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 心臟方 (3)
卷十三 心臟方 (3)
1. 牛髓丸
通治百病虛瘠羸乏等方。
牛髓,羊髓,棗膏,白蜜,酥(各一升),麥門冬,川芎,桂心,當歸,茯苓(一作茯神)甘草,羌活(各三十銖),乾地黃,乾薑(各三十六銖),人參,五味子,防風(各一兩),白朮(四十二銖),細辛(十八銖)
上十九味,切搗十四味篩,別研棗膏和散,次納諸髓蜜和攪令相得,納銅缽中於釜湯中煎取堪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日再。
心小腸俱虛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巨陽經俱虛也。病苦洞泄,若寒少氣,四肢厥,腸澼,名曰心小腸俱虛。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古方「牛髓丸」,適用於治療因體質虛弱導致的各種疾病。
所需材料有:牛骨髓、羊骨髓、棗膏、蜂蜜、酥油(每樣一公升)、麥門冬、川芎、肉桂、當歸、茯苓(有的版本寫為茯神)、甘草、羌活(各30銖)、乾地黃、乾薑(各36銖)、人參、五味子、防風(各1兩)、白朮(42銖)、細辛(18銖)。
將以上十九種藥材,先將其中十四種切碎後研磨過篩,棗膏單獨研磨,再將其餘材料混合均勻,加入牛骨髓、羊骨髓以及蜂蜜,攪拌至完全融合,放入銅碗中,用沸水燉煮直至可製成丸狀,丸子大小約為梧桐子。每日兩次,每次服用30顆,可逐漸增加至40顆,服用時需配以酒。
對於心臟及小腸功能皆虛弱的情況:
如果左手脈象顯示陰陽皆虛,表示手少陰及手太陽經絡都處於虛弱狀態,會有嚴重的腹瀉,畏寒,四肢冰冷,以及腸道疾病等症狀,此即為心臟及小腸同時虛弱的表現。
2. 大補心湯
治虛損不足,心氣弱悸或時妄語,四肢損變氣力,顏色不榮方。
黃芩,附子(各一兩),甘草,茯苓,麥門冬,乾地黃,桂心,阿膠(各三兩),半夏,遠志,石膏(各四兩),生薑(六兩),飴糖(一斤),大棗(二十枚)
上十四味,取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湯成下糖,分四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身體虛弱、元氣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心臟功能較弱,有時會出現心悸或是胡言亂語的症狀,以及四肢乏力,整體氣色不佳。
藥方成分如下:黃芩和炮附子各10克,甘草、茯苓、麥門冬、乾地黃、桂心、阿膠各30克,半夏、遠志、石膏各40克,生薑60克,飴糖500克,大棗20顆。
製作方法是,先將除飴糖外的十三種藥材切碎,然後加入15公升的水進行煎煮,直至剩下5公升的藥汁。待藥湯煮好後,再加入飴糖,最後將藥湯分成四次服用。
3. 補心丸
治臟虛善恐怖如魘狀及婦人產後余疾,月經不調方。
當歸,防風,芎藭,附子,芍藥,甘草,蜀椒,乾薑,細辛,桂心,半夏,厚朴,大黃,豬苓(各一兩),茯苓(一作茯神),遠志(各二兩)
上十六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知加至十丸,冷加熱藥。
白話文:
[補心丸]
適用於治療因臟腑虛弱導致的恐懼、做惡夢等症狀,以及婦女產後的殘餘疾病,或是月經週期紊亂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當歸、防風、芎藭、附子、芍藥、甘草、蜀椒、乾薑、細辛、桂心、半夏、厚朴、大黃、豬苓(以上各藥材均取一兩)、茯苓(或可替換為茯神)、遠志(以上兩種藥材各取二兩)。
將上述十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五顆,用酒送服。如果感覺效果不明顯,可逐漸增加至每次十顆。對於體質偏寒者,可增加溫熱性藥材的份量。
4. 心勞第三
(論一首,方一首)
論曰:心勞病者補脾氣以益之,脾旺則感於心矣。人逆夏氣則手太陽不長,而心氣內洞,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順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
白話文:
(討論一段,處方一個)
討論說:對於因心神勞損導致的疾病,應通過補充脾胃之氣來治療,因為脾胃旺盛後能進一步滋養心臟。人如果在夏季違背自然規律,會導致手太陽經脈(小腸經)不能正常生長,進而使心氣虛弱,空虛無力。順應自然法則就能維持生命,反之則可能導致死亡。遵循生理規律則身體健康,違反則會引起混亂。將順應轉變為違背,這就是所謂的「關格」現象,疾病就這樣產生了。
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
5. 大黃泄熱湯
治心勞熱,口為生瘡,大便苦難,閉澀不通,心滿痛,小腸熱方。
大黃,澤瀉,黃芩,芒硝,梔子仁(各三兩),桂心,通草,石膏(各二兩),甘草(一兩)大棗(二十枚)
上十味㕮咀,用水九升,先以水一升別浸大黃一宿,餘八升煮諸藥取二升五合,去滓,下大黃煮兩沸去滓,下芒硝令烊,分三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因心火旺盛導致的口腔潰瘍,以及大便乾硬、排便困難,心臟部位有飽脹疼痛感,和小腸部位有熱感的情況。
藥材包括:大黃、澤瀉、黃芩、梔子仁和芒硝各九十公克,桂皮、通草、石膏各六十公克,甘草三十公克,以及二十顆大棗。
首先,將大黃用一公升的水浸泡一夜,其餘藥材則用八公升的水煮沸,直至藥汁濃縮至二公升又五百毫升,然後濾去藥渣。接著,將先前浸泡的大黃加入鍋中再煮沸兩次,再次濾去藥渣,然後加入芒硝攪拌使其溶解。最後,將藥湯分成三次服用。
6. 脈極第四
(論一首,方一首,灸法二首)
論曰:凡脈極者主心也。心應脈,脈與心合。心有病從脈起。又曰:以夏遇病為脈痹,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則飲食不為肌膚,咳脫血色白不澤,其脈空虛,口唇見赤色。凡脈氣衰,血焦發墮,以夏丙丁日得之於傷風,損脈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若脈氣實則熱,熱則傷心,使人好怒,口為赤色,甚則言語不快,血脫色乾燥不澤,飲食不為肌膚。若脈氣虛則寒,寒則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則咽腫喉痹。
故曰,心風虛實候也。
白話文:
【脈極第四】
這一段討論的是脈象極端的情況,主要反映心臟的狀態。心臟與脈象相呼應,兩者緊密相關。心臟若有疾病,會從脈象上顯現出來。
再者,如果在夏季生病,可能是脈絡受阻,若脈絡受阻的情況持續未改善,再受到外邪侵襲,疾病就會向內發展,影響到心臟。這樣一來,飲食營養無法滋潤肌膚,可能會咳嗽並吐出顏色偏白、缺乏光澤的血液,脈象呈現空虛的狀態,口脣也可能出現紅色。此外,當脈象的氣血衰弱,血液乾涸導致頭髮脫落,這種情況可能是在夏季的丙丁日因風邪所傷,導致脈象受損,進而引發心風。
心風的症狀表現為大量出汗且畏風。如果脈象氣血過盛,則會產生熱氣,熱氣傷害心臟,讓人容易生氣,口脣呈紅色,嚴重時甚至影響說話能力,皮膚因失血而變得乾燥無光澤,飲食的營養無法滋養肌膚。反之,如果脈象氣血不足,則會感到寒冷,接著可能開始咳嗽,咳嗽引起心痛,咽喉像有異物卡住,更嚴重的狀況是咽喉腫脹,喉部疼痛。
因此,以上所述就是心風的虛實候診現象。
以上是根據古文的現代解讀,描述了心臟疾病的脈象變化及相關症狀。
7. 生地黃煎
治脈熱極則血色脫色白乾燥不澤,飲食不為肌膚,消熱止極強胃氣方。
生地黃汁,生麥門冬,赤蜜(各一升),蓴心(一作豉),遠志(各二升),人參,白朮,茯苓,芍藥,乾地黃(各三兩),甘草(二兩),石膏(六兩),生葳蕤(四兩)
上十三味,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黃汁及蜜,更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白話文:
這份古方名為[生地黃煎],主要用於治療因體內熱度過高導致血液質量下降,皮膚乾燥無光澤,以及食物無法轉化為肌膚養分的情況,能消減體內熱度、增強胃氣。
所需藥材如下:生地黃汁、生麥門冬、赤蜜(每樣各一升),蓴心(或可用豆豉代替)、遠志(每樣各二升),人參、白朮、茯苓、芍藥、乾地黃(每樣各三兩),甘草(二兩),石膏(六兩),生葳蕤(四兩)。
將上述十三種藥材中的十一種進行切碎處理,再以十二升的水煮至剩餘二升七合,然後濾去藥渣,接著加入生地黃汁和赤蜜,再次煎煮至剩餘三升半,分四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