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 婦人方中 (8)
卷三 婦人方中 (8)
1. 乾地黃湯
治產後兩脅滿痛,兼治百病方。
乾地黃,芍藥(各三兩),當歸,蒲黃(各二兩),生薑(五兩),桂心(六兩),甘草(一兩)大棗(二十枚)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來治療產後兩側肋骨下方感到滿悶及疼痛的症狀,同時也可以用來調理各種身體不適。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乾地黃、芍藥各90克,當歸、蒲黃各60克,生薑150克,肉桂皮180克,甘草30克,以及大棗20顆。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加入十公升的水進行熬煮,煮至剩餘2.5公升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材殘渣。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每日服用三次。
2. 芍藥湯
治產後苦少腹痛方。
芍藥(六兩),桂心,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膠飴(八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納飴令烊,分三服,日三。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產後腹部疼痛的方子,名為「芍藥湯」。
所需的藥材有:芍藥六兩、肉桂三兩(這裡指的桂心是肉桂的中心部分)、生薑三兩、甘草二兩、膠飴八兩、大棗十二枚。
製作方法如下: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入七升的水進行煎煮,煮至剩餘四升藥汁後,將藥渣濾掉,然後加入膠飴讓它溶解,製成的藥湯分成三次服用,一天內需服用完三次。
3. 當歸湯
治婦人寒疝,虛勞不足,若產後腹中絞痛方。
當歸,芍藥(各二兩,《子母秘錄》作甘草),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藥,得三升,適寒溫服七合,日三。(《金匱要略》、胡洽不用芍藥,名小羊肉湯。)
白話文:
[當歸湯]的處方用於治療婦女因寒冷引起的疝氣,或是身體虛弱、營養不良,以及產後腹部劇烈疼痛的情況。
所需材料為:當歸、芍藥(各60克,但在《子母祕錄》中記載應使用甘草代替芍藥)、生薑(150克)、羊肉(500克)。
將以上四種材料進行處理,然後用8公升的水來煮羊肉,煮熟後取出肉汁來煎煮藥材,最終熬製成3公升的藥湯。根據個人體感調整冷熱,每次服用約240毫升,每日三次。(在《金匱要略》和胡洽的記載中未使用芍藥,此方被稱為小羊肉湯。)
4. 桃仁芍藥湯
治產後腹中疾痛方。
桃仁(半升),芍藥,川芎,當歸,乾漆,桂心,甘草(各二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處理產後腹部劇烈疼痛的處方,名為[桃仁芍藥湯]。
所需藥材如下:桃仁(約250公克)、芍藥、川芎、當歸、乾漆、桂心、甘草(每樣大約60公克)。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然後用八公升的水來煎煮,最後煮至剩三公升的藥汁,將其分成三次服用。
5. 羊肉湯
治產後及傷寒,大虛上氣,腹痛兼微風方。
肥羊肉(二斤,無羊肉用獐鹿肉代),茯苓,黃耆,乾薑(各三兩),甘草,獨活,桂心,人參(各二兩),麥門冬(七合),生地黃(五兩),大棗(十二枚)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納藥,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翼》無干姜)
白話文:
這份食譜是用來調理產後身體或是治療重感冒後體虛、上氣、腹痛且稍微畏風的情況。
所需材料如下:肥羊肉二斤(若無羊肉,可用獐肉或鹿肉代替),茯苓、黃耆、乾薑各三兩,甘草、獨活、桂心、人參各二兩,麥門冬七合,生地黃五兩,大棗十二枚。
製作方法:先將上述十一種材料切碎。然後取二斗的水來煮羊肉,煮到只剩下一半水量時,撈出羊肉,再將其他藥材放入剩下的湯汁中,繼續熬煮至剩三升半的量。最後,將煮好的藥湯分成四次服用,一天三次,夜晚一次。(注意:在《千金翼》的版本中,並未包含乾薑這一項材料)
6. 羊肉當歸湯
治產後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來寒熱,中風乏氣力方。
羊肉(三斤),當歸,黃芩(《肘後》用黃耆),芎藭,防風(《肘後》用人參),甘草(各二兩),芍藥(三兩),生薑(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肉熟,減半,納余藥,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胡洽以黃耆代黃芩,白朮代芍藥,名大羊肉湯。《子母秘錄》以桂心代防風,加大棗十七枚良)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於調理產後婦女因生產導致腹部下方劇烈疼痛,食慾不振,且伴有時冷時熱的寒熱交錯症狀,以及因受風而感到體力衰弱的情況。
所需材料為:羊肉三斤、當歸、黃芩(在某些版本中使用黃耆)、芎藭、防風(另一版本中用人參)、甘草各二兩、芍藥三兩、生薑四兩。
製作方法如下:首先將所有藥材切成小塊,然後倒入十二升水,先將羊肉煮至熟透,待水分剩下一半時,再加入其餘藥材一起熬煮,直到剩餘三升藥汁。最後,濾去藥材殘渣,將藥汁分成三份,每日分三次服用。
另外,胡洽的版本中是以黃耆代替黃芩,以白朮取代芍藥,稱之為「大羊肉湯」。而在《子母祕錄》中,則是以桂心代替防風,並額外加入十七顆大棗,效果更佳。
7. 羊肉杜仲湯
治產後腰痛咳嗽方。
羊肉(四斤),杜仲,紫菀,當歸,白朮,桂心(各三兩),五味子,細辛,款冬花,人參厚朴,芎藭,附子,萆薢,甘草,黃耆(各二兩),生薑(八兩),大棗(三十枚)
上十八味,㕮咀,以水二斗半煮肉,取汁一斗五升,去肉納藥,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產後腰痛及咳嗽的處方,名為「羊肉杜仲湯」。
需要的材料有:羊肉四斤,杜仲、紫菀、當歸、白朮、桂心各三兩,五味子、細辛、款冬花、人參、厚朴、芎藭、附子、萆薢、甘草、黃耆各二兩,生薑八兩,以及大棗三十枚。
首先,將上述十八種藥材切碎。接著,用二十五公升的水煮羊肉,熬至只剩十五公升的羊肉湯,然後撈出羊肉,將藥材放入湯中繼續熬煮,直到湯汁濃縮剩三公升半。最後,將藥渣濾掉,把藥湯分成五份,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二次。
8. 羊肉地黃湯
治產後三日腹痛,補中益臟,強氣力消血方。
羊肉(三斤),生地黃(切,二升),桂心,當歸,甘草,芎藭,人參(各二兩),芍藥(三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納藥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產後三天腹部疼痛的治療,能補充體力、增強臟腑功能,並有助於消除瘀血。
所需材料如下:羊肉三斤、生地黃切成兩升份量、桂心、當歸、甘草、芎藭、人參各二兩、芍藥三兩。
製作方法:先將上述八種材料研磨成適宜大小,再用二十公升的水煮羊肉,煮至只剩十公升時,將羊肉撈出,然後加入藥材繼續熬煮,直至剩下三公升。此藥湯需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9. 內補當歸建中湯
治產後虛羸不足,腹中㽲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力壯方。
當歸(四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生薑(六兩),桂心(三兩),大棗(十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納飴糖六兩,湯成納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無生薑則以乾薑三兩代之。若其人去血過多,崩傷內竭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種作湯,或去滓,納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產後身體虛弱、體力不足,以及腹部持續疼痛不止的情況,有時會伴有呼吸短促,或是感到小腹緊縮急迫,疼痛延伸到腰背,甚至影響到進食的情況。產後一個月期間,每日服用四到五劑,對恢復體力特別有益。
所需藥材包含:當歸四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生薑六兩,桂心三兩,大棗十枚。
將上述六種藥材研磨,然後用水一斗煮沸,最後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汁,去掉藥渣,分成三次服用,最好一天內服用完畢。如果體力極度虛弱,可加入六兩的飴糖,在湯煮好後,放到火上加熱讓飴糖溶解。如果沒有生薑,可用乾薑三兩代替。如果產婦失血過多,造成體內損傷且出血不止,可以再加入地黃六兩和阿膠二兩。共八種材料一起熬煮成湯,也可以在濾掉藥渣後,再加入阿膠。如果沒有當歸,可以用芎藭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