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五 脾臟方 (1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脾臟方 (13)

1. 女曲散

治利後虛腫水腫者,服此藥小便利得止,腫亦消。

女曲(一升),乾薑,細辛,椒目,附子,桂心(各一兩)

上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不知加至二三匕,日三,產後虛滿者大良。

治猝暴冷下下部疼悶方:,燒磚令熱,大醋沃之,三重布覆,坐上即瘥。

白話文:

【女曲散】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瀉痢後身體虛弱導致的水腫症狀。服用此藥後,會促進小便排出,從而止住瀉痢,水腫也會逐漸消退。

藥材包含:女曲一升、乾薑、細辛、花椒籽、附子、肉桂心,各一兩。

以上六種藥材研磨後過篩,用酒送服約方寸匕大小的藥粉,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增至二到三匕,每日服用三次。對於產後身體虛弱有浮腫的人來說,此藥效用極佳。

突發性下腹部冷痛的緩解方法:先將磚頭燒熱,然後澆上大量醋,再用三層布覆蓋在磚頭上,坐在上面,疼痛很快就能得到緩解。

2. 疳濕痢第九

(論二首,方十首)

論曰:凡疳濕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煮餅,此時不利人也。養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耳。

凡所患處,或著口斷咽喉,下部疳與月蝕,並不痛,令人不覺。其治以五月五日蝦蟆、角蒿、救月木、寒食泔澱,但得一事單用之,燒作灰,和臘月豬脂敷之,隨手便瘥,極須慎口味。凡疳慎鹽醬醋酥油棗等一切皆忌,惟白飯、豉、苜蓿、苦苣、蕪青不在禁限。

凡吹藥入下部,沒中指許深即止。

治疳濕下黑,醫不能治垂死者方:

髑髏灰,熏黃,硃砂,青黛,石鹽,礬石,丁香,麝香,莨菪子,梔子,鐵衣,破故,靴底灰,乾薑,細辛,干蝦蟆,菖蒲,葶藶,芥子,土瓜根,蜀椒(各等分)

上二十味治,下篩,以竹筒吹杏仁大、著大孔中,所有患疳瘡上悉敷之,其丁香、麝香別搗,著藥中合之。

一方有寒食泔澱,救月木、楸葉為二十三味,若病大者,用灌方如下:

麝香,丁香,甘草,犀角(各三分)

上四味治,下篩,和以鹽,蜀椒各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四味散合,分作二份,灌大孔,旦一灌,酉一灌之,凡久下一月不瘥。成疳候大孔必寬者,以此主之。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者方:

兔頭骨,蛇頭,菥蓂子,故緋(並作灰),貍骨,蜣螂,百草(五月五日收者),倒掛草,青黛,晚蠶蛾,青礬,丁香,蠍蟲屎,床中桄木,麝香,苦參,黃柏,乾薑,角蒿,硃砂,印成鹽,救月木,桂心,鐵衣,芒硝,蝦蟆,黃礬,荏子,葶藶子(各等分)

上二十九味治,下篩,以筒子納下部吹著。日一二度。

治疳濕不能食身重心熱腳冷百節疼痛方:

黃芩,芍藥,苦參,甘草,當歸,蜀椒,甘松(一作甘澱),青黛,熏黃,豉(各二兩),東引桃根,蔥白(各一握),鹽(一合),麝香(半兩),豬膽(二枚)

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八升煮取四升,分為二份,一度灌一份,候湯溫如人體,然後著麝香,豬膽即灌,灌了作蔥豉粥食之,後日更將一份如前灌之,七日忌生冷毒物等,但是油膩醬乳醋忌三十日大佳。

治疳蝕人諸處,但是赤血痢久不瘥,立著即瘥秘方:

干蝦蟆(五月五日收者一枚,作灰末),人屎灰(一作發灰),金銀土堝(各五兩),麝香(一分)銀末(小豆許)

上五味治,下篩,敷瘡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

治疳痢不止方:

苦參,甘草,熏黃(各二兩),豉(一升半),蔥白(五莖),蜀椒(三十粒)

上六味,以苦參等三物各搗下篩,以水五升煮蔥白、椒、豉取三升,以三指撮苦參末等各一撮納汁中,候冷暖如人體,先飲少許豉汁,食一口飯,乃側臥徐徐灌之訖,多時臥不出為佳。大急,乃出之於淨地,當有疳濕蟲如白馬尾狀,頭黑是其效也。其重者,肛大難瘥。當取桃枝綿裹頭,以前件汁,適寒溫烙之,須近脊一上三十度烙之乃瘥神驗。

又方,崔氏曰:晉代之地多五疳,蝕人五臟,通見脊骨下膿血,手足煩疼。四肢無力,夜臥煩躁不安,面失血色,肩胛疼,面與手足皆有浮氣或下血,乃死治之之方。

雄黃,青葙(各二兩),苦參(三兩),礬石,雌黃,鐵衣,藜蘆(各一兩),麝香(二分,另研)

上八味治,下篩,以竹管納大孔中酸棗許,吹納下部中,日一,不過三度,小兒以大豆許,此方極救死。

又方,大麻子,胡麻(各一升半)

上二味並熬,令黃瓦瓶,泥表上,厚一寸,待泥干,納大麻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灶,倒立灶口,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灶孔中,地平聚炭瓶四面,著墼壘之,日沒放火燒至明旦開取,適寒溫灌疳濕者下部中一合,尋覺咽中有藥氣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傷人,隔日一灌,重者再三灌之,從旦灌至日夕,極覺體中乏力,勿怪也。非但治疳濕,凡百異同瘡疥癬並洗塗之。

論曰:凡日月蝕時,忌食飲,腹中生䘌蟲,及房室生子不具足,必患月蝕瘡,亦不得與兒乳,日月生後,乃不忌,令人口臭,齒齦宣露,常有血出舌上生瘡者,皆由犯此所致耳。

治月蝕惡瘡息肉方:

硫黃,䕡茹,斑蝥(各等分)

上三味治,下篩,敷瘡上,乾者以豬脂和敷之,日三夜一。

又方,地榆根,薔薇根,吳茱萸根(各三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鹽湯洗瘡敷之,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