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8)
卷十七 肺臟方 (8)
1. 竹葉飲子
竹葉,蘇子(各一升),紫菀,白前(各二兩),百部,甘草,生薑(各三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下前丸,藥盡更合。
白話文:
這份古方名為「竹葉飲子」,內容如下:使用竹葉和蘇子各一升、紫菀與白前各二兩、百部、甘草和生薑各三兩。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然後用八升的水來煎煮,直到水分剩下三升。在溫熱的狀態下服用,此飲子用來輔助吞服先前的藥丸。當藥材用完後,可再次配製。
2. 人參湯
安食下氣,理胸脅並治客熱方。
人參,麥冬,乾薑,當歸,茯苓,甘草,五味子,黃耆,芍藥,枳實(各一兩),桂心(三兩),半夏(一升),大棗(十五枚)
上十三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每服九合,從旦至晡,令盡。皆熱服,慎勿冷。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人參湯,主要功效為安定胃口、調節氣機,能疏理胸脅不適,並可治療外感熱病。
所需藥材有:人參、麥門冬、乾薑、當歸、茯苓、甘草、五味子、黃耆、白芍、枳實(以上各十公克),肉桂(三十公克),半夏(三百公克),大棗(十五顆)。
將上述十三種藥材切碎,加入約180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600毫升,濾掉藥渣。每次服用約270毫升,從清晨到傍晚,需將煎好的藥全部喝完。每次服用時要趁熱,避免冷服。
3. 海藻橘皮丸
下氣治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衝肺息奔,令咽喉氣悶往來方。
海藻,橘皮,白前(各三分),杏仁,茯苓,芍藥,桂心(各五分),蘇子(五合),棗肉,桑白皮,昆布(各二兩),吳萸,人參,白朮,葶藶(各一兩)
上十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二,加至十五丸,以小便利為度。
治氣上方:硇砂,細辛,牛膝(等分)
上三味為末,氣發酒服方寸匕,後三日忌酒,余禁如藥法。
治上氣方:
上酥(一升),獨頭蒜(五顆)
上二味先以酥煎蒜,蒜黃出之,用生薑汁一合,共煎令熟,空腹溫服一方寸匕。
治上氣嘔吐方:
芥子二升為末蜜丸,寅時以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並治臍下絞痛。
治勞氣方:
小芥子三升搗末,絹袋盛酒三斗浸,密封七日,去滓,溫服半升,漸至一升半,得力更合,忌如藥法。
治上氣三十年不瘥方:
大棗,杏仁(各百枚),豉(一百二十粒),川椒(二百粒)
上四味先搗杏仁、豉令熟,後納棗、椒更搗,為丸如棗核大,含稍稍咽之,日三夜一。
治積年上氣不瘥垂死者方:
莨菪子(熬令色變),熟羊肝(薄切曝乾)
上二味各搗等分,以七月七日神醋拌令相著,夜勿食,空腹服二方寸匕,須臾拾針,兩食間以冷漿白粥二匕止之,隔日一服,永瘥。四十日內,得煮飯汁作蕪菁羹食之,以外一切禁斷。
下氣方:
生薑(五兩),小麥(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又方,大棗(十四枚),紫蘇莖葉(切一升)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水煮亦得。一方加橘皮半兩。(《肘後》無棗用橘皮。)
治氣方:
桃皮二斤,去黃者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瘥止。
又方,驢脂二合,酒服,日二,瘥止。
又方,黃牛乳二升,煎取一升,和生乳一升,空腹服之,日二。
又方,驢乳初服三合,三日後服五合,後至七合,七日後至一升。忌葵菜、豬魚油等。
又方,尿,空腹服,百日即止。治一切病。
又方,烏牛尿,空腹服,日再,至三升止。
補氣虛逆方:
大棗(三升),甘皮(去脈,十具),乾薑(二兩),地黃(八兩)
上四味治,下篩,酒四升漬棗三宿,漉出棗取酒為炊汁,將棗納甑中微火蒸,令棗膏入釜中酒里,煎酒令至二升許,候棗只存皮核乃止火貯器中,將前散及熱下攪令調,大略與糖相似,酒服二合,日再。此方非只補氣,亦通治一切短氣,並形骸羸瘦神良。
大補氣方:
地黃(五兩),秦椒,甘草(各一兩),骨皮,乾薑,昆布(各四兩),白朮,桂心,人參,厚朴,海藻(各三兩),羊腎(一具去膏),羊肚(一具去膏治如食法)
上十三味治,下篩,納羊肚中,合腎縫塞肚口,蒸極熟為度,乘熱,木臼合搗取肚、腎與藥為一處,曝乾更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
白話文:
【海藻橘皮丸】
功效:此方能降氣,治療風虛導致的胸部脹滿,膀胱虛弱冰冷,以及氣上衝肺引起的呼吸困難,使咽喉有悶感,症狀時好時壞。
藥材:海藻、橘皮、白前各三份,杏仁、茯苓、芍藥、桂心各五份,蘇子五合,棗肉、桑白皮、昆布各二兩,吳萸、人參、白朮、葶藶各一兩。
製法:將上述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搓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一天二次,逐漸增加至十五丸,直到小便順暢即可。
另一治療氣逆的方子:硇砂、細辛、牛膝等分,將三種藥材研磨成粉,發作時用酒送服方寸匕,之後三天需避免飲酒,其他禁忌則依藥物使用說明。
治療上氣嘔吐方:先以一升酥油煎五顆單瓣大蒜,待大蒜變黃後取出,加入一合生薑汁,一同煎煮至熟,空腹時溫服一方寸匕。
治療上氣三十年未愈方:大棗、杏仁各一百枚,豆豉一百二十粒,川椒二百粒,先將杏仁、豆豉搗碎煮熟,再加入棗和川椒再搗,做成棗核大小的丸子,慢慢吞服,一天三次,夜晚一次。
治療長期上氣不癒、瀕臨死亡的方子:將莨菪子炒至顏色變化,與熟羊肝薄切晾乾後,等量研磨,於七月七日用神醋拌勻,晚上不吃東西,空腹服用兩方寸匕,片刻後會感到如被針刺,兩餐之間用冷漿或白粥兩匙止住,每隔一天服用一次,可以痊癒。四十天內,可吃煮飯湯汁搭配蕪菁羹,其他一切需禁止。
降氣方:五兩生薑,一升小麥,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一次性服下。
治療氣逆方:用兩斤桃皮去黃部分,以五升水煮至剩三升,每次服一升,病癒即停。
補氣虛逆方:大棗三升,甘草皮去脈十具,乾薑二兩,地黃八兩,將藥材處理後過篩,以四升酒浸泡棗子三晚,然後將棗子放入甑中用微火蒸,讓棗膏滴入鍋中的酒裡,煮至約二升,等棗子只剩皮核時熄火,與前藥混合攪拌均勻,類似糖的稠度,每日服用兩次,每次兩合。此方不僅補氣,也適用於所有短氣症狀,對於身體瘦弱者特別有效。
大補氣方:地黃五兩,秦椒、甘草各一兩,骨皮、乾薑、昆布各四兩,白朮、桂心、人參、厚朴、海藻各三兩,羊腎一副去脂肪,羊肚一副去脂肪並按食用方法處理。將藥材處理後過篩,放入羊肚中,縫合肚口,蒸至極熟,趁熱搗碎,晾乾後再搗成粉末,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方寸匕,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