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7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婦人方上 (76)

1. 灸法

九漏,灸肩井二百壯。漏,灸鳩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壯。諸漏,灸瘻周圍四畔,瘥。諸惡漏中冷息肉,灸足內踝上各三壯,二年六壯。寒熱胸滿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上氣,胸中有音,喉中鳴,天池主之。寒熱頸頜腫,後谿主之。寒熱酸痟痛,四肢不舉,腋下腫瘻,馬刀,喉痹,髀膝脛骨搖,酸痹不仁,陽輔主之。

寒熱頸腋下腫,申脈主之。胸中滿,腋下腫,馬刀瘻,善自嚼舌頰,天牖中腫,寒熱,胸脅、腰、膝外廉痛,臨泣主之。寒熱頸腫,丘墟主之。腋下腫,馬刀肩腫,吻傷,太衝主之。寒熱頸瘰癧,大迎主之。

白話文:

[灸療法]

對於九種不同的漏症,應在肩井穴進行兩百次的艾灸。對於漏症,應在鳩尾骨下方的凹陷處進行七十次的艾灸。對於各種漏症,應在瘻病周圍進行灸療,直到病情好轉。對於各種嚴重漏症,如冷性漏症和息肉等,應在足內踝上方進行三次艾灸,兩年內可進行六次。

對於冷熱交加、胸部飽滿、頸部疼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呼吸困難、胸部有異響、喉嚨嘶啞等症狀,應灸療天池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和顎部腫脹,應灸療後谿穴。對於冷熱交加、身體痠痛、四肢無力、腋下腫脹、皮膚瘻、喉嚨疼痛、大腿膝蓋和小腿骨搖晃、身體麻木等症狀,應灸療陽輔穴。

對於冷熱交加、頸部和腋下腫脹,應灸療申脈穴。對於胸部飽滿、腋下腫脹、皮膚瘻、常咬舌頭和頰部、天牖穴腫脹、冷熱交加、胸脅、腰部和膝蓋外側疼痛,應灸療臨泣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腫脹,應灸療丘墟穴。對於腋下腫脹、皮膚瘻、肩部腫脹、吻傷等症狀,應灸療太衝穴。對於冷熱交加、頸部淋巴結腫大,應灸療大迎穴。

2. 五白膏

治鼠漏及瘰癧方。

白牛皮,白馬屎,白豬屎,白羊屎,白雞屎(各一升),漏蘆(二斤)

上六味,各於石上燒作灰,研篩,以豬膏一升三合,煎亂髮一兩半,令極沸盡消,乃納諸末,微火上煎五六沸,藥成,去瘡痂,以鹽湯洗淨,帛拭乾,敷此膏。若無痂,亦須湯洗,日再敷。若著膏,當以帛裹上,勿令中風冷,神驗。

白話文:

這是治療淋巴結核和其他類似病變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牛的白皮、馬、豬、羊、雞的排泄物各一公升,以及兩公斤的漏蘆。

將上述六種材料各自在石頭上燒成灰,然後研磨過篩。另取一公升三合的豬油,與一兩半的頭髮一起加熱至沸騰,直到頭髮完全溶解,接著加入之前準備好的粉末,再用小火煮五到六次沸騰,即完成藥膏的製作。使用時,先將患部的痂皮去除,以鹽水清潔乾淨,用布擦乾後,塗抹此膏。如果沒有痂皮,也需以鹽水清潔,一天可塗抹兩次。塗抹後,應以布包裹,避免受風或冷氣,效果神奇且有效。

但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古方,實際使用前請諮詢專業醫師。

3. 曾青散

治寒熱瘰癧及鼠瘻方。

曾青,荏子,礬石(一作礜石),附子(各半兩),栝蔞根,露蜂房,當歸,防風,芎藭,黃耆,黃芩,貍骨,甘草(各二兩),細辛,乾薑(各一兩),斑蝥,芫青(各五枚)

上十七味,治下篩,酒服一方寸匕,日再。

又方,治寒熱瘰癧方。

土瓜根,連翹,龍膽,黃連,栝蔞根,苦參,芍藥,恆山(各一兩)

上八味,為末,酒服五分匕,日三。(《翼方》及《外臺》有貍骨一枚。《翼》一方有當歸,無栝蔞、恆山。)

白話文:

【曾青散】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寒熱交錯的淋巴結核以及鼠瘍。

藥材如下:曾青、荏子、礬石(另一版本記載為礜石)、附子(每種各半兩)、栝蔞根、露蜂房、當歸、防風、芎藭、黃耆、黃芩、貍骨、甘草(每種各二兩)、細辛、乾薑(每種各一兩)、斑蝥、芫青(每種各五枚)。

將上述十七種藥材研磨過篩後混合,每日服用兩次,每次用酒送服一方寸匕的藥量。

另外一個藥方,同樣用於治療寒熱交錯的淋巴結核。

藥材如下:土瓜根、連翹、龍膽、黃連、栝蔞根、苦參、芍藥、恆山(每種各一兩)。

將上述八種藥材研磨成末,每日三次,每次用酒送服五分匕的藥量。(根據《翼方》和《外臺》記載,還會添加一枚貍骨。在《翼方》的一個版本中,則是有當歸,但沒有栝蔞和恆山。)

4. 薔薇丸

治身體有熱瘰癧,及常有細瘡,並口中生瘡方。

薔薇根(三兩),黃耆,黃芩,鼠李根皮,栝蔞根,芍藥,苦參,石龍芮,防風(一作防己),白蘞,龍膽(各一兩),梔子仁(四兩)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五丸,日再。(《冀方》有黃柏一兩。)

治瘰癧方:

用白殭蠶,治下篩,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十日瘥。

又方,貍頭一枚炙,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故履內氈替燒末五匕,和酒一升,平旦向日服之,強行須臾吐鼠出,三朝服。

又方,貍頭蹄骨等炙黃,搗篩為散,飲服一錢匕,日再。

又方,貓兩眼陰乾燒灰,井花水服方寸匕,日再。

又方,干貓舌為末,敷瘡上。

又方,狼屎灰敷之。

又方,狐頭、貍頭灰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取一切種種雜草,煮取汁洗之。

又方,貓腦,莽草(等分)

上二味,為末,著癧孔中。

灸漏方:

葶藶子(一合),豉(一升)

上二味,和搗,令極熟作餅子,如大錢,厚二分許,取一枚當瘡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餅上,三炷一易,三餅九炷,隔三日,復一灸。(《外臺》灸瘰癧,《古今錄驗》云:不可灸頭瘡,葶藶氣入腦殺人。)

灸瘰癧方:

一切瘰癧在項上,及觸處但有肉結,凝似作瘻及癰癤者,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稱蒜大小,貼癧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熱而已。七壯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一切瘰癧,灸兩胯里患癧處宛宛中,日一壯,七日止,神驗。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壯。又灸耳後髮際直脈七壯。又灸患人背兩邊腋下後紋上,隨年壯。

白話文:

【薔薇丸】

這是一帖治療身體有熱毒引發的淋巴結核,以及經常長小瘡,包括口腔潰瘍的方劑。

薔薇根三兩,黃耆,黃芩,鼠李根皮,栝蔞根,芍藥,苦參,石龍芮,防風,白蘞,龍膽各一兩,梔子仁四兩

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十五顆,一天服用兩次。(《冀方》記載,方中還有一兩的黃柏。)

【瘰癧治療方】

使用白僵蠶,篩選後用水沖服五分之一茶匙,一天三次,十天後可見效。

另一方,狸貓頭一個,烤焦後搗碎篩粉,用水沖服約一茶匙,一天兩次。

另一方,舊鞋裡的氈替燒成灰,取五茶匙,混入一公升酒中,在清晨面向太陽時服下,稍後會有鼠蟲排出,連續三天服用。

另一方,狸貓的頭、蹄、骨等,烤至微黃,搗碎成粉,用水沖服一錢,一天兩次。

另一方,乾燥貓眼,陰乾後燒成灰,用井水沖服約一茶匙,一天兩次。

另一方,乾燥貓舌,磨成粉,塗抹在瘡上。

另一方,狼的糞便燒成灰,塗在患處。

另一方,狐狸頭、狸貓頭燒成灰,敷在患處。

另一方,在五月初五收集各種草本,煮汁洗患處。

另一方,貓腦與莽草等量

以上兩種材料,磨成粉,放入淋巴結核的洞中。

【漏癧灸療法】

葶藶子一合,豆豉一升

以上兩種材料,混合搗碎,做成餅狀,形狀像大錢幣,厚度約二分,放在瘡口上,然後在餅上點燃艾炷,大小如小指,每三炷換一次,共三餅九炷,隔三天再灸一次。

【瘰癧灸療法】

所有在頸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的肉塊,疑似淋巴結核或膿腫的,可以使用單頭大蒜,切去兩端保留蒜心,將艾炷做成與大蒜大小相仿,貼在肉塊上進行灸療。不要讓皮膚破損,只需讓皮膚感到熱即可。每七次灸療更換一次大蒜,每天進行灸療,直到消除為止。所有淋巴結核,可在患者兩腿間患處,每天灸一次,連續七天,非常有效。也可在五里、人迎穴各灸三十次。在耳後髮際的直線脈絡上灸七次。也可在患者背部兩側腋下後紋上方,根據年齡灸適當次數。

5. 腸癰第二

(論三首,方二十九首灸法二首)

論曰:卒得腸癰而不曉其病候,愚醫治之錯則殺人。腸癰之為病,小腹重而強,抑之則痛,小便數似淋,時時汗出,復惡寒,其身皮皆甲錯,腹皮急,如腫狀,其脈數者,小有膿也。(《巢氏病源》云:洪數者,已有膿也。)其脈遲緊者,未有膿也。甚則腹脹大,轉側聞水聲,或繞臍生瘡,或膿從臍中出,或小便出膿血。

問曰:宮羽林婦病,醫脈之,何以知婦人腸中有膿,為下之即愈。師曰:寸口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濁敗,小腹痞堅,小便或澀,或復汗出,或復惡寒,膿為已成。設脈遲緊,即為瘀血,血下則愈。

白話文:

標題:[腸炎第二篇]

內容:(包含三篇討論與二十九個治療方法以及兩種灸療方式)

討論如下:突然得了腸炎卻不理解病症的特徵,如果庸醫錯誤治療會導致病人死亡。腸炎這種疾病,會感到小腹沉重且硬,按壓會痛,頻繁小便像淋病一樣,偶爾會出汗,同時又怕冷,身體皮膚呈現鱗片狀,腹部皮膚緊繃,看起來像腫脹,若脈搏快速,代表小部分已經化膿。(《巢氏病源》提到:脈搏快速且力度大,代表已經有化膿現象。)若脈搏緩慢且緊繃,代表尚未化膿。病情嚴重時,腹部會膨脹變大,轉動身體可聽到水聲,或是在肚臍周圍長瘡,或是膿液從肚臍流出,或是小便時排出膿血。

問:有一名羽林軍的妻子生病,醫生診斷後,如何知道她的腸子裡有膿,並建議她排便後就會好轉?老師說:脈搏平滑且快速,平滑表示實證,快速表示熱證。平滑代表營氣過盛,快速代表衛氣過盛。衛氣下降,營氣上升,營衛互相干擾,血液因此混濁衰敗,小腹會感到痞滿堅硬,小便可能困難,也可能會出汗,或者怕冷,這代表膿已經形成。若脈搏緩慢且緊繃,代表是瘀血,排出血後就會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