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八 大腸腑方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大腸腑方 (6)

1. 紫菀丸

治積年咳嗽,喉中呀聲一發不得坐臥方。

紫菀,貝母,半夏,桑白皮,百部,射干,五味子(各五分),皂莢,乾薑,款冬花,細辛,橘皮,鬼督郵(各四分),白石英,杏仁(各八分),蜈蚣(二枚)

上十六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再服,稍加至二十丸。(崔氏無半夏、射干、乾薑、橘皮、鬼督郵、細辛、白石英,有麻黃二兩、芫根白皮一兩半,以煮棗湯送下)。

白話文:

這份藥方是用來治療長年咳嗽,以及喉嚨發出的嘶啞聲音,嚴重到無法安坐或躺臥的病症。

藥方成分包含:紫菀、貝母、半夏、桑白皮、百部、射干、五味子(各五分)、皁莢、乾薑、款冬花、細辛、橘皮、鬼督郵(各四分)、白石英、杏仁(各八分)、以及兩條蜈蚣。

將上述十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蜂蜜揉合成梧桐籽大小的丸狀。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服用十顆,可逐漸增加至二十顆。

需注意的是,崔氏版本的藥方中沒有半夏、射干、乾薑、橘皮、鬼督郵、細辛、白石英,但多出了兩錢的麻黃和一兩半的芫根白皮,且服藥時需以煮棗湯一同吞服。

2. 款冬丸

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唾膿血,喘息不得臥方。

款冬花,乾薑,蜀椒,吳茱萸,桂心,菖蒲,人參,細辛,蕘花(各五分),紫菀,甘草,桔梗,防風,芫花,茯苓,皂莢(各三分)

上十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

又方,款冬花,紫菀,細辛,蜀椒,桂心,菖蒲,人參,甘草,防風,石斛,川芎,當歸,藁本,白朮,半夏,天雄,鍾乳,麻黃(各三兩),獨活(二兩),烏頭,附子,芫花(各一兩),桃仁(二十枚),大棗(二十五枚)

上二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不知加之。酒漬服亦得。

又方,款冬花,紫菀,乾薑,桂心(各三兩),細辛(二分),杏仁,皂莢,礜石,菖蒲,烏頭(各一分),川椒(五合),吳茱萸(六合)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夜一。二十年嗽,不過五十日愈。患咳嗽喉鳴上氣,服一劑永瘥。

治肺傷咳唾膿血,腸澀背痛不能食,惡風目暗䀮䀮,足脛寒冷方:

白膠,生薑(各五兩),桂心,人參,紫菀(各二兩),地黃(切半升),桑白皮(切二升),川芎,大麻仁,飴糖(各一升),大麥(二升),大棗(二十枚)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麥,取一斗,去麥納藥,煮取三升,分五服。

白話文:

[款冬丸]

這款藥丸用來治療長達三十年的上氣咳嗽,甚至痰中帶血,呼吸困難到無法躺下。

藥材包括:款冬花、乾薑、蜀椒、吳茱萸、桂心、菖蒲、人參、細辛、蕘花(各取等量五分)、紫菀、甘草、桔梗、防風、芫花、茯苓、皁莢(各取等量三分)。

將以上十六種藥材研磨成粉,以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顆,以酒送服。

另外一種配方:款冬花、紫菀、細辛、蜀椒、桂心、菖蒲、人參、甘草、防風、石斛、川芎、當歸、藁本、白朮、半夏、天雄、鍾乳、麻黃(各取等量三兩)、獨活(取二兩)、烏頭、附子、芫花(各取一兩)、桃仁(二十枚)、大棗(二十五枚)。

將上述二十四種藥材研磨成粉,以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日兩次,每次服用二十顆,以酒送服。若病情未見好轉可適度增加劑量。也可將藥材浸泡在酒中服用。

再一個配方:款冬花、紫菀、乾薑、桂心(各取等量三兩)、細辛(取二分)、杏仁、皁莢、礜石、菖蒲、烏頭(各取一分)、川椒(五合)、吳茱萸(六合)。

將上述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以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日三次,晚上一次,每次服用五顆,以酒送服。對於二十年的咳嗽,只要五十天內持續服用,便能痊癒。對於有咳嗽、喉嚨鳴音、上氣的病患,服用一劑便能長期改善。

另一個配方用於治療肺部受損導致的咳嗽,痰中帶血,腸胃不順,背痛難以進食,怕風、視力模糊,腳踝冰冷。

藥材包括:白膠、生薑(各取五兩)、桂心、人參、紫菀(各取二兩)、地黃(切片半升)、桑白皮(切片二升)、川芎、大麻仁、飴糖(各取一升)、大麥(二升)、大棗(二十枚)。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切碎,先用水一斗五升煮大麥,待剩下一斗後,去掉大麥加入藥材,煮至剩下三升,分成五次服用。

3. 五味子湯

治唾中有膿血,牽胸脅痛方。

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川斷(各三兩),桑皮,地黃(各五兩),竹茹(三兩),赤小豆(一升)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口中有膓血,以及牽連到胸部和側腹疼痛的處方。

所需藥材有: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川斷,每種藥材各用三兩;桑皮和地黃,每樣則需五兩;竹茹需三兩;最後赤小豆要一升。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然後用九升的水來煎煮,最終煮至剩二升七合的藥汁,將其分成三次服用。

4. 竹皮湯

治咳逆下血不息方。

生竹皮(三兩),紫菀(二兩),飴糖(一斤),生地黃(切,一斤)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不停咳嗽且持續咯血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新鮮竹子的皮三兩、紫菀二兩、麥芽糖一斤、新鮮地黃(切成片)一斤。

將以上四種藥材進行處理後,加入六升的水進行熬煮,直到只剩下三升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最後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5. 百部丸

治諸嗽不得氣息,唾膿血方。

百部根(三兩),升麻(半兩),桂心,五味子,甘草,乾薑,紫菀(各一兩)

上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三,以知為度。

治上氣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方:

生薑汁,杏仁(各二升),豬膏(二合),蜜,飴糖(各一升)

上五味,先以豬膏煎杏仁,色黃出之,以紙拭令盡,搗如膏合薑汁、糖蜜等,合煎令可丸,每服如杏核大一枚,日夜六七服,漸漸增加之。

治一切肺病咳嗽膿血,及唾血不止方:

好酥三十斤三遍煉,停取凝,當出醍醐,服一合,日三服,瘥止。一切藥皆不出此神方。

又方,三煉酥如雞子黃,適寒溫灌鼻中,日二夜一。

白話文:

【百部丸】

主治各種咳嗽,呼吸困難,甚至咳出膿血的症狀。

藥材:百部根三兩,升麻半兩,桂心、五味子、甘草、乾薑、紫菀各一兩。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顆,每日三次,直到病情有所改善為止。

另有一方,專治上氣咳嗽,呼吸急促,喉嚨有異物感,甚至咳血。

藥材:生薑汁和杏仁各二升,豬油二合,蜂蜜和飴糖各一升。

首先,用豬油煎煮杏仁至呈黃色後取出,用紙吸乾油份,然後研磨成膏狀,再與薑汁、糖、蜜混合,一同煎煮至可製成丸藥的狀態。每次服用如杏核大的一顆,白天夜晚各服六到七次,並逐漸增加劑量。

還有一方,能治療所有肺部疾病導致的咳嗽及咳血不止。

優質酥油三十斤,經過三次精煉,待其凝固後,即可得到純淨的酥油精華。每次服用一合,每日三次,病情好轉即停止服用。所有藥方都比不上這個神奇的處方。

另一個方法是,將經過三次精煉的酥油,調整至適合的溫度,每天二次,晚上一次,滴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