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肺臟方 (10)

1. 肺痿第六

(論一首,方四首)

白話文:

論文

治熱症通用方

人身之病,萬變不離其宗。或寒、或熱、或虛、或實,不出此四者。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然治熱證,最為要緊。熱為陽邪,最易傳變,若不早治,恐傳入營血,變成他症,不可救矣。

論方

一、清熱涼血方

生地黃湯

組成: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丹皮、赤芍、薄荷、梔子、銀花、連翹、麥冬、知母、甘草

功效: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二、清熱解毒方

銀翹散

組成: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蘆根、竹葉、荷葉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止咳

三、清熱利濕方

五苓散

組成:澤瀉、茯苓、豬苓、白朮、桂枝

功效:清熱利濕,利尿滲濕

四、清熱化瘀方

桃紅四物湯

組成:桃花、首烏、當歸、川芎、白芍

功效:清熱化瘀,活血通絡

論曰:寸口脈數,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出,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病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駛藥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

白話文:

醫生說:如果病人脈搏在寸口位置快速跳動,同時咳嗽,嘴巴裡又反覆吐出濁痰和口水,這是怎麼回事呢?老師回答:這是肺痿的病症。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老師回答:因為病熱在人體的上焦,由於咳嗽導致肺痿,可能是因為出汗、嘔吐、口渴多喝水小便頻繁、排便困難,又因為服用瀉藥導致體液大量流失,所以才會得肺痿。另外,如果病人脈搏在寸口位置摸不到,反而出汗,陽脈摸起來緊實而陰脈摸起來不澀,三焦氣血運行遲緩,進入但不能出來,陰脈摸起來不澀,身體反而感到寒冷,但內心卻感到煩躁,經常吐口水嘴唇乾燥,小便排泄困難,這也是肺痿的病症。這是因為體液受損,大便像爛瓜,小便像豬腦,只是因為病人一直坐在那裡出汗造成的。

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脈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白話文:

他的病症是想要咳又咳不出來,咳出的痰液很乾,長時間小便不暢,脈象虛弱。肺虛吐痰沫卻不咳嗽的人,通常不覺得口渴,但小便會失禁次數多。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控制下焦所致。這是由於肺部寒虛,所以必然會眩暈。老師說:肺虛咳唾,喉嚨乾燥想喝水的人,自己會好起來。自己張口的人是由於氣短所致。

2. 甘草乾薑湯

溫臟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數,肺中冷,必眩不渴(若渴者屬消渴症,)不咳,上虛下不能制溲方。

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白話文:

治療內臟溫熱,治療肺部虛寒造成的咳出大量痰液、小便頻繁、肺中寒冷、頭暈但不口渴(若口渴則屬於糖尿病)。患者不咳嗽,上半身虛弱,下半身無法控制排尿。

方劑: 甘草(四兩) 乾薑(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服此湯已小溫覆之。(《集驗》、《肘後》有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粗略咀嚼,加三升水,煮成一升半,去掉渣滓,分成兩次服用。服用完藥湯後,蓋上被子保暖。(《集驗方》和《肘後方》中還加入了十二枚大棗。)

3. 甘草湯

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方(《翼方》名溫液湯)。

甘草二兩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溫液湯

原料:甘草二兩,切碎。

做法:加入三升水,煮至一升半,濾去渣滓,分三次服用。

4. 生薑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治療肺臟虛弱而導致的咳嗽、咳出唾液沫不止,咽喉乾燥、口渴的方劑。

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生薑 250 公克 甘草 200 公克 人參 150 公克 大棗 12 顆

將四種藥材搗成粉末狀,加入七升水煮沸,取三升藥液,過濾去除沉澱物,分成三份服用。

5. 麻黃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方。

治療肺部脹大、咳嗽且上氣,咽喉乾燥而喘不上氣,手脈浮起的人,可用以下方劑,去除心下之水。

麻黃,芍藥,生薑(仲景用乾薑),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斤),石膏(四兩)

白話文:

麻黃、芍藥、生薑(張仲景使用乾薑)、細辛、桂心(各三兩) 半夏、五味子(各半斤) 石膏(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仲景名小青龍加石膏湯,用甘草二兩,為九味。)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研成碎末,加入一斗水,煮沸後取三分之一的藥液,分三次服用。(此湯乃仲景所著,名為小青龍加石膏湯,其中加用甘草二兩,共為九味藥材。)

6. 肺癰第七

(論一首,方六首)

白話文:

論一首

人之身,大天地也;腎為水位,膀胱為水門。旦而精氣盛者,太陽也;午而機關開者,少陽也;暮而筋骨弛者,厥陰也。四肢厥者,少陽不舒也;胸中滿者,太陽不散也;下半身腫者,厥陰不泄也。

方六首

  1. 六味地黃丸
  • 益腎填精,滋陰補血
  • 主治: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心悸盜汗
  1. 金匱腎氣丸
  • 溫補腎陽,化氣利水
  • 主治:腎陽虛弱,水腫,小便不利
  1. 右歸丸
  • 補腎養肝,益精明目
  • 主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耳鳴失眠
  1. 腎氣丸
  • 補腎壯陽,溫腎散寒
  • 主治:腎陽虛衰,腰膝痠痛,陽痿早洩
  1. 補骨脂丸
  • 補腎強骨,益氣生精
  • 主治:腎精虧虛,腰膝痠軟,骨質疏鬆
  1. 氣血雙補丸
  • 補氣養血,益腎扶正
  • 主治:氣血虧虛,體倦乏力,面色蒼白

論曰:病咳唾膿血,其脈數實者屬肺癰,虛者屬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為浮寒,非肺痿。若口中闢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也。問曰:病者咳逆,師脈之何以知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後竟吐膿死。其脈何類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

白話文:

《醫書》上說:咳嗽吐膿血,脈搏有力而快是肺癰,脈搏虛弱是肺痿。咳嗽時口中自動流出津液,舌苔滑潤,這是表寒,不是肺痿。如果口中乾澀,咳嗽時胸中隱隱作痛,脈絡數而滑,這是肺癰。

問:病人咳嗽逆亂,先生把脈怎麼知道是肺癰,難道已經吐膿血所以會死,後面果然吐膿而死。他的脈搏是什麼樣的,怎麼區分的?

答:寸口脈搏微弱而數快,微弱代表有風,數快代表有熱;微弱會出汗,數快會畏寒。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已成則難治。寸口脈數趺陽脈緊,寒熱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陽脈浮緩,胃氣如經,此為肺癰。

白話文:

當風邪入侵衛氣時,會導致呼氣困難。熱邪過剩侵犯營氣時,會導致吸氣困難。風邪損傷皮毛,熱邪損傷血脈。風邪停留在肺部,患者會出現咳嗽、口乾、氣喘、咽喉乾燥但不太口渴、多唾液並有濁沫、時不時打寒顫等症狀。熱邪經過的地方,會使血液凝滯,蓄積化膿,吐出的東西像米粥一樣。膿液剛開始形成時,還可以搶救;膿液一旦形成,就很難治療了。寸口脈搏數而快,趺陽脈搏緊而有力,寒熱交替發作,所以會出現打寒顫和咳嗽的症狀。趺陽脈搏浮而緩,胃氣運行正常,這說明是肺癰。

師曰:振寒發熱,寸口脈滑而數,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病,醫反不知而以傷寒治之,不應愈也。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膿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咳唾有膿血。設膿未成,其脈自緊數,緊去但數,膿為已成也。

白話文:

老師說:患者寒戰發熱,寸口脈滑而急促,飲食起居都沒有異常,這是癰腫病,醫生卻誤診為傷寒來治療,當然不會痊癒。怎麼知道有膿?膿在哪裡,怎麼區分它的位置?老師說:假設膿在胸中就是肺癰,脈象急促,咳嗽咳出的痰中有膿血。如果膿還沒形成,脈象會又緊又急,緊的感覺消失後只剩急促,表示膿已經形成了。

7. 桔梗湯

治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乾而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是為肺癰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乾而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是為肺癰方。

治療咳嗽,胸中脹滿而發抖畏寒,脈搏數快,咽喉乾燥但不口渴,時常咳出腥臭的濃痰,久而久之會吐出米粥般的膿液,這屬於肺癰的治療方劑。

桔梗(三兩,《集驗方》用二兩,《古今錄驗方》用一兩),甘草(二兩)

白話文:

桔梗(三兩;《集驗方》用二兩;《古今錄驗方》用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必吐膿血也。(一方有款冬花一兩半。)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研成粗末,用三升水煎煮至剩下一升,去除藥渣,分成兩次服用,肯定可以吐出膿血。(另一種藥方加入一品半的款冬花。)

8. 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方。

葶藶(三兩為末),大棗(二十枚)

白話文:

白葶藶(研成細末,三兩) 大棗(二十枚)

上二味㕮咀,以水二升先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二方寸匕,煮取七合,頓服,令盡,三日服一劑,可至三四劑。治肺癰胸脅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咳逆上氣,喘鳴迫塞,宜先進小青龍湯,卻服前藥。(小青龍湯方見前第九卷傷寒門。)

白話文:

取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先用兩升水煮棗,取兩升水,去掉棗子,加入葶藶兩方寸匙,煮取七合,一次性服用,服至盡。三天服用一劑,可服三到四劑。用於治療肺癰、胸脅脹痛、全身及面部浮腫、鼻塞流清鼻涕、不辨香臭、咳嗽逆氣上衝、喘息鳴聲、胸悶不暢。應先服用小青龍湯,再服用此藥。(小青龍湯方劑見前第九卷傷寒門。)

9. 皂莢丸

治肺癰初起,咳逆上氣,時時濁唾,但坐不得臥方。

白話文:

治療肺癰初起,咳嗽逆上,時有濁唾,坐臥皆不得安的方劑。

皂莢八兩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大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必效方》以酥炙皂莢。)

白話文:

將八兩皁莢研磨成粉,用蜂蜜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大棗膏和湯水服用,每次三丸,每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必效方》建議用酥油炙烤皁莢。)

10. 黃昏湯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是為肺癰者方。

黃昏手掌大一塊,是合昏皮也。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

白話文:

治有發熱煩悶,胸中疼痛,這是肺癰,用以下方法:

傍晚取用手掌大小的合昏貝,用三碗水煮成一碗的量,分兩次服用。

11. 葦莖湯方

薏苡仁,瓜瓣(各半升),桃仁(三十枚),葦莖(切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

上四味㕮咀,納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當有所見吐膿血。

白話文:

薏仁、瓜子仁(各半公斤),桃仁(30顆),蘆葦莖(切兩公斤,加10公斤水煮,取5公斤的湯汁,過濾掉渣滓)。

四味藥材咀碎,放入蘆葦汁中煮取兩升,服下一升,這時會有膿血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