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肝臟 (5)

1. 神明度命丸

治久患腹內積聚,大小便不通,氣上搶心,腹中脹滿,逆害飲食,服之甚良方。

大黃,芍藥(各二兩)

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為度。

治萬病積聚方

白話文:

配方:

  • 大黃(2 兩)
  • 芍藥(2 兩)

製法:

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粉末,加蜂蜜製成丸劑(每丸約 4g)。

服用方法:

每日三次,每次服用 4 粒。若症狀未緩解,可逐漸增加至 6-7 粒,以達到緩解症狀為準。

適應症:

適用於長時間患有腹內積聚,導致大小便不通、氣息上衝心臟、腹中脹滿、飲食不順之症狀。服用此方後,效果良好。

名稱:

治萬病積聚方

七八月收蒺藜子,不限多少,以水煮過熟,取滓曝令乾,搗篩,蜜丸,酒服如梧子七丸,以知為度。其汁煎如飴服之。

白話文:

在七八月份時採收蒺藜子,不需要採收太多。用清水煮沸後,將煮過的蒺藜子取出來曬乾。然後把曬乾的蒺藜子搗碎並篩選。用蜂蜜將蒺藜子粉末搓成丸子,每次服用 7 顆,用酒送服。另外,也可以將蒺藜子汁液煎煮成糖漿狀服用。

2. 陷胸湯方

治胸中心下結積,食飲不消。

白話文:

原文:

枳殼黑丸方

枳殼三兩,煆,研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送下,日三。

枳殼黑丸方

枳殼三兩,經過炙烤後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送服,一天三次。

大黃,栝蔞實,黃連(各二兩),甘遂(一兩)

白話文:

  • 大黃:2兩
  • 栝蔞實:2兩
  • 黃連:2兩
  • 甘遂:1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白話文:

四味藥材磨碎,加入五升水,煮至剩餘兩升五合,分三次服用。

3. 太一神明陷冰丸

治諸疾,破積聚,心下支滿,寒熱鬼注,長病咳逆唾噫,闢除眾惡,殺鬼逐邪氣,鬼擊客忤中惡,胸中結氣、咽中閉塞,有進有退,繞臍惻惻,隨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慍慍,如有蟲狀,毒注相染滅門方。

白話文:

治療各種疾病,化解積聚,心窩以下腫脹,寒熱交替,長期咳嗽、逆氣、吐痰,清除各種邪惡,驅除鬼怪和邪氣,鬼魅侵擾、外邪附體、疾病纏身,胸中結氣、咽喉堵塞,病勢時好時壞,繞著肚臍疼痛,上下按壓時有彈回感,心中鬱悶,像有蟲子爬動,毒素蔓延導致滅門的方子。

雄黃(油煮一日),丹砂,礜石,當歸大黃(各二兩),巴豆(一兩),芫青(五枚),桂心(三兩),真珠,附子(各一兩半),蜈蚣(一枚),烏頭(八枚),犀角鬼臼射罔,黎蘆(各一兩),麝香牛黃人參(各半兩),杏仁(四十枚),蜥蜴(一枚),斑蝥(七枚),樗雞三七枚),地膽(三七枚)

白話文:

雄黃(煮油一天),丹砂,明礬,當歸,大黃(各 60 克),巴豆(30 克),芫花(5 個),桂心(90 克),真珠,附子(各 45 克),蜈蚣(1 條),烏頭(8 個),犀角,鬼臼,射罔,黎蘆(各 30 克),麝香,牛黃,人參(各 15 克),杏仁(40 個),蜥蜴(1 個),斑蝥(7 個),樗雞(37 個),地膽(37 個)

上二十四味,末之,蜜和,搗三萬杵,丸如小豆先食飲,服二丸,日二,不知,稍加之,以藥二丸安門戶上,令眾惡不近,傷寒服之無不即瘥。若至病家及視病人,夜行獨宿,服二丸,眾惡不敢近。(此方與第十七卷屍疰篇方重)

白話文:

這 24 種藥材,搗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搗 30000 次,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一開始服用時,先吃喝東西,再服兩丸。每天服兩次,如果沒有感覺的話,可以逐漸增加劑量。將兩丸藥放在門上,可以防止邪惡侵害,患上傷寒服此藥,無不立刻痊癒。如果去到有病人家中探視病人,或是夜間獨自外出住宿,服兩丸此藥,可以防止邪惡侵害。(此配方與第 17 卷中的屍疰篇配方相同)

4. 蜥蜴丸

治症堅水腫、蜚屍、遁屍、百注、屍注、骨血相注。惡氣鬼忤,蠱毒、邪氣往來,夢寤存亡,留飲結積,虎狼所齧,猘犬所咋,鴆毒入人五臟,服藥已消殺其毒,食不消,婦人邪鬼忤,亦能遣之方。

白話文:

治療頑固性水腫、死屍附體、屍體附身、百種疾病、屍氣感染、骨血相通。

以及惡靈作祟、蠱毒入侵、邪氣纏身、夢中出現生者或死者、飲食留滯、猛獸或野犬所傷、鴆毒侵入人體五臟,服用藥物已殺死毒性,但無法消化食物,以及婦女被邪鬼作祟,也能驅除這些方劑。

蜥蜴(二枚),蜈蚣(二枚),地膽(五十枚),䗪蟲(三十枚),杏仁(三十枚),蜣螂(十四枚),虻蟲(三十枚),朴硝(一兩十八銖),澤漆,桃奴,犀角,鬼督郵,桑赤雞(各十八銖),芍藥,虎骨(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巴豆(一兩十八銖),款冬花(十八銖),甘遂(一兩六銖),乾薑(一兩)

白話文:

材料:

  • 壁虎 2 條
  • 蜈蚣 2 條
  • 地膽草 50 克
  • 貫眾 30 克
  • 杏仁 30 克
  • 蜣螂 14 隻
  • 虻蟲 30 隻
  • 朴硝 6.75 克
  • 澤漆(種子)
  • 桃核
  • 犀牛角
  • 鬼督郵(一種昆蟲)
  • 桑赤雞(藥材,又稱桑寄生)各 6.75 克
  • 芍藥
  • 虎骨 各 52.5 克
  • 甘草 37.5 克
  • 巴豆 6.75 克
  • 款冬花 6.75 克
  • 甘遂 57.6 克
  • 乾薑 37.5 克

上二十味,末之,別制巴豆、杏仁如膏,納藥末研調,下蜜,搗二萬杵,丸如麻子。先食飲,服三丸,日一,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一丸,日一服。有人風冷注,癖堅二十年者得瘥。(此方與第十七卷中屍疰篇方重)

白話文:

以上二十種藥材,磨成細末,另將巴豆、杏仁製成膏狀,加入藥末研磨調勻,倒入蜂蜜,搗杵兩萬次,製成如麻子般大的藥丸。

服用前先用飲食送服,每次三丸,每日一次,(服用的次數)不知道就逐漸增加。不敢嘔吐或腹瀉的人,每次一丸,每日一次。有人患風寒濕邪侵襲,頑疾纏身二十年,用此方後痊癒。(此方與第十七卷中屍疰篇中的方子相同)

5. 大五明狼毒丸

治堅癖痞在人胸脅,或在心腹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治堅癖痞在人胸脅,或在心腹方

治療堅硬痞塊位於人體胸脅部位或心腹部位的方劑。

狼毒乾地黃(各四兩),附子大黃,蓯蓉,人參當歸(各一兩),半夏(二兩),乾薑桂心(各一兩半),細辛五味子,蜀椒,䕡茹(熬令煙盡各一兩),芫花莽草厚朴防己旋覆花(各半兩),巴豆(二十四枚),杏仁(三十枚)

白話文:

狼毒、乾地黃(各 240 克) 附子、大黃、蓯蓉、人參、當歸(各 60 克) 半夏(120 克) 乾薑、桂心(各 90 克) 細辛、五味子、蜀椒、䕡茹(熬製成煙盡,各 60 克) 芫花、莽草、厚朴、防己、旋覆花(各 30 克) 巴豆(24 粒) 杏仁(30 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蜜和,服如梧子二丸,日二夜一,以知為度。

白話文:

二十一種藥材,末了,和以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兩次,每夜一次,以身體感覺為準。

6. 小狼毒丸

治病與前同方。

白話文:

治療的疾病和前面的方劑相同。

狼毒(三兩),旋覆花(二兩),附子半夏白附子,䕡茹(各二兩)

白話文:

狼毒(120 克),旋覆花(80 克),附子、半夏、白附子、䕡茹(各 80 克)

上六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飲服如梧子三丸,加至十丸,日三。(《肘後方》無半夏、白附子、䕡茹,只三味)。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甘草、生地黃、牡蠣、茯苓、川芎、白芍)磨成細末,用蜜調和,搗製五千次。每次服用如梧桐子大小的三丸,逐漸增加至每次十丸,每天服用三次。(《肘後方》中沒有半夏、白附子、䕡茹,只有三味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