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3)
卷十六 胃腑方 (3)
1. 治中散
食後吐酸水方。
乾薑,食茱萸(各二兩)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胃冷服之驗。
白話文:
這是治療飯後反酸的處方。
所需藥材為乾薑和食茱萸,每種各取二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研磨細緻後過篩,用酒送服約方寸匕大小的量,一天服用兩次。對於胃部虛寒導致的症狀,此方有顯著療效。
2. 嘔吐噦逆第五
(論一首,脈一首,方二十四首)
(灸法十五首)
夫吐家,脈來形狀如新臥起,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即吐,陽浮而數亦為吐。寸口脈緊而芤,緊即為寒,芤即為虛,寒虛相搏,脈為陰結而遲,其人即噎。關上數,其人則吐。趺陽脈微而澀,微即下利,澀即吐逆,谷不得入。趺陽脈浮者,胃氣虛也。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並爭,但出不入,其人即嘔而不能食,恐怖如死,寬緩即瘥。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難治。
論曰:凡服湯嘔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後服余湯,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嘔者多食生薑,此是嘔家聖藥。
白話文:
【嘔吐呃逆第五】
(論述一篇,脈象一篇,藥方二十四篇)
(灸法十五篇)
關於嘔吐的患者,其脈象呈現如同剛起牀的樣子,陽脈緊實,陰脈快速。這種人進食後就會嘔吐,如果陽脈浮且快也是會嘔吐的症狀。寸口脈象若緊而芤,緊表示體內有寒氣,芤則代表虛弱,寒虛互相作用,使得脈象呈現爲陰結且遲緩,這個人就會感到噎住。關上的脈象如果快速,這人就會嘔吐。趺陽脈微弱且澀滯,微弱預示腹瀉,澀滯則預示嘔吐和反胃,食物無法正常消化。趺陽脈浮,顯示胃氣虛弱。寒氣位於上部,憂鬱之氣位於下部,這兩股氣力相互爭鬥,導致只出不進,這個人就會嘔吐且無法進食,感覺像要死去一樣,但當情緒放鬆時症狀會有所緩解。
如果嘔吐並且脈象虛弱,同時伴有小便過多,身體微熱,出現四肢厥冷的情況,治療起來較爲困難。
論說:凡是服用湯藥後嘔吐,藥物無法順利進入腹中的,可以先用三兩的甘草,加入三升的水煮至剩下二升,服用後可能引發嘔吐,但只要服了之後沒有再吐出來,情況反而更好。待病情穩定下來,然後繼續服用其他湯藥,這樣就能順利吸收且不再嘔吐。對於嘔吐的人,多吃生薑,因爲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聖藥。
3. 半夏湯
治逆氣心中煩悶,氣滿嘔吐氣上方(一名小茯苓湯)。
半夏(一升),生薑(一斤),茯苓,桂心(各五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少氣加甘草二兩。
白話文: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半夏一升,生薑一斤,茯苓與肉桂各五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再以八升的水煎煮至剩二升半,然後分三次服用。如果病人有呼吸短促的現象,則可在方中加入二兩的甘草。
4. 小半夏加茯苓湯
治諸嘔噦,心下堅痞,膈間有水痰,眩悸(方見後十八卷,大腸腑痰飲門)。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各種嘔吐症狀,以及胸口有硬塊或脹滿感,特別是當你的上腹部到胸部之間有水痰造成的暈眩和心悸。這種情況適用「小半夏加茯苓湯」,該處方可在後面第十八卷,大腸腑痰飲門中找到。
5. 前胡湯
治寒熱嘔逆少氣,心下堅聚膨脝滿不得食,寒熱消渴補不足方。
前胡,生薑(各二兩),甘草,朴硝(湯成下),大黃(別浸,各三兩),茯苓,半夏,麥冬,當歸,芍藥,滑石,石膏,栝蔞根,黃芩,附子,人參(各一兩)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四服。
治嘔吐,四肢痹冷,上氣腹熱,三焦不調方:
前胡,川芎,甘草,當歸,石膏,人參,桂心,橘皮(各二兩),芍藥(三兩),半夏(四兩),生薑(五兩),大棗(三十枚)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三升,下黃芩三兩合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不用黃芩。)
白話文:
【前胡湯】
這帖藥方用來治療忽冷忽熱、噁心嘔吐、呼吸短促,以及胸口有硬塊、腹部脹滿吃不下飯的症狀,也能緩解因寒熱導致的口渴,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
藥材包括:前胡、生薑各60克,甘草、朴硝(在湯煮好後再放入)、大黃(需先浸泡,各90克),茯苓、半夏、麥冬、當歸、芍藥、滑石、石膏、栝蔞根、黃芩、附子、人參各30克。
將以上16種藥材切碎,加入12公升的水,熬煮至剩6公升,分四次服用。
另一帖藥方,能治療噁心嘔吐、四肢冰冷、上氣道熱感、腹部不適,以及三焦運作失調的問題:
藥材包含:前胡、川芎、甘草、當歸、石膏、人參、桂心、橘皮各60克,芍藥90克,半夏120克,生薑150克,大棗30枚。
將以上12種藥材切碎,加入13公升的水,並加入90克的黃芩一起熬煮,煮至剩3公升,分三次服用。(另外有一個版本的藥方不使用黃芩。)
6. 小麥湯
治嘔吐不止方。
小麥(一升),人參,厚朴(各四兩),茯苓(三兩),甘草(一兩),青竹茹(二兩),薑汁(三合)
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持續嘔吐的處方。
所需材料為:小麥一升、人參四兩、厚朴四兩、茯苓三兩、甘草一兩、青竹茹二兩、薑汁三合。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加入八升的水進行煎煮,最後煮至剩三升的藥液,然後濾掉藥渣。所得藥液分成三次服用。
7. 豬苓散
治嘔而膈上寒方。
豬苓,茯苓,白朮(各三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渴者多飲水。
白話文:
這是[豬苓散]的處方,用來治療有噁心嘔吐且上膈感到寒冷的狀況。
所需藥材為:豬苓、茯苓、白朮,這三種藥材各取三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過篩製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方寸匕大小的量,每日服用三次。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多喝一些水。
8. 犀角人參飲子
治嘔逆胃氣虛邪,風熱,不下食並皆治之方。
犀角,人參(各三兩),薤白(五兩),粟米(一合)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至二升下米,煮令米熟,分四服,相去人行七里久,進一服。
治嘔噦方:
人參(一兩),大麻子(八合,一作胡麻仁),橘皮(一分),枇杷葉(八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煮枇杷葉,取五升下藥,煮取三升納麻仁,稍飲之。
治氣厥嘔噦不得息方:
豉(一升),半夏(八兩),生薑(二兩),人參,前胡,桂心,甘草(各一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又方,豉(一升),橘皮(二兩),生薑,甘草(各一兩),附子(一枚),大棗(十五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
白話文:
【犀角人參飲子】
這張處方適用於治療因胃氣虛弱及邪風熱氣導致的反胃嘔吐,以及吞嚥困難的症狀。
所需材料如下:犀角、人參(各90克)、薤白(150克)、粟米(一小碗)。
處理方式:將前三種藥材切碎,加入五公升的水進行熬煮,待水分剩下兩公升時,再加入粟米,煮到米熟透後,將湯汁分成四份服用。每份之間的服用時間間隔應為正常人步行七里的距離所需的時間。
【治療嘔吐的處方】
所需材料如下:人參(30克)、大麻子(約160克)、橘皮(3克)、枇杷葉(240克)。
處理方式:將所有藥材切碎,先用十公升的水熬煮枇杷葉,待水分剩下五公升時,再將其他藥材加入,煮到剩三公升時,加入麻仁,可小口慢慢飲用。
【治療氣厥嘔吐無法呼吸的處方】
所需材料如下:豆豉(250克)、半夏(240克)、生薑(60克)、人參、前胡、桂心、甘草(各30克)。
處理方式:將所有藥材切碎,加入九公升的水熬煮,待水分剩下三公升時,將其分成三份服用。
另一個處方:豆豉(250克)、橘皮(60克)、生薑、甘草(各30克)、附子(一個)、大棗(15個)。
處理方式:將所有藥材切碎,加入九公升的水熬煮,待水分剩下三公升時,將其分成三份,每日服用三次。
9. 橘皮湯
治乾嘔噦若手足厥冷者方。
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上二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更合服之。
白話文:
所需材料為:橘皮四兩,生薑半斤。
將以上兩種材料切碎,然後用七升的水來煮,煮至剩餘三升水量時熄火。煮好的藥湯分成三次服用,如果症狀未見改善,可再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