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 傷寒方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傷寒方下 (1)

1. 恆山丸

治脅下邪氣積聚,往來寒熱如溫瘧方。

恆山,蜀漆,白薇,桂心,鮀甲,白朮,附子,鱉甲,䗪蟲,貝齒(各一兩半),蜚虻(六銖)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以米汁服五丸,日三。

又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腹中切痛,炒鹽半升令焦,納湯中飲之,大吐瘥。若手足痛者,燒青布,納小口器中,熏痛處。

白話文:

[恆山丸]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因邪氣在脅下積聚,導致的寒熱交錯,有如溫熱型瘧疾的症狀。

所需藥材如下:恆山、蜀漆、白薇、桂心、鮀甲、白朮、附子、鱉甲、䗪蟲、貝齒(各取一兩半)、蜚虻(取六銖)。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服用時,以米湯吞服五丸,一天三次。

另一個方法是,將鼠洞裡的土蒸熱後敷在患部,一旦冷了就更換新的熱土。如果腹部劇烈疼痛,可以先炒半升的鹽直到發焦,然後放入熱湯中飲用,能讓患者大量嘔吐後病情好轉。若是手腳疼痛,可將青布燒燼,放入小口容器中,以產生的煙霧燻烤疼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