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 傷寒方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傷寒方下 (3)

1. 傷寒發黃第十四

(論三首,證五首)

方三十四首,針灸圖

論曰:黃有五種,有黃汗、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黃汗者,身體四肢微腫、胸滿、不渴、汗出如黃柏汁,良由大汗出卒入水中所致。黃疸者,一身面目悉黃,如橘由暴得熱以冷水洗之,熱因留胃中,食生黃瓜熏上所致,若成黑疸者多死。谷疸者,食畢頭眩,心忪怫鬱不安,面發黃,由失飢大食,胃氣衝熏所致。

酒疸者,心中懊惱,足脛滿,小便黃,面發赤斑黃黑,由大醉當風八水所致。女勞疸者,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由大勞大熱而交接,竟入水所致,但依後方治之。

黃汗之為病,身體浮腫發熱,汗出不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其脈自沉,從何得之?此病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

白話文:

【傷寒發黃第十四】

本章討論了五種黃疸病症,分別是黃汗、黃疸、谷疸、酒疸、以及女勞疸。共列出了三十四個治療方劑,並附有針灸圖。

黃汗這種病症,會出現身體四肢輕微腫脹、胸悶、不渴、汗液呈黃柏汁般的黃色,主要是因為大汗淋漓後突然進入水中所導致的。黃疸症則全身包括臉部和眼睛都會泛黃,就像橘子被熱水燙過的顏色,常因突遭高溫後用冷水沖洗,熱氣滯留在胃中,食用生黃瓜等冷食所引發,若發展成黑疸,死亡率偏高。谷疸症在飯後會感到頭暈、心跳加速、心情焦躁不安,臉部也會呈現黃色,這是由於空腹過久後大量進食,胃氣上衝導致的。

酒疸症會有心中煩躁、小腿脹滿、尿黃、臉上出現紅黃或黑色斑點,這是因為大醉後吹風或接觸冷水所引起的。女勞疸症則全身與眼睛皆泛黃,伴隨發燒、怕冷、小腹脹滿緊繃、小便困難,這是由於過度勞累且身體過熱時進行性行為,事後又立即泡水所致。這些病症都可以根據後面列出的藥方來治療。

黃汗症的特徵是身體浮腫、發熱、出汗但不口渴,外表看起來像水腫,汗液沾染衣物後呈現正黃色,類似黃柏汁,脈象沉澀。這種病是如何產生的呢?是因為患者在大汗淋漓時進入水中洗澡,使得水分透過汗孔滲入體內所導致的。

2. 黃耆芍藥桂酒湯

治黃汗方。

黃耆(五兩),芍藥(三兩),桂心(三兩)

上三味㕮咀,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合煎取三升,飲一升,當心煩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心煩者苦酒阻故也。

白話文:

這是治療黃汗症的處方。

使用黃耆五兩,芍藥三兩,以及桂心三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切碎,然後用一公升的醋和七公升的水一起煎煮,最後濃縮至剩三公升。每次服用一公升,服後可能會感到心煩,但這種反應大約在六到七天內會逐漸消失。心煩的感覺是由於醋的阻滯作用所導致的。

3. 桂枝黃耆湯

治諸病黃疸宜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方。

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黃耆(五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微火煎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汗。須臾不汗者,飲稀熱粥以助湯,若不汗更服湯。

白話文:

[桂枝黃耆湯]用於治療各種黃疸病症,主要方式是促進小便排泄。如果病人的脈象顯示浮動,應使用此方發汗解病。

所需藥材為: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黃耆五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用小火煎煮至剩三升,然後濾掉藥渣。溫熱地服用一升,然後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若過了一會兒仍不出汗,可以喝些熱粥幫助發汗,如果還不出汗,則再服用一次藥湯。

4. 麻黃醇酒湯方

治傷寒熱出表發黃疸方,麻黃三兩,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盡服之,溫覆汗出愈。冬月寒時用清酒,春月宜用水。

治黃疸方:

瓜蒂,秫米,赤小豆(各二七枚)

上三味治,下篩,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納注鼻孔中痛縮鼻,須臾當出黃汁或從口中出汁升余則愈。病輕者如一豆,不瘥,間日復用。又下里間,以筒使人極吹鼻中,無不死,大慎之。(《刪繁》療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沉伏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病,喘息須臾不絕。)

白話文:

【麻黃醇酒湯方】

這張處方是用於治療感冒後出現的發燒及皮膚泛黃,也就是所謂的黃疸症狀。具體的藥方如下:使用三兩的麻黃,與五升的醇酒一同煮沸,直至藥液濃縮至一升半,然後全部服用下去,服用後應保持身體溫暖,促進出汗,病情便會好轉。在冬天較冷的月份,可以改用清酒;春天則適宜用清水來煮。

【黃疸治療方】

此方主要成分有瓜蒂、秫米和赤小豆,每種成分均需二十七枚。將以上三種成分磨碎後過篩,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可取兩枚像大豆般大小的藥粉,放入鼻子中,使鼻孔收縮疼痛,過一陣子後,黃色的液體就會從鼻孔或口中流出,若能流出超過一杯的量,則病情會得到改善。若是病情較輕的患者,則只需使用一枚大豆般大的藥粉。如果一次未見效,可隔日再試一次。另外,民間有一種方法,就是使用筒狀物體讓人極力吹入鼻中,但這種方法風險極高,可能會導致死亡,因此必須非常謹慎使用。此段內容出自《刪繁》,描述的是用於治療由病毒熱毒侵入臟腑及骨髓間的疾病,可能表現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症狀,病人呼吸急促,隨時可能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