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胃腑方 (2)

1. 人參散

補胃虛寒,身枯絕,諸骨節皆痛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補胃虛寒,身枯絕,諸骨節皆痛方

補養胃虛寒,身體瘦弱虛弱,全身骨節都疼痛的方劑。

人參甘草細辛(各六分),麥冬,桂心,當歸(各七分),乾薑(二兩),遠志(一兩),吳茱萸(二分),川椒(三分)

白話文:

人參 6 分 甘草 6 分 細辛 6 分 麥冬 7 分 桂心 7 分 當歸 7 分 乾薑 2 兩 遠志 1 兩 吳茱萸 2 分 川椒 3 分

上十味治,下篩,食後,溫酒服方寸匕。

白話文:

十味煎服,過濾後,飯後溫酒送服一匙。

2. 喉嚨論第三

(論一首)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病發於中者,按之甚痛,或至脅肋。其狀變易,或得或失,時發時止,甚則陷下,按之不痛,時亦拘急,時亦掣引。

如果疾病發作在人體的內部,按壓時會感到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可能延伸到肋骨兩側。這種疾病的表現會經常發生變化,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發作的時間也不定,有時候嚴重時會導致器官下垂,這時按壓患處不會感到疼痛;有時也會導致肌肉收縮痙攣,甚至出現抽搐的現象。

論曰:喉嚨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其層圍十二重,應十二時)。主通利水穀之道,往來神氣。若臟熱,喉則腫塞氣不通,烏翣膏主之(方見第六卷中)。若腑寒,喉則耿耿如物,常欲窒癢痹涎唾。母姜酒主之(方見第六卷中)。熱則開之,寒則通之,不熱不寒,依臟調之。

白話文:

古人說:喉嚨是脾胃的表徵。(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寬二寸。有十二層包裹,對應十二時辰)。它的主要功能是疏通食物和水液的通道,讓氣血運轉。如果髒腑有熱,喉嚨就會腫脹阻塞,氣息不通,可以使用烏翣膏來治療(配方請見第六卷)。如果臟腑有寒,喉嚨就會有異物感,經常會感到窒息、發癢和流粘稠的唾液。可以使用母姜酒來治療(配方請見第六卷)。如果有熱證,就用開清之法;如果有寒證,就用溫通之法;如果不熱也不寒,就根據臟腑的情況進行調理。

3. 反胃第四

(脈二首,方十三首,灸法三首)

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之微澀。

白話文:

脈象:寸脈緊,尺脈澀,表示此人胸悶,無法進食且嘔吐。嘔吐停止時,可以下瀉,因此無法進食。如果嘔吐尚未停止,表示這是胃反,所以尺脈就變成微澀。

趺陽脈浮而澀,浮即為虛,澀即傷脾,脾傷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為胃反。趺陽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白話文:

趺陽脈浮而澀

  • 浮:脈浮起,表示虛證
  • 澀:脈阻滯不流暢,表示脾胃受傷
  • 脾胃受傷:脾胃運化功能減弱,無法消化食物

症狀: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 進食後在傍晚嘔吐
  • 傍晚進食後在早上嘔吐
  • 胃中宿存的食物無法消化

此稱胃反

趺陽脈緊而澀

  • 緊:脈搏有力,表示病邪較重
  • 澀:脈阻滯不流暢,表示脾胃受傷

預後:此病難治

治胃虛反食下喉便吐方:

白話文:

治胃虛反食下喉便吐方:

  • 黃耆(四兩)
  • 白朮(三兩)
  • 黨參(三兩)
  • 茯苓(三兩)
  • 山藥(三兩)
  • 蓮子(三兩)
  • 大棗(三兩)
  • 生薑(一片)
  • 大麥(一撮)

治療胃虛弱、食物進入喉嚨就吐出的方子:

  • 黃耆 120 克
  • 白朮 90 克
  • 黨參 90 克
  • 茯苓 90 克
  • 山藥 90 克
  • 蓮子 90 克
  • 大棗 90 克
  • 生薑 1 片
  • 大麥 少量

人參(一兩),澤瀉甘草,桂心(各二兩),橘皮乾薑(各三兩),茯苓(四兩),竹茹(五兩)大黃(六兩)

白話文:

人參:一兩 澤瀉:二兩 甘草:二兩 桂心:二兩 橘皮:三兩 乾薑:三兩 茯苓:四兩 竹茹:五兩 大黃:六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黃。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白話文:

取九味藥材,以水八升加進去煮,煮到剩下三升,每次服用七合。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如果已經通便,就不要加用大黃。

治療胃部反覆嘔吐、食物吐出不停的方劑:

人參,桂心,澤瀉(各二兩),茯苓(四兩),橘皮,甘草,黃耆(各三兩),大黃(一兩半),生薑(八兩),半夏(一升),麥冬(三升)

白話文:

人參、桂皮、澤瀉(各 120 公克),茯苓(240 公克),橘皮、甘草、黃耆(各 180 公克),大黃(90 公克),生薑(480 公克),半夏(600 毫升),麥冬(1800 毫升)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羸人六合。已利去大黃。

治反胃而渴方:

茯苓,澤瀉,半夏(各四兩),桂心,甘草(各二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薑四兩。)

治胃反朝食暮吐,食訖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白話文:

1. 十一味濃縮藥材

取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七升二合的水煎煮,取三升二合藥液。每服八合,一天三次,晚上一次。身體虛弱的人,每次服六合。體質虛弱者去除大黃。

2. 治療反胃而感覺口渴的方劑:

茯苓、澤瀉、半夏(各 120 克),桂心、甘草(各 60 克)

將上述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五升的水煎煮,取二升藥液,分三次服用。(另有一種方劑加入生薑 120 克。)

3. 治療胃反流、早晨嘔吐,飯後腹痛的方劑(適用於長期受寒引起的):

橘皮(三兩),甘草,厚朴,茯苓,桂心,細辛杏仁,竹皮(各二兩),檳榔(十枚),前胡(八兩),人參(一兩),生薑(五兩)

白話文:

橘皮(90 克),甘草、厚朴、茯苓、桂心、細辛、杏仁、竹皮(各 60 克),檳榔(10 枚),前胡(240 克),人參(30 克),生薑(150 克)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一方有甘皮二兩。)

白話文:

十二味湯劑,用一斗三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另有一方含有甘皮二兩。)

又方,橘皮(三兩),人參,白朮(各二兩),桂心(一兩),川椒(一百二十枚),薤白(一握)

白話文:

另一種藥方:

  • 橘皮 30 克
  • 人參 20 克
  • 白朮 20 克
  • 桂心 10 克
  • 川椒 120 顆
  • 薤白 1 束

上六味㕮咀,以水二升漬一宿,納羊肚中縫合,以三升水煮,水盡出之,決破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取葛根、參、朮、草果、厚朴、茯苓這六味藥材磨碎,用兩升水浸泡一晚,然後放入羊肚中縫合,再用三升水煮,直到水煮乾後取出,去除殘渣後,分三次服用。

又反胃大驗方: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 吐食逆嘔,久不愈者,以麥芽、麥曲、甘草、砂仁各二兩,水煎服。

繁體中文翻譯

  • 嘔吐反胃,久治不癒者,取麥芽、麥曲、甘草、砂仁各兩,水煎服。

  • 嘔吐反胃,已經持續很久沒有痊癒的話,可以取麥芽、麥曲、甘草、砂仁各兩,用清水煎煮服用。

前胡,生薑(各四兩),橘皮(三兩),阿膠(一兩),大麻仁(五合),桂心(三寸),甘草(五寸),吳茱萸(四合),大棗(十枚)

白話文:

前胡、生薑(各 200 克),橘皮(150 克),阿膠(50 克),大麻仁(250 毫升),桂心(9 釐米),甘草(25 釐米),吳茱萸(200 毫升),大棗(10 枚)

上九味㕮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三服。

白話文:

將上九種藥材和水三升、酒二升一起煮,煮到只剩一升七合,分三份服用。

華佗治胃反為病,朝食暮吐,心下堅如杯升,往來寒熱,吐逆不下食,此為關上寒澼所作,將成肺痿,治之之方:

白話文:

華佗治療胃病,結果反而使病症加重,早晨吃進的食物晚上吐出,心下堅硬得像杯子和鬥那麼大,時常發冷發熱,吐逆不止,不能進食,這是因為關上受寒邪侵襲所致,將要發展成肺癆,治療方法如下:

真珠,丹砂,雄黃(各三兩),朴硝(五兩),乾薑(十累)

白話文:

真珠、丹砂、雄黃(各三兩)、朴硝(五兩)、乾薑(十兩)

上五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若小煩者,飲水自解,然無所忌。神良無比。(一方用桂心一兩。)

白話文: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一開始服用三顆。如果感到輕微心煩,喝點水就能解除,其他沒有什麼禁忌。此方藥效非常顯著。(另有方子使用一兩桂心。)

治胃反食即吐方:

白話文:

治胃反食即吐方。

人參二錢,白朮五錢,佛手二錢,陳皮半兩。

治療胃反酸即嘔吐的藥方。

人參兩錢、白朮五錢、佛手兩錢、陳皮半兩。

粟米作面,水和作丸楮子大七枚,爛煮,納醋中,細細吞之,即下便已。面亦得用之。

白話文:

將粟米碾成麵粉,加水揉成七顆像楮子一樣大的丸子。將丸子煮爛,放入醋中。將丸子細細吞下,就能通便。也可以直接用麵粉。

4. 大半夏湯

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嘔吐方。

白話文:

原中醫古代文字: 嘔吐不納食,食已即吐方

胃反不受食,進食即吐的方子

治療因胃反胃而無法進食,進食後立即嘔吐的方子

半夏(三升),白朮,白蜜(各一升),人參(二兩),生薑(三兩)

白話文:

半夏:三升 白朮:一升 白蜜:一升 人參:二兩 生薑:三兩

上五味㕮咀,用水五升,和蜜揚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氣方:

蘆根,茅根(各二兩,切細)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之。得下,良。

又方,飲白馬尿即止。

又方,燒雞肶胵灰,酒服。男雄女雌。

又方,淘小芥子曝乾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將五味果實咀嚼後,放入五升水裡,並加入蜂蜜,攪拌兩三百下,煮到只剩一升半,分成三次服用。

治療胃食道逆流,也就是吐出的食物往上冒,往上逆沖的藥方:

蘆根、茅根(各兩兩,切細)

以上兩味藥材放入四升水裡,煮到剩兩升,一次性服用完,效果很好。

另一個藥方,喝白馬的尿液就可以止吐。

還有一個藥方,燒雞大腿的骨頭成灰,用酒送服。如果是男性的雞,就用雄雞的骨頭灰;如果是女性的雞,就用雌雞的骨頭灰。

最後一個藥方,將小芥子洗淨後曬乾磨成粉末,用酒送服方寸匕的量,一天三次。

5. 灸法

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

又臍上一寸,灸二十壯。

又灸內踝下三趾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外臺秘要》云:三趾作一趾也)。

治醋咽方:

曲末(一斤),地黃(三斤)

上二味合搗日乾,酒服三方寸匕,日三。

治噫醋咽方:

白話文:

在兩乳下方一寸處各灸一壯,以治癒為止。

在肚臍上方一寸處,灸二十壯。

(還)在內くるぶし下方,三趾斜向前一點的地方有穴位,灸三壯。(《外臺祕要》上說:三趾只有一個趾頭。)

治療醋咽的方法:

香附末(一斤)、熟地黃(三斤)

把以上兩味藥搗碎後曬乾,用酒送服,每次三方寸匙,每天三次。

治療噫醋咽的方法:

吳茱萸(半斤),生薑(三兩),人參(二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半斤吳茱萸 三兩生薑 兩兩人參 十二枚大棗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先食服一升,日再。

白話文:

將四味草藥嚼碎,以六升水煮取二升濃縮後,先喝一升,每天再喝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