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八 大腸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大腸腑方 (1)

1. 卷十八 大腸腑方

(凡七類)

白話文:

心脾氣血虛證: 心脾氣血俱虛,面色不華,精神不振,氣短懶言,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肝鬱氣滯證: 肝氣鬱結,兩脅滿痛,胸悶不舒,食慾不振,大便不暢,舌苔薄黃,脈弦。

肺氣虛證: 肺氣虛弱,咳喘氣急,動則加重,聲音低弱,面白氣短,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腎陰虛證: 腎陰不足,口渴咽乾,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舌紅少津,脈細數。

腎陽虛證: 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膝痠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淡苔白,脈沉細。

濕熱蘊結證: 濕熱蘊結,身重睏倦,四肢不適,小便黃赤,大便溏泄,舌苔黃膩,脈濡數。

氣滯血瘀證: 氣血運行不暢,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舌紫黯,脈澀。

2. 大腸腑脈論第一

論曰:大腸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氣於大腸。大腸者,為行道傳瀉之腑也,號監倉掾。重二斤十二兩,長一丈二尺,廣六寸,當臍右回疊積還反十二曲,貯水穀一斗二升。主十二時,定血脈,和利精神。(《千金》、《明堂》、《外臺》同。《難經》云,長二丈一尺,大四寸,徑一寸之少半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白話文:

論述說:大腸是人體的腑臟,與肺相表裡,鼻柱的中央是它的表徵,肺氣與大腸功能相通。大腸的功能是傳導和排泄,就像倉庫的管理員。大腸的重量約為二斤十二兩,長一丈二尺,寬六寸,從肚臍右側盤旋堆疊,反轉十二曲,能容納一斗二升的水穀。大腸主管十二時辰,調節血脈,營衛精神。

(《千金方》、《明堂》、《外臺祕要》等醫書記載相同。《難經》則記載,大腸長二丈一尺,大四寸,直徑約一寸半,有十六曲,能盛一斗穀物,七升半水。)

)鼻遂以長,以候大腸。

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若少氣心下有水氣,立秋節即咳,刺手太陰。治陰,在魚際間。

右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大腸實也。若腸中切痛如針刀所刺,無休息時,刺手陽明。治陽,在手腕中瀉之。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則泄,食不化。

大腸有寒鶩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

肺前受病移於大腸,肺咳不已,咳則遺矢便利,厥氣客於大腸則夢田野。

白話文:

鼻子過長,可以預示大腸的狀況。

右手關前寸口陽氣絕無,則無大腸脈搏。如果氣虛心下有水氣,立秋時節就會咳嗽,應針刺手太陰經。治陰,在魚際穴間。

右手關前寸口陽氣實盛,則大腸實熱。如果腸中疼痛劇烈,如針刺刀割,沒有休息的時候,應針刺手陽明經。治陽,在手腕中瀉之。

大腸病的人,腸中劇痛並有流水聲。冬日受寒加重,則會腹瀉,臍周疼痛,不能久立,與胃同病。應取巨虛穴上廉。

腸中雷鳴,氣衝胸臆,喘氣不能久立,邪在於大腸,應針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穴。

大腸脹滿則腸鳴疼痛,受寒則腹瀉,食物不消化。

大腸有寒氣則便溏,有熱氣則便垢。

大腸有宿食,會寒戰發熱,有時像瘧疾。

肺部受病移於大腸,咳嗽不止,咳嗽時會遺矢便溏,厥氣侵犯大腸則會夢到田野。

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緩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白話文:

肺臟與皮膚相互影響。皮膚厚的人,大腸壁也厚;皮膚薄的人,大腸壁也薄。

皮膚寬鬆腹圍大的人,大腸寬鬆而長;皮膚緊繃的人,大腸緊窄而短。

皮膚光滑的人,大腸筆直;皮膚與肌肉緊貼不分的人,大腸有結節。

扁鵲云: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裡。大腸若病實則傷熱,熱則脹滿不通,口為生瘡。食下入腸,腸實而胃虛,食下胃,胃實而腸虛,所以實而不滿,乍實乍虛乍來乍去,虛則傷寒,寒則腸中雷鳴,泄青白之痢而發於氣,水根在大腸,(方在治水篇中。)

白話文:

扁鵲說: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是表裡相合的。大腸如果生病,實證就是有熱邪,熱邪會導致脹滿不通,嘴巴會生瘡。食物進入腸胃後,腸胃實證就是胃虛,食物進入胃,胃實證就是腸虛,所以會出現時而實證時而虛證、時有時無的情況。虛證就是受寒,受寒就會腸鳴雷動,會拉青白色的痢疾,而且由氣化所引起。水液的根源在於大腸。(具體的治療方法,請參閱治水篇。)

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度,利絕則死。

白話文:

大腸絕症無藥可治,如何得知?因為腹瀉過度,持續腹瀉就會死亡。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而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頰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白話文:

手陽明經脈,起始於大拇指和食指外側的指尖,沿手指外側緣上行,經過合谷穴兩骨之間,上行進入兩條筋膜之間,沿手臂外側緣上行,進入肘部外側緣,再沿肩部外前側上行,到達肩膀後,從鎖骨前緣的凹陷處而出,上行到達鎖骨上方的凹陷處,下行進入鎖骨上窩,與肺部相連,屬於大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直上頸部,貫穿臉頰,進入下齒縫隙,再出來,夾住嘴角,交會於人中穴,左邊交會到右邊,右邊交會到左邊,上行夾住鼻孔。經脈活動失常,會導致牙痛、臉頰腫脹,主要主治與津液失調有關的疾病,如眼睛發黃、口乾口苦、鼻衄、喉嚨腫痛,肩膀前側和肩部疼痛,大拇指和食指疼痛,活動受限。

氣盛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氣盛有餘,則脈絡經過的地方會出現熱腫;氣虛時,則會畏寒發抖。氣盛的人,人迎脈(頸動脈搏動)的大小是寸口脈(腕部脈搏)的三倍;氣虛的人,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

3. 大腸虛實第二

(脈二條,方二首,灸法七首)

大腸實熱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實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腸滿善喘咳,面赤身熱,喉咽中如核狀,名曰大腸實熱也。

白話文:

大腸實熱

在右手的寸口脈,氣口的前面,脈象強而有力,表示手陽明經有熱。症狀為腸滿、氣喘、咳嗽,臉紅、身體發熱,喉嚨和咽喉有如核狀硬塊,稱為大腸實熱。

4. 生薑泄腸湯

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為生瘡者方。

白話文:

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為生瘡者方

組成:

  • 黃連3錢
  • 梔子4錢
  • 大黃3錢
  • 芒硝2錢

用法:

將藥材水煎服。

治療大腸實熱導致腹脹不通,口瘡疼痛的方劑。

生薑橘皮,青竹茹白朮黃芩梔子仁(各三兩),桂心(一兩),茯苓芒硝(各二兩),地黃(十兩),大棗(十四枚)

白話文:

生薑、橘皮、青竹茹、白朮、黃芩、梔子仁(各 180 克) 桂心(60 克) 茯苓、芒硝(各 120 克) 地黃(600 克) 大棗(14 枚)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治腸中臚脹不消方:

灸大腸俞四十九壯。

大腸有熱,腸鳴腹滿挾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虛上廉主之。

大腸虛冷

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虛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胸中喘,腸鳴虛渴,唇乾目急,善驚泄白,名曰大腸虛冷也。

白話文:

方劑: 十一味藥材研成細末,加入七升水,煮成三升,去渣,加入芒硝,分為兩次服用。

治療腸中脹氣不消的方劑: 在「大腸俞」穴艾灸四十九壯。

大腸熱症: 症狀包括腸鳴、腹脹、肚臍周圍疼痛、消化不良、喘息、不能久站。主穴為「巨虛上廉」。

大腸虛寒: 如果右手寸口的「氣口」之前脈象陽氣虛弱,屬於手陽明經的病症。症狀包括胸中喘鳴、腸鳴、虛渴、脣乾、眼睛乾澀、容易受驚、腹瀉白色稀便。稱為大腸虛寒。

5. 黃連補湯

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相逐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白頭翁三兩,附子一枚,乾薑三兩,赤石脂三兩,炙甘草三兩。

白頭翁三兩,附子一枚研為末,乾薑三兩,赤石脂三兩,炙甘草三兩。

本方用於治療: 大腸虛寒,痢疾下青白色糞便,腸中雷鳴相繼。

黃連(四兩),茯苓川芎(各三兩),地榆(五兩),酸石榴皮(五片),伏龍肝雞子大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伏龍肝末,分三服。

白話文:

黃連(160克),茯苓、川芎(各120克),地榆(200克),酸石榴皮(7.5克),雞肝大小一片伏龍肝(1個)以上六味藥材加入水3500毫升,煎煮取500毫升,去除藥渣,加入磨碎的伏龍肝,分為三份服用。

治腸中雷鳴相逐痢下方:

灸承滿五十壯。穴在挾巨闕相去五寸,巨闕在心下一寸。灸之者挾巨闕兩邊各二寸半。

治腸中常鳴,時上衝心方:

灸臍中。

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赤黃,陽綱主之。

白話文:

灸承滿穴五十壯

承滿穴位於巨闕穴旁,距離巨闕穴五寸。巨闕穴在心口下方一寸。灸承滿穴時,應該在巨闕穴兩側,各距兩寸半。

治療腸中經常鳴叫,有時沖到心口的方子:

灸臍中。

食物和水吞不下,肚子裡雷鳴,大便失常,小便赤黃,陽綱穴為主要穴位。

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挾臍急,天樞主之。

白話文:

肚子脹氣、腸鳴,氣往上衝到胸口站不住,腹中疼痛難耐,冬天受寒會腹瀉,肚臍周圍疼痛,腸胃間遊走氣體造成劇痛,食物無法消化,沒有食慾,身體浮腫壓迫到肚臍,疼痛難耐。這是由天樞穴主導的症狀。

腸鳴而痛,溫溜主之。

白話文:

腸中鳴響並疼痛,熱性的下痢是主因。

6. 肛門論第三

(論一首)

白話文:

原文:

論一首

人身之厥陰,與肺肝為裏為表。

厥陰者,足少陰腎也。厥陰之裏,為肝,厥陰之表,為肺。

譯文:

論厥陰

人體的厥陰經脈,與肺部和肝臟形成裡外相合的關係。

厥陰經脈,是指足部的少陰腎經。厥陰經脈的內裡,是肝臟;厥陰經脈的外表,是肺部。

論曰:肛門者,主大行道,肺、大腸候也,號為通事令史。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二分。應十二時。若臟傷熱,則肛門閉塞大行不通,或腫縮入生瘡。若腑傷寒,則肛門開大行洞泄,肛門凸出,良久乃入。熱則通之,寒則補之,虛實和平,依經調理(方見二十四卷中。)

白話文:

論說:肛門是主掌大便通行的器官,與肺和大腸相應,有「通事令史」之稱。肛門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寬二寸二分。與十二時辰相應。如果臟腑受熱損傷,則肛門會閉塞,大便無法排出,或者腫大、收縮,形成瘡瘍。如果腑部受寒損傷,則肛門會鬆弛,大便會腹瀉,肛門會凸出,過一段時間才會恢復。熱證則通便治療,寒證則溫補治療。虛實平衡後,根據醫經調理(具體方法見二十四卷中)。

7. 皮虛實第四

(論一首,方二首)

白話文:

論一首

肺燥熱汗出,喘息煩渴,身無水腫,咳吐黃痰,面與口脣浮赤,脈浮而數,舌尖紅燥。

方二首

涼散湯

  • 石膏一兩
  • 知母三錢
  • 麥冬四錢
  • 桔梗三錢
  • 枳殼三錢
  • 生甘草三錢

清燥湯(水煎服)

  • 玄參五錢
  • 生地黃五錢 *麥冬五錢
  • 黨參三錢

論曰:夫五臟六腑者,內應骨髓,外合皮毛膚肉。若病從外生,則皮毛膚肉關格強急。若病從內發,則骨髓痛疼。然陰陽表裡,內髓外皮,其病源不可不詳之也。皮虛者寒,皮實者熱。凡皮虛實之,應主於肺大腸。其病發於皮毛,熱則應臟,寒則應腑。

白話文:

翻譯:

古人論述說:五臟六腑在體內與骨髓相呼應,在體外與皮膚、肌肉相連接。如果疾病從體外發生,那麼皮膚、肌肉會變得緊繃僵硬。如果疾病從體內發生,那麼骨髓會疼痛。然而,陰陽內外,骨髓連著皮膚,疾病的來源不容忽視。皮膚虛弱的人容易受寒,皮膚厚實的人容易發熱。凡是皮膚虛實的疾病,都應當以肺和大腸為主要病位。疾病發生在皮膚,發熱就應該治療臟,發寒就應該治療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