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五 脾臟方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脾臟方 (7)

1. 巴豆丸

主寒癖宿食,久飲飽不消,大便不通方。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夕碎,大熟,合酒微火煎令可丸如胡豆,欲取吐下者,服二丸。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寒性體質導致的宿食堆積,長期飲食不消化,大便不通。

做法:

  1. 巴豆仁一升,用清酒五升浸泡,煮三晝夜,將巴豆仁煮碎煮爛。
  2. 撈出巴豆仁,與酒液一起用小火煎,煎至可以丸成胡豆大小的丸子。

用法: 想要催吐下瀉的,服用兩丸即可。

2. 練中丸

主宿食不消,大便難方,(《肘後》名承氣丸)。

白話文:

因飲食過量導致食物難以消化,大便困難(《肘後方》中的「承氣丸」)。

大黃(八兩),葶藶,杏仁(熬),芒硝(各四兩)

白話文:

大黃(八兩),葶藶(四兩),杏仁(四兩,熬製),芒硝(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食後服七丸,日三,後稍加之。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細末,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飯後服用七丸,一天三次,以後逐漸增加用量。

3. 灸法

大便難,灸第七椎兩旁各一寸,七壯。

又灸承筋二穴各三壯,在腨中央陷內。

白話文:

若大便困難,可灸承山穴,位於膝後中央凹陷處,左右各三壯。

此外,也可灸第七椎(即腰椎第七節)兩側,各一寸處,七壯。

大便不通,灸挾玉泉相去各二寸,名曰腸遺,隨年壯。(一云二寸半)。又灸大敦四壯,在足大趾聚毛中。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灸石門百壯。後閉不通,灸足大都,隨年壯。治老人小兒大便失禁,灸兩腳大趾去甲一寸,三壯。又灸大趾歧間各三壯。

白話文:

大便不通

  • 艾灸「挾玉泉」穴位,兩穴之間距離二寸,稱為「腸遺」。艾灸壯數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另說二寸半)。
  • 再艾灸「大敦」穴位四壯,位於足部大拇指的指甲根處。

大便閉塞,氣血凝滯,心腹脹滿

  • 艾灸「石門」穴位一百壯。

大便後不通

  • 艾灸「足大都」穴位,壯數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治療老人和小兒大便失禁

  • 艾灸兩腳大拇指的甲根一寸處,各三壯。
  • 再艾灸大拇指分叉處,各三壯。

治大小便不通方:

葵子(末,一升),青竹葉(一把)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五沸,頓服。

又方,葵子(一升),榆皮(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葵子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豬脂一升,空心,分二服。

又方,甑帶煮取汁,和蒲黃方寸匕,日二服。

又方,豬脂一斤,水二升煮三沸,飲汁立通。

治大小便不利方:

葵子(一升),硝石(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方:

搗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之。

又方,末雞屎白服一錢匕。

白話文:

治大小便不通方

葵瓜子(研成細末,一升),青竹葉(一把)

將以上兩種藥材放入二升水中,煮滾五次,全部一次喝完。

另一方

葵瓜子(一升),榆樹皮(切碎,一升)

將以上兩種藥材放入五升水中,煮沸後取出兩升藥汁,分成三次服用。

另一方

葵瓜子一升,水三升煮沸後取出藥汁一升,去除渣滓,加入豬油一升,空腹時分成兩次服用。

另一方

甑帶煮沸後取汁,加入蒲黃一小匙,每天服用兩次。

另一方

豬油一斤,水二升煮沸三次,喝下藥汁即可立即通便利便。

治大小便不利方

葵瓜子(一升),硝石(二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放入五升水中,煮沸後取出兩升藥汁,分成兩次服用。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方

搗爛白花胡葵瓜子的細末,加水煮成藥汁服用。

另一方

研末雞屎白的細末,服用一匙。

大小便不利慾作腹痛,灸營衛四穴百壯,穴在背脊四面各一寸。腹熱閉時大小便難,腰痛連脅,灸團岡百壯,穴在小腸俞下二寸橫三間下,灸之。大小便不通,灸臍下一寸三壯。又灸橫紋百壯。大小便不利,灸八髎百壯,穴在腰眼下三寸挾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計八穴,故名八髎)小兒大小便不通,灸口兩吻各一壯。小便不利大便數注,灸屈骨端五十壯。

白話文:

大小便不通,腹痛 用艾灸「營衛」穴位,每穴灸 100 壯。該穴位位於背部脊椎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

腹內發熱,大小便困難,腰痛延伸到脅部 用艾灸「團岡」穴,每穴灸 100 壯。該穴位位於小腸俞穴下方二寸,橫向三間處。

大小便不通暢 用艾灸肚臍下方一寸,每穴灸 3 壯。另外用艾灸「橫紋」穴位,每穴灸 100 壯。

大小便不通暢 用艾灸「八髎」穴位,每穴灸 100 壯。該穴位位於腰眼下方三寸,貼近脊椎,兩側各四穴,共八穴,故稱「八髎」。

兒童大小便不通暢 用艾灸口角兩側,每穴灸 1 壯。

小便不通暢,大便次數頻繁 用艾灸「屈骨端」穴,每穴灸 50 壯。

又灸天樞百壯,穴在挾臍相去三寸。魂魄之舍不可針,大法在臍旁一寸,合臍相去可三寸也。

白話文:

又用灸法在肚臍旁一寸處的天樞穴上施行一百壯。天樞穴是元氣所居之處,不可針刺,在肚臍旁約一寸遠,與肚臍相距約三寸。

4. 熱痢第七

(論一首,脈證二十四條)

(方二十六首,灸法十首)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二十四條

(方二十六首,灸法十首)

論曰:余立身以來,三遭熱痢,一經冷痢,皆日夜百餘行,乃至移床就廁,其困篤如此,但率意自治者,尋手皆愈。乃知此疾天下易治,但中性之徒率性驕倨,良藥苦口不能克己早餌,朝遇暮過,望其自瘥,疾勢日增,胃氣漸弱,心力俱微,食飲與藥皆不能進,既不時愈,便稱痢病難治,斯皆自誤也。學者須深達斯旨。

白話文:

討論:我一生曾三次得熱痢,一次得冷痢,每次都腹瀉上百次,嚴重到必須搬牀到廁所。即使如此危急,但我隨便處理,很快就痊癒了。因此我知道這種疾病在世界上很容易治療,只不過一般人個性驕傲自滿,不肯忍受良藥苦口,剋制自己提早服藥。等到病情拖延到隔天,希望自己不藥而癒,結果病情日益加重,胃氣漸弱,心力俱疲,連食物和藥物都無法進食。既然不能及時痊癒,就說痢疾難以治療,這是自己誤判了。學習醫術的人必須深刻理解這個道理。

然此病隨宜服一物皆使得瘥,惟須力意苦己,服食以瘥為限,則無不愈也。又大須慎口味,重者瘥後百日,次者一月日。常哀驕恣者,不能自慎興言於此,以為至概矣。古今痢方千萬首,不可俱載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而已。如陟釐丸、烏梅丸、松皮散等,暴痢服之,何有不瘥其溫脾湯健脾丸(方出下冷痢篇),久下得之,焉能不愈。大凡痢有四種,謂冷熱疳蠱,冷則白。

白話文:

然而,這種疾病只要根據情況服用一種藥物就能痊癒,只要努力抑制自己的慾望,堅持服用藥物直到痊癒為止,就沒有治不好的。另外,一定要注意飲食,嚴重的要在痊癒後一百天內,稍輕的也要一個月。經常沉迷於享樂放縱的人,無法約束自己,說到這裡,真是令人感慨良多。古往今來治療痢疾的方子有成千上萬種,無法全部收錄在這裡,只撮取有效的方法,不過七八種而已。例如陟釐丸、烏梅丸、松皮散等,急性痢疾服用這些藥,怎麼可能不痊癒呢?溫脾湯、健脾丸(方劑見下篇冷痢),長期痢疾服用這些藥,怎麼可能不治癒呢?總的來說,痢疾有四種,分別是冷、熱、疳、蠱,冷痢的大便為白色。

熱則赤。疳則赤白相雜無復節度,多睡眼澀,蠱則純痢瘀血。熱則多益黃連,去其乾薑。冷則加以熱藥。疳則以藥吹灌下部。蠱毒則以蠱法治之藥。既主對相當,痢者復自勉勵服餌,焉有不愈者也。

白話文:

發熱就會發紅。疳疾會出現紅白相雜、不規則的現象,並伴有嗜睡、眼睛乾澀。蠱毒則會導致純痢(只有痢疾,沒有其他症狀)和瘀血。發熱時要多加黃連,去掉乾薑。怕冷時要加入溫熱藥物。疳疾可以用藥物灌洗下部。蠱毒要用治療蠱毒的方法和藥物。只要病情對症下藥,痢疾患者認真服藥,怎會不痊癒呢?

凡服止痢藥,初服皆劇,愚人不解,即止其藥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藥與病源的相主對,雖劇但服,不過再三服,漸漸自知。非其主對者,慎勿服也。

白話文:

服用止痢藥時,剛開始服用都會有強烈反應。不明就裡的人不知原因,就停止服藥。這是絕對不行的。只要藥物與病因相符合,即使反應強烈也要繼續服用,最多再服兩三次,就會逐漸見效。如果藥物與病因不符,就要謹慎,不要服用。

凡痢病通忌生冷酢滑,豬雞魚油、乳酪酥干脯醬粉咸。所食諸食,皆須大熟爛為佳,亦不得傷飽,此將息之大經也。若將息失所,聖醫不能救。

白話文:

所有痢疾患者通用的禁忌是生冷、酸辣、油膩的食物,比如豬肉、雞肉、魚油、牛奶、乾酪、酥油、香腸、醃肉、醬料、粉末和鹹味食物。所吃的所有食物,都必須徹底煮熟煮爛纔好,也不能吃太飽,這是養生保健的大原則。如果養生保健出了問題,即使是神醫也無法挽救。

下痢脈滑而數,有宿食,當下之。

下痢脈遲而滑者,實也。利為末止,急下之。

下痢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

下痢不欲食者,有宿食,當下之。

下痢而腹痛滿,為寒實,當下之。

下痢而譫語,腹內有燥屎,宜下之。

下痢腹中堅者,當下之。

下痢三部皆平(一作浮),按其心下堅者,急下之。

白話文:

腹瀉,脈搏滑而快,有宿食,應當(用藥)瀉下。

腹瀉,脈搏遲而滑,是實證。腹瀉不止,應當緊急瀉下。

腹瀉而脈搏反滑,應當找出(致病)原因,將其瀉下才能痊癒。

腹瀉不想吃東西,有宿食,應當瀉下。

腹瀉伴有腹痛脹滿,是寒實,應當瀉下。

腹瀉而胡言亂語,腹內有燥屎,宜瀉下之。

腹瀉而腹中堅硬,應當瀉下。

腹瀉,(脈搏)三部均平穩(或浮),按壓心下部位堅硬,應當緊急瀉下。

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此為下不盡,更下之愈。風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後,心下堅痛,脈遲(一作浮),此為寒,但當溫之。脈沉緊,下之亦然。脈浮大弦,下之當已。

白話文:

腹瀉已經痊癒,但在某個特定年月日時又復發的,這是因為腹瀉沒有完全排出,需要再次瀉下才會痊癒。

如果風邪寒氣較重,則不宜瀉下。瀉下後,心下部位疼痛堅硬,脈象遲緩(或浮脈),這是寒症,應當溫暖治療。

脈象沉緊,也可以瀉下。脈象浮大而弦,瀉下後就會痊癒。

下痢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

下痢脈遲緊為痛,未欲止,當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垢。

白話文:

繁體中文:

下痢脈浮大,此為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者,因而腸鳴,當溫之。

下痢脈遲緊為痛,未欲止,當溫之。得冷者滿而便腸垢。

拉肚子時脈浮且大,這是虛弱的表現,是因為強行瀉下的緣故。如果脈搏浮且緊,並且伴隨腸鳴,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

拉肚子時脈搏遲緩而緊,並且疼痛,而且症狀沒有好轉,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如果受了冷,會導致腹脹,並且排出帶有黏液的糞便。

下痢身軀疼痛,急救里,諸溫之屬,可與理中、四逆、附子湯熱藥輩急投之美。

白話文:

腹瀉伴隨身體疼痛,緊急處理的方法是:對於此類因溫熱病引起的症狀,可以馬上服用理中湯、四逆湯、附子湯等溫熱藥物。

下痢大孔痛者,當溫暖之。

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

下痢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下痢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痢脈反浮數,尺中自澀,其人必清膿血。

下痢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有熱故也。

下痢脈沉弦者下重,其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必不死。

白話文:

腹瀉、肚子脹痛者,應溫暖身體。

腹瀉合併肚子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暖腸胃,再治療表證。

腹瀉清稀、不含食物殘渣者,不可發汗治療,否則會腹脹滿。

腹瀉伴隨脹氣者,應利尿。

腹瀉時脈象浮數,寸關尺脈中只有尺脈澀滯者,常會排出清膿血。

腹瀉時脈象數且口渴者,可能會自行痊癒。若無法痊癒,則必會排出清膿血,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

腹瀉時脈象沉細而有力者,腹瀉較重。脈象較大者表示腹瀉尚未停止。脈象細弱而數者表示腹瀉即將停止,即使發燒也不致命。

下痢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面戴陽下虛故也。

白話文:

腹瀉時脈象沉而慢,臉色微微發紅,身體微微發熱,大便清稀,必定是濕氣鬱結,出汗後可得到緩解,病人會輕微昏厥,這是因為陽氣流失,身體虛弱所致。

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痢脈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痢脈大浮弦,下當已。

下痢舌黃,燥而不渴,胸中實,下不止者死。

下痢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生死之決,此之謂也。

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下痢脈弦,發熱身汗者自愈。

下痢脈大浮弦,下當已。

下痢舌黃,燥而不渴,胸中實,下不止者死。

下痢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不還不溫者死。生死之決,此之謂也。

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

腹瀉,脈搏細數,略有發熱,出汗後自然會痊癒。但如果脈搏緊實,則表示尚未痊癒。

腹瀉,脈搏弦滑,發熱並出汗後,也會自然痊癒。

腹瀉,脈搏大而浮滑,腹瀉應該已經停止了。

腹瀉,舌頭黃色、乾燥但不口渴,胸中氣滯,腹瀉持續不止,則有可能死亡。

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到了黃昏時分脈搏又出現,手腳也溫暖起來,則有生機;脈搏不恢復,手腳不溫暖,則有死亡的危險。生死就在此決定。

腹瀉後,手腳冰冷無脈搏,灸也無法讓手腳回溫,如果脈搏不恢復,反而出現微喘,則有死亡的危險。少陰經脈負於背部的陽經,這是順應自然的。

凡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也。細尋取之,萬不失一,下病體略例如此耳。

白話文:

所有內臟氣息消失在體外的,手腳會冰冷,氣上衝,腳會蜷縮。五臟氣息消失在體內的,會拉肚子,而且無法控制。拉肚子嚴重者,手腳會麻痺。仔細思考這些症狀,一定會有所發現,以下病的症狀概述,供你參考。

《素問》曰:春傷於風,夏為膿血。凡下多滯下也。夏傷於風,秋必洞泄,秋多下水也,患是冷也,夫積冷積熱及水穀實而下者,以大黃湯下之,強人勿過兩劑,皆消息五六日更進一劑,其補澀湯不效者,三兩日可進一劑。

白話文:

《素問》說:春天受到風邪的傷害,夏天會化膿流血。所有腹瀉都是因為受了風邪導致氣滯。夏天受到風邪,秋天一定會腹瀉,秋天容易瀉水,這是由於受涼引起的。如果積蓄了寒氣、熱氣以及食物,可以用大黃湯瀉下。身體強壯的人不要超過兩劑,都要在五六天後再服用一劑。如果服用補澀湯無效,可以每二、三天服用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