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3)

1. 地黃丸

治面黃,手足黃,咽中乾燥,短氣,脈如連珠,除熱止渴利,補養方。

白話文:

古文:

面黃手足黃,咽中乾燥,短氣,脈如連珠,除熱止渴利,補養方。

面部泛黃,四肢皮膚發黃,咽喉乾燥,氣息短促,脈搏細數有力,清除熱邪,止渴通利,兼顧滋補的方劑。

地黃汁,生栝蔞根汁(各二升),生羊脂(三升),白蜜(四升),黃連(一升為末)

白話文:

生生地黃汁,生栝蔞根汁(各兩公升),生羊脂(三公升),白蜜(四公升),黃連(一公升研磨成粉末)

上五味合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日二。加至二十丸。若苦冷而渴,渴瘥,宜別服溫藥。

治渴小便數方:

白話文:

將五種味道的藥材合煎熬煮,把藥液濃縮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天服用五丸,分兩次服用。逐漸增加服用的丸數,直到達到二十丸。如果服用後感到口苦、寒冷,且口渴,口渴的症狀痊癒後,應改服溫補的藥物。

貝母(六分,一作知母),茯苓,栝蔞根(各四分),鉛丹(一分),雞肶胵中黃皮(十四枚)上五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瘥後常服佳。長服不絕,則去鉛丹,以蜜丸之,用麥飲下。

白話文:

貝母(六分,另有一種叫法是知母),茯苓,栝樓根(各四分),鉛丹(一分),雞胗裡面的黃色薄皮(十四枚)。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方寸大小的勺子服用,一天三次。病癒後仍需長期服用以鞏固療效。長期服用時,可去除鉛丹,以蜂蜜調製成丸劑,用麥芽水送服。

治渴利方:

白話文:

古文:

渴甚,津液竭。芍藥、當歸、生地各二錢。水一碗,煎半碗,去渣,頻頻作飲。

極度口渴,津液耗盡。芍藥、當歸、生地黃各二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半碗,去除藥渣,頻頻當茶飲用。

用生栝蔞根三十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盡,以溫酒先食服如雞子大,日三。

白話文:

將新鮮的栝蔞根切成 30 斤,加水 1 石(約 100 斤)煮沸,直到水煮乾到只剩下 1 鬥半(約 15 斤)為止。將渣滓過濾掉,加入 5 合(約 100 克)牛脂,小火煎煮直至水分完全蒸發。服用時,先喝溫酒,然後取一雞蛋大小的量服用,每日三次。

治渴小便利,復非淋者方:

榆白皮二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小豆藿一把搗汁,頓服三升。

又方,取薔薇根,水煎服之,佳。(《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三年重鵲巢燒末,以飲服之。(《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

又方,蠟如雞子大,以醋一升,煮二沸,適寒溫頓服之。

白話文:

治口渴、小便不便,但非淋病者之方:

方一: 使用榆白皮二斤切碎,加入一斗水,煮取五升藥液。每次服用三合(約一杯),每日三次。

方二: 取小豆莢一把搗碎取汁,一次性服用三升。

方三: 取薔薇根,水煎服之,有奇效。(《肘後方》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睡中遺尿)。

方四: 取三年以上的鵲巢燒成灰,服用。(《肘後方》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睡中遺尿)。

方五: 取桃膠如彈丸般大小,含在口中,吞嚥其津液。

方六: 取蠟如雞蛋般大小,加入一升醋,煮沸兩次,待其微溫時一次性服用。

論曰:凡人生放恣者眾,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欲,極意房中,漸至年長,腎氣虛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懼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氣既盡。石氣孤立,惟有虛耗,唇口乾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黃,大便乾實,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悉化小便,皆由房室不節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汗則腎中虛燥,故渴而小便少也。

白話文:

在冬季,如果不出汗,就會導致小便次數多、量少,這是健康人的表現,稱為消渴。但是,如果小便頻繁卻不覺得口渴,則是腎氣實足的徵兆。醫書上說,腎氣實足就能利尿,利尿就會出現不口渴但小便多的情況。所以,服食補腎藥物後會小便頻繁,這是因為補腎藥的藥性歸於腎臟,腎臟得到補益後就會實足,實足後就能利尿,利尿過多就會無法滋潤五臟,五臟衰弱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張仲景說:熱邪結聚在下焦會導致血尿,也會導致小便不通。 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數也,此為平人之證也。名為消渴。但小便利而不飲水者,腎實也。經云,腎實則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歸腎,得石則實,實則能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能潤養五臟,臟衰則生諸病。張仲景云:熱結下焦則為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

內有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熱補虛則瘥矣。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於死者方:

牡蠣五兩,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神驗。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白話文:

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除熱補虛則瘥矣。

有熱的人會喜歡喝水,消除熱氣就會止渴。如果還有體虛的情況,需要既去除熱氣又補虛,這樣才能痊癒。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於死者方:

使用牡蠣五兩,用病人的尿三升煮沸取兩升,分兩次服用,非常有效。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麥冬,乾地黃(各八兩),乾薑(四兩),續斷,蒺藜子,桂心(各三兩),甘草(一兩)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古今錄驗》亦治消腎,腳瘦細,小便數)。

白話文:

麥冬、乾地黃(各 400 克)、乾薑(200 克)、續斷、蒺藜子、桂心(各 150 克)、甘草(50 克),以上七味研磨成粉。用水 10 升煮沸,煮至剩餘 2.5 升,分 3 次服用。(《古今錄驗》中記載,此藥方也可治療腎臟萎縮、腳瘦細、小便頻數。)

2. 九房散

治小便多或不禁方。

白話文:

古文:

小便多或不禁。服下。石南、麻仁、車前子、金毛狗脊,各二錢。水一鍾煎服。

治療小便頻多或失禁的方子:

石南、麻仁、車前子、金毛狗脊,各取二錢。加水一碗煎服。

菟絲子,蒲黃黃連(各三兩),肉蓯蓉(二兩),硝石(一兩)

白話文:

菟絲子、蒲黃、黃連(各三兩),肉蓯蓉(二兩),硝石(一兩)

上五味治下篩,並雞肶胵中黃皮三兩為散,飲服方寸匕。如人行十里久更服,日三。(《冀方》有五味子三兩,空腹服)。

白話文:

用上五味子治療下痢,將雞蛋黃和橘皮各三兩研磨成粉末。服用時取出一湯匙以開水調服。如果走十里路後身體仍不適,可再服用一次。每天服用三次。(《冀方》的做法是:使用五味子三兩,空腹服用。)

又方,鹿茸(二寸),桂心(一尺),附子(大者三枚),澤瀉(三兩),躑躅,韭子(各一升)

白話文:

另一張藥方:鹿茸(5公分),桂心(30公分),附子(3顆大者),澤瀉(90克),躑躅花、韭子(各300克)

上六味治下篩,以漿水服五分匕,日三,加至一錢匕。

白話文:

用六味藥來治療下痢,以豆漿送服五分羹,一天三次,逐漸增加至一錢羹。

3. 黃耆湯

治消中虛勞少氣,小便數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消中虛勞少氣

  • 人參一斤,乾地黃半斤,五味子半斤,枸杞半斤,麥冬半斤,天門冬半斤,茯苓半斤,陳皮半斤,生地黃一斤,熟地黃一斤,附子半斤,桂心半斤,乾薑半斤,川芎半斤,當歸半斤,白芍半斤,甘草半斤,肉桂半斤,石菖蒲半斤,遠志半斤,石斛半斤,蓮肉半斤,白芷半斤,山茱萸半斤,補骨脂半斤,五靈脂半斤,杜仲半斤,菟絲子半斤,淫羊藿半斤,仙靈脾半斤,續斷半斤,山藥一斤,茯苓一斤,白朮一斤,淮山藥一斤,芡實半斤,蓮子一斤,扁豆半斤,苡仁半斤,苡米半斤,赤小豆半斤,綠豆半斤,黑豆半斤,黃豆半斤,白豆半斤,青豆半斤,豌豆半斤,蠶豆半斤,谷芽半斤,麥芽半斤,黃耆一斤,當歸一斤,黨參一斤,白朮一斤,茯苓一斤,黃芪一斤,阿膠半斤,龜板膠半斤,鹿腳膠半斤,骨髓膠半斤,肉骨膠半斤,廣皮半斤,白靈半斤,黃連半斤,丹參半斤,元參半斤,太子參半斤,地骨皮半斤,石見穿半斤,黃精半斤,麥門冬半斤,車前子半斤,雞內金半斤,薏苡仁半斤,赤小豆半斤,茯苓半斤,黃耆半斤,淮山藥半斤,芡實半斤,白朮半斤,黨參半斤,川芎半斤,地骨皮半斤,石見穿半斤,當歸半斤,黃芪半斤,車前子半斤,雞內金半斤,薏苡仁半斤,赤小豆半斤,淮山藥半斤,芡實半斤,白朮半斤,黨參半斤,川芎半斤,地骨皮半斤,石見穿半斤,當歸半斤,黃芪半斤,車前子半斤,雞內金半斤,薏苡仁半斤,赤小豆半斤,淮山藥半斤,芡實半斤,白朮半斤,黨參半斤,川芎半斤,地骨皮半斤,石見穿半斤,當歸半斤,黃芪半斤,車前子半斤,雞內金半斤,薏苡仁半斤,赤小豆半斤,淮山藥半斤,芡實半斤,白朮半斤,黨參半斤,川芎半斤,地骨皮半斤,石見穿半斤,當歸半斤,黃芪半斤,車前子半斤,雞內金半斤,薏苡仁半斤,赤小豆半斤,淮山藥半斤,芡實半斤,白朮半斤,黨參半斤,川芎半斤。

小便數方

  • 懷牛膝三斤,炒車前子半斤,澤瀉一斤,牛膝三斤,山藥一斤,茯苓一斤,白朮一斤,豬苓一斤。

治療消渴、虛勞、少氣

  • 人參 500 克,生地黃 250 克,五味子 250 克,枸杞 250 克,麥冬 250 克,天門冬 250 克,茯苓 250 克,陳皮 250 克,生地黃 500 克,熟地黃 500 克,附子 250 克,桂心 250 克,乾薑 250 克,川芎 250 克,當歸 250 克,白芍 250 克,甘草 250 克,肉桂 250 克,石菖蒲 250 克,遠志 250 克,石斛 250 克,蓮肉 250 克,白芷 250 克,山茱萸 250 克,補骨脂 250 克,五靈脂 250 克,杜仲 250 克,菟絲子 250 克,淫羊藿 250 克,仙靈脾 250 克,續斷 250 克,山藥 500 克,茯苓 500 克,白朮 500 克,淮山藥 500 克,芡實 250 克,蓮子 500 克,扁豆 250 克,苡仁 250 克,苡米 250 克,赤小豆 250 克,綠豆 250 克,黑豆 250 克,黃豆 250 克,白豆 250 克,青豆 250 克,豌豆 250 克,蠶豆 250 克,谷芽 250 克,麥芽 250 克,黃耆 500 克,當歸 500 克,黨參 500 克,白朮 500 克,茯苓 500 克,黃芪 500 克,阿膠 250 克,龜板膠 250 克,鹿腳膠 250 克,骨髓膠 250 克,肉骨膠 250 克,廣皮 250 克,白靈 250 克,黃連 250 克,丹參 250 克,元參 250 克,太子參 250 克,地骨皮 250 克,石見穿 250 克,黃精 250 克,麥門冬 250 克,車前子 250 克,雞內金 250 克,薏苡仁 250 克,赤小豆 250 克,茯苓 250 克,黃耆 250 克,淮山藥 250 克,芡實 250 克,白朮 250 克,黨參 250 克,川芎 250 克,地骨皮 250 克,石見穿 250 克,當歸 250 克,黃芪 250 克,車前子 250 克,雞內金 250 克,薏苡仁 250 克,赤小豆 250 克,淮山藥 250 克,芡實 250 克,白朮 250 克,黨參 250 克,川芎 250 克,地骨皮 250 克,石見穿 250 克,當歸 250 克,黃芪 250 克,車前子 250 克,雞內金 250 克,薏苡仁 250 克,赤小豆 250 克,淮山藥 250 克,芡實 250 克,白朮 250 克,黨參 250 克,川芎 250 克,地骨皮 250 克,石見穿 250 克,當歸 250 克,黃芪 250 克,車前子 250 克,雞內金 250 克,薏苡仁 250 克,赤小豆 250 克,淮山藥 250 克,芡實 250 克,白朮 250 克,黨參 250 克,川芎 250 克。

治療小便頻繁

  • 懷牛膝 1500 克,炒車前子 250 克,澤瀉 500 克,牛膝 1500 克,山藥 500 克,茯苓 500 克,白朮 500 克,豬苓 500 克。

黃耆,桂心,芍藥,當歸甘草生薑(各二兩),黃芩乾地黃,麥冬(各一兩),大棗(三十枚)

白話文:

黃耆、桂心、芍藥、當歸、甘草、生薑(各 80 公克) 黃芩、乾地黃、麥冬(各 40 公克) 大棗(30 顆)

上十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白話文:

十味藥材,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每天服用三次。

4. 棘刺丸

治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方。

棘刺,石龍芮巴戟天(各二兩),厚朴麥門冬,菟絲子,萆薢(《外臺》作草鞋),柏子仁,葳蕤,小草乾地黃細辛杜仲,牛膝,蓯蓉,石斛,桂心,防葵(各一兩),烏頭(半兩)

白話文:

枳刺 2 兩 石龍芮 2 兩 巴戟天 2 兩 厚朴 1 兩 麥門冬 1 兩 菟絲子 1 兩 萆薢(草鞋) 1 兩 柏子仁 1 兩 葳蕤 1 兩 小草 1 兩 乾地黃 1 兩 細辛 1 兩 杜仲 1 兩 牛膝 1 兩 蓯蓉 1 兩 石斛 1 兩 桂心 1 兩 防葵 1 兩 烏頭 0.5 兩

上十九味為末,蜜和更搗五六千杵,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以知為度。

治尿數而多者方:

白話文:

治尿頻尿多的方子:

將十九種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研磨五千到六千次,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一日三次。逐漸增加至三十丸,以得知功效為止。

羊肺一具作羹,納少羊肉和鹽、豉,如食法,任性食,不過三具。

白話文:

用一個羊肺煮湯,加入少許羊肉、鹽和醬油,按食譜食用,可以隨意食用,但不要超過三碗。

治消渴,陰脈絕,胃反而吐食者方:

白話文:

古文:

治消渴,陰脈絕,胃反而吐食者方

治療口渴消瘦,陰脈阻塞,胃部反吐食物的方劑

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白朮,桂心,生薑(各三兩),甘草(一兩)

白話文:

茯苓:8 兩 澤瀉:4 兩 白朮:3 兩 桂心:3 兩 生薑:3 兩 甘草:1 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小麥三升,取汁三升,去滓下藥,煮取二升半,每服八合,日二。

白話文:

將六味藥(藥材名稱未提供)搗碎,加入一斗水和三升小麥,煮沸後取出三升藥汁,去除藥渣,繼續煮沸藥汁至剩兩升半,每次喝八合(約160毫升),一天喝兩次。

又方,取屋上瓦三十年者,碎如雀腦三升,東流水二石,煮取二斗納藥如下方。

白話文:

又有方子,取屋頂上風吹雨淋三十年的瓦片,磨碎成雀腦大小,再取東流水兩大石,同煮取二斗藥水,再放入以下藥物。

白朮,乾地黃,生薑,人參橘皮,甘草,黃耆遠志,桂心,當歸,芍藥(各二兩),大棗(三十枚)

白話文:

白朮、熟地黃、生薑、人參、橘皮、甘草、黃耆、遠志、桂心、當歸、芍藥(各2 兩),大棗(30 枚)

上十二味㕮咀,納瓦汁中,煮取三升,分四服。或單飲瓦汁亦佳。

治熱病後虛熱、渴、四肢煩疼方:

白話文:

將下列十二種中藥材熬煮,加入瓦罐中,煮取三碗藥汁,分四次服用。或者只喝瓦罐中的藥汁也很好。

治療熱病後的虛熱、口渴、四肢疼痛的方法:

葛根(一斤),人參,甘草(各一兩),竹葉(一把)

白話文:

葛根:一斤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竹葉:一把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渴即飲之,日三夜二。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材咀碎,放入一斗五升的水中煎煮,直到剩下五升。口渴時就喝,一天喝三次,晚上喝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