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1. 卷十四 小腸腑方

(凡七類)

白話文:

凡七類

  1. 針灸:以針刺和灸療的方式調理經絡,平衡身體。
  2. 推拿:以手部手法推按身體,調整氣血流通。
  3. 藥物:使用中草藥製成藥劑,內服或外敷,治療疾病。
  4. 食療:透過飲食調整,補益身體氣血,預防和治療疾病。
  5. 導引:以動作導引氣血運行,強身健體。
  6. 氣功:結合呼吸吐納、動作和意識,調理氣血,增強體質。
  7. 按摩:以手部或器械對身體進行按壓,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2. 小腸腑脈論第一

(論一首)

白話文:

原文:

大抵醫法之妙,在於體人之虛實,即若辨證審治之法,使能生能長,則愈疾安和,若戕伐剋制,則損生傷正,故調和陰陽,為治病之要。

譯文:

大抵而言,醫術的精妙之處,在於理解病人的虛實體質,而辨證審治的方法,能讓氣血生長,疾病就能得到安撫和治療;若一味地打擊壓制,就會損傷元氣,傷及正氣,因此調節陰陽平衡,是治療疾病的關鍵。

論曰:小腸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於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也,號監倉吏,重二斤十四兩,長二丈四尺,廣二寸四分(《難經》、《甲乙》云:長二丈二尺,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也。)後附脊,左回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傅臍上,回運環反十六曲,常留水穀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谷,應主二十四氣也。(《難經》云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白話文:

《難經》中記載:小腸是心臟的主要臟腑,舌頭是它的表徵。心與小腸相應。小腸是一個儲藏承納的臟腑,被稱為監倉吏。它重兩斤十四兩,長兩丈四尺,寬二寸四分(《難經》和《甲乙經》中說:長兩丈二尺,大二寸半,徑八分之不到一半)。小腸後附著於脊椎,左側盤回重疊。它的迴腸部分通到臍部上方,盤旋環繞反覆形成十六道彎曲,經常儲存兩鬥四升的水穀,其中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穀物,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呼應。

《甲乙》云:受三斗三合,合之大半。)唇厚,人中長,以候小腸。

白話文:

《甲乙經》記載:服用三鬥三合的藥物,大約一半。嘴脣厚,人中長,可以用來觀察小腸。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復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滑者(《脈經》作陷,《甲乙》亦同),此其候也。

白話文:

小腸有疾病的人會出現小腹疼痛,腰脊和睪丸部位也會感到疼痛,並時時感到鬱悶不適,還會出現耳前發熱的症狀。如果寒氣很重,則只有肩部發熱,以及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發熱。如果脈搏表現為滑脈,那麼這些就是小腸疾病的徵兆。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肺,散於盲,結於臍,故取之盲原以散之。刺太陰以與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白話文:

下腹部疼痛,會導致睪丸絞痛,並向上蔓延至腰脊,甚至衝上心臟。邪氣位於小腸時,會影響睪丸,與脊椎相連,貫通肝臟、肺臟和心臟的經絡。氣血旺盛時會導致昏厥,向上衝擊腸胃,影響肝臟和肺臟,擴散至盲腸,聚集在肚臍處。因此,我們可以施針於盲腸原穴來疏散邪氣。再扎小腿內側的太陰脾經,讓邪氣沿著太陰經流出。也可以扎取足少陰腎經的厥陰穴,讓邪氣向下流出。最後,針對邪氣經過的經絡,施加按摩以調整其功能。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搶心,刺手心主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紋中入一分。

白話文:

如果左手關口前的脈象完全消失,就表示沒有小腸的脈絡了。患者會感到肚臍周圍麻痺不適,小腹內部有腫塊或疝氣,月經經常提早來潮,並伴隨心悸胸悶。治療方法為刺針手心,主治陰疽。心主穴位位於掌後橫紋中,針灸深度為一寸。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熱痹,小腸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治陽,手太陽在手小指外側本節陷中。

白話文:

左手腕內側關節前寸口脈搏的陽氣過旺,表示小腸實熱。疼痛、心煩、發熱、痹症,小腸內部有熱,小便呈現紅色或黃色,可用針刺手太陽經治療陽氣過盛。手太陽經位於左手小指外側,第一個關節凹陷處。

小腸有寒其人下重,便膿血有熱必痔。

小腸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

小腸脹者,小腹䐜脹,引腹痛。

心前受病移於小腸,心咳不已,則氣與咳俱出。

厥氣客於小腸,夢聚邑街衢。

白話文:

小腸有寒的人會下肢沉重,排便中有膿血;有熱的人必定會有痔瘡。

小腸中有宿食的人,常常會在傍晚發熱,第二天早上就會恢復。

小腸脹氣的人,小腹會腫脹,並引起腹痛。

心前受病而轉移到小腸的人,會一直心咳,呼吸和咳嗽同時出現。

厥氣侵襲小腸的人,會夢見聚集在城鎮街道上。

心應皮,皮厚者脈厚,脈厚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白話文:

臉上皮膚反映小腸,皮膚厚的人脈搏也厚,脈厚的人小腸也厚。皮膚薄的人脈搏也薄,脈搏薄的人小腸也薄。皮膚鬆弛的人脈搏也緩慢,脈搏緩慢的人,小腸較大、長。皮膚薄、脈搏細而跳動有力的人,小腸較小、較短。所有陽經脈絡,都彎彎曲曲的人,表示小腸有結塊。

扁鵲云: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裡,所以表清裡濁,清實濁虛,故食下腸實而胃虛,故腑實而不滿,實則傷熱,熱則口張,口為之生瘡。虛則傷寒,寒則便泄膿血,或發里水,其根在小腸,先從腹起,(方見治水篇中。)

白話文:

扁鵲認為:手少陰經與太陽經是表裡關係,所以表實裡虛,表熱裡寒。因此,食物進入腸道後,腸道就會實而胃就會虛;[表裡關係的]腑實而裡氣不滿。實則傷熱,熱則口張,口因此生瘡。虛則傷寒,寒則便泄膿血,或發裏水,其根源在小腸,最初從腹部開始發病。(具體治療方法可參閱治水篇。)

小腸絕不治六日死,何以知之?髮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白話文:

小腸之絕,不治,六日便會死亡。如何得知呢?頭髮直立如枯槁的麻繩,無法彎曲,同時還自發性出汗不止。

手太陽之脈,是動則咽腫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項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經脈支別已見心臟門中。)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絡,如果動了這條經絡,就會出現咽喉腫痛、下巴腫脹,往後看會有困難,肩膀好像要脫臼,小腿好像要折斷,這是跟液體異常有關的疾病。耳聾、眼睛發黃、臉頰和下巴腫脹、後頸、肩膀、小腿、手肘、手臂的外側和後側會疼痛。(經絡的具體分佈已經在心臟的章節中介紹過了。)

3. 小腸虛實第二

(脈二首,方三首,灸法二首)

小腸實熱

白話文:

脈二首

  1. 脈浮大,數而弱,按之無力,為小腸實熱。
  2. 脈浮洪而數,按之無力,小便赤黃,為小腸火盛。

方三首

  1. 清利小腸湯:生地黃、山藥、白芍藥、麥冬、知母、黃柏、黃芩、木通、澤瀉、車前子、滑石、陳皮。
  2. 導赤散:黃芩、梔子、黃連、山梔子、茵陳、丹皮、滑石、車前子、澤瀉、木通。
  3. 瀉心湯:黃連、梔子、生地黃、山藥、石膏、知母、麥冬、白芍藥。

灸法二首

  1. 灸關元穴、氣海穴、中極穴,各灸5-7壯。
  2. 灸足三里穴、上巨虛穴、下巨虛穴,各灸5-7壯。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陽實者,手太陽經也,病苦身熱,來去汗不出。心中煩滿,身重,口中生瘡,名曰小腸實熱也。

白話文:

左手寸口靠近人迎穴之前的脈象如果浮陽充實,這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熱症,會導致發熱、身體髮熱、汗出異常,心中煩躁不適、身體沉重,口中長瘡。這稱為小腸熱症。

4. 柴胡澤瀉湯

治小腸熱脹口瘡方。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枙實(二枚,去殼) 胡粉(二錢) 石膏(二錢) 麻黃(一錢,去節) 芒硝(一錢)

訶子(兩個,去殼) 滑石粉(兩錢) 石膏(兩錢) 麻黃(一錢,去節) 苦鹽(一錢)

用法:

將訶子去殼,麻黃去節,其餘藥材研成細末,混均。每日取適量,用開水沖服。

功效: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主治小腸熱脹,口瘡。

柴胡澤瀉橘皮(一作桔梗),黃芩枳實旋覆花升麻芒硝(各二兩),生地黃(切,一升)

白話文:

柴胡、澤瀉、橘皮(或桔梗)、黃芩、枳實、旋覆花、升麻、芒硝(各 120 克), 生地黃(切片,600 克)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納硝,分二服。

白話文:

九味藥材一同咀嚼,加入一斗水煮成三升,濾去渣滓,放入硝石,分兩次服用。

5. 大黃丸

治小腸熱結滿不通方。

白話文:

《千金要方》治小腸熱結,滿不通方

原文: 小腸熱結,滿不通,大便難,脹滿痛,飲水滋之,即通快。

繁體中文: 小腸熱結,滿不通,大便難,脹滿痛,飲水滋之,即通快。

小腸因熱氣而結滯,導致不通暢,大便困難,腹部脹滿疼痛,飲用滋潤水分,即可通暢。

大黃,芍藥,葶藶(各二兩),大戟,朴硝(各三兩),巴豆(七枚),杏仁(五十枚)

白話文:

  • 大黃:兩兩
  • 芍藥:兩兩
  • 葶藶:兩兩
  • 大戟:三兩
  • 朴硝:三兩
  • 巴豆:七顆
  • 杏仁:五十顆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飲服七丸,小兒服二三丸,日二。熱去,日一服。

白話文:

將七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時飲水服下七丸,小兒服用二到三丸,每日服用兩次。熱退後,每日服用一次。

6. 灸法

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穴在挾中脘兩邊相去一寸是。小腸泄痢膿血灸魂舍一百壯,小兒減之,穴在挾臍兩邊相去各一寸

白話文:

小腸熱滿灸陰都 當小腸熱氣過多、脹滿時,可灸陰都穴。隨著年齡增長,穴位位於中脘穴的兩側,相隔一寸。

小腸泄痢膿血灸魂舍 小腸泄瀉、痢疾,伴有膿血時,可灸魂舍穴。小兒灸量減少。穴位位於肚臍兩側,相隔各一寸。

又灸小腸俞七壯。

小腸虛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陽虛者,手太陽經也,病苦顱際偏頭痛,耳頰痛,名曰小腸虛寒也。

治小腸虛寒痛,下赤白,腸滑,胸中懊憹補之方:

白話文:

小腸虛寒

左手寸口人迎之前的脈象陽虛者,是手太陽經的問題。病症會出現頭顱兩側偏頭痛、耳頰疼痛,稱為小腸虛寒。

治療小腸虛寒疼痛、腹瀉、胸中煩悶的方法:

  • 艾灸小腸俞穴七壯。

乾薑(三兩),當歸黃柏地榆(各四兩),黃連阿膠(各二兩),石榴皮(三枚)

白話文:

  • 乾薑:150 克
  • 當歸:200 克
  • 黃柏:200 克
  • 地榆:200 克
  • 黃連:100 克
  • 阿膠:100 克
  • 石榴皮:3 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膠煮取膠烊盡,分三服。

白話文:

將七味藥材搗碎,用七升水煮沸,取兩升五合,去除渣滓,加入膠類煮沸,直到膠體完全溶解,分三次服用。

7. 舌論第三

(論一首)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論人血

論述人血

古代中醫文字:

人血者,精氣血液,積而化血,血為生之本,為氣化之源,故血盛而身壯,血衰而身殞也。

人血是由精、氣、血液匯聚化生而成的,血液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是氣血化生的源頭,因此血液充盛,身體就強壯,血液衰竭,身體就會衰敗。

論曰:舌者心主,小腸之候也。善用機衡能調五味也。凡有所啖,若多咸則舌脈凝而變色,多食苦則舌皮槁而外毛焦枯,多食辛則舌筋急而爪枯乾,多食酸則舌肉肥而唇揭,多食甘則舌根痛而外發落。又曰: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內合五臟之氣也。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說,舌頭是心臟主導的器官,也是小腸的指標。舌頭善於分辨味道,能調整五味的平衡。

當食物中鹹味過多時,舌頭上的脈絡就會凝結變色;苦味過多時,舌頭的表皮會乾枯,外層的毛囊也會焦枯;辛味過多時,舌頭的筋脈會緊縮,指甲會乾枯;酸味過多時,舌頭的肌肉會肥厚,嘴脣會翹起;甘味過多時,舌根會疼痛,頭髮會脫落。

又說,心臟偏好苦味,肺臟偏好辛味,肝臟偏好酸味,脾臟偏好甘味,腎臟偏好鹹味。這五種味道與五臟之氣相呼應。

若臟熱則舌生瘡引唇揭赤。若腑寒則舌本縮,口噤唇青,寒宜補之,熱宜瀉之,不寒不熱依臟腑調之。

白話文:

如果臟腑有熱,就會舌生瘡,引起嘴脣紅腫。如果臟腑有寒,舌頭根部會收縮,嘴巴緊閉,嘴脣發青。寒證應當溫補,熱證應當瀉火。如果既不寒又不熱,就根據臟腑的狀況進行調理。

8. 風眩第四

(論一首,方九首,灸法一首,食禁一首)

前卷既有頭面風方,風眩不當分出,蓋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雜,故此特立風眩方條,專出徐氏方焉。

白話文:

前一卷中已有頭面風的方劑,風眩不應另外分類,因為這是徐嗣伯的方劑,不能與我的方劑混雜,所以特立風眩方的條目,專門列出徐氏方劑。

徐嗣伯曰:余少承家業,頗習經方名醫要治,備聞之矣。自謂風眩多途,諸家未能必驗,至於此術,鄙意偏所究也,少來用之,百無遺策,今年將衰暮,恐淹忽不追,故顯明證論,以貽於後云爾。夫風眩之病起於心氣不定,胸上蓄實,故有高風面熱之所為也。痰熱相感而動風,風火相亂則悶瞀,故謂之風眩。

白話文:

徐嗣伯說:我年輕時繼承家業,對經方名醫的要領治法,都已學會且通曉。自認風眩病的成因途徑很多,各派醫家都無法完全驗證,至於此術,是我特別探究的,年輕時運用它,百無一失。今年將近暮年,擔心隨著時光流逝而失傳,因此顯明證據,並記錄下來留給後世。風眩病的起因是心氣不穩定,胸中蓄積實熱,所以會有高熱面紅的症狀。痰熱交感而引起風動,風火相亂就會頭昏目眩,因此稱為風眩。

大人曰癲,小兒則為癇,其實則一。此方療治萬無不愈,但恐證候不審或致差違,大都忌食十二屬肉。而奔豚為患,發多氣急,氣急則死不可救,故此一湯是輕重之宜,勿因此便謂非患。所治風眩湯散丸煎共有十方,凡人初發宜急與續命湯,困急時但度灸穴,便火針針之無不瘥者,初得針竟便灸最良,灸法次列於後。餘業以來三十餘年,所救活者數十百人無不瘥矣,後人能曉此方,幸勿參以余術焉。

白話文:

大人所說的「癲癇」,小兒則稱做「癇疾」,其實都是同一個病症。這個方劑對治療癲癇有奇效,沒有治不好的,但擔心的是症狀判斷不明確,可能會導致治療上的差異。大體上來說,忌食十二生肖的肉類。癲癇發作時,患者會心悸氣促,氣促發作起來就難以救治,所以這帖藥方應根據情況輕重使用,不要因此就認為患者不是癲癇病。所治療的風眩症有湯藥散丸煎服共十個方子,初發作的人應緊急服續命湯,危急時只要推測出灸穴的位置,再用火針針灸,沒有治不好的。首次針灸後立刻施灸效果最好,灸法如下面所列。我從事這個行業三十多年,救活的患者多達幾百人,沒有人治不好的。後人如果懂這個方劑,請務必不要參雜其他醫術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