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五 備急方 (5)
卷二十五 備急方 (5)
1. 大豆紫湯
治被傷風入四體,角弓反張,口噤不能言,或產婦墮胎,凡得此者,大重不過五劑。(方見第三卷婦人產後中風門。)
白話文:
治療因受風寒而導致四肢僵直、口不能言的病情,或婦女發生流產的狀況。治療此病的藥方十分有效,通常服用五劑以內即可痊癒。
2. 膠艾湯
治丈夫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經崩中皆主之方。
白話文:
治丈夫從高墮下傷五臟
症狀: 輕者:咳血 重者:吐血
方劑:
柏子仁、細辛、地骨皮、當歸、赤芍藥、生地黃、茵陳、薄荷、黃芩、連翹、白芷、麥門冬、甘草
治金瘡傷經崩中
方劑:
人參、白芷、當歸、白芍藥、川芎、生地黃、麥門冬、五味子、菟絲子、甘草、黨參、黃芪、丹參
阿膠,艾葉,乾薑(各二兩),芍藥(三兩)
白話文:
阿膠、艾葉、乾薑(各 90 克),芍藥(135 克)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二服,羸人分三服。兼主女人產後崩傷下血過多,虛喘腹中絞痛。下血不止者,服之悉愈。
白話文:
將上方的四種藥材搗碎,用八升水煮到剩三升,過濾沉澱物,加入膠質溶解,分成兩次服用,體弱者分成三次服用。同時可用於治療女性產後崩漏、出血過多、氣喘、腹痛。對於止血效果顯著。
3. 大膠艾湯
治男子傷絕,或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經者方。
白話文:
治男子傷絕,或從高墮下傷五臟,輕微者吐口水,嚴重者吐血,以及外傷傷及經脈者所用之方劑。
治療男子遭受重創,或從高處跌落導致五臟受傷。輕微者會吐口水,嚴重者會吐血,另外也適用於因外傷而傷及經脈的情況。
阿膠,艾葉,甘草,當歸,芎藭(各二兩),乾薑(一兩),芍藥,地黃(各三兩)
白話文:
阿膠、艾葉、甘草、當歸、川芎(各 60 克),乾薑(30 克),芍藥、地黃(各 90 克)
上八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再服,羸人分三服,此湯治婦人產後崩傷下血過多,虛喘欲死,腹中急痛,下血不止者神良。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放入八升水中煮,煮到剩三升,過濾後加入膠質溶化,分成兩次服用。體質虛弱的人分成三次服用。此湯方能治療婦女產後出血過多、虛喘瀕死、腹中劇痛、出血不止等症狀,藥效極佳。
4. 竹皮湯
治為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及脅中,痛不得氣息方。
青竹茹,亂髮灰(各如雞子大,二枚)
上二味,於炭火上炙令焦燥,合搗下篩,酒一升,煮三沸,一服盡之,三服愈。
治墮馬落車,顛仆崩血,腹滿短氣方:
大豆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豆,一服令盡,劇者不過三作。
治墮落車馬間,心腹積血,吐唾無數方:
干藕根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如無,取新藕搗汁服之。
白話文:
治被兵杖所傷、木石所壓,血在胸背及脅中,痛得無法喘息的方劑:
青竹茹(像雞蛋一樣大,兩枚) 亂頭髮灰(像雞蛋一樣大,兩枚)
以上兩味藥材,在炭火上烤焦,然後搗碎過篩。用一升酒煮三沸,一次服完,三次服用可痊癒。
治從馬上或車上摔落,顛僕導致出血,腹脹氣短的方劑:
大豆五升,用水一斗煮成剩兩升,去豆,一服喝完。病情嚴重者最多三次即可奏效。
治從車馬間摔落,心腹積血,吐血不止的方劑:
幹蓮藕根研成細末,用酒服下一方寸勺,每天三次。若無幹蓮藕根,可用新鮮蓮藕搗汁服用。
5. 桃仁湯
治從高墮下,落大木車馬間,胸腹中有血,不得氣息方。
白話文:
高墜下,落於大木車馬之間,胸腹之中有血,喘不過氣,可治之方:
薑汁一升,豉汁一升,熱服之。
桃仁(十四枚),大棗(二十枚),大黃,硝石,甘草(各一兩),蒲黃(一兩半)
白話文:
桃仁:14顆 紅棗:20顆 大黃:50公克 硝石:50公克 甘草:50公克 蒲黃:75公克
上六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絞去滓,適寒溫服盡之,當下,下不止,漬麻汁一杯,飲之即止。
又方,治腹中瘀血,痛在腹中不出,滿痛短氣,大小便不通方。
白話文:
六味草藥,咀碎,加入三升水,煮沸後取一升,過濾去除渣滓,趁溫熱時服下,立即見效。若腹瀉不止,則飲用一杯麻汁,即可止瀉。
另一方劑,治療腹中瘀血,疼痛不出,腹部脹滿,呼吸短促,大小便不通。
桃仁,䗪蟲(各三十枚),荊芥(五分),大黃,芎藭(各三兩),當歸,桂心,甘草(各二兩),蒲黃(五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治墮落瘀血方。
白話文:
桃仁、䗪蟲(各30枚),荊芥(5錢),大黃、芎藭(各3兩),當歸、桂心、甘草(各2兩),蒲黃(5兩)
九味參茄,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成三次服用。
另外一方,治療墮落瘀血的方子。
桃仁(五十枚),水蛭,虻蟲(各二十枚),甘草,桂心,當歸(各二兩),芒硝(三兩),大黃(四兩)
白話文:
- 桃仁 50 粒
- 水蛭 20 條
- 虻蟲 20 條
- 甘草 2 兩
- 桂心 2 兩
- 當歸 2 兩
- 芒硝 3 兩
- 大黃 4 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絞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日三。(深師方無芒硝。)
治腕折瘀血方:
桃仁(四十枚),亂髮(一握),大黃(如指節大一枚)
白話文:
治腕折瘀血方:
配製八味藥材,搗碎後,加入八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過濾除渣,待藥液適度冷熱時服用一升,每日三次。(深師方中不含芒硝。)
所需藥材:
- 桃仁(四十顆)
- 亂髮(一把)
- 大黃(如指節大的一塊)
上三味,以布方廣四寸,以繞亂髮燒之,㕮咀桃仁、大黃,以酒三升,煮取一升,頓服,血盡出。(《肘後方》云:仲景治墜馬及一切筋骨損方,用大黃三兩,緋帛如手大燒灰,亂髮如雞子大燒灰,久用炊單布一尺燒灰,桃仁四十九枚,去皮尖熬,敗蒲席一握,長三寸切,甘草一枚如中指節,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湯,成納酒一大盞,次下大黃,去滓分溫三服,先別銼敗蒲席半領煎湯以浴,衣被重覆,服藥斯須通利數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亂髮、桃仁、大黃),用布包裹成4寸的方形,繞著病患發熱的地方燒。再把桃仁、大黃搗成碎末,用三升酒煮沸,取一升的藥液,一次性服下,直到吐出血止。
《肘後方》中記載:仲景大夫治療跌下馬以及所有筋骨損傷的方子,用大黃三兩、紅色絲綢燒成灰如手掌大小、亂髮燒成灰如雞蛋大小、久用廚房的布一尺燒成灰、桃仁49枚去皮尖煮熟、敗蒲席一握切成三寸長、甘草一根如中指節。
以上七味藥材,用小孩子的尿液衡量多少,煎煮成湯,然後加入一大盞酒,接著放入大黃,去掉渣滓分三次溫服。
先將敗蒲席的一半搗碎煎成藥湯洗澡,並用厚被子蓋住,服用藥物後不久,就會排便通利好幾次,疼痛立刻減輕。
如果排泄物和洗澡水呈現紅色,不要驚訝,那是瘀血排出的緣故。
)
又方,桃仁(六十枚),大黃(六兩),桂心(二兩)
上三味,㕮咀,以酒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當下血瘥。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使用桃仁(六十顆)、大黃(六兩)、桂心(二兩)。
將上面三種藥材搗碎,加入六升酒煮沸,取三升藥液,分三服服用,可立即治癒血癥。
6. 蒲黃散
治從高墮下,有瘀血方。
蒲黃(八兩),附子(一兩)
上二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增之,以意消息。
又方,治腕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二兩)
上二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虻蟲(二十枚),牡丹(一兩)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血化為水。(《備急方》云:主久宿血在諸骨節及外不去者,二味等分)
又方,取菴䕡草汁飲之,子亦可服。
又方,凡被打及產後惡血,一切血皆煮續骨木汁二升飲之。
白話文:
高處墜落,瘀血方:
蒲黃(八兩),附子(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根據情況酌量增減。
腕部骨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先吃飯再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跌打瘀血方:
虻蟲(二十隻),牡丹(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可化瘀血為水。(《備急方》記載:主要治療骨節中久久不退的瘀血及外傷後瘀血不散的情況,兩味藥等分。)
跌打瘀血方:
取菴䕡草汁飲用,小孩也可以服用。
跌打瘀血,惡露方:
無論是跌打傷或產後惡露,均可煮服續骨木汁二升。
高處墜落,崩漏方:
當歸,大黃(各二分)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杖瘡方:
石灰(七斤),新鮮豬血(一升)
將上述兩味藥材和勻製成丸劑,燒熟後破開,繼續製丸,連續燒三遍後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杖瘡方:
將釜下之土研成細末,用油調和塗抹於患處,然後臥於羊皮上。
杖瘡方:
服用小便有助於治療。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羊屎曬乾燒成灰,與豬脂混合後塗抹於刺入處,若刺未取出則反覆塗抹,直至不知不覺中刺已取出(另有一說可用乾羊屎末)。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服用薔薇灰水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十天可使刺取出。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酸棗核燒成灰末服用。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鑿子柄燒成灰,用酒送服,用量為二寸匕(約 3 克)。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頭垢直接塗抹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
刺入肌肉不出方:
煮服山瞿麥汁,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即可治癒。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生牛膝根莖搗碎成泥,敷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即使傷口已癒合,取出刺後仍然會流出膿水。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茅根燒成灰末,用膏藥調和塗抹於患處,也可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瘡腫。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鹿角燒成灰末,用清水調和塗抹於患處即可取出血,時間較長的也不超過一夜。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梅嚼碎塗抹於患處。(《肘後方》中使用的是烏梅。)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豆豉嚼碎塗抹於患處。
刺入肌肉不出方:
用溫熱小便浸泡患處。
久刺不出方:
服用王不留行即可令刺取出,同時取其根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惡刺方:
將苦瓠剖開,倒入小兒尿,煮沸兩三次後,將其浸泡在病患處。
惡刺方:
將莨菪根用水煮沸,浸泡患處,冷了再換,為治療惡刺的靈丹妙藥。
惡刺方:
將李葉、棗葉搗碎,榨取汁液點於患處可立即見效。
惡刺方:
將大豆煮濃汁浸泡患處,直至痊癒。
惡刺方,兼治狐尿刺:
用烏父驢的尿液浸泡患處。
惡刺方:
用溫熱的白馬尿浸泡患處。
瘡腫劇痛,數日後死亡或中風寒、水毒、狐尿刺主治方:
從高墮下崩中方:
當歸,大黃(各二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杖瘡方:
石灰(七斤),新豬血(一升)
上二味,和丸,熟燒之破,更丸,燒三遍止,為末敷上。
又方,釜月下土為細末,以油和塗訖,臥羊皮上。
又方,服小便良。
治竹木刺在皮中不出方:
羊屎燥者燒作灰,和豬脂塗刺上,若不出重塗,乃言不覺刺出時(一云用干羊屎末。)
又方,薔薇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日刺出。
白話文:
高處墜落,瘀血方:
蒲黃(八兩),附子(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根據情況酌量增減。
腕部骨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先吃飯再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跌打瘀血方:
虻蟲(二十隻),牡丹(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可化瘀血為水。(《備急方》記載:主要治療骨節中久久不退的瘀血及外傷後瘀血不散的情況,兩味藥等分。)
跌打瘀血方:
取菴䕡草汁飲用,小孩也可以服用。
跌打瘀血,惡露方:
無論是跌打傷或產後惡露,均可煮服續骨木汁二升。
高處墜落,崩漏方:
當歸,大黃(各二分)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杖瘡方:
石灰(七斤),新鮮豬血(一升)
將上述兩味藥材和勻製成丸劑,燒熟後破開,繼續製丸,連續燒三遍後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杖瘡方:
將釜下之土研成細末,用油調和塗抹於患處,然後臥於羊皮上。
杖瘡方:
服用小便有助於治療。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羊屎曬乾燒成灰,與豬脂混合後塗抹於刺入處,若刺未取出則反覆塗抹,直至不知不覺中刺已取出(另有一說可用乾羊屎末)。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服用薔薇灰水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十天可使刺取出。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酸棗核燒成灰末服用。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鑿子柄燒成灰,用酒送服,用量為二寸匕(約 3 克)。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頭垢直接塗抹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
刺入肌肉不出方:
煮服山瞿麥汁,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即可治癒。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生牛膝根莖搗碎成泥,敷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即使傷口已癒合,取出刺後仍然會流出膿水。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茅根燒成灰末,用膏藥調和塗抹於患處,也可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瘡腫。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鹿角燒成灰末,用清水調和塗抹於患處即可取出血,時間較長的也不超過一夜。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梅嚼碎塗抹於患處。(《肘後方》中使用的是烏梅。)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豆豉嚼碎塗抹於患處。
刺入肌肉不出方:
用溫熱小便浸泡患處。
久刺不出方:
服用王不留行即可令刺取出,同時取其根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惡刺方:
將苦瓠剖開,倒入小兒尿,煮沸兩三次後,將其浸泡在病患處。
惡刺方:
將莨菪根用水煮沸,浸泡患處,冷了再換,為治療惡刺的靈丹妙藥。
惡刺方:
將李葉、棗葉搗碎,榨取汁液點於患處可立即見效。
惡刺方:
將大豆煮濃汁浸泡患處,直至痊癒。
惡刺方,兼治狐尿刺:
用烏父驢的尿液浸泡患處。
惡刺方:
用溫熱的白馬尿浸泡患處。
瘡腫劇痛,數日後死亡或中風寒、水毒、狐尿刺主治方:
又方,酸棗核燒末服之。
又方,鑿柄燒灰酒服,二寸匕。
又方,頭垢塗之即出。
治刺在肉中不出方:煮山瞿麥汁飲之,日三瘥止。
又方,用牛膝根莖生者並搗,以敷之即出。瘡已合,猶出也。
又方,白茅根燒末,以膏和塗之,亦治瘡因風致腫者。
又方,鹿角燒末,以水和塗之立出,久者不過一夕。
又方,嚼白梅以塗之。(《肘後方》用烏梅。)
白話文:
高處墜落,瘀血方:
蒲黃(八兩),附子(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根據情況酌量增減。
腕部骨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先吃飯再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跌打瘀血方:
虻蟲(二十隻),牡丹(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可化瘀血為水。(《備急方》記載:主要治療骨節中久久不退的瘀血及外傷後瘀血不散的情況,兩味藥等分。)
跌打瘀血方:
取菴䕡草汁飲用,小孩也可以服用。
跌打瘀血,惡露方:
無論是跌打傷或產後惡露,均可煮服續骨木汁二升。
高處墜落,崩漏方:
當歸,大黃(各二分)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杖瘡方:
石灰(七斤),新鮮豬血(一升)
將上述兩味藥材和勻製成丸劑,燒熟後破開,繼續製丸,連續燒三遍後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杖瘡方:
將釜下之土研成細末,用油調和塗抹於患處,然後臥於羊皮上。
杖瘡方:
服用小便有助於治療。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羊屎曬乾燒成灰,與豬脂混合後塗抹於刺入處,若刺未取出則反覆塗抹,直至不知不覺中刺已取出(另有一說可用乾羊屎末)。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服用薔薇灰水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十天可使刺取出。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酸棗核燒成灰末服用。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鑿子柄燒成灰,用酒送服,用量為二寸匕(約 3 克)。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頭垢直接塗抹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
刺入肌肉不出方:
煮服山瞿麥汁,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即可治癒。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生牛膝根莖搗碎成泥,敷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即使傷口已癒合,取出刺後仍然會流出膿水。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茅根燒成灰末,用膏藥調和塗抹於患處,也可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瘡腫。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鹿角燒成灰末,用清水調和塗抹於患處即可取出血,時間較長的也不超過一夜。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梅嚼碎塗抹於患處。(《肘後方》中使用的是烏梅。)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豆豉嚼碎塗抹於患處。
刺入肌肉不出方:
用溫熱小便浸泡患處。
久刺不出方:
服用王不留行即可令刺取出,同時取其根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惡刺方:
將苦瓠剖開,倒入小兒尿,煮沸兩三次後,將其浸泡在病患處。
惡刺方:
將莨菪根用水煮沸,浸泡患處,冷了再換,為治療惡刺的靈丹妙藥。
惡刺方:
將李葉、棗葉搗碎,榨取汁液點於患處可立即見效。
惡刺方:
將大豆煮濃汁浸泡患處,直至痊癒。
惡刺方,兼治狐尿刺:
用烏父驢的尿液浸泡患處。
惡刺方:
用溫熱的白馬尿浸泡患處。
瘡腫劇痛,數日後死亡或中風寒、水毒、狐尿刺主治方:
又方,嚼豉塗之。
又方,溫小便漬之。
治久刺不出方:
服王不留行即出,兼取根為末貼之。
治惡刺方:
苦瓠開口,納小兒尿,煮兩三沸浸病上。
又方,莨菪根水煮浸之,冷復易,神方也。
又方,李葉、棗葉合搗,絞取汁點上即效。
又方,濃煮大豆汁漬,取瘥。
治惡刺,並狐尿刺方:
以烏父驢尿漬之。
又方,溫白馬尿漬之。
治因瘡腫痛劇者,數日死或中風寒,或中水,或中狐尿刺主之方:
白話文:
高處墜落,瘀血方:
蒲黃(八兩),附子(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根據情況酌量增減。
腕部骨折,瘀血方:
蒲黃(一升),當歸(二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先吃飯再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跌打瘀血方:
虻蟲(二十隻),牡丹(一兩)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可化瘀血為水。(《備急方》記載:主要治療骨節中久久不退的瘀血及外傷後瘀血不散的情況,兩味藥等分。)
跌打瘀血方:
取菴䕡草汁飲用,小孩也可以服用。
跌打瘀血,惡露方:
無論是跌打傷或產後惡露,均可煮服續骨木汁二升。
高處墜落,崩漏方:
當歸,大黃(各二分)
將上述兩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
杖瘡方:
石灰(七斤),新鮮豬血(一升)
將上述兩味藥材和勻製成丸劑,燒熟後破開,繼續製丸,連續燒三遍後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杖瘡方:
將釜下之土研成細末,用油調和塗抹於患處,然後臥於羊皮上。
杖瘡方:
服用小便有助於治療。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羊屎曬乾燒成灰,與豬脂混合後塗抹於刺入處,若刺未取出則反覆塗抹,直至不知不覺中刺已取出(另有一說可用乾羊屎末)。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服用薔薇灰水方寸匕(約 1.5 克),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十天可使刺取出。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酸棗核燒成灰末服用。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鑿子柄燒成灰,用酒送服,用量為二寸匕(約 3 克)。
竹木刺入皮膚不出方:
將頭垢直接塗抹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
刺入肌肉不出方:
煮服山瞿麥汁,每日三次,連續服用即可治癒。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生牛膝根莖搗碎成泥,敷於患處即可使刺取出。即使傷口已癒合,取出刺後仍然會流出膿水。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茅根燒成灰末,用膏藥調和塗抹於患處,也可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瘡腫。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鹿角燒成灰末,用清水調和塗抹於患處即可取出血,時間較長的也不超過一夜。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白梅嚼碎塗抹於患處。(《肘後方》中使用的是烏梅。)
刺入肌肉不出方:
將豆豉嚼碎塗抹於患處。
刺入肌肉不出方:
用溫熱小便浸泡患處。
久刺不出方:
服用王不留行即可令刺取出,同時取其根部研成細末敷於患處。
惡刺方:
將苦瓠剖開,倒入小兒尿,煮沸兩三次後,將其浸泡在病患處。
惡刺方:
將莨菪根用水煮沸,浸泡患處,冷了再換,為治療惡刺的靈丹妙藥。
惡刺方:
將李葉、棗葉搗碎,榨取汁液點於患處可立即見效。
惡刺方:
將大豆煮濃汁浸泡患處,直至痊癒。
惡刺方,兼治狐尿刺:
用烏父驢的尿液浸泡患處。
惡刺方:
用溫熱的白馬尿浸泡患處。
瘡腫劇痛,數日後死亡或中風寒、水毒、狐尿刺主治方:
燒黍穰,牛馬屎,生桑條,取得多煙之物燒熏,汁出愈。
白話文:
將黍秸、牛馬糞、新鮮桑樹枝燒成很多煙,用這煙燻蒸患處,治療效果會越好。
又方,熱蠟納瘡中,新瘡亦善。
又方,以鳧公英草摘取根莖白汁塗之,多塗為佳,瘥止。
治瘡中水腫方:
胡粉,炭,白灰,(各等分)
上二味,脂和塗瘡孔上,水出痛止。
治手足卒中刺,中水毒方:
搗韭及藍青置上以火炙,熱徹即愈。
治瘡因風致腫方:
櫟木根皮一斤濃煮,納鹽一把漬之。
治破傷風腫方:
厚塗杏仁膏,燃麻燭遙灸之。
治因瘡腫痛者,皆中水及中風寒所作腫,入腹則殺人方:
溫桑灰汁漬,冷復溫之,當令熱,神秘。
治刺傷中風水方:
服黑牛熱尿,一服二升,三服即止。
白話文:
其他方法:
熱蠟注入傷口,對新傷也有效。
其他方法:
用鳧公英草摘取根莖的白汁塗抹傷口,塗得越多越好,直到傷口癒合。
治療傷口水腫的方法:
胡粉、炭、石灰(各取等份)
將以上兩種材料與豬油混合,塗抹在傷口上,水流出後疼痛即可停止。
治療手足突然刺傷,導致中毒水腫的方法:
搗碎韭菜和藍青菜,敷在傷口上用火烤,熱透後即可痊癒。
治療因風引起的傷口腫脹的方法:
櫟木樹根皮一斤,濃煮後加入一把鹽浸泡。
治療破傷風腫脹的方法:
厚塗杏仁膏,點燃麻線香遠距離灸烤傷口。
治療因瘡腫脹痛,主要是由水腫和風寒所致,若進入腹部則致命的方法:
用溫熱的桑灰汁浸泡,變冷後再加熱,保持溫熱,神祕奇妙。
治療刺傷導致風水腫脹的方法:
服用黑牛熱尿,一次兩升,三次即可痊癒。
其他方法:
一兩熱蠟炙熱後熨燙傷口,包裹薄膜,讓水流出即可癒合。
其他方法:
將魚眼燒成灰敷在傷口上。
其他方法:
熱煮韭菜敷在傷口上。
其他方法:
颳去箭羽下方的漆,塗抹在傷口上。
治療傷口接觸露水腫脹的方法(凡於八月或九月刺傷,手足接觸露水腫脹,會致命,不可輕視):
又方,蠟一兩熱炙熨,薄裹上,令水出愈。
又方,魚目燒灰敷之。
又方,熱煮韭拓之。
又方,刮箭羽下漆塗之。
治瘡犯露腫方(凡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惡露腫,殺人不可輕):
白話文:
其他方法:
熱蠟注入傷口,對新傷也有效。
其他方法:
用鳧公英草摘取根莖的白汁塗抹傷口,塗得越多越好,直到傷口癒合。
治療傷口水腫的方法:
胡粉、炭、石灰(各取等份)
將以上兩種材料與豬油混合,塗抹在傷口上,水流出後疼痛即可停止。
治療手足突然刺傷,導致中毒水腫的方法:
搗碎韭菜和藍青菜,敷在傷口上用火烤,熱透後即可痊癒。
治療因風引起的傷口腫脹的方法:
櫟木樹根皮一斤,濃煮後加入一把鹽浸泡。
治療破傷風腫脹的方法:
厚塗杏仁膏,點燃麻線香遠距離灸烤傷口。
治療因瘡腫脹痛,主要是由水腫和風寒所致,若進入腹部則致命的方法:
用溫熱的桑灰汁浸泡,變冷後再加熱,保持溫熱,神祕奇妙。
治療刺傷導致風水腫脹的方法:
服用黑牛熱尿,一次兩升,三次即可痊癒。
其他方法:
一兩熱蠟炙熱後熨燙傷口,包裹薄膜,讓水流出即可癒合。
其他方法:
將魚眼燒成灰敷在傷口上。
其他方法:
熱煮韭菜敷在傷口上。
其他方法:
颳去箭羽下方的漆,塗抹在傷口上。
治療傷口接觸露水腫脹的方法(凡於八月或九月刺傷,手足接觸露水腫脹,會致命,不可輕視):
生桑條三枚,納煻灰中推引令極熱,斫斷,正以枝頭著瘡口上,熱盡即易之,盡三枚則瘡自爛,仍取薤白搗,綿裹著熱灰中,使極熱,去綿取薤白敷瘡上,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腫者,便取之,用薤白最佳。
治漆瘡方:
白話文:
取三根新鮮的桑枝條,放入灼熱的草木灰中揉搓加熱,直到極為灼熱。折斷桑枝條,用枝頭對準傷口,當熱度散盡時就更換。重複使用三根枝條,傷口就會自然腐爛。然後取大蒜搗碎,用紗布包裹放置在熱灰中加熱,加熱至極熱後取出大蒜,敷在傷口上,並用布帛緊緊包紮。如果有腫脹,就取出大蒜,使用大蒜效果最好。
繁體中文:
治漆瘡方
取白醋三四合,研茗渣,攪勻,敷患處。
治療漆瘡的方法
取白醋三四小碗,用茶葉渣研磨,攪拌均勻,敷於患處。
生柳葉三斤細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適寒溫洗之,日三。(《肘後方》云:老柳皮尤妙。)
白話文:
切碎三斤新鮮柳葉,用一斗五升水煮沸,取七升藥液,趁適當的溫度洗滌患處,一日三次。(《肘後方》說:用老柳樹皮效果最好。)
又方,以磨石下滓泥塗之,取瘥止,大驗。
又方,濃煮鼠查葉以洗瘡上,亦可搗葉取汁塗之。
又方,爛搗七姑草封之。(《救急方》用七姑草和芒硝塗之)。
又方,取豬膏塗之。
又方,貫眾為末以塗上,干以油和之即愈。
又方,蓮葉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瘡上,日二。
又方,羊乳汁塗之。
又方,礬石著湯中令消,洗之。
又方,芒硝五兩湯浸以洗之。
又方,宜啖豬肉嚼穄谷塗之。
白話文:
**又方:**磨石下研磨的沉澱泥漿塗抹上,取痊癒停止(膿瘡)流出,效果顯著。
**又方:**濃煮老鼠拉葉(羊蹄甲)的葉子,用來清洗傷口,也可以搗碎葉子取汁塗抹。
**又方:**將七姑草搗爛,封閉傷口。(《救急方》中使用七姑草和芒硝塗抹)。
**又方:**取豬油塗抹。
**又方:**將貫眾藥材磨成粉末塗抹,如果變乾就使用油調和後塗抹即可痊癒。
**又方:**一斤乾燥的蓮葉,加一斗水煮沸,取五升水,用來清洗傷口,每天兩次。
**又方:**羊奶汁塗抹。
**又方:**將礬石溶解於熱水中,用來清洗傷口。
**又方:**五兩芒硝溶於熱水中,用來清洗傷口。
**又方:**宜食用豬肉並咀嚼穄米(糙米),塗抹在傷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