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5)

1. 淋閉第二

(論一首,方四十九首,證一首,灸法十五首)

論曰:熱結中焦則為堅,下焦則為溺血,令人淋閉不通,此多是虛損人,服大散,下焦客熱所為。亦有自然下焦熱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氣淋之為病,溺難澀常有餘瀝,石淋之為病。莖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為病,尿似膏自出。勞淋之為病,勞倦即發痛引氣衝下。熱淋之為病,熱即發,甚則尿血,治之皆與氣淋同。凡人候鼻頭色黃者,小便難也。

白話文:

【淋閉第二】

(討論一段,提供四十九種藥方,描述症狀一段,針灸療法十五種)

討論如下:當熱邪積聚在身體的中焦部位,會形成堅硬的結塊;如果在下焦部位,就會導致尿血,使患者小便困難,甚至完全無法排尿。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服用大量散熱藥物後,下焦被外來熱邪所侵擾的人。當然,也有本身下焦就過熱的情況,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需要仔細觀察。

對於氣淋這種病症,其特徵是排尿困難,尿流細且斷斷續續,總有尿液殘留。石淋的特徵則是在排尿時感到疼痛,尿液無法快速排出。膏淋的特徵是尿液像膏狀物般自行流出。勞淋的特徵是在勞累疲倦後,會感到疼痛,並有氣沖下的感覺。熱淋的特徵是在身體發熱時病情加重,嚴重時甚至會尿血。這些疾病的治療方式大致上與氣淋相同。

此外,若觀察到一個人的鼻頭呈現黃色,這可能是小便困難的徵兆。

2. 地膚子湯

治下焦結熱,小便赤黃不利,數起出少,莖痛或血出,溫病後餘熱及霍亂後當風取熱,過度飲酒房勞,及行步冒熱冷飲逐熱,熱結下焦及散石熱動關格,小腹堅,胞脹如斗,有此諸淋,悉治之立驗方。

地膚子(三兩),知母,黃芩,豬苓,瞿麥,枳實(一作松實),升麻,通草,葵子,海藻(各二兩)

上十味為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閉者加大黃三兩。女人房勞,腎中有熱,小便難不利,小腹滿痛,脈沉細者,加豬腎一具。(崔氏云:若加腎,可用水一斗五升先煮腎,取一斗汁,納藥煎之。《小品方》不用枳實。)

治百種淋,寒淋、熱淋、勞淋,小便澀,胞中滿,腹急痛方:

通草,石葦,甘草,王不留行(各二兩),冬葵子,滑石,瞿麥,白朮,芍藥(各三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錄驗》有當歸二兩,治下篩,以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滑石,石葦,栝蔞根(各二兩)

上三味治下篩,大麥飲服方寸匕,日三。

治諸種淋方:

葵根(八兩),茅根,石首魚頭石(各三兩),甘草(一兩),通草(二兩),貝子(五合),大麻根(五兩)

上七味為末,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亦主石淋。

又方,榆皮,車前子,冬瓜子(各一升),鯉魚齒,桃膠,通草,地脈(各二兩),瞿麥(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細白沙三升,熬令極熱,以酒三升淋取汁,服一合。

治淋痛方:

滑石(四兩),貝子(七枚,燒碎),茯苓,白朮,通草,芍藥(各二兩)

上六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又方,葵子(五合),茯苓,白朮,當歸(各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取豬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兒服一合,臘月者。

治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小腹急痛者方:

通草,茯苓(各三兩),葶藶(二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蒲黃,滑石(各等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利,膀胱脹,水氣流腫方:

水上浮萍曝乾為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通方:

滑石(三兩),葵子(二兩),榆根白皮(一兩)

上三味治下篩,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一升以散二方寸匕和,分三服,即通。

又方,水四升洗甑帶取汁,煮葵子,取二升半,分二服。

又方,胡燕屎,豉(各一合)

上二味搗,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

又方,發去垢燒末,葵子一升,以飲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石首魚頭石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鯉魚齒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石槽塞灰土,以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車前子一味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止。

治卒不得小便方:

吞雞子白取瘥。(葛氏云:吞黃。)

又方,車前草(一把),桑白皮(半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之。

治婦人卒不得小便方:

郁李仁二十枚蒸末,服之立下。(一本作杏仁二七枚)。

又方,紫菀為末,以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血出者,四五度服之。

治黃疸後小便淋瀝方:

豬腎(一具切),茯苓(一斤),瞿麥(六兩),車前根(切三升),黃芩(三兩),椒目(三合綿裹),澤瀉,地膚子(各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二斗,煮車前取一斗六升,去滓,下豬腎,煮取一斗二升,去腎下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氣淋方:

水三升煮舡底苔如鴨子大,取二升,頓服。

又方,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納鹽一合,頓服,亦可單煮豉汁服之。

又方,搗葵子末,湯服方寸匕。

又方,空腹單茹蜀葵一滿口。

又方,熬鹽熱熨小腹,冷復易。亦治小便血。(《肘後方》治小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