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肝臟 (7)

1. 大黃湯方

治蛇症

大黃,茯苓(各半兩一本作黃芩),烏賊骨(二枚),皂莢(六枚如豬牙者),甘草(如指大者一尺),芒硝(如雞子一枚)

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三沸,去滓,納硝,適寒溫,盡服之,十日一劑,作如上法,欲服之,宿無食,平旦服,當下病根也。

治鱉症腹堅硬腫起大如盤,睡臥不得方。

取藍一斤,搗,水三升,絞取汁,服一升,日二。

又方,蒴藋根白皮一握,研取汁,以水和,頓服之。

又方,白馬尿一升,雞子三枚,取白合,煎取二合,空腹頓服之,不移時當吐病出。

治食中得病,為鱉症在心下,堅強方。

雞屎一升,炒令黃,取五合,以酒一升浸,更取半,搗為末,以所浸酒服方寸匕,日二,三日中作一劑。

治蛟龍病,開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發似癲癇,面色青黃,因食寒食餳過多,便吐出蛟龍,有頭及尾。從茲有人患此疾,令服寒食餳三斗,大驗。

山野人有齧蝨,在腹生長為蝨症病,治之方。

故敗篦子(一枚),故敗梳(一枚)

上二物各破為兩份,各取一份燒為末,又取一份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以服前燒末,頓服須斯出矣。

治米症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方。

雞屎(一升),白米(五合)

上二味合炒,令米焦,搗末,以水二升,頓服取盡,須臾吐出病如研米。若無米當出痰,永憎米,不復食。

治肉症思肉不已,食訖復思者方。

空腹飲白馬尿三升,吐肉出,肉不出必死。

治發症,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間如有蟲,上下去來,惟欲飲油,一日之中乃至三二升,不欲飲食者方。

油一升,以香澤煎之,大𨪊勞貯之,安病人頭邊。令口鼻臨油上,勿令得飲,敷鼻面令有香氣,當叫喚取飲,不得與之,必當疲極大睡,其發症當從口出飲油,人專守視之,並置石灰一裹,見症出,以灰粉手捉症抽出,須臾抽盡,即是發也。初從腹中出,形如不流水中濃菜,隨髮長短,形亦如之。

又方,酒三升,煮豬脂二升,三沸,一服一升,日二,白馬尿服之亦佳。無馬,白牛亦得。

癥瘕,灸內踝後宛宛中隨年壯,又灸氣海百壯。

久冷,及婦人癥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灸天樞百壯,三報之,萬勿針。穴在挾臍兩邊各二寸。

積聚堅滿,灸脾募百壯,穴在章門季肋端。

心下堅,積聚冷脹,灸上脘百壯,三報之。穴在巨闕下一寸許。

積聚堅大如盤,冷脹,灸胃脘二百壯,三報之,穴在巨闕下二寸。

白話文:

【大黃湯方】

治療蛇咬傷的處方如下:

主要成分有大黃、茯苓(兩者各半兩,有些版本記載為黃芩)、烏賊骨(兩片)、皁莢(六片,形狀類似豬牙)、甘草(大小如手指的一尺長)、芒硝(分量等同於一顆雞蛋)。

以上六種成分需切碎。用六升的水煮沸三次,然後濾掉渣滓,加入芒硝,調節至適當的溫度,一次喝完。每十天服用一次,製造方式如上所述。打算服用此藥時,前一天晚上不要吃東西,選擇清晨空腹時服用,能清除病源。

治療腹部堅硬腫脹如盤大的鱉症:

取一斤的藍草,搗碎,用水三升,絞出汁液,每日服用一升,一天兩次。

另一個處方是,取一把蒴藋根的白皮,研磨出汁液,再用水調和,一次性服下。

還有一個處方,使用一升的白馬尿,加上三個雞蛋的蛋白,煎煮至剩餘二合,空腹一次性服下,不久就會吐出病竈。

治療食物中毒導致的鱉症,病竈位於心臟下方,堅硬:

取一升的雞糞,炒至黃色,取五合,用一升的酒浸泡,再取出一半,研磨成粉末,用浸泡的酒服用一平方寸的量,一天兩次,三天內製造一次藥劑。

治療蛟龍病,開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因食用芹菜得到此病,病發時類似癲癇,臉色青黃,因為食用寒食餳過多,結果吐出蛟龍,有頭有尾。自此之後,有人患上此病,就讓他們服用三斗的寒食餳,效果非常好。

對於生活在山區的人,有蝨子寄生在腹部,逐漸長大成為蝨症,治療方式如下:

取一個舊篦子,一個舊梳子,各分成兩份,一份燒成灰,另一份用水五升,煮至剩餘一升,用以沖服前面燒成的灰,立即服用,病竈就會被排出。

治療米症,患者總是想吃米,如果無法吃到米,就會有胸腔中清水溢出的情況:

取一升的雞糞,五合的白米,一起炒,直到米粒變焦,研磨成粉末,用兩升的水沖服,不久就會吐出病竈,形狀如同研磨過的米。如果沒有米粒吐出,那就是吐出的是痰,患者對米會產生厭惡,再也不想吃米。

治療肉症,患者不斷想吃肉,吃完還是想吃:

空腹飲用三升的白馬尿,就能把肉吐出來,如果不吐出肉,就會死亡。

治療發症,是因為食物進入體內,久而久之,胸口會感覺像有蟲子,上上下下移動,只想喝油,一天甚至可以喝到二到三升,不想吃飯:

取一升的油,用香澤煎煮,存放在一個大容器裡,放在患者頭旁邊。讓患者的口鼻靠近油上,但不能讓他喝到,塗抹在他鼻子和臉上,讓油的香味飄散,他會呼喚要喝油,但不能給他,他必定會非常疲倦,陷入深度睡眠,這時,發症會從口中吐出,吸食油。需要專人守著,旁邊放置一包石灰,看到發症出現,用手沾石灰,抓住發症,全部拉出來,那就是頭髮。剛開始從腹部拉出,形狀像不流動的水中的濃菜,根據頭髮的長短,形狀也會有所不同。

另一個處方,用三升的酒,煮二升的豬脂,煮沸三次,每次服用一升,一天兩次,用白馬尿服下效果也很好,沒有白馬尿,白牛尿也可以。

對於癥瘕,可以灸內踝後方的穴位,灸的次數依年齡而定,也可以灸氣海百次。

對於長期寒冷,以及婦女的癥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可以灸天樞百次,重複三次,千萬不要針灸。天樞穴在臍周兩側各二寸的位置。

對於積聚堅滿,可以灸脾募百次,穴位在章門季肋端。

對於心下堅固,積聚冷脹,可以灸上脘百次,重複三次。穴位在巨闕下一寸左右。

對於積聚堅大如盤,冷脹,可以灸胃脘二百次,重複三次,穴位在巨闕下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