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八 脈法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八 脈法 (1)

1. 卷二十八 脈法

(凡十六類)

白話文:

一、惡寒發熱

惡寒:畏寒怕冷。發熱:體溫升高,感覺發熱。

二、咳嗽氣喘

咳嗽:氣管、支氣管等呼吸道炎性病變,引起氣流衝激氣道而發出的聲響。氣喘:呼吸困難,胸悶氣促。

三、泄瀉痢疾

泄瀉:腹瀉,大便不成形或水樣。痢疾:細菌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大便帶血、黏液或膿液。

四、水腫浮腫

水腫:組織或體腔積水,導致局部或全身腫脹。浮腫:皮膚鬆軟,按壓後會有凹陷。

五、血壓血脂異常

血壓:血液流經血管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血脂:血液中的脂肪物質。

六、口苦口臭

口苦:口中發苦。口臭:口中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七、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皮膚感到搔癢,想抓撓。

八、失眠多夢

失眠:入睡困難或睡眠品質不佳。多夢:睡眠中頻繁做夢。

九、腰痠背痛

腰痠:腰部痠痛。背痛:背部疼痛。

十、體虛乏力

體虛:身體虛弱,缺乏元氣。乏力:感到疲勞、無力。

十一、眩暈耳鳴

眩暈:頭昏眼花,伴隨身體平衡失調。耳鳴:耳內會出現非外在聲音,例如嗡嗡聲、蟬鳴聲。

十二、便祕腹脹

便祕:大便困難或排便次數減少。腹脹:腹部膨脹,有飽脹感。

十三、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乳房組織出現病變,例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

十四、婦科疾病

婦科疾病:女性生殖系統疾病,例如月經不調、卵巢囊腫等。

十五、男性疾病

男性疾病: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例如陽痿、早洩等。

十六、兒童發育不良

發育不良: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或異常。

2. 平脈大法第一

論曰:夫脈者,醫之大業也。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必於醫,顛沛必於醫,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濟眾,可以依憑。若與常人混其波瀾,則庶事墮壞,使夫物類將何仰焉。由是言之,學者必當屏棄俗情,凝心於此,則和、鵲之功,因茲可得而致也。

白話文:

論說:脈象這門學問,是醫生最重要的大業。如果不深入探究它的道理,怎麼能稱為醫生呢。因此,古代的聖醫,無論是在清醒時還是夢中,在仰臥或俯臥時,都不與常人生活在同一境界。平時必定專注於醫學,顛沛流離時也必定思慮醫學,所以能夠感應鬼神,通曉天地。這樣才能濟世救人,才能為人所依賴。如果像一般人那樣混跡於世俗浪潮中,那麼各方面的事務都會敗壞,如何能讓那些需要依靠醫術的人得到幫助呢?由此可見,學醫者一定要摒棄世俗之情,專心致志於醫學,這樣才能達到和扁鵲那樣的成就。

經曰:診脈之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可以此參伍,決生死之分也。

白話文:

中醫經典記載:診脈的方法,通常在早晨天亮前進行,此時陰氣尚未升起,陽氣尚未散發,飲食尚未入口,經脈尚未充盈,絡脈運行均衡,氣血尚未混亂。因此,這時可以診斷出過盛或過虛的脈象。切脈時觀察脈動的強弱快慢,辨別五色,推斷五臟的虛實強弱、六腑的強健與否、身體的盛衰狀況。綜合這些信息,就能夠判斷出患者的生死吉凶。

又曰:平脈者,皆於平旦。先診寸口,初重指切骨,定畢便漸舉指,與皮毛相得,於輕重之間,隨人強弱肥瘦,以意消息進退舉按之宜。稱其浮沉諸類應於四時五行,與人五臟相應,輕重相薄,尋狀論寒暑得失。

白話文:

此外,(診脈時)順應身體虛實,應在早晨進行。先按寸口脈,一開始手指重按觸及骨頭,確定脈位後逐漸抬起手指,讓手指與皮膚相得益彰。此時輕重之間的變化,應根據個人的強弱、肥瘦而隨意調整按壓的輕重、進退。脈象的浮沉表現與四季五行相應,又與人體五臟相應。輕重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通過觀察脈象瞭解寒暑虛實。

凡人稟形,氣有中適,有躁靜,各各不同。氣脈流動,亦各隨其性情,故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呼吸定息之間復一至,合為五至,此為平和中適者也。春秋日夜正等,無餘分時也。其餘日則其呼而脈至多,吸而脈至少,或吸而脈至多,呼而脈至少,此則不同,如冬夏日夜長短之異也。凡氣脈呼吸法,晝夜變通效四時。

白話文: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氣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有的急躁,有的安靜。氣血的運行也隨著每個人生性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呼氣時脈搏跳動兩次,吸氣時脈搏也跳動兩次,呼吸平穩時脈搏再跳動一次,總共跳動五次,這是氣血平衡、適中的人的情況。

春、秋兩季晝夜長度相等,沒有時間差。其他季節,呼氣時脈搏跳動較多,吸氣時脈搏跳動較少,或者吸氣時脈搏跳動較多,呼氣時脈搏跳動較少,這些都與呼氣吸氣頻率不同有關,就像冬夏季節白天和夜晚長度不同的道理一樣。所有氣血呼吸的方法,晝夜變化,模擬四季氣候的變化。

然於呼吸定息應五至之限,無有虧僻,猶晷刻與四時有長短,而歲功日數無遺也。若人有羸有壯,其呼吸雖相壓遏,而晝夜息度隨其漏刻,是謂:呼吸象晝夜,變通效四時。

白話文:

然而,在呼吸的定息中,應當符合五至的範圍,沒有偏離或不足。就好像晷刻和四時有長短,但一年的時日不會減少一樣。如果有人體質虛弱或強壯,他們的呼吸雖然會相互壓制,但晝夜的呼吸時間還是會隨著時辰而變化,這就是說呼吸如同晝夜,隨四時變通。

夫診脈,當以意先自消息,壓取病人呼吸以自同,而後察其脈數,計於定息之限,五至者為平人,若有盈縮,尋狀論病源之所宣也。

白話文:

診脈時,醫生應先用心體會,和病人呼吸節奏保持一致,然後再觀察脈搏次數,按照固定的呼吸次數計算。每分鐘跳動五次為正常,如果有增加或減少,則根據脈象的特徵來推論疾病的根本原因。

問曰:何為三部脈?答曰:寸、關、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關之法,從肘腕中橫紋至掌魚際後紋,卻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謂尺。從魚際後紋卻還度取十分之一,則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高,故云:陰得尺內有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從寸口入卻行六分為關分,從關分又入六分為尺分。

白話文:

**問題:**什麼是三部脈?

回答: 寸脈、關脈、尺脈。

解釋: 從手肘內側腕橫紋到手心後紋之間的長度,等分成十分,取九分為「尺脈」。從後紋折返回來取十分之一為「寸脈」。在「寸脈」的十分之一中,再取九分就是「寸口」。

這裡的骨頭比較高,所以「陰脈」在「尺脈」內有一寸,「陽脈」在「寸脈」內有九分。「寸口」開始往後推六分是「關脈」,再往後推六分是「尺脈」。

又曰: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如天地人為三界,寸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上部。關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頭腹足為三元也。

白話文:

古文還提到:從手腕虎口到手腕中心的骨頭,並向後延伸一寸的區域,稱為「寸口」。從寸口到尺骨的區域,稱為「尺澤」,因此稱為「尺寸」。寸口後、尺骨前的地方稱為「關」,陽氣由這邊出來,陰氣由這邊入,以關為分界。就像天地人構成了三界,寸口負責體表的頭部和皮膚毛髮,延伸到上半身的手部。關部負責中焦的身體中部,包括腹腔和腰部。尺部負責下焦,從小腹到下肢。這就是三部分法,依循了天、地、人的三才原理,頭部、腹部和下肢構成人體的三元。

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其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故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

白話文:

人體的十二條經脈都有動脈,但為什麼只選擇寸口脈來推斷五臟六腑的健康、生死吉凶呢?這是因為寸口脈是脈絡匯集的大會,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

人每呼氣一次,脈搏運行三寸;每吸氣一次,脈搏也運行三寸;每呼氣吸氣一次,脈搏共運行六寸。一個人一天一夜總共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運行五十次,循環全身。漏壺滴水一百刻,氣血運行陽面二十五次,運行陰面二十五次,完成一個循環。因此五十次循環後,脈搏又重新回到手太陰肺經的寸口脈。

太陰者,寸口也,即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也。

白話文:

內容太陰的部位,就是寸口,是五臟六腑的終始處,所以要取法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條脈,取法於三百六十天。

3. 診五臟脈輕重法第二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氣。),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氣。),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土旺四季,季夏六月戊己之氣。),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氣。),按之至骨,舉之來疾者,腎部。

白話文:

剛開始把脈時,感覺像三顆大豆的重量,而且與皮膚相符,這反映的是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氣屬肺。)

如果感覺像六顆大豆的重量,而且與血脈相符,這反映的是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氣屬心。)

如果感覺像九顆大豆的重量,而且與肌肉相符,這反映的是脾部。(土旺四季,季夏六月,戊己之氣屬脾。)

如果感覺像十二顆大豆的重量,而且與筋脈相符,這反映的是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氣屬肝。)

如果按脈按到骨頭,放開後回彈較快,這反映的是腎部。

(水冬三月壬癸之氣。),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象火浮散。)浮而短澀者,肺也。(象金浮澀。),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而長者,肝也。(如木生苗吐穎。),濡而大,舉指來實者,腎也。(濡弱如水舉重勝船。),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脈也。

白話文:

一年的頭三個月是水氣和癸氣交替的時節,此時心肺之氣都浮在上面,怎麼區分呢?如果浮動而脈搏較為和緩的,是心。(象徵火氣浮動而散)。如果浮動而脈搏急促緊澀的,是肺。(象徵金氣浮動而澀)。腎肝之氣都沉在下面,怎麼區分呢?如果脈搏沉實而綿長的,是肝。(像木條生出嫩芽)。如果脈搏濡軟而有力的,能提起手指來按壓,是腎。(濡弱如水,但能承載重物,勝過船隻)。脾位處人體的中部,所以它的脈搏位於中間,既是陰脈也是陽脈。

(《千金翼》云:遲緩而長者,脾也。)

白話文:

《千金翼》雲:動作緩慢而持久者,與脾臟有關。

4. 指下形狀第三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於指下。),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重按之乃得。),澀脈,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滑脈,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脫。),洪脈,極大在指下。

白話文:

浮脈: 按下去感覺很滿,但一放開就沒有力。(浮在手指下面)

沉脈: 按下去沒有力,但重按後才感覺到很滿。(需要深按才能感覺到)

澀脈: 細而慢,感覺遲滯,脈搏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有的說浮起來很短,有的說像中斷了,有的說像散開了)

滑脈: 脈搏來去流利,就像小溪的水一樣。(有的說浮起來有力,有的說感覺像滑溜溜的要脫出來似的)

洪脈: 脈搏很大,按在手指下面感覺非常飽滿。

(一曰浮而大。),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盡絕。),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張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乃為弦也。),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

白話文:

脈象分類:

一、浮脈

  • 脈浮於表
  • 大小介於微脈與正常脈之間
  • 經常感到細小

二、微脈

  • 極細且柔軟
  • 忽隱忽現

三、弦脈

  • 觸摸時感覺不到
  • 按壓時像拉緊的弓弦

四、緊脈

  • 脈跳快且規律,像切繩子一樣

),遲脈,呼吸三至,來去極遲。(一曰舉之不足,按之盡牢。一曰按之盡牢,舉之無有。),數脈,去來促急。(一曰一息脈六七至,一曰數者進之名。),緩脈,去來亦遲,小快於遲。(一曰浮大而軟,陰與陽同等。),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一曰按之乃得,舉之即無。

白話文:

遲脈: 脈搏跳動緩慢,三息才能跳一下。

數脈: 脈搏跳動急促,一息能跳六七下。

緩脈: 脈搏跳動也較慢,但比遲脈略快。

弱脈: 脈搏極其虛弱,細小而深沉,輕按時幾乎感覺不到。

),動脈,見於關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動搖。伏脈,極重指著骨乃得。(一曰關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一曰指下無,兩旁有。軟脈,極軟而浮細。一曰按之無有,舉之有餘。一曰細小如軟。

白話文:

**動脈:**出現在關節上方,沒有頭尾,大小如豆,跳動得厲害。

伏脈: 極重,必須用力按壓到骨頭才能摸到。(另一種說法是:關節上方沉陷,按不出來,稱為伏脈;另一種說法是:手指下面動得厲害;還有一種說法是:按壓時感覺不足,鬆開後又沒有了。)

芤脈: 浮大而柔軟,按壓時中間空虛,兩邊實。

軟脈: 極為柔軟、浮細。

一曰按之無有,舉之有餘: 按壓時感覺不到,鬆開後又有感覺。

一曰細小如軟: 細小柔軟。

《千金翼》軟作濡。),虛脈,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一曰沉浮皆得。),促脈,來去數,時一至。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結者生。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代者死。散脈,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里。

白話文:

軟脈 脈搏輕軟,好像被浸濕過。

虛脈 脈搏跳動緩慢、微弱,按上去感覺不到彈性,空虛鬆軟。

實脈 脈搏跳動強勁、有力,按上去能感受到彈性,緊實飽滿。

促脈 脈搏跳動頻繁、急促,時常一陣一陣地跳。

結脈 脈搏跳動緩慢,時常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有結滯的感覺,有此脈象的病人可能生還。

代脈 脈搏跳動時快時慢,而且會暫時停頓,脈搏停頓後無法自行恢復跳動,但會因外界刺激而重新跳動。有此脈象的病人可能死亡。

散脈 脈搏跳動強勁,但感覺鬆散,表示身體有表症,但內臟虛弱。

,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千金翼》以革為牢。),弦與緊相類。軟與弱相類。浮與芤相類。(又曰浮與洪相類。)微與澀相類。沉與伏相類。緩與遲相類。(又曰軟與遲相類。),革與實相類。(《翼》作牢與實相類。),滑與數相類。

白話文:

  • **革脈:**感覺類似沉脈、伏脈,但脈位較深,脈象較寬、較長,略帶弦脈的徵兆。(《千金翼》中將「革」解釋爲「牢」)
  • **弦脈與緊脈:**徵兆類似。
  • **軟脈與弱脈:**徵兆類似。
  • **浮脈與芤脈:**徵兆類似。(又說:浮脈與洪脈徵兆類似)
  • **微脈與澀脈:**徵兆類似。
  • **沉脈與伏脈:**徵兆類似。
  • **緩脈與遲脈:**徵兆類似。(又說:軟脈與遲脈徵兆類似)
  • **革脈與實脈:**徵兆類似。(《千金翼》中將「牢」與「實」徵兆類似)
  • **滑脈與數脈:**徵兆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