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八 大腸腑方 (4)
卷十八 大腸腑方 (4)
1. 白前湯
治水咳逆上氣,身體浮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咽中作水雞鳴方。
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九種氣嗽欲死百病方:
乾薑,半夏,細辛,紫菀,蕘花(一作芫花),吳茱萸,茯苓,甘草,甘遂,防葵,人參,烏頭,大黃,杏仁(各一分),葶藶(二分),巴豆,厚朴,白薇(各三分),遠志,菖蒲,五味子,前胡,枳實,蜀椒,皂莢,當歸,大戟,桂心(各半分)
上二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為度,不知增之。
白話文:
【白前湯】
主治:因水濕引起的劇烈咳嗽、呼吸困難、身體浮腫、氣短脹滿,以致日夜需靠牆站立無法平躺,喉嚨中發出類似水雞鳴叫般的聲音。
藥方成分: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約60克)。
製作方法:將上述四味藥材切碎,用十公升的水浸泡一夜,次日早晨煎煮至剩三公升,分三次服用。
【九種氣嗽欲死百病方】
主治:九種不同原因引起的嚴重咳嗽,甚至病情危急,以及各種疾病。
藥方成分:乾薑、半夏、細辛、紫菀、蕘花(或芫花)、吳茱萸、茯苓、甘草、甘遂、防葵、人參、烏頭、大黃、杏仁(各約3.75克),葶藶(約7.5克),巴豆、厚朴、白薇(各約11.25克),遠志、菖蒲、五味子、前胡、枳實、蜀椒、皁莢、當歸、大戟、桂心(各約1.875克)。
製作及服用方法:將以上二十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服用兩顆,每日兩次,根據病情適量調整,若無效可適量增加。
2. 麻黃散
治上氣嗽方。
麻黃(半斤),杏仁(百枚),甘草(三兩),桂心(一兩)
上四味治,下篩,別研杏仁如脂,納藥末和合,臨氣上時服一方寸匕。食久氣未下,重服一方寸匕,可至三匕。氣發便服,即止。(一方去桂心、甘草。)
白話文:
這是一則治療上氣咳嗽的處方,名為「麻黃散」。
所需材料與份量如下:麻黃半斤,杏仁一百顆,甘草三兩,桂心一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進行處理,然後磨成粉末,另外將杏仁單獨研磨成膏狀,再把藥粉混合進去,充分攪拌均勻。當感覺到氣喘即將發作時,服用一立方寸大小的藥粉。若是在飯後一段時間,氣喘症狀仍未減輕,可以再次服用一立方寸的藥粉,一天最多可服用三次。只要一感到氣喘發作,立刻服用此藥,即可緩解症狀。另有一種配方是不包含桂心和甘草的。
3. 蜀椒丸
治上氣咳嗽,太醫令王叔和所撰御,服甚良方。
蜀椒(五分),烏頭,杏仁,石菖蒲,礜石(一云礬石),皂莢(各一分),款冬花,細辛,紫菀,乾薑(各三分),麻黃,吳茱萸(各四分)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暮臥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嗽,不過二十丸。
白話文:
這是治療上氣道咳嗽的藥方,由古代著名醫學家王叔和所編寫,服用後效果非常好。
所需藥材包括:蜀椒五分,烏頭、杏仁、石菖蒲、礜石(另一說法是礬石)、皁莢各一分,款冬花、細辛、紫菀、乾薑各三分,麻黃、吳茱萸各四分。
將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於睡前吞服兩顆。對於長達二十年的慢性咳嗽,只需服用二十顆即可見效。
4. 通氣丸
治久上氣咳嗽,咽中腥臭,虛氣攪心痛眼疼,耳中嘈嘈,風邪毒疰時氣,食不生肌肉,胸中膈塞,嘔逆多唾,噁心,心下堅滿,飲多食少,惡疰淋痛病方。
蜀椒(二升),飴糖(三斤),杏仁(一升),天門冬(十分),乾薑,人參(各四分),烏頭(七分),桂心(六分),大附子(五枚),蜈蚣(五節)
上十味為末,別治杏仁如脂,稍稍納藥末,搗千杵,烊飴乃納藥末中令調和,含如半棗一枚,日六七,夜三四服,以胸中溫為度。若夢與鬼交通乃飲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加杏仁五合。小腹急腰痛加天門冬、杜仲。有風加烏頭三枚,附子一枚,立夏後勿加也。有停飲加葶藶三兩。
治咳逆上氣方:
蜀椒,桂心,海蛤(各四分),昆布,海藻,乾薑,細辛(各六分),麥冬(十分)
上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有人風虛中冷,胸中滿上氣,喉中如吹管聲,吸吸氣上欲咳,服此方得瘥。
治咳嗽胸脅支滿,多唾上氣方:
礜石(一作礬石),烏頭(一方不用),菖蒲(各一分),細辛,黃環(各二分),杏仁,款冬花,紫菀(各三分),吳茱萸(四分),乾薑(五分),蜀椒(五合)
上十一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著牙上咽汁,日五六服。劇者,常含不止。
又方,薑汁(一升半),砂糖(五合)
上二味煎薑汁減半,納糖更煎服之。
又方,白糖(五合),皂莢末(一方寸匕)
上二味先微暖,糖令消,納皂莢末合和相得,丸如小豆,先食服三丸。
又方,酒一升半,浸肥皂莢兩挺,經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藥法。若吐多,以醋飯三四口止之。
又方,巴豆炮去皮,勿傷破肉白,飲吞下,初日二枚,二日三枚。
又方,服芥子七丸,以油酒下之。
白話文:
[通氣丸]
這是一個用於治療長期上氣咳嗽,咽喉有腥臭感,虛弱氣血引起的心痛、眼睛疼痛、耳朵嗡鳴,風邪毒素造成的季節性病症,食慾不振導致肌肉無力,胸口堵塞,噁心嘔吐,唾液增多,心臟下方感覺堅硬飽滿,飲水多但食量少,以及一種稱為「惡疰」的尿路感染等疾病的處方。
主要成分包括:蜀椒(200克)、飴糖(1500克)、杏仁(100克)、天門冬(適當份量)、乾薑、人參(各100克)、烏頭(143克)、桂心(120克)、大附子(5顆)、蜈蚣(5節)。
將上述十種材料研磨成粉,杏仁需特別處理成類似油脂狀,然後慢慢加入藥粉,反覆搗碎千次,再將融化的飴糖混合入藥粉中,使其充分融合。服用時,每次含服半棗大小的一塊,白天六到七次,夜晚三到四次,直到感到胸部溫暖為止。如果夢見與鬼神交流或進食,應完全使用蜈蚣。消化不良可增加杏仁五合。小腹緊繃或腰部疼痛,可添加天門冬和杜仲。有風寒問題,可加烏頭三顆和附子一顆,但在立夏後不要添加。有水腫問題,可加葶藶三兩。
另一個治療喘息和上氣的處方:
蜀椒、桂心、海蛤(各100克)、昆布、海藻、乾薑、細辛(各150克)、麥冬(適當份量)。將以上八種材料磨成粉,以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飲服十粒,可逐漸增加至二十粒,每日三次。曾有人因風寒虛弱、胸口滿悶、上氣,喉嚨發出吹管般的聲音,呼吸困難想要咳嗽,服用這個處方後得到改善。
另一個治療咳嗽、胸脅脹滿、多痰、上氣的處方:
礜石(或礬石)、烏頭(部分處方不使用)、菖蒲(各33克)、細辛、黃環(各67克)、杏仁、款冬花、紫菀(各100克)、吳茱萸(133克)、乾薑(167克)、蜀椒(250克)。將上述十一種材料磨成粉,以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放在舌根部讓其融化,每日五六次。病情嚴重者,可以持續含服。
另外兩個處方:
薑汁(750毫升)、砂糖(250毫升)。將薑汁煮沸至剩一半,再加入砂糖,煮沸後服用。
白糖(250毫升)、皁莢末(一小匙)。先將白糖稍微加熱至溶解,再加入皁莢末,攪拌均勻,製成小豆般大小的丸子,飯前服用三粒。
酒(750毫升),浸泡兩條肥皂荚一晚,第二天煮至剩下333毫升,分三次服用。服用後七天內需遵守藥物禁忌。如果嘔吐過多,可以用三四口醋飯止住。
巴豆去皮炮製,不要破壞白色果肉,用水吞服,第一天兩粒,第二天三粒。
服用芥子七粒,以油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