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胃腑方 (1)

1. 卷十六 胃腑方

(凡十類)

白話文:

十類中醫古代文字繁體中文翻譯

一、脈診 脈浮:浮於指尖,輕取即得。 脈沉:沉於指腹,重按才得。 脈遲:來脈緩慢,一息三至四次。 脈數:來脈急促,一息七至八次。 脈滑:脈勢圓滑,指下流利。

二、舌診 舌質淡:舌色淡白,血氣不足。 舌質紅:舌色紅潤,熱證。 舌質紫:舌色紫暗,血瘀。 苔白:舌苔白色,寒證。 苔黃:舌苔黃色,熱證。

三、小便 小便清長:尿色淡清,量多,腎虛或水飲。 小便赤短:尿色濃紅,量少,火盛或熱淋。 小便頻數:小便次數多,膀胱氣化不利。 小便澀痛:小便困難,尿道灼痛,熱淋或結石。

四、大便 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腹瀉。 大便祕結:大便乾硬,排便困難。 大便血色:大便帶血,出血性疾病。 大便粘膩:大便粘稠,脾虛濕盛。

五、汗證 自汗:不因勞動或氣候原因而汗出,虛證。 盜汗:入睡後出汗,多為陰虛。 無汗:汗不出,多為津液不足。 冷汗:出汗伴有寒意,陽虛。

六、熱證 發熱:體溫升高,發熱。 身熱:感覺身體發熱,不量體溫。 口渴:口乾舌燥,津液不足。 煩躁:心煩氣躁,熱擾心神。

七、寒證 惡寒:怕冷,畏懼寒風。 手足冷:四肢冰冷。 腹痛喜溫:腹痛遇熱減輕。 身重:感覺全身沉重,倦怠。

八、食慾 食慾亢進:食量大,飢餓感強烈。 食慾不振:食量小,進食興趣差。 噁心:胃部不適,嘔吐感。 嘔吐:胃內容物經口鼻排出。

九、形體 消瘦:身體瘦弱,肌肉萎縮。 浮腫:身體局部或全身水腫。 黃疸:皮膚或鞏膜發黃,膽道疾病。 腹脹:腹部腫脹,氣滯或水腫。

十、精神 精神萎靡:精神不振,疲憊。 失眠: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維持睡眠。 健忘:記憶力減退,遺忘事物。 心悸:心臟跳動不規則,心動過速或過緩。

2. 胃腑脈論第一

(論一首)

白話文:

原文:論一首

醫者意也,心不欲則勿藥,藥不欲則勿與,病不欲則勿治,未病欲治,治之不及;已病欲治,治之不早。故病者宜齊守一;齊神,無欲,惡氣不入,則身安樂;齊形,無欲,志不妄舉,則身不死。

醫療的本意是養生的意思。心中不想服藥,那麼就不要服藥;藥物不想給予,那麼就不要給予;疾病不想治療,那麼就不要治療。尚未生病就想要醫治,這樣治療是追趕不上的;已經生病了纔想要治療,這樣治療是不及時的。因此,有病的人應該專心一致地養生:神氣統一,沒有慾望,邪氣就不能侵入,這樣身體就能安樂;形體統一,沒有慾望,意志就不會胡亂發作,這樣身體就不會死亡。

論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氣於胃,胃者水穀之腑也。號倉庫守內嗇吏,重二斤十四兩。迂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當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廣胲大頸張胸,五穀乃容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剽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諸小腸。

白話文:

醫學經典上說:胃和脾這兩個臟腑,主宰著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口脣的色澤和狀態可以反映出脾胃的健康情況。脾和胃的氣機相合,胃是貯藏水穀的臟腑。它就好比倉庫中的負責看守和管理的官吏,重量約為兩斤十四兩。胃的形狀彎曲不直,長約二尺六寸,寬約一尺五寸,直徑約五寸。它可以容納三鬥五升的水穀。其中應該保留兩斗的穀物和一斗五升的水。胃的形狀寬闊,頸部粗大,胸部寬敞,可以容納大量的五穀。胃的上部會將水穀中的精華吸收後排出,而難以消化的部分會在下部排出,滋潤下焦的諸多小腸。

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精氣也。五臟不足調於胃,故腸胃之中,當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後(《甲乙》作圊),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而死矣。

白話文:

這段話記載了腸胃接收食物水飲的量。對於一般人而言,當胃部脹滿時,腸子就會空虛,反之亦然。氣在上下運轉,五臟得到安穩,血脈通暢,精神得以安居。因此,精神是水穀精氣所化。五臟不足以調節胃,所以腸胃中應該儲存兩鬥四升穀物,一斗一升水。因此,一個人一天排便兩次,每次排便二升半,一天總共排便五升。七天內排便五次七次,總共排掉三鬥五升水穀。所以,一般人如果七天不喝水不吃飯,就會因為水穀精氣和津液耗盡而死亡。

右手關上陽絕者,無胃脈也。若吞酸頭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陰治陰,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

白話文:

右手關上脈陽氣絕滅,表示沒有胃脈。如果吞嚥酸物而頭痛、胃中有寒氣,應針刺足太陰經治療陰虛症,取穴在足大腳趾根部後一寸。

右手關上陽實者,胃實也。若腸中伏伏(一作幅幅)不思食,得食不能消,刺足陽明治陽,在足上動脈。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白話文:

右手關脈上面的脈象「陽實」,表示胃氣旺盛。如果同時出現腸中脹氣、食慾不振、進食後消化不良等症狀,可以針刺足陽明胃經上位於足部的動脈部位。這個脈象表現為浮而鼓脹,浮脈代表陽氣,鼓脹代表陰氣。浮脈和鼓脹脈搏動不一,說明胃氣中產生熱氣,陽氣就會被隔斷。

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

白話文:

趺陽脈浮大者:胃氣微虛,煩熱。

大便一定一天兩次,動作時頭痛、重熱、氣朝上面者,屬於胃病。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病先發於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心脾,心痛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

白話文:

胃脈搏動強勁且持續時間長,脈象呈現紅色,通常會得斷腿的疾病。胃脈柔軟而虛弱,則可能患上飲食積滯的疾病。

斷腿的疼痛起初發生在胃部,五天後轉移到腎臟,出現腹脹腹痛,腰背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轉移到膀胱,出現背部和脊椎筋脈疼痛,小便不通。五天後轉移到心脾,出現心痛、堵塞不通,身體疼痛沉重。(《靈樞》中提到:上指心)如果三天後病情還沒有好轉,則有死亡的危險。

這種疾病在冬天半夜過後或夏天下午時分發病最為常見。

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下取三里。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刺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胃瘧令人旦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則能食,脾前受病移於胃,脾咳不已,嘔吐長蟲。

厥氣客於胃,則夢飲食。

白話文:

胃病

肚子脹滿,胃部心窩處疼痛,上至兩脅,橫膈膜與咽喉不通,無法進食,只能下取三里穴。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

邪氣在胃部,位於上脘則壓制並刺痛,位於下脘則散發出去。

胃脹

腹脹,胃部疼痛,鼻子聞到焦味,影響進食,大便困難。

胃瘧疾

發病時肚子痛,容易飢餓但無法進食,進食後腹脹疼痛,刺足陽明經和太陰經,橫脈出血。

胃中有癖食冷物

疼痛無法進食,進食熱食後才能進食,脾前受病轉移到胃,脾持續咳,嘔吐出長蟲。

胃中受邪氣

會夢到正在進食。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脾應肉䐃,肉䐃堅大者胃厚。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肉䐃不稱其身者胃下,胃下者脘約。肉䐃不堅者胃緩。肉䐃無小果累標緊者胃急。肉䐃多小果累者胃結,胃結者,胃上脘約不利。

白話文:

在診斷胃脈的病症時,表現出什麼樣的徵狀?

回答說:胃脈實則會脹氣,胃脈虛則會腹瀉。

脾脈應於腹部肌肉,腹部肌肉堅實而豐滿的,說明胃部肌肉厚實;腹部肌肉萎靡不振的,說明胃部肌肉薄弱;腹部肌肉既小又萎靡的,說明胃部肌肉不堅實。

腹部肌肉的大小不符合身體比例的,說明胃下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胃脹;腹部肌肉不堅實的,說明胃部鬆弛;腹部肌肉沒有細小的顆粒狀結節緊繃著的,說明胃急;腹部肌肉有很多細小的顆粒狀結節的,說明胃部有痙攣,胃部痙攣的人,胃上部會感覺不適。

扁鵲云:足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脾胃若病實,則傷熱,熱則引水漿常渴。虛則傷寒,寒則苦飢常痛。發於風水,其根在胃,先從四肢起,腹滿大,通身腫。(方見治水篇中。)

白話文:

扁鵲表示:脾經和胃經是表裡關係,如果脾胃有實證,就會傷熱,熱就會導致口渴。如果脾胃有虛證,就會傷寒,寒就會導致飢餓和腹痛。疾病是由風水引起的,根源在於胃,最初會從四肢開始發作,腹脹變大,全身浮腫。(具體治療方法請參閱《治水篇》)

胃絕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舌腫,溺血,大便赤泄。

白話文:

胃絕不治,五日必死,如何得知?舌頭腫脹,小便帶血,大便赤紅且稀瀉。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入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起自鼻子兩側的鼻孔外緣,靠著太陽經的旁邊,向下沿著鼻子外部進入上排牙齒中間,出來後環繞嘴巴和嘴脣,向下交會於下巴正中的承漿穴,然後向後繞過下巴下緣,到達大迎穴,沿著臉頰下顎骨,向上經過耳朵前面,越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一直到前額和頭頂。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前下方開始,向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下行通過橫膈膜,屬於胃,聯絡脾臟。它的正經從缺盆穴向下行至乳房內側下緣,再向下經過肚臍,進入氣街穴。它的分支從胃的出口開始,沿著腹腔,向下到氣街穴,與正經會合,然後向下通過大腿根部的髀關穴,抵達伏兔穴,向下進入膝蓋,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下緣,經過足踝,進入第二個腳趾的內側。它的分支從膝蓋往下三寸的地方分裂出來,向下進入第三個腳趾的外側。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也。

白話文:

如果長出支脈,單獨附著在腳上,深入大腳趾間,從腳趾尖端出來。

是動則病悽悽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缶公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

白話文:

每當活動就會發病,感覺悲傷憂鬱、發抖怕冷,愛伸懶腰、哈欠不斷,臉色發黑。發作時喜歡人羣和火,聽到木頭發出的聲音會突然驚恐,心裡激動想獨自關起門窗,嚴重時會有想要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的行為,肚子發脹和響亮,這就是「骭厥」病。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主要因血所生疾病:狂躁發熱、溫病發汗異常、盜汗鼻衄、口歪脣緊、頸腫喉嚨痛、腹水、膝蓋疼痛、胸部、乳房、大腿、小腿、腳背、腳面都疼痛,腳趾不能動彈。

氣盛時,前胸以上都發熱,氣餘於胃部時會消化不良、經常飢餓、小便黃;氣不足時,前胸以上都會發冷,胃中寒氣多時會腹脹。

氣盛的人,人迎脈相對於寸口脈會大三倍;氣虛的人,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

3. 胃虛實第二

(脈二首,方三首,灸法一首)

胃實熱

白話文:

胃實熱

脈象

  1. 浮數:胃氣上逆,灼熱所致。
  2. 滑數:胃火旺盛,津液不足。

方劑

  1. 清胃散:生地黃、牡丹皮、麥門冬、石膏、知母、黃芩、黃連。
  2. 瀉火湯:黃連、黃芩、知母、石膏、麥冬、竹葉。
  3. 生脈散:生地黃、麥冬、五味子、石斛、人參。

灸法

  •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處,灸之有清胃降火、和胃止痛之效。

右手關上脈陽實者,足陽明經也。病苦頭痛(《脈經》作腹中堅痛而熱),汗不出如溫瘧,唇口乾,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名曰胃實熱也。

白話文:

如果右手關脈位置的脈象陽氣很實,表示足陽明經有問題。症狀包括頭痛(《脈經》記載為腹中疼痛、堅硬且發熱)、不出汗但感覺像溫熱瘧疾、嘴脣和嘴巴乾、容易噁心想吐、乳腺發炎、腋下凹陷處腫脹疼痛,這種情況稱為胃實熱。

4. 瀉胃熱湯方

梔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二兩),芍藥(四兩),白朮(五兩),赤蜜,生地汁(各一升)

白話文:

梔子仁、射干、升麻、茯苓(各 120 克) 芍藥(240 克) 白朮(300 克) 蜂蜜、生地黃汁(各 1000 毫升)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少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加入七升水煮沸,取出一升半。濾去藥渣,加入地黃汁,煮沸兩次。然後加入蜂蜜,再煮沸,取三升藥液。分三次服用。老年人和年輕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增減劑量。

胃中熱病,灸三里三十壯,穴在膝下三寸。

胃虛冷

白話文:

胃中熱病,在膝蓋下方三寸處的「三里穴」灸三十壯。

右手關上脈陽虛者,足陽明經也。病苦脛寒不得臥,惡風寒洒洒,目急,腹痛虛鳴(《外臺》作耳虛鳴),時寒時熱,唇口乾,面目浮腫,名曰胃虛冷也。

白話文:

右手關部脈象虛弱,代表足陽明經有問題。會有小腿寒冷、無法平躺、怕風寒、愛流鼻水、眼睛乾澀、腹痛伴有腸鳴(《外臺》記載為耳朵鳴叫)、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嘴脣和口腔乾燥、面部浮腫等症狀,稱為胃虛冷症。

5. 補胃湯

治少氣口苦,身體無澤方。

白話文:

原文:

少氣口苦,身無澤方

五苓散加茯苓、澤瀉、丹皮、知母、山茱萸、玉竹、百合、麥冬、甘草

少氣口苦,身體無澤方

五苓散加入茯苓、澤瀉、丹皮、知母、山茱萸、玉竹、百合、麥冬、甘草

針對少氣、口苦、身體沒有光澤的狀況,可使用五苓散,並加入茯苓、澤瀉、丹皮、知母、山茱萸、玉竹、百合、麥冬、甘草等藥材。

柏子仁防風細辛,桂心,橘皮(各二兩),川芎吳茱萸人參(各三兩),甘草(一兩)

白話文:

柏子仁、防風、細辛、桂心、橘皮(各 120 克) 川芎、吳茱萸、人參(各 180 克) 甘草(60 克)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白話文:

取上九味藥材,加入一斗水,煮至剩三升,分成三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