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九 傷寒方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傷寒方上 (2)

1. 青葙子丸

治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者方。

青葙子(五兩),黃芩,栝蔞根,苦參(各一兩),黃柏(二兩),龍膽,梔子仁,黃連(各三兩)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七丸,日三,不知稍加。(一本云餳和為丸。)

白話文:

[青葙子丸]的製法及用途如下:用於治療在罹患傷寒後,體內殘留熱氣導致的煩躁口渴症狀。

所需藥材有:青葙子五兩、黃芩一兩、栝蔞根一兩、苦參一兩、黃柏二兩、龍膽三兩、梔子仁三兩、黃連三兩。

將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應在飯前服用,每次七丸,每日三次,若無明顯效果可適量增加劑量。(另一版本的配方則是使用糖來調和藥粉成丸。)

2. 大青湯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不解及吐下後諸熱不除,及下痢不止,斑出皆治之方。

大青(四兩),甘草,阿膠(各二兩),豆豉(一升)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煮三沸去豉,納阿膠令烊,頓服一升,日三服。欲盡復作,常使有餘,渴者當飲,但除熱止吐下,無毒。深師治勞復。(《肘後》有赤石脂三兩。胡洽《集驗》同。)

治傷寒後不了了朝夕有熱如瘧狀方:

知母(二兩),麻黃,甘草,芍藥,黃芩,桂心(各一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五合,日三,溫覆令微汗。若心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當稍稍飲之,令胃中和則愈。

白話文:

【大青湯】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感染風寒高燒超過十天,即使發汗也無法痊癒的情況,以及嘔吐、腹瀉後仍持續發熱,甚至下痢不止,或是出現斑疹的情況。

藥材包含:大青四兩,甘草、阿膠各二兩,豆豉一升。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加入八升水煎煮至剩三升,然後濾掉藥渣,再加熱三次後去掉豆豉,加入阿膠使其融化,一次喝一升,一天喝三次。如果藥效將盡可以再次煎煮,確保隨時有藥可用,口渴時可飲用,此藥能有效退熱、止吐及止瀉,且無毒性。這是深師用來治療勞累後復發的病情。

(《肘後》中有添加赤石脂三兩,胡洽《集驗》中的配方相同。)

【治傷寒後未完全康復,早晚仍有如瘧疾般的發熱症狀的方子】

藥材包含:知母二兩,麻黃、甘草、芍藥、黃芩、桂心各一兩。

將上述六種藥材切碎,加入七升水煎煮至剩二升半,每次服用五合,一天三次,服用後應保暖,讓身體微微出汗。如果出現心煩不能入睡,患者想喝水,可以少量多次地給予,保持胃部舒適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