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 婦人方中 (2)
卷三 婦人方中 (2)
1. 豬腎湯
治產後虛羸,喘乏,乍寒乍熱,如瘧狀,名蓐勞方。
豬腎(去脂,剖一具),香豉(綿裹),白粳米,蔥白(各一斗)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廣濟方》有人參、當歸各二兩,為六味)。
白話文:
【豬腎湯】
這帖藥用來治療產後體虛乏力,呼吸困難,時冷時熱,有如瘧疾般的症狀,這種情況在中醫裡被稱為蓐勞。
所需材料如下:豬腎(去掉脂肪,剖開一對)、香豆豉(用綿布包裹)、白粳米、蔥白(各準備十公升的量)。
將上述四種材料,加入三十公升的水一起煮,煮到剩餘五公升的量,然後濾掉殘渣。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飲用。若病情未見好轉,可再重新熬製服用。(根據《廣濟方》的記載,此方還會添加人參、當歸各六十公克,總共六種成分。)
2. 羊肉黃耆湯
治產後虛乏補益方。
羊肉(三斤),黃耆(三兩),大棗(三十枚),茯苓,甘草,當歸,桂心,麥門冬,乾地黃芍藥(各一兩)
上十味,㕮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去肉,納諸藥,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產後虛弱補身的食療方,名為「羊肉黃耆湯」。
具體材料如下:羊肉三斤,黃耆三兩,大棗三十枚,茯苓、甘草、當歸、桂心、麥門冬、乾地黃、芍藥各一兩。
做法是這樣的:先將以上十種材料切碎。然後用二斗水來煮羊肉,等到水分剩下一大斗時,把羊肉撈出,再加入其他所有的藥材,繼續熬煮至剩三升。最後,濾掉藥渣,將湯分成三份,每日分三次服用。
3. 鹿肉湯
治產後虛羸勞損補乏方。
鹿肉(四斤),乾地黃,甘草,芎藭(各三兩),黃耆,芍藥,麥門冬,茯苓(各二兩),人參,當歸,生薑(各二兩),半夏(一升),大棗(二十枚)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納藥,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調理產後體虛、勞損,以及補充體力的鹿肉湯食譜。
所需材料有:鹿肉四斤,乾地黃、甘草、芎藭各三兩,黃耆、芍藥、麥門冬、茯苓各二兩,人參、當歸、生薑各二兩,半夏一升,大棗二十枚。
首先,將上述十三種材料切碎。然後,使用二十五升的水來烹煮鹿肉,煮至剩十三升時,將鹿肉撈出,接著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熬煮,煮至剩五升時熄火,過濾掉藥材渣滓。最後,將剩下的湯分成四份,每日服用三次,夜晚一次。
4. 獐骨湯
治產後虛乏,五勞七傷,虛損不足,臟腑冷熱不調方。
獐骨(一具),遠志,黃耆,芍藥,乾薑,防風,茯苓,厚朴(各三兩),當歸,橘皮,甘草,獨活,芎藭(各二兩),桂心,生薑(各四兩)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納藥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產後身體虛弱疲乏,以及因長期過勞或精神壓力造成的各種健康問題,包括體力衰弱、臟腑功能失調,特別是冷熱調節失衡的情況。
所需材料如下:一整副獐子的骨頭,遠志、黃耆、芍藥、乾薑、防風、茯苓、厚朴各三兩,當歸、橘皮、甘草、獨活、芎藭各二兩,桂心、生薑各四兩。
製作方法:先將上述十五種材料切碎。用三斗的水來煮獐骨,等到水剩下二斗時,將骨頭撈出,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熬煮,直至藥汁濃縮至五升為止,然後濾掉藥渣。最後,將藥湯分成五次服用。
5. 當歸芍藥湯
治產後虛損,逆害飲食方
當歸(一兩半),芍藥,人參,桂心,生薑,乾地黃,甘草(各一兩),大棗(二十枚)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白話文:
[當歸芍藥湯]用於治療產後身體虛弱損耗,導致無法正常飲食的處方。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為:當歸(45公克)、芍藥、人參、肉桂粉、生薑、乾地黃、甘草(各30公克)、大棗(20個)。
將上述八種藥材切碎,然後加入七公升的水進行煎煮,最後熬煮至剩餘三公升的藥汁,濾掉藥渣。將藥汁分成三份,每日服用三次。
6. 杏仁湯
治產後氣虛方
杏仁,橘皮,白前,人參(各三兩),蘇葉,半夏(各一升),桂心(四兩),生薑(十兩),麥門冬(一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
治婦人產後上氣,奔豚、積勞、臟氣不足,胸中煩躁,關元以下如懷五千錢狀方:
厚朴,桂心,當歸,細辛,芍藥,石膏,桔梗(各三兩),甘草,黃芩,澤瀉(各二兩),吳茱萸(五兩,《千金翼》作大黃),乾地黃(四兩),乾薑(一兩)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三劑佳。
白話文:
這是用於治療產後氣虛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杏仁、橘皮、白前、人參(每種各90克)、蘇葉、半夏(每種各30克)、桂心(120克)、生薑(300克)、麥門冬(30克)。
以上九種材料,研磨成小塊,再用約4.8公升的水煎煮至剩下1.05公升,然後濾掉渣滓,分五次服用。
另外,這是用於治療產婦產後上氣、奔豚症、長期勞累、臟器氣血不足、胸中煩躁、以及下腹部感覺像懷著五千錢的重量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厚朴、桂心、當歸、細辛、芍藥、石膏、桔梗(每種各90克)、甘草、黃芩、澤瀉(每種各60克)、吳茱萸(150克)、乾地黃(120克)、乾薑(30克)。
以上十三種材料,研磨成小塊,再用約4.8公升的水煎煮至剩下0.9公升,然後濾掉渣滓,分三次服用,連續服用三劑效果更佳。
7. 乳蜜湯
治產後七傷,虛損,少氣不足,並主腎勞寒冷補氣方。
牛乳(七升,無則用羊乳),白蜜(一升半),當歸,人參,獨活(各三兩),大棗(二十枚)甘草,桂心(各二兩)
上八味,㕮咀,諸藥以乳蜜中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白話文:
【乳蜜湯】
這帖藥方適用於產後女性因各種傷損導致的身體虛弱、氣力不足,以及腎虛導致的身體寒冷,有補氣的效果。
所需材料如下:牛乳七升(若無法取得牛乳,可用羊乳替代)、白蜜一升半、當歸、人參、獨活各三兩、大棗二十枚、甘草和桂心各二兩。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然後在牛乳和蜂蜜中一起煮沸,煮至剩餘三升液體,過濾掉藥渣,將剩下的藥湯分成四次服用。
8. 五石湯
治產後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補腎,治百病方。
紫石英,鍾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茯苓,白朮,桂心,芎藭,甘草(各二兩),薤白(六兩),人參,當歸(各三兩),生薑(八兩),大棗(二十枚)
上十五味,五石併為末,諸藥各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去滓,分六服。若中風,加葛根、獨活各二兩,下痢加龍骨一兩。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產後體質虛弱、寒冷及各種傷損,時有發燒畏寒,身體疼痛無力,能補腎,並可用來治療多種疾病的。
所需藥材包括:紫石英、鍾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茯苓、白朮、肉桂、川芎、甘草(每樣各六十公克),薤白(一百八十公克),人參、當歸(每樣各九十公克),生薑(二百四十公克),大棗(二十顆)。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混合,其中五種礦石類藥材研磨成粉末,其餘藥材切成小塊,再以十二公升的水煎煮至剩約三千六百毫升,過濾掉藥渣,將藥湯分成六次服用。如果患者是中風,則應額外加入葛根、獨活各六十公克;若是下痢,則應額外加入龍骨三十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