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肝臟 (3)

1. 肝臟脈論第一

凡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能下,積於左脅下,則傷肝。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如阻婦狀。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惡寒,翕翕發熱,面翕然赤,涔涔有汗,胸中煩熱。

肝中寒者,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盜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主胸中,喘,怒罵,其脈沉,胸中又窒,欲令人推按之,有熱鼻窒。肝傷,其人脫肉又臥口欲得張,時時手足青,目瞑,瞳仁痛,此為肝臟傷所致也。

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轉側,而脅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

肝著,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

診得肝積,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氣走心下,足脛寒,脅痛引少腹,男子積疝,女子瘕淋,身無膏澤,善轉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色青也。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龜鱉狀,久久不愈,發咳逆痎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也?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適以季夏旺,旺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得之。

肝病胸滿脅脹,善恚怒叫呼,身體有熱而復惡寒,四肢不舉,面白,身體滑,其脈當弦長而急,今反短澀,其色當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剋木,為大逆,十死不治。

襄公問扁鵲曰:吾欲不診脈,察其音,觀其色,知其病生死,可得聞乎?答曰:乃聖道之大要,師所不傳,黃帝貴之,過於金玉。入門見病,觀其色、聞其呼吸,則知往來出入,吉凶之相。角音人者,主肝聲也,肝聲呼,其音琴,其志怒,其經足厥陰。厥逆少陽則營衛不通,陰陽交雜,陰氣外傷,陽氣內擊,擊則寒,寒則虛,虛則猝然喑啞不聲,此為厲風入肝,續命湯主之(方在第八卷中)。

但踞坐不得低頭,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矢便利,甚則不可治,賒則旬月之內,桂枝酒主之(方在第八卷中)。又呼而哭,哭而反吟,此為金剋木,陰擊陽,陰氣起而陽氣伏,伏則實,實則熱,熱則喘,喘則逆,逆則悶,悶則恐畏,目視不明,語聲切急,謬說有人,此為邪熱傷肝,甚則不可治。若唇色雖青,向眼不應可治,地黃煎主之(方在下「肝虛實」篇中)。

肝病為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烏梅丸主之(方在第十卷中)。若其人本來少於悲恚,忽爾嗔怒,出言反常、乍寬乍急,言未竟以手向眼,如有所畏,若不即病,禍必至矣,此肝病聲之候也。若其人虛,則為寒風所傷;若實,則為熱氣所損。陽則瀉之,陰則補之。

青為肝,肝合筋,青如翠羽者吉。肝主目,目是肝之餘,其人木形相比,於上角蒼色,小頭長面大肩,平背直身,小手足,有材好勞,心小力多,憂勞於事,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感而生病,足厥陰。佗佗然脅廣合堅脆傾正,則肝應之。正青色小理者,則肝小,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粗理者則肝大,大則虛,虛則寒,逼胃迫咽,善膈中,且脅下痛。廣脅反骹者則肝高,高則實,實則肝熱,上支賁加脅下急為息賁,合脅危(一作兔)。

白話文:

肝臟脈論第一

凡是身體有墜落感、體內有瘀血停滯,或是因為大怒,導致氣往上衝而無法下降,積聚在左脅下,都會傷到肝臟。

肝臟受風邪侵襲的人,會出現頭昏眼花、兩脅疼痛、走路時身體佝僂、嗜食甜食且神態恍惚的症狀。

肝臟受寒邪侵襲的人,會感到陣陣惡寒、忽冷忽熱、臉色潮紅、微微出汗、胸部煩熱。

肝臟受寒邪侵襲的人,還會出現兩臂抬不起來、舌頭乾燥、經常嘆氣、胸痛難以翻身、時而盜汗、咳嗽,以及吃完東西後嘔吐出食物汁液等症狀。

肝臟主宰胸部,出現胸悶、喘息、發怒大罵等症狀,脈象沉,胸部感覺阻塞,患者會想要讓人按壓胸部,鼻腔也感到阻塞,這是肝臟受損的表現。患者還會出現肌肉消瘦、臥床不起、想要張口說話、手腳時常發青、眼睛閉合、瞳孔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肝臟受損造成的。

肝臟積水的人,腹部腫大無法自行翻身,脅肋下和腹部疼痛,時常分泌少量津液,小便頻通。

肝臟脹滿的人,脅肋下脹滿疼痛,並牽扯到小腹。

肝臟病變嚴重的人,患者常想用腳踩踏自己的胸部,初期不痛苦,只想要喝熱水。

診斷出肝臟積滯的人,脈象弦細,兩脅下疼痛,邪氣下傳到心窩處,足脛冰冷,脅肋疼痛牽扯到小腹,男性則會出現疝氣,女性則會有腹部腫塊和尿頻,身體沒有光澤,容易抽筋,指甲枯黑,春天病情好轉,秋天病情加重,面色青綠。

肝臟積滯稱為肥氣,位於左脅下,形狀像覆蓋的杯子,有頭尾,像龜鱉一樣,久治不愈,會引起咳嗽、嘔逆、瘧疾,持續多年不癒,多在季夏戊己日發病。這是因為肺病傳給肝臟,肝臟應該傳給脾臟,但脾臟在季夏正盛,盛則不受邪氣侵襲,肝臟又想將邪氣還給肺臟,但肺臟不肯接受,因此邪氣停留在肝臟形成積滯,所以肥氣多在季夏發病。

肝臟病變會導致胸滿脅脹,容易發怒、叫喊,身體發熱又怕冷,四肢抬不起來,面色蒼白,身體滑膩,脈象應該弦長而急促,但實際上卻短澀,顏色也應該是青色,但卻是白色,這是金克木的大逆之象,十死無生。

襄公問扁鵲說:我想不通過診脈,只通過察看聲音、觀察面色來判斷疾病的生死,可以做到嗎?扁鵲回答說:這是聖人醫道的精髓,師父不傳授的秘訣,黃帝都非常珍視它,勝過金玉。只要入門就能看到病人的病情,觀察面色,聆聽呼吸,就能知道疾病的進程和吉凶。聲音嘶啞的人,主要是肝臟的聲音異常,肝臟的聲音嘶啞,像琴聲一樣,其情志是憤怒,其經絡是足厥陰經。厥逆少陽則營衛不通,陰陽交錯,陰氣受損,陽氣內攻,陽氣內攻則寒,寒則虛,虛則會突然失聲,這是厲風入肝,用續命湯治療(方劑在第八卷)。

如果只是單純的坐著不能低頭,面色青黑,四肢無力,大便失禁,嚴重者則無法治療,輕者也要一個月左右才能痊癒,用桂枝酒治療(方劑在第八卷)。又哭又喊,哭完又吟哦,這是金克木,陰陽相克,陰氣亢盛,陽氣衰微,衰微則實,實則熱,熱則喘,喘則逆,逆則悶,悶則恐懼,視力模糊,說話急促,胡言亂語,好像有人在說話一樣,這是邪熱傷肝,嚴重者無法治療。如果嘴唇顏色雖青,但眼睛反應正常,是可以治療的,用地黃煎治療(方劑在下「肝虛實」篇)。

肝病引起瘧疾的人,面色蒼白,經常嘆氣,樣子像快要死了一樣,用烏梅丸治療(方劑在第十卷)。如果患者本來很少悲傷憤怒,突然發怒,說話反常,忽快忽慢,說話說到一半就用手捂眼睛,好像很害怕,如果沒有立即發病,禍患一定會來臨,這是肝病聲音的徵兆。如果患者虛弱,則是由於寒風侵襲;如果實證,則是由於熱邪損傷。陽虛則瀉,陰虛則補。

青色屬肝,肝主筋,青色像翠羽一樣是吉利的徵兆。肝主目,眼睛是肝臟的餘氣,如果患者體型像樹木一樣,額角青色,頭小臉長肩膀寬,背平直,手腳小,有才能又勤勞,心思細膩但精力充沛,操勞於事務,耐受春夏,不耐受秋冬,秋冬季節容易生病,屬於足厥陰經的病症。脅肋寬廣堅硬,則與肝臟有關。青色細膩,則肝臟小,小則臟腑安寧,沒有脅下疾病;粗糙則肝臟大,大則虛,虛則寒,壓迫胃部和咽喉,容易出現呃逆,而且脅肋下疼痛。脅肋寬廣而腹部凸出,則肝臟高,高則實,實則肝熱,上衝到胃部,脅肋下緊迫,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