏厥,如果昏厥伴有發燒、頭痛、腹脹和皮膚疼痛,讓病人長久地按壓此穴。

原因: 邪氣侵襲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經絡。這五條經絡都匯聚於耳朵中,向上連接到左耳廓。如果這五條經絡氣血都枯竭了,就會導致人體脈搏正常跳動,但是神志不清,像屍體一樣。

刺足大趾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趾爪甲上各一痏,後取手大指內去爪甲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筒吹其兩耳立已,不已,拔其左角發方寸燔之,飲以醇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白話文:

先在腳大拇指內側的指甲根部扎一針,像割韭葉一樣。然後在腳心扎一針。再在腳中拇指的指甲根部各扎一針。接著在手的大拇指內側的指甲根部像割韭葉一樣。最後在手心正對腳少陰經銳骨的末端扎一針,就會好了。如果還沒有好,用竹筒吹兩隻耳朵,就會好了。如果還沒有好,拔掉左邊頭頂上的頭髮一寸見方,燒掉。然後喝一杯烈酒,喝不下的話就灌下去,就會好了。

2. 卒中惡飛屍病

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通天,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天府,主卒中惡風邪氣,飛屍惡注,鬼語遁屍。豐隆,主厥逆足卒青痛如刺,腹若刀切之狀,大便難煩心,狂見鬼好笑,面、四肢卒腫。旁廷,在腋下四肋間與乳相當,乳後二寸陷中,俗名注市。

白話文: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主治突然發作的昏厥和身體僵直,害怕風寒。

通天穴 :位於脖子上,主治暫時發作的昏厥和僵直。

大杼穴 :位於肩胛骨下端,主治僵直不能長時間站立,煩躁胸悶,身體坐臥不安。

天府穴 :位於肚臍下方,主治突然受到惡風邪氣,鬼神作祟,導致身體麻痹和僵直。

豐隆穴 :位於小腿外側,主治突然發作的逆氣上衝,足部疼痛變青如刺,腹中如刀割,大便困難,心煩,見到鬼怪就發笑,面部和四肢突然腫脹。

旁廷穴 :位於腋下第四根肋骨間,與乳頭相對,乳頭後方兩寸的凹陷處,俗稱「注市」。

舉腋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壯,主卒中惡飛屍遁注,胸脅滿。九曲中府,在注市下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壯,主惡風邪氣遁屍,內有瘀血。

白話文:

舉腋取穴: 在腋窩處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灸壯五十次,可用於治療中風、惡氣發作、飛屍遁注,以及胸脅脹滿。

九曲中府: 在腋窩下三寸處取穴,針刺深度五分,灸壯三十次,可用於治療惡風邪氣導致的遁屍證,以及內有瘀血。

3. 熱病

魚際,陽谷,主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經渠,陽池,合谷,支溝,前谷,內庭,後谿,腕骨,陽谷,厲兌,衝陽,解谿,主熱病汗不出。孔最,主臂厥熱痛汗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以出汗。列缺,曲池,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

白話文:

魚際穴、陽谷穴: 主治發熱、發抖、下顎顫動、腹脹、陽痿但面色不變。

經渠穴、陽池穴、合谷穴、支溝穴、前谷穴、內庭穴、後谿穴、腕骨穴、陽谷穴、厲兌穴、衝陽穴、解谿穴: 主治發熱但不出汗。

孔最穴: 主治手臂痛熱、不出汗,可通過針灸或艾灸治療,此穴可發汗。

列缺穴、曲池穴: 主治發熱、心煩、胸悶,最初手臂和身體發熱、肌肉僵硬,嘴脣發紫、鼻子張開、眼睛下方的汗珠成串。

(《甲乙》云:兩乳下一寸堅,脅下滿,心悸。),中衝,勞宮,大陵,間使,關衝,少衝,陽谿,天髎,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又云: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勞宮,主熱病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

白話文:

(《甲乙經》記載:兩乳下方一寸處堅硬,脅下脹滿,會有心悸。)

(主治針灸穴位:)中衝穴、勞宮穴、大陵穴、間使穴、關衝穴、少衝穴、陽谿穴、天髎穴,可以治療以下症狀:發熱煩躁、心悸心悶不出汗、手心發熱、心痛、全身發熱如火、身體沉重煩悶、舌根疼痛。(又記載:間使穴主治以下症狀:發熱煩躁喜好乾嘔、胸口空虛喜動而發熱。)

勞宮穴,可以治療以下症狀:發熱三天以上不出汗,心中忐忑不安。

(《甲乙》云:勞宮主熱病煩滿而欲嘔噦,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脅不可轉側,咳滿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嘔吐血噫逆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喜渴,口中爛,掌中熱,欲嘔。),三間,主氣熱,身熱而喘。(《甲乙》云:寒熱口乾,身熱喘息,目急痛,善驚。)曲澤,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乾。

白話文:

《甲乙》所言:

  • 勞宮:主管熱病發作時煩躁、胸悶、欲嘔吐。如果三天後仍無法發汗,會感到恐懼不安,胸脅疼痛無法轉側,咳嗽、胸悶,小便發紅。小便帶血,鼻血不止,嘔吐帶血,打嗝不止,喉嚨痛,無法進食,口渴,口中潰爛,掌中發熱,欲嘔吐。
  • 三間:主管身體氣熱,發燒、喘息。
  • 《甲乙》所言:發冷發熱,口乾,全身發熱喘息,眼睛乾澀疼痛,容易受驚。
  • 曲澤:主管傷寒、溫熱病導致的身體發熱、煩躁、口乾。

(《甲乙》云:主傷寒,溫病心澹然,善驚,身熱心煩,口乾手清,氣逆嘔唾,肘瘛搖頭顏清,汗出不過眉。),曲池,主傷寒餘熱不盡。液門,中渚,通里,主熱病先不樂,頭痛面熱無汗。(又云:通里主熱病先不樂數日。)上脘,上星,上髎,曲差,陶道,天柱,懸釐,風池,命門,膀胱俞,主煩滿汗不出。

白話文:

  • **甲乙《傷寒論》雲:**主治傷寒,溫病心神恍惚,容易受驚,身熱心煩,口乾手腳冰冷,氣逆嘔吐,肘關節痠痛,搖頭晃腦,面部清秀,汗出不超過眉毛。
  • **曲池穴:**主治傷寒餘熱未盡。
  • **液門穴、中渚穴、通裏穴:**主治熱病初期不適,頭痛面熱無汗。(另有云:通裏穴主治熱病初期不適數日。)
  • **上脘穴、上星穴、上髎穴、曲差穴、陶道穴、天柱穴、懸釐穴、風池穴、命門穴、膀胱俞穴:**主治煩悶氣滿,汗不出。

飛揚,主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陶道,主汗不出,淒厥惡寒。曲泉,主身熱頭痛,汗不出。光明,主腹、足清,寒熱汗不出。五處,攢竹,正營,上腕,缺盆,中府,主汗出寒熱。承漿,主汗出,血衄不止。溫溜,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百會,主汗出而嘔痓。

白話文:

飛揚: 主要治療下半身冷熱感交替,不發汗,體重增加。

陶道: 主要治療不發汗、四肢冰冷、惡寒。

曲泉: 主要治療身體發熱、頭痛、不發汗。

光明: 主要治療腹部和足部冰冷,冷熱感交替、不發汗。

五處(攢竹、正營、上腕、缺盆、中府): 主要治療發汗伴有冷熱感。

承漿: 主要治療發汗、鼻血不止。

溫溜: 主要治療傷寒引起的冷熱感交替、頭痛、嘔吐、鼻血、肩部無法抬起。

百會: 主要治療發汗伴有嘔吐和胃部不適。

,巨闕,主煩心喜嘔(《甲乙》云:巨闕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利。),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甚煩嘔。列缺,主寒熱,掌中熱。懸顱,主熱病頭痛身熱。少澤,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神道,關元,主身熱頭痛,進退往來。三焦俞,主頭痛,食不下。

白話文:

巨闕,主治煩躁不安,喜愛嘔吐。(《甲乙經》說:巨闕主治心腹脹氣、打嗝,煩熱喜歡嘔吐,隔膜不通暢。)

商丘 ,主治寒熱交替,喜愛嘔吐。

大椎 ,主治傷寒發熱嚴重,煩躁嘔吐。

列缺 ,主治寒熱交替,掌心發熱。

懸顱 ,主治熱病,頭痛身熱。

少澤 ,主治發寒,小手指不靈活,頭痛。

神道、關元 ,主治身熱頭痛,時好時壞。

三焦俞 ,主治頭痛,食不下嚥。

,天井,主振寒,頸項痛。魚際,主頭痛不甚,汗出。玉枕,大杼,肝俞,心俞,膈俞,陶道,主汗不出,淒厥惡寒。懸釐,鳩尾,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膈俞,中府,主寒熱皮肉骨痛,少氣不得臥,支滿。(又云:膈俞主嗜臥怠惰,不欲動搖,身常濕,不能食。

白話文:

天井穴: 主治:顫寒,頸項疼痛。

魚際穴: 主治:輕微頭痛,出汗。

玉枕穴、大杼穴、肝俞穴、心俞穴、膈俞穴、陶道穴: 主治:不出汗,寒戰惡寒。

懸釐穴、鳩尾穴: 主治:熱病引起的偏頭痛,外眼角疼痛。

膈俞穴、中府穴: 主治:寒熱交替引起的皮肉骨骼疼痛,氣短,無法入睡,肢體脹滿。

(補充:) 膈俞穴還主治嗜睡懶惰,不愛動,身體常濕,無法進食。

),後谿,主身熱惡寒。腎俞,主頭身熱赤振慄,腰中、四肢淫濼,欲嘔。肩井,關衝,主寒熱淒索,氣上不得臥。尺澤,主氣隔喜嘔鼓頷,不得汗,身痛煩心。肩貞,主寒熱項歷適。(《甲乙》云:主耳鳴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麻木不舉。),委中,主熱病挾脊痛。

白話文:

**後谿:**主要治療身體發熱但怕冷。

腎俞: 主要治療頭部和身體發熱、發赤、發抖,腰部和四肢虛弱、潮濕,有噁心想吐的感覺。

肩井: 主要治療寒熱交替、身體虛弱,無法平躺。

尺澤: 主要治療氣機鬱結、容易嘔吐、頸部腫脹,無法出汗,身體疼痛、心情煩躁。

肩貞: 主要治療寒熱交替,脖子僵硬疼痛。(《甲乙經》中記載:主要治療耳鳴、聽不清,牽拉肩頸部疼痛、麻木、無法抬起手臂。)

委中: 主要治療因發熱而造成的背部疼痛。

衝陽,主振寒而欠。大都,主熱病汗出且厥,足清。(《外臺》云:汗不出厥,手足清。),太白主熱病,先頭重顏痛,心煩悶,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熱病煩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支正,少海,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白話文:

衝陽:主治寒戰而哈欠。

大都 :主治熱病大汗淋漓,手腳冰冷。(《外臺》記載:如果不發汗而手腳冰冷。)

太白 :主治熱病,初始症狀為頭重、面部疼痛、煩躁、身熱,熱勢較強時會腰疼,不能俯仰。另主治熱病煩躁鬱悶,不能入睡,身體沉重、骨頭疼痛。

支正、少海 :主治熱病,初始症狀為腰部、小腿痠痛,口渴易飢,身熱、頸部疼痛僵硬,忽冷忽熱。

(《甲乙》云:主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小者痂疥。),復溜,主寒熱不安,汗出不止,風逆四肢腫。

白話文:

《甲乙經》記載: 復溜穴主治:

  • 冷熱交替發作
  • 頸部腫脹
  • 實證:手肘關節攣縮
  • 頭暈頭痛
  • 虛證:生長小疣,輕者為痂和疥瘡

復溜穴 主治:

  • 冷熱交替不安
  • 汗出不止
  • 風邪逆行導致四肢腫脹

凡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後取太谿大指間動脈,皆先補之。

白話文:

凡是患有熱病、心煩、足部冰冷、多汗的症狀,先取手上的谷穴,後取腳上的太谿穴和位於大拇指間的動脈穴,都先用針灸補氣血。

凡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先取湧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灸湧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湧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而清,皆取俠谿。

白話文:

對於熱性疾病,一開始會有腰部和大腿痠痛、口渴頻繁喝水、身體發熱、發熱時會出現脖子痠痛、怕冷、腳心發熱、不想說話、頭痛頭暈等症狀。

此時,首先艾灸湧泉穴和太陽穴上的井滎穴。如果熱性疾病導致氣血不足、暈厥寒冷,艾灸後熱氣會退去,艾灸湧泉穴三壯。如果心煩意亂、不想吃東西,艾灸湧泉穴。熱氣退後,四肢冰冷、喘息、偏頭痛、身體冒汗但仍發熱,這些情況都可以艾灸俠谿穴。

凡熱病刺陷谷,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針,身痹洗淅振寒,季脅支滿痛。凡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大泉,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不可刺。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臌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白話文:

凡是熱性疾病刺入少腹,足部先感到寒冷,寒冷向上蔓延到膝蓋時才拔針,患者身體麻痺,用水擦拭洗滌後會發抖,兩側肋骨下部位脹滿疼痛。

凡是溫熱性疾病,身體發熱,超過五天卻不出汗,刺大泉穴,插針並保持一刻鐘後拔出,如果不到五天,則不可針刺。

凡是經常嘆氣,不喜歡吃東西,經常出現寒熱交替,出汗,病情發作時會想吐,吐完後病情就會減輕,立即針刺公孫穴和井俞穴。

如果腸中劇烈疼痛,頭面腫脹,心煩意亂、發狂、多飲水,不喜歡睡覺。虛證則腹部脹大。腹中氣體很多,脹滿,發熱疼痛,不喜歡吃東西,霍亂。用公孫穴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