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肺臟方 (10)

1. 肺痿第六

(論一首,方四首)

論曰:寸口脈數,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出,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何從得之?師曰:病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數被駛藥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

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脈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白話文:

【肺痿第六】

(討論一段,處方四則)

討論說:在寸口部位的脈象顯示數脈,患者有咳嗽症狀,且口中反覆出現渾濁的唾液與泡沫,這是為什麼呢?老師解釋:這是肺痿病的特徵。那麼肺痿病是怎麼來的呢?老師進一步解釋:上焦部位有熱病,引發咳嗽,隨後轉變為肺痿。肺痿病可能由多種情況引起,可能是過度出汗、嘔吐、消渴伴隨頻繁小便、排便困難,或是多次使用峻烈的藥物導致瀉下,造成體內津液大量流失,因此產生肺痿病。此外,如果寸口脈象顯示脈不出,反而強行發汗,導致陽脈迅速衰弱,陰脈卻未呈現阻滯,三焦功能混亂,物質無法正常運輸,陰脈不見阻滯,身體卻反常地感到寒冷,內部反而煩躁,唾液增多,嘴脣乾燥,小便變得困難,這些都是肺痿病的症狀,原因是津液受損,大便像爛瓜,小便像豬腦,這都是因為發汗過度所致。

肺痿病患者想要咳嗽卻咳不出來,咳出來的是乾燥的泡沫,長時間下來,小便會變得不通暢,脈象顯示平和但較弱。若是肺痿病患者只吐唾沫而不咳嗽,患者通常不會感到口渴,但會有尿失禁的現象,且小便頻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上部虛弱,無法控制下部所致。這表示肺部已經受寒,必然會頭暈目眩。老師解釋:肺痿病患者若出現咳嗽、唾液增多、咽喉乾燥並想喝水的症狀,這是病情正在恢復的徵兆。而患者若持續張開嘴巴呼吸,則表示有呼吸困難的情況。

2. 甘草乾薑湯

溫臟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數,肺中冷,必眩不渴(若渴者屬消渴症,)不咳,上虛下不能制溲方。

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服此湯已小溫覆之。(《集驗》、《肘後》有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病症,名為肺痿,病症的特徵是口沫多、頻尿、肺部感覺冷、頭暈但不口渴(如果口渴的話,那可能屬於糖尿病了),並無咳嗽症狀,上半身虛弱導致下半身無法控制排尿的情況。

處方如下:

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以上兩種藥材,研磨後,用三升的水來煎煮,直到剩下一半的量,即一升半,然後去掉藥渣,將剩下的湯汁分成兩次服用。服用完此湯後,應保持身體微溫,蓋好被子。(在《集驗》和《肘後》兩書中,還加了十二枚的大棗。)

3. 甘草湯

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方(《翼方》名溫液湯)。

甘草二兩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所需材料為甘草二兩,切碎。將其與三升的水一同煮沸,直到水分熬煮至剩下一升半,然後濾掉渣滓,將剩下的湯汁分成三次服用。

4. 生薑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肺部虛弱,咳嗽且不停吐出涎沫,咽喉乾燥並且口渴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七升的水進行煎煮,最後煮至剩三升的量,然後濾掉藥渣,將藥水分成三次服用。

5. 麻黃湯

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方。

麻黃,芍藥,生薑(仲景用乾薑),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斤),石膏(四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仲景名小青龍加石膏湯,用甘草二兩,為九味。)

白話文:

[麻黃湯]的使用對象是治療肺部脹滿,咳嗽且呼吸困難,咽喉乾燥並伴有喘息,且診斷脈象浮動的患者,通常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心臟下方有水滯留的症狀。

所需藥材包括:麻黃、芍藥、生薑(張仲景的配方中使用的是乾薑)、細辛、桂心(以上每種三兩)、半夏、五味子(以上兩種各半斤)、石膏(四兩)。

將上述八種藥材切碎,然後加入十公升的水進行煎煮,最後熬製成三公升的藥汁,分三次服用(在張仲景的配方中,此方稱為小青龍加石膏湯,並且會額外添加兩兩的甘草,成為九種藥材的配方)。

6. 肺癰第七

(論一首,方六首)

論曰:病咳唾膿血,其脈數實者屬肺癰,虛者屬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胎滑,此為浮寒,非肺痿。若口中闢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也。問曰:病者咳逆,師脈之何以知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後竟吐膿死。其脈何類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為風,數則為熱;微則汗出,數則惡寒。

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於肺,其人則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已成則難治。寸口脈數趺陽脈緊,寒熱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陽脈浮緩,胃氣如經,此為肺癰。

師曰:振寒發熱,寸口脈滑而數,其人飲食起居如故,此為癰腫病,醫反不知而以傷寒治之,不應愈也。何以知有膿?膿之所在,何以別知其處?師曰:假令膿在胸中者為肺癰,其脈數,咳唾有膿血。設膿未成,其脈自緊數,緊去但數,膿為已成也。

白話文:

【肺癰第七】

(討論一段,提供六個藥方)

討論內容:如果病人咳嗽並咳出膿血,脈象顯示強勁且頻繁,這可能是肺癰。如果脈象虛弱,則可能為肺痿。若病人咳嗽但口中仍有口水,舌頭表面有滑潤的舌苔,這代表的是表面的寒症,並非肺痿。如果病人感到口乾燥,一咳嗽就感到胸部隱隱作痛,脈象反而滑利且頻繁,這就是肺癰了。

有人問:病人咳嗽,醫生如何從脈象判斷是否為肺癰,以及預測病人會因吐出血塊或膿而死亡?後果真的會因吐出膿而死亡。那種脈象特徵要如何分辨?

醫生解釋:脈象在寸口處微弱且頻繁,微弱表示有風邪,頻繁表示有熱邪;微弱表示會出汗,頻繁表示會畏寒。

風邪影響衛氣,導致呼氣困難。熱邪影響營氣,使得吸氣不易。風邪傷害皮毛,熱邪傷害血脈。風邪影響到肺部,就會造成咳嗽,口乾、喘息困難、咽喉乾燥但不會感到口渴,常吐出渾濁的泡沫,偶爾會有寒戰。熱邪所至,血液流動受阻,形成瘀滯,進而在肺部積聚成膿,吐出的膿像米粥一樣。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救治,一旦膿已經形成,治療就比較困難。脈象在寸口處頻繁,在趺陽處緊繃,是因為寒熱交錯,所以有寒戰和咳嗽。趺陽處的脈象浮緩,代表胃氣正常,這是肺癰的症狀。

醫生再說:如果病人出現寒戰和發燒,寸口處的脈象滑利且頻繁,但是飲食和生活作息都跟平常一樣,這可能是腫瘤病。醫生反而誤以為是感冒而用錯誤的方法治療,當然不會痊癒。如何知道體內有膿?又如何分辨膿在哪裡?醫生解釋:例如,如果膿在胸腔中,那就是肺癰,脈象會頻繁,且咳嗽會咳出帶血的膿。如果膿還未形成,脈象會緊繃且頻繁。等到緊繃的脈象消失只剩下頻繁,那就表示膿已經形成了。

7. 桔梗湯

治咳胸中滿而振寒,脈數咽乾而不渴,時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是為肺癰方。

桔梗(三兩,《集驗方》用二兩,《古今錄驗方》用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必吐膿血也。(一方有款冬花一兩半。)

白話文:

[桔梗湯]的治療對象是咳嗽且胸口感到悶脹,身體偶爾會冷得發抖,脈搏跳動較快,喉嚨乾燥但並無口渴感,經常咳出帶有腥臭味的濃痰,長時間後甚至會咳出像米粥般的膿液,這是肺部有嚴重炎症(肺癰)的症狀。

所需藥材: 桔梗(三兩,《集驗方》建議使用二兩,《古今錄驗方》則建議使用一兩),甘草(二兩)

製作方法: 將上述兩種藥材切碎,加入三公升的水進行煎煮,直至水量剩下約一公升,然後去掉殘渣,將藥汁分成兩次服用,服用後可能會咳出膿血。(另一個配方還包括了一兩半的款冬花。)

8. 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方。

葶藶(三兩為末),大棗(二十枚)

上二味㕮咀,以水二升先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二方寸匕,煮取七合,頓服,令盡,三日服一劑,可至三四劑。治肺癰胸脅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咳逆上氣,喘鳴迫塞,宜先進小青龍湯,卻服前藥。(小青龍湯方見前第九卷傷寒門。)

白話文:

[瀉肺湯]的用法,是用於治療肺部有膿瘍導致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病症。

使用方法如下:取葶藶三兩,磨成粉末;再取大棗二十枚。

將這兩種材料處理好後,先用水二升來煮棗,煮至剩餘二升時,撈出棗子,然後加入兩方寸匕的葶藶粉末,繼續煮至剩餘約七合水量,一次服下,讓藥效完全發揮。此藥每三天服用一劑,可以連續服用三到四劑。

這種藥適用於治療肺部膿瘍導致胸部和側腹部脹痛,全身、臉部及眼睛浮腫,鼻子堵塞且有清鼻涕流出,嗅覺失靈,咳嗽且呼吸困難,喘息時有嗚鳴聲等症狀。在服用此藥之前,應先服用小青龍湯。(小青龍湯的配方請參考前面第九卷的傷寒門。)

9. 皂莢丸

治肺癰初起,咳逆上氣,時時濁唾,但坐不得臥方。

皂莢八兩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大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必效方》以酥炙皂莢。)

白話文:

所需藥材與劑量如下:取皁莢八兩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先將藥丸與大棗膏一同放入熱水中溶開,然後服用三粒,白天需服用三次,夜晚再服用一次。(根據《必效方》中的記載,皁莢在使用前應先用酥油炒過。)

10. 黃昏湯

治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是為肺癰者方。

黃昏手掌大一塊,是合昏皮也。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

白話文:

[黃昏湯]的使用對象是用來治療有輕微發燒、咳嗽且胸部有悶熱感及壓迫感,胸口到心口部位有異樣感覺,這是用於肺部有化膿情況的患者。

在黃昏時分,取手掌大小的一塊合昏樹皮,切成小塊後,用三公升的水煮沸,熬煮至只剩下一公升的藥汁,然後將藥水分成兩次服用。

11. 葦莖湯方

薏苡仁,瓜瓣(各半升),桃仁(三十枚),葦莖(切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

上四味㕮咀,納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當有所見吐膿血。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葦莖湯」,內容如下:使用薏苡仁和冬瓜子,兩者各半升;加上三十顆桃仁;以及葦莖二升(要先切成小段,用水兩鬥煮至剩五升,然後濾掉葦莖)。

將上述四種藥材進行粗碎處理,然後放入葦莖煮出的汁液中,再煮至剩下兩升。每次服用一升,服用後可能會看到排出的痰液或嘔吐物中帶有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