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二 癰腫毒方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癰腫毒方 (12)

1. 癮疹第五

(論一首,方二十九首,灸法一首)

論曰:《素問》云: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搏,皮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之則為癢也。所以有風疹瘙癢,皆由於此。又有赤疹者,忽起如蚊蚋啄,煩癢極者,重沓壟起,搔之逐手起。又有白疹者,亦如此。赤疹熱時即發,冷即止。白疹天陰冷即發。白疹宜煮礬石汁拭之,或煮蒴藋,和少酒以浴之良。

(姚氏以治赤疹。或煮石南汁拭之良,餘一切如治丹方法。)

白話文:

【癢疹第五】

在這段論述中,提到了二十五個治療方法,以及一個針灸療法。

根據《素問》記載:當風邪侵入肌膚,肌膚就會變得虛弱,而人體內的真氣也會隨之散失,再受到寒冷的侵襲,皮膚毛孔就會張開,毫毛豎立,邪氣趁機而入,導致皮膚癢感。因此,風疹和瘙癢的產生,都是因為這樣的緣故。還有一種赤色的癬疹,會突然像蚊蟲叮咬一樣出現,非常癢,嚴重時會重疊隆起,一抓就蔓延。另外一種是白色的癬疹,表現類似。紅色的癬疹在天氣熱時容易發作,冷的時候就會停止。白色的癬疹則是在天氣陰冷時容易發作。對於白色癬疹,可以使用礬石煎煮後的汁液擦拭,或者用蒴藋煮水,加入少量酒來沐浴,效果很好。

(姚氏提出,可用石南煮汁擦拭來治療紅色癬疹,其餘的處理方式與治療紅斑的方法相同。)

2. 石南湯

治六十四種風,淫液走入皮中如蟲行,腰脊強直,五緩六急,手足拘攣,癮疹搔之作瘡,風屍身癢,卒面目腫起,手不得上頭,口噤不能言方(方見第八捲風懿篇中。此方但是癮疹,悉服之瘥)。

治風瘙癮疹,心迷悶亂方:

天雄,牛膝,桂心,知母(各四分),栝蔞根,白朮(各五分),防風(六分),人參,乾薑,細辛(各三分)

上十味為末,酒服半錢匕,加至一匕為度。

治瘙癢皮中風虛方:

枳實(三升),松葉(切一升),獨活,蓯蓉,黃耆,秦艽(各四兩),丹參,蒴藋(各五兩)

上八味㕮咀,以酒二斗浸六宿,每服二合,日二,稍加之。

又方,大豆三升,酒六升,煮四五沸,每服一盞,日二。

又方,牛膝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並治骨疽癩病及㾦㿔。

又方,芥子為末,漿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白朮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兒患癮疹入腹,體腫強而舌乾方:

蕪菁子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風瘙癮疹方:

白朮(三兩),戎鹽,礬石(各半兩),黃連,黃芩,細辛,芎藭,茵芋(各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良。

又方,馬藺子,蒴藋,礬石,茺蔚子,蒺藜子,茵芋,羊桃,扁竹(各二兩)

上八味㕮咀,以漿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納礬石洗之,日三。

又方,蒴藋,防風,羊桃,石南,茵芋,芫花,蒺藜,礬石(各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漿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礬石令小沸,溫浴之。

又方,蛇床子(二升),防風(二兩),生蒺藜(二兩)

上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拭患上,日三五遍。

治癮疹癢痛方:

大黃,升麻,黃柏,當歸,防風,芍藥,黃芩,青木香,甘草(各二兩),楓香(五兩),芒硝(一兩),地黃汁(一升)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芒硝令消,帛染拓病上,一炊久,日四五度。

治舉體癢痛如蟲齧,搔之皮便脫落作瘡方:

蒺藜子(三升),蛇床子,茺蔚子(各二升),大戟(一斤),大黃(二兩),礬石(三兩),防風(五兩)

上七味㕮咀,以酒四升,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納礬石,以帛染拭之。

治風瘙腫瘡癢在頭面,拓洗方:

大黃,芒硝(各一兩),莽草(半兩,一云甘草三兩),黃連(一兩半),黃芩(二兩),蒺藜子(五合)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以帛染拓洗之,日一度,勿近目。

治身體赤癮疹而癢,搔之隨手腫起方:莽草(半兩),當歸,芎藭,大戟,細辛,芍藥,芫花,川椒,附子,躑躅(各一兩),豬膏(二升半)

上十一味㕮咀,酒漬一宿,豬膏煎之,候附子色黃膏成,去滓,敷病上,日三。

白話文:

[石南湯]這部分的內容講述了多種治療各種風濕、皮膚病、癱瘓和癢症的古方。

對於六十四種風濕病症,包括像蟲子在皮膚中移動的感覺,腰背僵硬,肢體緩急不一,手腳抽搐,皮膚出疹發癢甚至破潰,風濕導致全身癢,突然間臉部浮腫,手無法觸及頭部,口齒緊閉無法言語的情況,有個療方(詳細內容可在第八卷風濕篇中找到)。這個方子對癢疹非常有效。

針對風濕導致的癢疹和心神混亂,有一個包含天雄、牛膝、肉桂、知母、栝樓根、白朮、防風、人參、乾薑和細辛等成分的療方。將這些材料磨成粉,用酒送服半錢,可逐漸增加到一錢。

對於皮膚風虛引發的瘙癢,有個方子使用枳實、松葉、獨活、蓯蓉、黃耆、秦艽、丹參和蒴藋等草藥。將這些材料切碎,用兩斗酒浸泡六天,每次服用二合,每日兩次,用量可逐漸增加。

還有其他幾個療方,例如用煮過的大豆和酒、牛膝粉配酒、芥末粉加漿水、白朮粉配酒,以及蕪菁籽粉配酒,來治療骨疽、癩病、癢疹進入腹部、舌頭乾燥和身體腫脹等問題。

另外,有個方子用白朮、戎鹽、礬石、黃連、黃芩、細辛、川芎、茵芋等草藥,用水煮後洗滌皮膚,用於治療癢疹;還有一個方子使用馬藺子、蒴藋、礬石、茺蔚子、蒺藜子、茵芋、羊桃和扁竹等草藥,用漿水煮後洗滌皮膚。

還有用蛇牀子、防風和生蒺藜煮水擦拭患處,以及用大黃、升麻、黃柏、當歸、防風、芍藥、黃芩、青木香、甘草、楓香、芒硝和地黃汁等草藥煮水後,用布沾藥水敷在患處。

對於全身瘙癢如被蟲咬,搔抓後皮膚會脫落並形成瘡口的症狀,有個方子使用蒺藜子、蛇牀子、茺蔚子、大戟、大黃、礬石和防風等草藥,用酒和水煮後擦拭患處。

最後,對於頭面部的風濕腫瘡和瘙癢,有個方子使用大黃、芒硝、莽草、黃連、黃芩和蒺藜子等草藥,用水煮後,加入芒硝,用布沾藥水敷在患處。對於身體出現紅色癢疹,搔抓後隨即腫起的情況,有個方子使用莽草、當歸、川芎、大戟、細辛、芍藥、芫花、川椒、附子和躑躅等草藥,配合豬油煎製成膏藥,塗抹在患處。

3. 青羊脂膏

治風熱赤疹,搔之隨手作瘡方。

青羊脂(四兩),甘草,芍藥(各三兩),寒水石,白芷,白芨,黃芩,防風,黃耆,升麻(各四分),竹葉(切),石膏(各一升)

上十二味㕮咀,先以水八升,煮石膏,竹葉,取四升,去滓,浸諸藥,以不中水豬脂二升合煎,膏成敷病上,良。

治癮疹,百療不瘥者方:黃連(切),芒硝(各五兩)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半,去滓洗之,日四五度。

治風瘙癮疹,心迷悶亂方:巴豆二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以故帛染汁拭之。大人小兒以意加減。

又方,礬石二兩為末,酒三升漬令消,以帛染拭病上。

又方,吳茱萸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帛染拭病上。

治風瘙癮疹方,酪和鹽熟煮摩之,隨手即消,良。

又方,石灰淋取汁洗之,良。

又方,白芷根葉煮汁洗之。

治癮疹百療不瘥者方:景天一升,一名慎火草,細搗取汁敷上,熱炙手摩之,日三度,瘥。

治暴氣在表攻皮上癮疹作瘡方:

槐枝葉煮洗之。

治小兒患癮,疹八腹,體腫強而舌乾方:蠶沙二升,水二升煮,去滓,洗之,良。

又方,車前子為末,粉之,良。

又方,鹽湯洗過,以蓼子挼敷之。

又方,灸曲池二穴,小兒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

白話文:

【青羊脂膏】

用來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紅色皮疹,一旦抓撓就會形成傷口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青羊油脂四兩、甘草與芍藥各三兩、寒水石、白芷、白芨、黃芩、防風、黃耆、升麻各四分、切好的竹葉與石膏各一升。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切碎,先用水八升煮石膏和竹葉,待水量剩下四升時去掉殘渣,接著將其他藥材浸泡其中,再加入兩升未沾水的豬油一起熬煮成膏,將膏藥塗抹在患部,效果良好。

【癢疹久治不愈的治療方法】

所需材料有切片的黃連和芒硝各五兩。

將兩種藥材放入六升水中煮沸,剩一半水量後去除殘渣,每天使用四到五次清洗患部。

【治療風癢及癢疹導致的心神混亂】

所需材料是巴豆二兩,用水七升煮至剩下三升,再用舊布蘸取藥汁擦拭患部。成人和兒童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用量。

另一個方法是,將礬石二兩磨成粉末,用三升酒浸泡使其溶解,用布蘸取藥液擦拭患部。

又一個方法是,將一升吳茱萸加入五升酒中煮至剩下一半,再用布蘸取藥液擦拭患部。

另一個治療風癢及癢疹的方法是,將酪和鹽混合後煮至熟,然後按摩患部,效果良好。

另一個方法是,用石灰淋取的汁液清洗患部,效果良好。

又一個方法是,用白芷的根葉煮汁清洗患部。

【治療久治不愈的癢疹】

所需材料是景天一升,又名慎火草,細細搗碎取汁敷在患部,熱敷並用手按摩,每天三次,直至痊癒。

【治療突然的氣血不順導致皮膚上出現癢疹形成傷口】

可用槐樹枝葉煮水清洗患部。

【治療兒童因癢疹導致腹部及身體腫脹且舌頭乾燥】

所需材料是蠶沙二升,用水二升煮沸後去除殘渣,用來清洗患部,效果良好。

另一個方法是,將車前子磨成粉末撒在患部,效果良好。

又一個方法是,先用鹽水清洗患部,再將蓼子揉碎後敷在患部。

另一個方法是,在曲池穴灸燒兩處,兒童灸燒的次數根據年齡調整。一旦發病就進行灸燒,效果神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