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八 大腸腑方 (5)
卷十八 大腸腑方 (5)
1. 射干煎
治咳嗽上氣方。
生射干,款冬花(各二兩),紫菀,細辛,桑白皮,附子,甘草(各二分),白蜜,竹瀝,生薑汁(各一升,一云乾薑五兩),飴糖(五兩)
上十一味,先以射干納白蜜、竹瀝中,煮五六沸去之,㕮咀六物,以水一升合浸一宿,煎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飴糖、薑汁煎如餔,服如酸棗一丸,日三。劇者,夜二。不止加之,以止為度。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咳嗽和呼吸困難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生射干,款冬花(兩者各約60克),紫菀,細辛,桑白皮,附子,甘草(這些各約15克),白蜜,竹瀝,生薑汁(各約300毫升),以及飴糖(約150克)。
首先,把射干放入白蜜和竹瀝中煮,煮至水沸騰五到六次後取出。接著,將剩下的六種藥材切碎,用一公升的水浸泡一夜。隔天再將其煎煮,過程需反覆上下煎煮七次,然後過濾掉藥渣。最後,加入飴糖和薑汁,熬煮至濃稠狀。
服用時,每次的劑量大約像酸棗大小的一顆,一天三次。如果病情嚴重,則在晚上再加服兩次。如果症狀仍未改善,可持續增加服用量,直到症狀停止為止。
2. 杏仁煎
治冷嗽上氣,鼻中不利方。
杏仁(五合),五味子,款冬花(各三合),紫菀,乾薑(各二兩),桂心(三兩),甘草(四兩),麻黃(一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麻黃取四升,治諸藥為末,又納膠飴半斤,白蜜一斤,合納汁中,攪令相得,煎如飴,先食服如半棗許,日三服。不知者加之,以知為度。
又方,治忽暴嗽失聲語出方。
杏仁,薑汁,砂糖,蜜(各一升),紫菀,五味子(各三兩),通草,貝母(各四兩),桑皮(五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納杏仁脂、薑汁、蜜、糖和攪,微火煎取四升,初服三合,日再夜一,後稍加之。
白話文:
【杏仁煎】
這是一個用於治療因寒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難,以及鼻子不通的處方。
所需材料如下:杏仁五合、五味子三合、款冬花三合、紫菀二兩、乾薑二兩、肉桂三兩、甘草四兩、麻黃一斤。
處理方式如下:首先,將一斗的水與麻黃一起煮,煮至只剩下四升的水量。然後,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半斤的膠飴及一斤的蜂蜜,將這些混合物放入剛才煮過麻黃的汁液中,攪拌均勻,然後煮至濃稠狀如飴糖。服用時,在飯前服用約半棗大小的量,每日三次。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適當增加服用量,直到感覺有所改善為止。
另一個處方,是針對突然的劇烈咳嗽,甚至影響說話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杏仁、薑汁、砂糖、蜂蜜各一升、紫菀三兩、五味子三兩、通草四兩、貝母四兩、桑皮五兩。
處理方式如下:首先,將所有藥材切碎,然後加入九升的水煮沸,煮至剩三升的水量,然後去掉殘渣。接著,加入杏仁油、薑汁、蜂蜜、砂糖,並在小火上煮至剩四升。初次服用時,每次服用三合,日間服用兩次,夜晚服用一次,後續可根據情況適量增加服用量。
3. 通聲膏方
五味子,款冬花,通草(各三兩),人參,青竹皮,細辛,桂心,菖蒲(各二兩),杏仁,薑汁(各一升),白蜜(二升),棗膏(三升),酥(五升)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納薑汁、棗膏、酥、蜜,煎令調和,酒服棗大二丸。
白話文:
這份處方叫做「通聲膏方」,內容如下:需用到五味子、款冬花、通草各三兩,人參、青竹皮、細辛、桂心、菖蒲各二兩,杏仁一升,薑汁一升,白蜜二升,棗膏三升,以及酥五升。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切碎,用五升的水,以小火慢慢煎煮,反覆三次後過濾掉藥渣,然後加入薑汁、棗膏、酥、以及白蜜,繼續煎煮直到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服用時,取像兩顆棗子大小的藥膏,配著酒一同服用。
4. 杏仁飲子
治暴熱嗽方。
杏仁(四十枚),紫蘇子(一升),橘皮(一兩),柴胡(四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突然發作且伴有發熱的咳嗽的處方。
要用到的藥材有:杏仁四十粒、紫蘇子一杯、陳皮一兩、柴胡四兩。
將這四種藥材切碎,然後用十公升的水去熬煮,最後會剩下三公升的藥汁,將這些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5. 蘇子煎
治上氣咳嗽方。
蘇子,杏仁,生薑汁,地黃汁,白蜜(各二升)
上五味,搗蘇子,以薑汁,地黃汁澆之,以絹絞取汁澆,又絞令味盡,去滓,熬杏仁令黃黑,治如脂,又以向汁澆之,絹絞往來六七度,令味盡,去滓納蜜合和,置銅器中,於湯上煎之,令如飴,每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崔氏無地黃汁。)
又方,乾薑末(五兩),膠飴(一升)
上二味和令調,蒸五升米下,冷,以棗大含化,稍稍咽之,日五夜二。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上氣咳嗽的處方,名為[蘇子煎]。
所需材料有:紫蘇子、杏仁、生薑汁、地黃汁、蜂蜜(各約200毫升)。
首先,將紫蘇子搗碎,再用生薑汁與地黃汁淋在上面,用絹布絞出汁液,反覆絞至味道盡出,然後去除殘渣。接著,將杏仁炒至呈黃黑色,磨成如油脂狀,再用剛才絞出的汁液淋在上面,同樣用絹布反覆絞六到七次,直至味道完全被榨出,去渣後加入蜂蜜拌勻。將混合物放入銅製容器中,在滾水上方加熱濃縮,直到稠度如糖漿一般。每次服用一小塊,每日三次,夜晚一次。
另一個處方則是:乾薑粉(約150克)、麥芽糖(約200毫升)。
將兩種材料攪拌均勻,放在五升米下蒸煮,待冷卻後,每次取一小塊,如棗子大小,慢慢含在口中融化吞下,白天五次,夜晚二次。
6. 芫花煎
治新久嗽方。
芫花,乾薑(各二兩),白蜜(一升)
上二味為末,納蜜中令相合,微火煎,令如糜,每服如棗核大一枚,日三夜一,以知為度。欲利者多服。(深師以治冷飲嗽,又治三十年久嗽者,以水五升煮芫花,取三升去滓,納姜加蜜合煮,如糜服之)。
白話文:
這是一個用來治療新發或長期咳嗽的處方,名為[芫花煎]。
所需材料有:芫花和乾薑各二兩,以及白蜜一升。
首先,將芫花和乾薑研磨成細末,然後放入白蜜中攪拌均勻。接著,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混合物變得像粥一樣濃稠。服用時,每次應服用大小如棗核的一塊,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根據自己的身體反應調整劑量。如果想要加速排便,可以增加服用量。
(根據深師的經驗,這個處方除了能治療因寒涼飲食引起的咳嗽,對於持續三十年的慢性咳嗽也有療效。其做法是先用五升的水煮芫花,取汁三升,濾去渣滓後,再加入乾薑和白蜜一起熬煮,待其變得像粥一樣濃稠後服用。)
7. 款冬煎
治同前。
款冬花,乾薑,紫菀(各三兩),五味子(二兩),芫花(一兩熬令赤)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煮三味,取三升半,去滓,納芫花、乾薑末,加蜜三升合,投湯中令調,於銅器中,微火煎,令如飴,每服半棗許,日三。
治三十年咳嗽,或飲或咳,寒氣嗽雖不同悉主之方:
細辛,款冬花,防風,紫菀(各三兩),藜蘆(二兩),蜀椒(五合)
上六味㕮咀,取藜蘆先著銅器中,次紫菀,次細辛,次款冬,次椒,以大棗百枚間著諸藥間,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令汁盡,出棗曝令燥,雞鳴時服半棗,不知明旦服一枚,以胸中溫溫為度。若強人慾嗽吐者,可小增服之,便吐膿囊裹結,吐後勿冷飲食,咳愈止藥,藥勢靜乃食,不爾,令人吐不止。
治三十年久嗽方:
百部根二十斤,搗取汁,煎如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外臺》和飴一斤煎成煎,以溫粥調下。深師方以白蜜二斤更煎五六沸,服二合。)
又方,紫菀(二兩),款冬花(三兩)
上二味治,下篩,先食,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七日瘥。
又方,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
上二味,先秤銅銚斤兩訖,納蜜復秤知數,次納薑汁,以微火煎令薑汁盡,惟有蜜斤兩乃止,旦服如棗大,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雜食。
治久嗽不瘥方:
兔屎(四十九枚),硇砂(二分),胡桐律(一分)
上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以粥飲下,日三服。吐令物盡,即瘥。
白話文:
這個處方用來治療與前一個相同的病症。
所需材料有款冬花、乾薑、紫菀各三兩,五味子二兩,芫花一兩並需熬至變紅。
將上述五種材料切碎,然後以十公升的水煮前三種材料,煮到剩三公升半的量,再把渣滓去掉。接著加入芫花和乾薑粉,再加三公升的蜂蜜,混合均勻。將混合液放入銅製容器中,以小火慢慢熬煮至濃稠如糖漿,每次服用量約半個棗子大小,每日三次。
治療三十年咳嗽,無論是乾咳或帶痰的咳嗽,或是因寒冷引發的咳嗽,此方都適用。
所需材料有細辛、款冬花、防風、紫菀各三兩,藜蘆二兩,蜀椒五合。
將以上六種材料切碎,先將藜蘆放在銅鍋中,再依序放入紫菀、細辛、款冬花、蜀椒,中間夾放一百顆大棗,然後加入十二公升的水,用小火煮到水分完全蒸發,取出棗子曬乾,於雞鳴時服用半個棗子大小的藥量,如果無效,隔天早晨可以服用一整顆棗子大小的藥量,直到感覺胸口暖和為止。如果身體健壯的人想嘔吐,可以稍微增加藥量,就能吐出包裹在膿中的結塊。吐完後不能馬上吃冰冷的食物,等咳嗽好了就可以停止服藥,等藥力消失後才能進食,否則會導致持續嘔吐。
治療三十年久咳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百部根二十斤,搗碎後取其汁液,將汁液煎煮成濃稠狀如糖漿,每次服用一小匙,每日三次。
另一個處方,紫菀二兩,款冬花三兩。
將以上兩種材料研磨成粉末,餐前用水送服一小匙,每日三次,連續服用七天。
另一個處方,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其汁。
先稱好銅鍋的重量,再加入蜂蜜重新稱重,接著加入薑汁,以小火熬煮至薑汁完全蒸發,只留下蜂蜜的重量即可,早晨服用如棗子大小的一粒,含在口中,每日三次。期間禁止食用其他食物。
治療長期咳嗽不愈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兔屎四十九枚,硇砂二分,胡桐律一分。
將以上三種材料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粒,用粥湯送下,每日三次。直到嘔吐物完全排出,病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