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6)
卷十六 胃腑方 (6)
1. 附子粳米湯
治腹中寒氣脹滿,腸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方。
附子(一枚),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米,熟去滓,每服一升,日三服(《集驗方》加乾薑二兩)。
白話文:
這份古方是用來治療因腹部寒氣導致的脹氣、腸胃鳴叫劇痛,以及胸口脹滿、反胃嘔吐的處方。
所需藥材如下:炮附子一枚,半夏半升,粳米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
以上五種藥材,先進行切碎處理,然後加入八升水與粳米一同熬煮,待米熟後過濾掉渣滓。每次服用一升,一天需服用三次。(根據《集驗方》記載,還可額外添加乾薑二兩)
2. 厚朴三物湯
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方。
厚朴(半斤),大黃(四兩),陳枳實(大者五枚)
上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納大黃,煎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腹中轉動者勿服,不動者更服。一方加芒硝二兩。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病症,病徵為腹部脹滿並且持續發燒數十天,脈搏浮動且頻率快,但食慾未受影響,飲食如常的處方。
處方內容如下:
- 厚朴半斤
- 大黃四兩
- 陳年枳實五個(選大的)
將以上三種藥材切碎,用十二升的水來煎煮,煮至剩五升時加入大黃,再煎至剩三升後,去掉殘渣。一次服用一升,如果服藥後腹部有轉動感就不需再服用,若無反應則可再服用。另外,有些處方會再添加二兩的芒硝。
3. 厚朴七物湯
治腹滿氣脹方。
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心(二兩),生薑(五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嘔逆者加半夏五合。利者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腹部脹滿、氣脹的。
藥材如下:厚朴半斤,甘草、大黃各三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心二兩,生薑五兩。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的水煮沸,煮至剩下五升,然後濾掉藥渣,再加入大黃,繼續煮至剩四升。每次服用八合,一天三次。如果伴有嘔吐現象,可再加半夏五合。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則去掉大黃。若是體內寒氣較重,可以增加生薑的量至半斤。
4. 吳茱萸湯
治久寒胸脅逆滿,不得食方。
吳茱萸,半夏,小麥(各一升),甘草,人參,桂心(各二兩),生薑(八兩),大棗(二十枚)
上八味㕮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長期因寒冷導致胸口與脅部不適、腹部脹滿,以及影響飲食的處方。
所需藥材為:吳茱萸、半夏、小麥(各約30公克),甘草、人參、肉桂(各約6公克),生薑(約24公克),大棗(約20個)。
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再以五公升的酒和三公升的水一同煎煮,最後煮至剩三公升的藥汁,分三次服用。
5. 大桂湯
治虛羸胸膈滿方。
桂心,生薑(各一斤),半夏(一升),黃耆(四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治男子卒勞內傷,汗出中風,腹脹大,飢食不下,心痛,小便赤黃時白,大便不利方:
大黃,葶藶,寒水石,苦參,黃連,栝蔞根(等分)
上六味為末蜜丸,以豉汁和飲服,如梧子大二丸,日三,加至十丸。
白話文:
【大桂湯】
這是治療身體虛弱、胸膈有飽脹感的處方。
藥材:肉桂、生薑(各500公克),半夏(330公克),黃耆(120公克)。
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15公升的水煎煮,熬至剩5公升,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
這是治療男性突然因勞累造成內傷,出汗後感受風邪,腹部脹大,雖飢餓但吃不下食物,心臟疼痛,小便顏色赤黃或有時變白,排便不順的處方:
藥材:大黃,葶藶,寒水石,苦參,黃連,栝蔞根(等量)。
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蜂蜜丸,用豆豉汁調和後服用,每次服用兩顆像梧桐樹果實大小的藥丸,一天三次,可逐漸增加到十顆。
6. 灸法
臚脹脅腹滿,灸膈俞百壯,三報。
胸滿心腹積聚痞痛,灸肝俞百壯,三報。
脹滿水腫,灸脾俞隨年壯,三報。
腹中氣脹引脊痛,多飲食,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季脅。
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灸三焦俞,隨年壯。
脹滿雷鳴,灸大腸俞百壯,三報。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脘百壯,三報。穴在鳩尾下三寸。
腹滿脹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穴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滯下痛冷,灸氣海百壯。穴在臍下一寸。忌不可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小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穴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積泄利,灸天樞百壯。穴在臍旁相對,橫去臍兩旁各二寸。
白話文:
[灸療法]
-
如果你有腹部脹大、脹滿的問題,可以灸療膈俞穴,每次一百次,需要做三次。
-
若有胸脹、心腹有硬塊、悶痛的症狀,可以灸療肝俞穴,每次一百次,也需要做三次。
-
水腫、腹部脹滿,可以灸療脾俞穴,次數等於你的年齡,同樣要做三次。
-
腹部脹氣且背痛,飲食多但身體瘦弱,這種情況被稱為食晦,應先灸療脾俞穴,再灸療季脅穴。
-
臟腑有硬塊、腹部脹滿、身體瘦弱、無法進食,可以灸療三焦俞穴,次數等於你的年齡。
-
腹脹且腸鳴,可以灸療大腸俞穴,每次一百次,需做三次。
-
腹脹且氣結、感覺寒冷,可以灸療胃脘穴,每次一百次,需做三次。此穴位在鳩尾穴下方三寸處。
-
腹脹且繞著肚臍痛,且硬到無法進食,可以灸療中守穴,每次一百次。此穴位在肚臍上方一寸處,又名水分穴。
-
腹脹且有硬塊、下腹疼痛且冰冷,可以灸療氣海穴,每次一百次。此穴位在肚臍下方一寸處,但不適合針刺。
-
腹脹且像水腫,小腹硬如石頭,可以灸療膀胱募穴,每次一百次。此穴位在肚臍下方四寸的中極穴處。
-
腹脹且腎冷、有硬塊、腹瀉,可以灸療天樞穴,每次一百次。此穴位在肚臍兩側,水平距離肚臍兩寸的地方。
7. 痼冷積熱第八
(論一首,脈一條,方二十首,灸法一首,附寒疝骨蒸)
論曰:凡人中寒者喜欠,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凡瞻病者,未脈望之,口燥清涕出善嚏欠。此人中寒,其人下痢,以裡虛故也。欲嚏不能,此人腹中痛。凡寒脈沉弦,脈雙弦者寒也。弦脈狀如張弓弦,按之不移。脈弦數者,當下其寒。脈雙弦而遲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右手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澀澀惡寒。師曰:遲者為寒,澀為無血。寸口脈微,尺中緊而澀。緊即為寒,微即為虛,澀即為血不足,故知發汗而復下之。(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在第十七卷中)。
白話文:
[對於長期冷熱交錯病症的第八篇討論]
在談到人體受寒的情況,會常打哈欠,而且鼻涕也會自然流出。如果一個人因內熱而面色平和,他則會常打噴嚏。醫生在診斷病人之前,只通過觀察,若看到病人嘴巴乾燥、流清鼻涕且常打噴嚏或哈欠,就能判斷此人受了寒。此類病人的症狀通常包括下痢,這是因為體內虛弱所致。如果一個人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這表示他的腹部可能有疼痛。一般來說,脈象沉弦是體內有寒的徵兆。雙弦脈代表體內有寒。弦脈的特徵就像拉緊的弓弦,一按就不會動。如果脈象呈現弦數,應該用下法來驅除體內的寒氣。如果脈象呈現雙弦且遲緩,這表示心下有堅硬的物質。如果脈象大且緊,代表陽中有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下法治療。
右手寸口脈象呈弦,代表兩脅下有拘束感且疼痛,此人會感到全身冰冷。醫學上認為,脈象遲緩表示有寒,而脈象澀則表示血液不足。右手寸口脈象微弱,而尺中脈象緊且澀。緊脈代表有寒,微脈代表體虛,澀脈代表血液不足,因此,知道病人先前有過發汗後又再使用下法的情況。(大露宿丸,一種用於治療各種寒症的藥方,詳細內容在第十七卷中)。
8. 露宿丸
主寒冷積聚方。
礜石,桂心,附子,乾薑(各二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後稍加之。
又方,治遇冷氣,心下結緊嘔逆,寒食不消,並主傷寒,晨夜觸寒冷惡氣方。
礜石,桂心,附子,烏頭(各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胡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藥耐寒,忌熱食,近火。宜冷飲食。
白話文:
【露宿丸】
主要用於治療因寒冷導致的身體凝滯、積聚問題的處方。
使用礜石、肉桂中心部分、附子、乾薑(以上各兩兩)這四種藥材。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蜂蜜製成大小如同梧桐子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每日三次。之後可根據情況逐漸增加服用量。
另一個處方,專治受到冷空氣影響,導致胸口悶緊、反胃嘔吐,或是吃了冷食無法消化,以及感冒風寒,日夜遭遇寒冷惡劣天氣的情況。
使用礜石、肉桂中心部分、附子、烏頭(以上各四兩)這四種藥材。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粉,再以蜂蜜製成大小如同胡豆的藥丸,以酒吞服三粒,每日三次,可逐漸增加到十粒。服用此藥能抵抗寒冷,但需忌諱熱食和接近火源。適合食用冷飲食。
9. 大露宿丸
(方見第十七卷肺臟氣極門)。
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臍下冷,百病,五勞七傷。第一令人能食,二強盛,三益氣,四有子神驗方:
大豆(三升半),生地(十五斤取汁),烏頭(一百五十枚)
上三味,以除日㕮咀烏頭,以酒一斗半,和生地汁浸烏頭至破日絞去滓,納豆藥汁中,至除日出曝之,有汁更浸曝之,至汁盡藥成。初服從二豆起,可至二十豆,酒服之。有病空腹服,無病食後服,四時合,並得二月三月為上時,藥令人能食,益氣,強盛,有子,發白反黑,齒落重生,先病熱人不可服。
治心腹痼冷,百治不瘥方:曲末(三升),白朮(五兩),乾薑,桂心(各三兩),川椒,吳茱萸(各二兩)
上六味治,下篩,以米飲服方寸匕,日二。不過五劑,諸冷頓瘥,無忌,空腹服之。
治積年冷病方:川椒(二兩),香豉(一升)
上二味,搗椒為末,和豉更搗三千杵,丸如彈丸大,食前酒服七丸,日再。
治諸冷極,醫所不治方:
馬藺子九升,淨治去土,空腹服一合,日三。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取瘥乃止。
白話文:
【大露宿丸】
(此方出自第十七卷肺臟氣極門)
主治:長久的風濕冷痛,頭暈目眩,胃寒,手腳冰冷,肚臍下方冷,各種疾病,以及五勞七傷。
四大功效:
- 使人食慾大增,
- 增強體質,
- 益氣養身,
- 有利於生育,這是一個經過神驗的祕方:
所需藥材:黃豆三升半,新鮮地黃十五斤榨汁,烏頭一百五十枚。
製作方法:在除日這天,將烏頭切碎,用一斗半的酒與地黃汁浸泡烏頭,直到破日將渣滓絞掉,再把黃豆放入藥汁中浸泡,到除日取出曬幹,如有殘留的藥汁再浸泡再曬,直至藥汁完全被吸收,藥丸即完成。初次服用時,可以從兩粒黃豆開始,逐漸增加到二十粒,用酒送服。有病的人應空腹服用,無病的人飯後服用。此藥四季皆宜,但以二月、三月為最佳服用時間。此藥能增進食慾,益氣養身,增強體質,有利生育,能使白髮變黑,脫落的牙齒重新生長,但是原本體質偏熱的人不宜服用。
另一個治療心腹冷痛,各種治療都無效的方子:麴末三升,白朮五兩,乾薑,肉桂(各三兩),花椒,吳茱萸(各二兩)
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過篩,每次服用一寸大小的量,每日二次。服用不到五劑,所有冷痛病症都會得到改善,服用時無需忌口,空腹服用效果更佳。
還有一個治療多年冷病的方子:花椒二兩,香豉一升
以上兩種藥材,花椒磨成粉末,與香豉一起再搗三千次,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飯前用酒送服七粒,每日二次。
最後一個治療各種嚴重冷症,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的方子:
馬藺子九升,清除雜質後,空腹服用一合,每日三次。可以用水或酒送服,服完後需立即吃東西壓住,直到病情好轉才能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