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針灸下 (6)

1. 膝病

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軃躄或青、或枯、或黧如腐木。大沖,主膝內踝前痛。中封,主少氣,身重濕,膝腫,內踝前痛。梁丘,曲泉,陽關,主筋攣,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犢鼻,主膝中痛,不仁。(又云:主膝不仁,難跪。),解谿條口,丘墟,太白,主膝股腫,胻酸轉筋。

白話文:

風市穴

  • 主治:兩膝攣痛,引發脅部拘急,行走不便,或呈現青紫、枯萎、腐木般的顏色。

大沖穴

  • 主治:膝內踝前疼痛。

中封穴

  • 主治:氣短、身體沉重潮濕、膝蓋腫脹、膝內踝前疼痛。

梁丘穴曲泉穴、** 陽關穴**

  • 主治:筋攣,導致膝蓋無法彎曲伸直,無法行走。

犢鼻穴

  • 主治:膝蓋中間疼痛、麻木。

解谿穴條口穴丘墟穴、** 太白穴**

  • 主治:膝蓋和大腿腫脹、臀部痠痛、轉筋。

,合陽,主膝股重。上廉,主風水膝腫。陰市,主膝中寒。伏兔,主膝中寒。俠谿,陽關,主膝外廉痛。髀關,主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光明,主膝痛脛熱不能行,手足偏小。膝關,主膝內廉痛引臏不可屈伸,連腹引咽喉痛。

白話文:

合陽穴: 主治膝蓋內側及大腿後側沉重。 上廉穴: 主治風寒水濕引起的膝蓋腫脹。 陰市穴: 主治膝蓋內側受寒。 伏兔穴: 主治膝蓋內側受寒。 俠谿穴、陽關穴: 主治膝蓋外側疼痛。 髀關穴: 主治膝蓋受寒導致肌肉無力,無法彎曲或伸直。 光明穴: 主治膝蓋疼痛、小腿發熱、無法走路,手腳較小。 膝關穴: 主治膝蓋內側疼痛,延伸到膝蓋骨,導致無法彎曲或伸直,並連接到腹部和喉嚨,引起疼痛。

凡犢鼻腫,可灸,不可刺。若其上堅勿攻,攻之即死。

白話文:

凡是鼻子腫脹,可以用灸法治療,不可以刺傷。如果腫脹處有硬塊,不要用針刺,否則會導致死亡。

2. 四肢病

章門,主四肢懈惰,喜怒。

白話文:

章門穴,主治四肢無力慵懶,喜怒無常。

列缺,主四肢厥,喜笑。曲泉,付陽,天池支溝,大巨,小海,絕骨,前谷主四肢不舉。照海,主四肢淫濼。五里,三間,天井,厲兌,三陽絡,主嗜臥,四肢不欲動搖。復溜,豐隆,大都主風逆四肢腫。

白話文:

列缺:主治四肢冰冷,愛笑。

曲泉、付陽、天池支溝、大巨、小海、絕骨、前谷 :主治四肢無法舉起。

照海 :主治四肢發麻。

五里、三間、天井、厲兌、三陽絡 :主治嗜睡,四肢不想動彈。

復溜、豐隆、大都 :主治風邪逆行導致四肢腫脹。

3. 風病

率谷,主酒醉風熱發,兩目眩痛。(《甲乙》云:不能飲食,煩滿嘔吐。),完骨,主風頭,耳後痛,煩心。(《甲乙》云:主足不收,失履,口喎僻,頭項搖瘛痛,牙車急。),天柱,主風眩。絕骨,主風勞身重。天府,曲池,列缺,百會,主惡風邪氣,泣出喜忘。陽谷,主風眩驚手卷泄風汗出,腰項急。

白話文:

率谷

主治:酒醉、風熱發作,兩眼眩暈疼痛。(《甲乙經》說:不能飲食,煩悶、嘔吐。)

完骨

主治:風寒頭痛,耳後疼痛,心煩。(《甲乙經》說:主治足不能收縮,失足,口歪斜,頭頸搖晃疼痛,牙關緊閉。)

天柱

主治:眩暈。

絕骨

主治:風勞身體沉重。

天府、曲池、列缺、百會

主治:惡風邪氣,哭泣或喜悅時會失憶。

陽谷

主治:眩暈、驚嚇、手捲縮、泄風、出汗,腰部和頸部僵硬。

(《甲乙》云:手卷作手腕痛。),陰蹺,主風暴不知人,偏枯不能行。解谿,主風從頭至足,面目赤。崑崙,主狂易大風。臨泣,主大風目痛。(《甲乙》云:目外眥痛。),付陽,主痿厥,風頭重痛。湧泉,主風入腹中。巨闕,照海主瘛瘲引臍腹,短氣。(又云:照海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見星。

白話文:

《甲乙經》記載:

  • **手卷穴:**治療手腕疼痛。
  • **陰蹺穴:**治療風暴導致不知人,半身不遂,不能行走。
  • **解谿穴:**治療從頭到腳的風邪,導致面色發紅。
  • **崑崙穴:**治療狂躁、癲癇,因大風導致。
  • **臨泣穴:治療大風導致的目痛。《甲乙經》記載:**治療眼睛外眥疼痛。
  • **付陽穴:**治療痿厥(身體軟弱無力,手腳發冷)、風頭重痛。
  • **湧泉穴:**治療風邪進入腹中。
  • **巨闕穴、照海穴:治療瘛瘲(胸腹疼痛),導致臍腹疼痛、呼吸短促。《甲乙經》又記載:**照海穴還可以用於治療大風導致的麻木不痛,視物如星光。

),間使,主頭身風熱。商陽,主耳中風生。關衝,主面黑渴風。天井,神道,心俞,主悲愁恍惚,悲傷不樂。(又云:天井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樂。)命門,主瘛瘲裡急,腰腹相引。上關,主瘛瘲沫出,寒熱痓引骨痛。後谿,主風身寒。液門,主風寒熱。

白話文:

  • 間使:主治頭身風熱。
  • 商陽:主治耳中風生。
  • 關衝:主治面黑、口渴的風疾。
  • 天井神道心俞:主治悲傷憂愁、精神恍惚、不開心。
  • 命門:主治瘛瘲(下腹部疼痛)和裡急後重,腰腹相連疼痛。
  • 上關:主治瘛瘲伴有泡沫,寒熱交替,骨頭疼痛。
  • 後谿:主治身體風寒。
  • 液門:主治風寒熱。

,長強,腎俞,中膂俞,主寒熱痓反折。脾俞,膀胱俞,主熱痓引骨痛。肝俞,主筋寒熱痓筋急手相引。通里,主不能言。魚際,主痓上失氣喑不能言。

白話文:

長強、腎俞、中膂俞:主治寒熱瘧疾發作時,寒熱交替反覆。

脾俞、膀胱俞:主治熱瘧疾,導致骨頭疼痛。

肝俞:主治筋骨寒熱瘧疾,導致筋脈僵直、手足相牽。

通裏:主治不能說話。

魚際:主治瘧疾時的上氣不通,導致啞巴、不能說話。

4. 濕痹病

曲池,列缺,主身浸淫時時寒。風市,主緩縱痿痹,腨腸疼冷不仁。中瀆,主寒氣在分肉間痛苦痹不仁。陽關,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懸鐘,主濕痹流腫,髀筋急瘛,脛痛。曲泉,主卒痹病引臏下節。豐隆,主身濕。陽陵泉,主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

白話文:

曲池列缺穴,主要治療身體經常處於陰冷潮濕的狀態時發生的寒症。

風市 穴,主要治療緩慢發展的肌肉萎縮和麻痺,以及腸胃疼痛、發冷、麻木等症狀。

中瀆 穴,主要治療寒氣停留於肌肉間導致的疼痛、麻痺和麻木感。

陽關 穴,主要治療膝蓋外側疼痛,無法彎曲或伸直,以及小腿麻痺和麻木感。

懸鐘 穴,主要治療濕痹引起的腫脹,大腿肌肉拉緊和痙攣,以及小腿疼痛。

曲泉 穴,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麻痺性疾病,疼痛延伸到膝蓋以下。

豐隆 穴,主要治療身體濕氣過重。

陽陵泉 穴,主要治療大腿麻痺,疼痛延伸到膝蓋和大腿外側,麻木不仁,以及肌肉拉緊。

,絕骨,主髀樞痛,膝脛骨搖,酸痹不仁,筋縮諸節酸折。漏谷,主久濕痹不能行。商丘,主骨痹煩滿。臨泣,主身痹洗淅振寒。中封,主⿸疒鼓厥身體不仁,少氣身濕重。

白話文:

絕骨:主要治療大腿轉動疼痛、膝蓋和小腿骨疼痛搖晃、痠痛麻痺不靈活、筋縮各個關節痠痛斷裂。

漏谷 :主要治療長期濕性痹症導致不能行走。

商丘 :主要治療骨痹煩躁腫脹。

臨泣 :主要治療身體痹痛,洗滌後振寒。

中封 :主要治療心悸身體麻痺不靈活、氣短身體濕重。

凡身體不仁,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皆瀉之。

白話文:

所有身體麻木不仁之症,應先瀉京骨穴,之後瀉中封、絕骨穴,全部都能通利氣血。

5. 癲病

偏歷,神庭,攢竹,本神,聽宮,上星,百會,聽會,築賓,陽谿,後頂,強間,腦戶絡卻,玉枕,主癲疾嘔逆。(又云:偏歷主癲疾多言耳鳴口僻。),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癇發瘛瘲,狂走不得臥,心中煩。金門,僕參,主癲疾,馬癇。兌端,齦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主癲疾嘔沫,寒熱痙互引。

白話文:

偏歷、神庭、攢竹、本神、聽宮、上星、百會、聽會、築賓、陽谿、後頂、強間、腦戶絡卻、玉枕,這些穴位主治癲癇和嘔吐。

(又說:偏歷穴主治癲癇,多言語不清、耳鳴、口齒不清。)

攢竹、小海、後頂、強間穴主治癇症、抽搐、煩躁、狂躁不安、無法入睡、心中煩躁。

金門、僕參穴主治癲癇和馬癲。

兌端、齦交、承漿、大迎、絲竹空、囟會、天柱、商丘穴主治癲癇,嘔吐泡沫,寒熱痙攣互相引發。

(又云:承漿,大迎主寒熱淒厥,鼓頷癲痙口噤。天柱主卒暴癇眩。商丘主癇瘛。),通谷,絲竹空,主風癇癲疾涎沫狂煩滿。(又云:通谷主心中憒憒數欠,癲心下悸,心中澹澹恐。),解谿,陽蹺,主癲疾。上關,主瘛瘲沫出,寒熱痓。腦戶,聽會,聽宮,翳風,風府,主骨酸,眩狂瘛瘲,口噤喉鳴沫出,喑不能言。

白話文:

承漿穴:治療寒熱、發冷、驚厥,緩解鼓腮、癲癇、口閉的症狀。 天柱穴:治療突發癇疾、眩暈。 商丘穴:治療癇病、癲狂。 通谷穴、絲竹空穴:治療癲癇、癲疾,伴有涎沫過多、狂躁、煩滿的症狀。 通谷穴:治療心中空虛、經常打哈欠、癲癇發作時心悸、心中恐慌的症狀。 解谿穴、陽蹺穴:治療癲癇。 上關穴:治療癲狂、癲癇,伴有涎沫流出、寒熱交替發作的症狀。 腦戶穴、聽會穴、聽宮穴、翳風穴、風府穴:治療骨頭痠痛、眩暈、癲狂、癲癇,伴有口閉、喉嚨鳴叫、涎沫流出、失音等症狀。

,臑會,申脈,主癲疾腠氣。五處,身柱,委中,委陽,崑崙,主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又云:身柱主癲疾瘛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妄言見鬼。崑崙主癇瘛口閉不得開。),尺澤,然谷,主癲疾,手臂不得上頭。曲池,少澤,主瘛瘲癲疾。列缺,主熱癇驚而有所見。

白話文:

臑會、申脈、五處、身柱、委中、委陽、崑崙:用於治療癲癇、腠理氣血失調等疾病。

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 :用於治療脊柱僵硬反張、瘛瘲癲癇、頭痛等疾病。

尺澤、然谷 :用於治療癲癇、手臂無法抬起等疾病。

曲池、少澤 :用於治療瘛瘲癲癇等疾病。

列缺 :用於治療發熱抽搐、驚嚇見到幻象等疾病。

,後谿,主泣出而驚。飛揚,太乙,滑肉門,主癲疾狂吐舌。長強,主癲疾發如狂,麵皮敦敦者不治。溫溜,僕參,主癲疾,吐舌鼓頷,筋縮,狂言見鬼。曲骨,陰谷,行間,主驚癇狂走癲疾。間使,主善悲驚狂面赤目黃,喑不能言。陽谿天井,主驚瘛。完骨,主癲疾僵仆,狂瘧。

白話文:

後谿穴: 主治因哭泣導致的精神驚悸。

飛揚穴、太乙穴、滑肉門穴: 主治癲癇、神志狂亂、吐舌。

長強穴: 主治癲癇發作如狂,面色暴紅者難治。

溫溜穴、僕參穴: 主治癲癇,吐舌、鼓動下巴,筋脈收縮,胡言亂語、見鬼。

曲骨穴、陰谷穴、行間穴: 主治驚厥、狂走、癲癇。

間使穴: 主治易悲傷、驚恐、神志狂亂、面赤目黃,不能說話。

陽谿穴、天井穴: 主治驚悸、心神不定。

完骨穴: 主治癲癇發作時僵仆,狂亂發熱。

,天井,小海,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懸釐,束骨,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陽谿,陽谷,主吐舌,戾頸,妄言。天衝,主頭痛,癲疾互引,數驚悸。風池,聽會,復溜,主寒熱癲僕。風府,崑崙,束骨,主狂易多言不休。天柱,臨泣,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白話文:

天井穴: 治療癲癇,羊癲瘋發作時吐舌頭和鳴叫並後仰脖子。 懸釐穴、束骨穴: 治療癲癇發作時抽搐,容易受驚和鳴叫。 陽谿穴、陽谷穴: 治療吐舌頭、後仰脖子以及胡言亂語。 天衝穴: 治療頭痛、癲癇發作時抽搐,容易驚悸。 風池穴、聽會穴、復溜穴: 治療因風寒或風熱導致的癲癇發作。 風府穴、崑崙穴、束骨穴: 治療狂躁不安,說話不停歇。 天柱穴、臨泣穴: 治療狂躁不安,說話不停歇,眼睛上翻。

,腦空,束骨,主癲疾,大瘦頭痛。風府,肺俞,主狂走,欲自殺。絡卻聽會身柱,主狂走瘛瘲。支正,魚際,合谷,曲池,少海,腕骨,主狂言驚恐。下廉丘墟,主狂言非常。溫溜,液門,京骨主狂僕。(又云:液門主喜驚妄言面赤。),神門,陽谷,主笑若狂。

白話文:

**腦空、束骨:**主治癲癇、消瘦頭痛。

風府、肺俞: 主治狂躁不安,有自殺傾向。

絡卻、聽會、身柱: 主治狂躁不安、癡呆。

支正、魚際、合谷、曲池、少海、腕骨: 主治狂言驚恐。

下廉、丘墟: 主治妄言胡語。

溫溜、液門、京骨: 主治狂暴。

(另有說法:液門主治喜歡恐懼、妄言,面色發紅。)

神門、陽谷: 主治大笑不止,類似癲狂。

(又云:神門主數噫,恐悸不足。),巨闕,築賓,主狂易妄言怒罵。(又云:巨闕主驚悸少氣。),衝陽,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勞宮,大陵,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曲澤,大陵(《甲乙》云:作內關。)主心中澹澹喜驚。陰交,氣海,大巨,主驚不得臥。

白話文:

神門:如果神門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嘆氣,恐懼、心悸的症狀。

巨闕、築賓 :如果巨闕穴或築賓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瘋狂、胡言亂語、生氣暴怒的症狀。

衝陽、豐隆 :如果衝陽穴或豐隆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瘋狂、亂跑亂跳、登上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走的症狀。

勞宮、大陵 :如果勞宮穴或大陵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風熱上火、容易生氣,內心悲傷喜悅交加,思慕感傷,不停地喜笑。

曲澤、大陵 :如果曲澤穴或大陵穴(也有書中記載為內關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內心空虛、喜悅驚恐。

陰交、氣海、大巨 :如果陰交穴、氣海穴或大巨穴出現異常,容易出現驚嚇後無法入睡的症狀。

(又云:大巨主喜驚。),陰蹺,主臥驚,視如見鬼。解谿,主瘛瘲而驚。大鐘,郄門,主驚恐畏人,神氣不足。然谷,陽陵泉,主心中怵惕恐,如人將捕之狀。少衝,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腕骨,主煩滿驚。少府,主數噫恐悸氣不足。通里,主心下悸。行間,主心痛數驚,心悲不樂。

白話文:

(另外提到:大巨穴主要治療驚嚇。)

陰蹺穴,主要治療臥牀引起的驚嚇,症狀如同見鬼一般。 解谿穴,主要治療突然驚嚇發作。 大鐘穴和郄門穴,主要治療因驚恐而害怕他人,以及神氣不足。 然谷穴和陽陵泉穴,主要治療心中恐懼不安,像有人要抓自己的樣子。 少衝穴,主要治療嘆息不止、胸悶氣鬱,悲傷驚恐。 腕骨穴,主要治療胸悶氣鬱、驚恐不安。 少府穴,主要治療反覆嘆息、恐懼不安、氣血不足。 通裏穴,主要治療心悸不寧。 行間穴,主要治療心痛、發作性驚嚇,悲傷不樂。

,三間,合谷,厲兌,主吐舌戾頸喜驚。(又云:厲兌主多臥好驚。),陰郄,手少陰,主氣驚心痛。

白話文:

三間: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主治嘔吐、舌攣、頸僵、驚恐。 (另說:厲兌主要多臥、易驚。)

陰郄:手少陰經穴,主治氣驚、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