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 針灸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針灸下 (2)

1. 口病

承注,四白,巨髎,禾髎,上關,大迎,顴骨,強間,風池,迎香,水溝主喎僻不能言。頰車,顴髎,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以嚼。外關,內庭,三里,大泉(《甲乙》云:口僻,刺太淵,引而下之。),商丘,主僻噤。水溝,齦交,主口不能噤水漿喎僻。齦交,上關,大迎,翳風,主口噤不開引鼻中。

白話文:

**承注、四白、巨髎、禾髎、上關、大迎、顴骨、強間、風池、迎香、水溝:**主治口齒歪斜,不能言語。

頰車、顴髎: 主治口歪疼痛,不能忍耐風寒,不能咀嚼。

外關、內庭、三里、大泉(《甲乙經》記載:口歪,針刺太淵穴,向下引導)、商丘: 主治口歪緊閉。

水溝、齦交: 主治口不能緊閉,口水外流,口歪。

齦交、上關、大迎、翳風: 主治口緊閉不能張開,只能用鼻子呼吸。

,合谷,水溝,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商丘,曲鬢,主口噤不開。地倉,大迎,主口緩不收,不能言。下關,大迎,翳風,主口失欠,下牙齒痛。膽俞,商陽,小腸俞,主口舌乾,飲食不下。勞宮,少澤,三間,太衝,主口熱口乾,口中爛。(又云:勞宮主大人小兒口中腫,腥臭。

白話文:

合谷、水溝穴: 主治嘴脣緊閉不能收斂,失語不能說話,嘴巴緊閉不能張開。

商丘、曲鬢穴: 主治嘴巴緊閉不能張開。

地倉、大迎穴: 主治嘴巴張合不靈活,不能說話。

下關、大迎、翳風穴: 主治嘴巴張不開,下牙齒疼痛。

膽俞、商陽、小腸俞穴: 主治口乾舌燥,食物不能下嚥。

勞宮、少澤、三間、太衝穴: 主治口熱口乾,口腔潰爛。(又說:勞宮穴主治大人或小孩口腔腫脹,有腥臭味。)

),曲澤,章門,主口乾。太谿,少澤,主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兌端,目窗,正營,耳門,主唇吻強,上齒齲痛。光明,臨泣,主喜齧頰。解谿,主口痛齧舌。京骨,陽谷,主自齧唇。(一作頰。),陽陵泉,主口苦,嗌中介介然。

白話文:

曲澤穴、章門穴:治療口乾。 太谿穴、少澤穴:治療咽喉乾澀、口熱、唾液黏稠。 兌端穴、目窗穴、正營穴、耳門穴:治療嘴脣痙攣、上牙蛀痛。 光明穴、臨泣穴:治療愛咬臉頰。 解谿穴:治療口痛咬舌。 京骨穴、陽谷穴:治療咬嘴脣。 陽陵泉穴:治療口苦、咽喉有沙啞感。

2. 舌病

廉泉,然谷(《甲乙》作通谷。),陰谷主舌下腫難言,舌瘲涎出。風府,主舌緩喑不能言,舌急語難。扶突,大鐘,竅陰,主舌本出血。魚際,主舌上黃,身熱。尺澤,主舌乾脅痛。關衝,主舌卷口乾,心煩悶。中衝,主舌本痛。支溝,天窗,扶突,曲鬢,靈道,主暴喑不能言。天突,主挾舌縫脈青。復溜,主舌卷不能言。

白話文:

廉泉: 可治療舌下腫痛、難以說話,舌頭僵硬、流涎。

風府: 可治療說話緩慢、失聲、舌頭活動受限、說話困難。

扶突、大鐘、竅陰: 可治療舌頭出血。

魚際: 可治療舌頭上部發黃,身體發熱。

尺澤: 可治療舌頭乾燥,脅痛。

關衝: 可治療舌頭蜷縮,口乾,心煩意悶。

中衝: 可治療舌頭根部疼痛。

支溝、天窗、扶突、曲鬢、靈道: 可治療突發失聲、不能說話。

天突: 可治療舌頭縫隙處脈絡青紫。

復溜: 可治療舌頭蜷縮,不能說話。

3. 齒病

厲兌,三間,衝陽,偏歷,小海,合谷,內庭,復溜,主齲齒。浮白主牙齒痛,不能言。大迎,顴髎,聽會,曲池,主齒痛惡寒。陽谷,正營,主上牙齒痛。陽谷,液門,商陽,二間,四瀆,主下齒痛。角孫,頰車,主牙齒不能嚼。下關,大迎,翳風,完骨,主牙齒齲痛。曲鬢,衝陽,主齒齲。

白話文:

厲兌穴、三間穴、衝陽穴、偏歷穴、小海穴、合谷穴、內庭穴、復溜穴治療齲齒。 浮白穴治療牙痛到說不出話。 大迎穴、顴髎穴、聽會穴、曲池穴治療牙痛伴有畏寒。 陽谷穴、正營穴治療上排牙齒疼痛。 陽谷穴、液門穴、商陽穴、二間穴、四瀆穴治療下排牙齒疼痛。 角孫穴、頰車穴治療牙齒咬合無力。 下關穴、大迎穴、翳風穴、完骨穴治療牙齒齲痛。 曲鬢穴、衝陽穴治療牙齒齲壞。

4. 喉咽病

風府,天窗,勞宮,主喉嗌痛。扶突,天突,天溪,主喉鳴暴忤氣哽。少商,太衝,經渠,主喉中鳴。魚際,主喉中焦乾。水突,主咽喉腫。液門,四瀆,主呼吸氣短,咽中如息肉狀。間使,主嗌中如扼。(《甲乙》作行間。),少衝,主咽中酸。少府,蠡溝,主嗌中有氣如息肉狀。

白話文:

**風府、天窗、勞宮:**治療喉嚨疼痛。

扶突、天突、天溪: 治療喉嚨作響、氣管堵塞導致氣喘。

少商、太衝、經渠: 治療喉嚨作響。

魚際: 治療喉嚨灼熱乾燥。

水突: 治療咽喉腫脹。

液門、四瀆: 治療呼吸急促、咽喉有息肉樣物。

間使: 治療喉嚨感覺被卡住。(《甲乙經》寫作「行間」。)

少衝: 治療咽喉泛酸。

少府、蠡溝: 治療喉嚨中有氣息肉樣物。

,中渚,支溝,內庭,主嗌痛。復溜,照海,太衝,中封,主嗌乾。前谷,照海,中封主咽偏腫,不可以咽。湧泉,大鐘,主咽中痛,不可納食。然谷,太谿,主嗌內腫,氣走咽喉不能言。風池,主咽喉僂引項攣不收。

白話文:

中渚穴、支溝穴、內庭穴,主要治療咽喉疼痛。

復溜穴、照海穴、太衝穴、中封穴,主要治療咽喉乾燥。

前谷穴、照海穴、中封穴,主要治療咽喉偏腫,導致無法吞嚥。

湧泉穴、大鐘穴,主要治療咽喉中間疼痛,導致無法進食。

井谷穴、太谿穴,主要治療咽喉內腫脹,氣流在咽喉處運行不暢而無法說話。

風池穴,主要治療咽喉腫脹、頸部僵硬不舒。

5. 喉痹病

完骨,天牖,前谷,主喉痹,頸項腫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後。中府,陽交主喉痹,胸滿塞,寒熱。天容,缺盆,大杼,膈俞,雲門,尺澤,二間,厲兌,湧泉,然谷,主喉痹哽咽,寒熱。天鼎,氣舍,膈俞,主喉痹噎哽,咽腫不得消,飲食不下。天突,主喉痹,咽乾急。

白話文:

完骨、天牖、前谷穴

主治喉嚨腫痛、頸項腫脹以至於無法抬頭和低頭、臉頰腫脹伴隨牽引耳後疼痛。

中府、陽交穴

主治喉嚨腫痛、胸悶、寒熱。

天容、缺盆、大杼、膈俞、雲門、尺澤、二間、厲兌、湧泉、然谷穴

主治喉嚨腫痛、哽咽、寒熱。

天鼎、氣舍、膈俞穴

主治喉嚨腫痛、噎哽、咽喉腫脹消散困難、飲食難以下嚥。

天突穴

主治喉嚨腫痛、咽喉乾燥急迫。

,大陵,偏歷,主喉痹嗌乾。璇璣,鳩尾,主喉痹咽腫,水漿不下。三間,陽谿,主喉痹,咽如哽。神門,合谷,風池,主喉痹。三里,溫溜,曲池,中渚,豐隆,主喉痹不能言。關衝,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乾。凡喉痹,脅中暴逆,先取衝脈,後取三里、雲門各瀉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白話文:

**大陵穴、偏歷穴:**主治喉嚨痛、喉嚨乾澀。

璇璣穴、鳩尾穴: 主治喉嚨痛、喉嚨腫脹、無法吞嚥。

三間穴、陽谿穴: 主治喉嚨痛、喉嚨有異物感。

神門穴、合谷穴、風池穴: 主治喉嚨痛。

三里穴、溫溜穴、曲池穴、中渚穴、豐隆穴: 主治喉嚨痛、無法說話。

關衝穴、竅陰穴、少澤穴: 主治喉嚨痛、舌頭捲曲、嘴巴乾澀。

針灸治療喉嚨痛的總原則:

  1. 先針灸衝脈上的穴位(例如神門穴)。
  2. 接著針灸三里穴和雲門穴,各放血瀉之。
  3. 再針灸手小指端,出血即可立即緩解。

6. 胸脅病

通谷,章門,曲泉,膈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主胸脅支滿。大杼,心俞,主胸中鬱郁。本神,顱息,主胸脅相引不得側。肝俞,脾俞,志室主兩脅急痛。腎俞,主兩脅引痛。神堂,主胸腹滿。三間,主胸滿腸鳴。陽谿,天容,主胸滿不得息。期門,缺盆,主胸中熱,息賁,脅下氣上。

白話文:

**通谷,章門,曲泉,膈俞,期門,食竇,陷谷,石門,**主治胸脇脹滿。

大杼,心俞, 主治胸中鬱悶。

本神,顱息, 主治胸脇相互牽引,不能側臥。

肝俞,脾俞,志室 主治兩脅疼痛。

腎俞, 主治兩脅疼痛。

神堂, 主治胸腹脹滿。

三間, 主治胸滿腸鳴。

陽谿,天容, 主治胸滿喘息。

期門,缺盆, 主治胸中發熱,呼吸急促,脅下氣往上衝。

,曲池,人迎,神道,章門,中府,臨泣,天池,璇璣,府俞,主胸中滿。支溝,主脅腋急痛。腕骨,陽谷,主脅痛不得息。豐隆,丘墟,主胸痛如刺。竅陰,主脅痛咳逆。臨泣,主季脅下支痛,胸痹不得息。陽輔,主胸脅痛。陽交,主胸滿腫。環跳,至陰,主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

白話文:

穴位名稱 ** 主治症狀**
曲池 胸中脹滿
人迎 胸中脹滿
神道 胸中脹滿
章門 胸中脹滿
中府 胸中脹滿
臨泣 胸中脹滿
天池 胸中脹滿
璇璣 胸中脹滿
府俞 胸中脹滿
支溝 脅腋劇痛
腕骨 脅痛不止
陽谷 脅痛不止
豐隆 胸痛如刺
丘墟 胸痛如刺
竅陰 脅痛伴有咳嗽和反胃
臨泣 季脅(肋骨下)疼痛,胸悶氣急
陽輔 胸脅疼痛
陽交 胸中脹痛
環跳 胸脅疼痛不定,腰脅連帶劇痛

,太白,主胸脅脹切痛。(《甲乙》云:腸鳴切痛。),然骨,主胸中寒,咳唾有血。大鐘,主胸喘息脹。膽俞,章門,主脅痛不得臥,胸滿嘔無所出。大包,主胸脅中痛。膻中,天井,主心胸痛。膺窗,主胸脅癰腫。華蓋,紫宮,中庭,神藏,靈墟,胃俞,俠谿,步廊,商陽,上廉,三里,氣戶,周榮,上脘,勞宮,湧泉,陽陵泉,主胸脅柱滿。乳根,主胸下滿痛。

白話文:

太白穴:治療胸脅脹痛。(《甲乙經》雲:腸鳴脹痛。)

然骨穴 :治療胸中寒氣,咳嗽吐血。

大鐘穴 :治療胸部喘息,脹氣。

膽俞穴、章門穴 :治療脅痛,無法躺臥,胸部脹滿,嘔吐不出。

大包穴 :治療胸脅中痛。

膻中穴、天井穴 :治療心胸疼痛。

膺窗穴 :治療胸脅癰腫。

華蓋穴、紫宮穴、中庭穴、神藏穴、靈墟穴、胃俞穴、俠谿穴、步廊穴、商陽穴、上廉穴、三里穴、氣戶穴、周榮穴、上脘穴、勞宮穴、湧泉穴、陽陵泉穴 :治療胸脅脹滿。

乳根穴 :治療胸下脹痛。

,雲門,中府,隱白,期門,肺俞,魂門,大陵,主胸中痛。(又云:雲門主胸中暴逆。),鳩尾,主胸滿咳逆。巨闕,間使,主胸中澹澹。(又云:間使主胸痹背相引。),中脘,承滿,主脅下堅痛。梁門,主胸下積氣。大泉,主胸滿噭呼、胸膺痛。魚際,主痹走胸背不得息。

白話文:

雲門、中府、隱白、期門、肺俞、魂門、大陵,這些穴位可以治療胸痛。(其中雲門穴可以治療胸部急痛。)鳩尾穴可以治療胸悶咳嗽和逆氣。巨闕穴、間使穴可以治療胸部隱痛。(間使穴還能治療胸痹,症狀表現爲胸部和背部同時疼痛。)中脘穴、承滿穴可以治療肋骨下疼痛和硬塊。梁門穴可以治療胸下積氣。大泉穴可以治療胸悶憋氣、胸部疼痛。魚際穴可以治療胸背痹痛,無法休息。

關元,期門,少商,主脅下脹。經渠,丘墟,主胸背急,胸中彭彭。尺澤,少澤,主氣短脅痛,心煩。少衝,主胸痛口熱。凡胸滿氣短,不得汗皆針補手太陰以出汗。

白話文:

關元穴、期門穴、少商穴,對治療脅下脹痛有幫助。

經渠穴、丘墟穴,對治療胸背緊繃、胸中悶痛有幫助。

尺澤穴、少澤穴,對治療氣短、脅痛、心煩有幫助。

少衝穴,對治療胸痛、口熱有幫助。

一般來說,當胸部有脹滿感、氣短、出不了汗時,可以針灸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幫助發汗。

7. 心病

支溝,太谿,然谷,主心痛如錐刺,甚者手足寒至節不息者死。(又云:然谷主心如懸,少氣不足以息。),大都,太白,主暴泄,心痛腹脹,心痛尤甚。臨泣,主胸痹心痛,不得反側。(《甲乙》云:不得息,痛無常處。),行間,主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太息。

白話文:

  • 支溝、太谿、然谷:主要治療心痛如針刺,嚴重者手腳寒冷至關節,不停歇則會死亡。(然谷又主心如懸,呼吸短促。)
  • 大都、太白:主要治療突然腹瀉,心痛腹脹,心痛尤為劇烈。
  • 臨泣:主要治療胸痛、心痛,不能轉動身體。(《甲乙》雲:不能呼吸,疼痛不定。)
  • 行間:主要治療心痛,面色青白如死灰,終日不能喘息。

,通谷,巨闕,太倉,心俞,膻中,神府,郄門,曲澤,大陵,主心痛。通里,主卒痛煩心,心中懊憹,,數欠頻伸,心下悸而悲恐。期門,長強,天突,俠白,中衝,主心痛短氣。尺澤,主心痛彭彭然,心煩悶亂,少氣不足以息。腎俞,復溜,大陵,雲門,主心痛如懸。

白話文:

  • 通谷、巨闕、太倉、心俞、膻中、神府、郄門、曲澤、大陵:主治心痛。
  • 通裏:主治突然發作的心痛,煩躁不安,心中鬱結,頻頻打呵欠,心下悸動,恐懼憂愁。
  • 期門、長強、天突、俠白、中衝:主治心痛、氣短。
  • 尺澤:主治心痛劇烈,心煩意亂,氣息微弱。
  • 腎俞、復溜、大陵、雲門:主治心痛如懸空。

章門,主心痛而嘔。建里,主心痛上搶心,不欲食。少衝,主心痛而寒。大泉,主心痛肺脹,胃氣上逆。鳩尾,主心寒脹滿,不得食,息賁唾血厥,心痛善噦,心疝太息。上脘,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中脘,主心痛難以俯仰。(《甲乙》云:身寒心疝沖冒,死不知人。

白話文:

章門:

  • 主要治療心痛伴嘔吐。

建裏:

  • 主要治療心痛,疼痛向上衝至心臟,導致食慾不振。

少衝:

  • 主要治療心痛伴有寒冷感。

大泉:

  • 主要治療心痛伴肺部脹滿,胃氣向上逆流。

鳩尾:

  • 主要治療心寒、脹滿,不能進食,氣息急促、咳血虛脫,心痛善於嘔吐、心絞痛、嘆息。

上脘:

  • 主要治療心痛伴有寄生蟲或過多涎液,不能翻身。

中脘:

  • 主要治療心痛,難以彎腰和仰頭。(《甲乙經》記載:身體寒冷、心絞痛發作,會失去知覺。)

),不容,期門,主心切痛,喜噫酸。盲門,主心下大堅。靈道,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間使,主心懸如飢。商丘,主心下有寒痛。又主脾虛,令人病不樂,好太息。凡卒心痛,汗出,刺大敦出血立已。內關,主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惕然不能動,失智。

白話文:

  • **不容穴:**不能忍耐,表現為胸痛劇烈,喜歡打嗝和反酸。
  • **盲門穴:**心下按壓有明顯硬塊。
  • **靈道穴:**主治心痛、悲傷、恐懼,以及相伴的瘛瘲(一種慢性疼痛)。
  • **間使穴:**感覺心臟懸空,像飢餓一樣。
  • **商丘穴:**心下有寒痛,同時主治脾虛,導致不開心,容易嘆息。
  • **大敦穴:**所有的心痛,伴有出汗,刺此穴放血後可立即緩解。
  • **內關穴:**主治心臟實證,表現為胸痛劇烈;虛證則心煩,驚恐不定,不能動,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