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1)

1. 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凡四類)

白話文:

一、丸散膏丹

圓形的藥丸、散劑、膏藥和丹藥。

二、湯劑

以水煎煮的藥液,稱為湯劑。

三、針灸

用針灸的方式治療疾病。

四、外治方

用於治療外傷或皮膚疾病的藥方。

2. 消渴第一

(論六首,方五十三首,灸法七首)

白話文:

  • 論六篇,方五十三篇,灸法七篇

論曰: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則大寒凝海而酒不凍,明其酒性酷熱物無以加,脯炙鹽咸,酒客耽嗜,不離其口,三觴之後。制不由己,飲啖無度,咀嚼鮓醬不擇酸鹹,積年長夜,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木石猶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屬在病者。

白話文:

原文:論述說:所有長期飲酒的人,都沒有不患上消渴症的。但是,天氣非常寒冷時,海水會凝結而結冰,但酒卻不會凝結,這說明酒的性質是非常熱的,沒有任何東西比它更熱了。醃肉、烤肉和鹹的食物,嗜酒者十分喜愛,離不開它們。酒過三巡之後,就會失去節制,放縱地飲酒和進食,無論酸的鹹的,都會來者不拒,咀嚼醃製的食物也不加選擇。長年累月,夜夜笙歌,導致三焦極度燥熱,五臟枯燥,即使是木頭和石頭也會被燒焦,更何況是人體呢?能不能治癒,取決於患者的病情。

若能如方節慎,旬月可瘳。不自愛惜,死不旋踵。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思慮,有大癰,何者?消渴之人,必於大骨節間發癰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癰也,當預備癰藥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發於春,經一夏,服栝蔞、豉汁,得其力,渴漸瘥。

白話文:

如果能夠按照藥方小心謹慎,一個月內可以痊癒。如果不愛惜自己,很快就會死亡。醫書上的藥方確實有很多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不小心,這些方法又有什麼用呢?需要注意的事情有三個:一是飲酒,二是房事,三是鹹食和麵食。能夠小心這些事情的人,即使不服用藥物,也不會再有其他的問題。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即使有金丹妙藥也無法救治,一定要深思謹慎。

又說:患有消渴症的人,無論治癒與否,都必須經常思慮,因為他們容易長大癰。為什麼呢?因為消渴症患者必定會在骨節間長出癰疽而死亡,所以要特別注意大癰,並提前準備好癰藥以防範。

有人患有消渴症,從春天開始發作,持續整個夏天。他服用栝蔞和豉汁,見效很快,渴症逐漸痊癒。

然小便猶數甚,晝夜二十餘行,常至三四升,極瘥不減二升也,轉久便止,漸食肥膩,日就羸瘦,喉咽唇口焦燥,吸吸少氣,不得多語,心煩熱,兩腳痠,食乃兼倍於常而不為氣力者,當知此病皆由虛熱所致。治法可常服栝蔞汁以除熱,牛乳、杏酪善於補,此法最有益。

白話文:

然而小便仍然頻繁很多,晝夜二十多次,通常達到三四升,甚至極度疲憊也不能減少到兩升以下。過了一段時間,小便就停止了,逐漸可以食用油膩的食物,但日益消瘦。喉嚨、咽喉、嘴脣和口腔都乾涸粗糙,喘息微弱,不能多說話,煩躁、發熱,兩腳酸軟,食量比平常多一倍,但沒有力氣。要知道這種病都是由虛熱引起的。治療方法是可以經常服用冬瓜汁來消除熱氣,牛奶和杏仁酪善於滋補身體,這種方法最有利。

治消渴除腸胃熱實方:

白話文:

消渴除腸胃熱實方

處方:

  • 白虎湯一劑,加山豆根、苦參各二錢。
  • 每服煎湯一盞,分二次服。

功效:

消渴、除腸胃熱實。

適用症狀:

口渴、多飲、多尿、腹脹、大便乾結。

麥門冬茯苓黃連石膏,葳蕤(各八分),人參,龍膽,黃芩(各六分),升麻(四分),枳實(五分),生薑(屑),枸杞子(《外臺》用地骨皮),栝蔞根(各十分)

白話文:

麥門冬、茯苓、黃連、石膏、葳蕤:各 8 分 人參、龍膽草、黃芩:各 6 分 升麻:4 分 枳實:5 分 生薑(去皮):少許 枸杞子(外臺方用地骨皮):10 分 栝萎根:10 分

上十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茅根一升,粟米三合煮汁,服十丸,日二。若渴則與此飲至足大麻亦得。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 又方,栝蔞根,生薑(各五兩),生麥冬汁,蘆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

* 絲瓜根,生薑(各 250 克)

* 生麥冬汁,蘆根(切片,各 1 公升)

* 茅根(切片,1.5 公升)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白話文:

絲瓜根、生薑(各 250 克)

生麥冬汁、蘆根(切片,各 1 公升)

茅根(切片,1.5 公升)

以上五種藥材磨碎,加水一斗,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分為三劑服用。

3. 茯神湯

泄熱止渴,治胃腑實熱,引飲常渴方。

白話文:

治胃腑實熱、引飲常渴方

藥材:

  • 石膏一兩
  • 甘草半兩
  • 知母半兩
  • 滑石半兩

作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二錢(約7克),以冷水沖服。

茯神(二兩,《外臺》作茯苓),知母(四兩),葳蕤(四兩),栝蔞根,生麥冬(各五兩),生地黃(六兩),小麥(二升),竹葉(三升,切),大棗(二十枚)

白話文:

茯苓(二兩,外臺祕要記載為茯苓),知母(四兩),葳蕤(四兩),栝樓根,生鮮麥冬(各五兩),生地黃(六兩),小麥(二升),竹葉(三升,切碎),大棗(二十顆)

上九味㕮咀,以水三斗,煮小麥、竹葉取九升,去滓下藥,煮取四升,分四服。不論早晚,若渴即進。非但只治胃渴,通治渴患熱者。

白話文:

取上等的九味藥材研成細末,用三鬥水煮沸小麥和竹葉,取九升藥液,去掉渣滓,放入藥末再煮,取四升藥液,分四次服用。不論早晚,口渴了就喝。不僅可以治療胃渴,還能治療所有因熱引起的口渴。

4. 豬肚丸

治消渴方。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消渴為陰虛陽亢之證。治以滋陰降火,養胃生津。

消渴為陰液不足、陽氣過盛所致之病症。治療原則為滋補陰液、降解陽火,養護胃部、生津止渴。

消渴是由於體內陰液不足、陽氣過盛引起的疾病。治療方法是滋陰降火,養胃生津,以達到陰陽平衡,調節水液代謝的目的。

豬肚(一具,治如食法),黃連,粱米(各五兩),栝蔞根,茯神(各四兩),知母(三兩),麥門冬(二兩)

白話文:

豬肚一個(處理方法見食譜) 黃連五兩 粱米五兩 栝樓根四兩 茯苓四兩 知母三兩 麥門冬二兩

上七味為末,納豬肚中縫塞,安甑中蒸極爛,乘熱入藥,臼中搗可丸,如硬加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二十丸,日三。

白話文:

把上面七種中藥粉碎成細末,塞進豬肚中縫合好,放在蒸籠裡蒸到非常軟爛。趁熱取出藥物,用臼子搗碎成丸。如果是太硬的話,可以加點蜂蜜和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 20 丸,一日三次。

又方,黃耆,茯神,栝蔞根,甘草,麥冬(各三兩),乾地黃(五兩)

白話文:

其他藥方:

黃耆、茯神、栝蔞根、甘草、麥冬(各 90 克),乾地黃(150 克)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進一劑,服十劑佳。

白話文:

取六味地黃丸,用八升水煎煮,煮到剩兩升半。過濾渣滓,分成三次服用。每日服用一劑,服用十劑效果較好。

5. 浮萍丸

治消渴方。

浮萍,栝蔞根(等分)。

上二味為末,以人乳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飲服二十丸,日三。三年病者,三日愈。治虛熱大佳。

治消渴日飲水一石者方:

白話文:

旱蓮草(浮萍)、栝樓根(等份)。

以上兩種藥材研成細末,用人奶調和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空腹時服用二十丸,一日三次。患病三年者,三天即可痊癒。治療虛熱效果極佳。

治療消渴,一天喝水超過一石的方劑:

鉛丹(二兩),附子(一兩),葛根,栝蔞根(各三兩)

白話文:

鉛丹(120 公克),烏頭(60 公克),葛根,栝樓根(各 180 公克)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三。渴則服之,春夏減附子。

白話文:

此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以蜂蜜製成如梧桐籽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顆,每日三次。口渴時即可服用,春夏季應減少附子用量。

6. 黃連丸

治渴方。

黃連生地黃(各一斤,張文仲云十斤)

白話文:

黃連、生地黃(各一斤,張文仲說十斤)

上二味絞地黃汁漬黃連出曝燥,復納汁中,令汁盡,曝燥干為末,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後無拘。亦可為散,以酒服方寸匕。

白話文:

把上文所說的這兩種藥材加在一起,用生地黃的汁液浸泡黃連,然後晾曬乾燥。再把藥材放回汁液中,讓汁液全部滲透,再晾曬乾燥研成細粉末。用蜂蜜把粉末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 20 粒,每天三次。服藥前後不受飲食限制。也可以做成散劑,用酒送服,每次一茶匙。

7. 枸杞湯

治渴而利者方。

白話文:

治渴而利者方

【組成】

  • 人參一錢
  • 白朮半錢
  • 茯苓半錢
  • 丹皮半錢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每服取一錢,以溫開水沖泡服用。

【功效】

清熱利尿,止渴止瀉。

【主治】

口渴、尿少、大便稀薄。

枸杞枝葉(一斤),黃連,栝萎根,甘草石膏(各三兩)

白話文:

枸杞的枝葉(一斤),黃連,栝樓根,甘草,石膏(各三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劇者多合,渴即飲之。

白話文:

用五味藥碾成藥末,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病況嚴重的可以多服,感到口渴時就可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