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4)
卷十一 肝臟 (4)
1. 堅症積聚第五
(論一首,方四十四首,灸法六首)
論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答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故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一作病)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已。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也。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經絡受病,入於腸胃,五臟積聚,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積聚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止乃成積。人之善病腸中積者,何以候之?曰:皮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傷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腸胃之積。寒溫不次,邪氣稍止,至其蓄積留止,大聚乃起病。
有身體腰、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不可動,動之為水溺澀之病。少腹盛,左右上下皆有根者,伏梁也,裹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王冰云當作出)膈,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療。居臍上為逆,慎勿動,亟奪其氣溢於大腸而注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
白話文:
(論述一篇,藥方四十四個,針灸療法六種)
在討論病症時,我們會提到「積」和「聚」兩種,該如何區分它們呢?答案是:「積」屬於陰氣,「聚」則屬於陽氣。陰氣特質是深沉且潛藏,陽氣則是浮動且易變。物質的堆積被稱為「積」,能量的聚集被命名為「聚」。「積」通常由五臟產生,而「聚」則由六腑形成。「積」是陰氣的表現,其開始發病時有固定的部位,疼痛感不會離開該部位,其上下位置有明確的起始與終結,左右範圍也有確定的界限。「聚」是陽氣的反應,其開始發病時沒有特定的根源,上下位置沒有固定的停留點,其疼痛感沒有固定的位置,這就是「聚」的特性。我們可以藉此來辨識「積」和「聚」。
當經絡受到疾病的影響,進而影響腸胃,導致五臟的積聚,可能引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等病症。積聚是如何開始生成並發展成熟的呢?回答是:積聚的開始,往往是在感受到寒冷時產生,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形成「積」。一個人如果容易在腸道產生積聚,該如何察覺呢?答案是:如果皮膚薄且缺乏光澤,肌肉鬆軟無力,那麼腸胃功能可能已經受損,一旦腸胃功能惡化,邪氣就會停留並積聚,進而造成腸胃的積聚。如果冷熱不調,邪氣稍稍停止,但當邪氣蓄積並停留時,嚴重的積聚就會發生。
有時候,人的身體、腰部、大腿、小腿全部腫脹,並且環繞肚臍感到疼痛,這是什麼病症呢?答案是:這種病叫「伏梁」,是風濕的根本。這種病不能輕易移動,若移動會引發尿頻或尿急的問題。如果小腹部膨脹,且在左右上下都能感受到病根,那就是「伏梁」了。它包裹著膿血,位於腸胃外層,無法治療,若硬要治療,每次按壓都會導致生命危險。如果從下方治療,可能會導致膿血下泄,如果從上方治療,可能會迫使胃脘生成膈肌疾病,同時夾雜著胃脘內的膿腫,這是一種長期的疾病,很難治癒。若病竈位在肚臍上方,那情況更糟,必須小心不要移動它,因為一旦移動,就會讓過多的氣滲入大腸,然後流到盲腸,盲腸的源頭就在肚臍下方,所以病人會感到環繞肚臘的疼痛。
2. 三臺丸
治五臟寒熱積聚,臚脹腸鳴而噫,食不生肌膚,甚者嘔逆,若傷寒寒瘧已愈,令不復發,食後服五丸,飲多者吞十丸,常服令人大小便調和,長肌肉方。
大黃(熬),前胡(各二兩),硝石,葶藶,杏仁(各一升),厚朴,附子,細辛,半夏(各一兩),茯苓(半兩)
上十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以知為度。
白話文:
這款藥丸適用於治療因五臟虛弱導致的冷熱交替、體內有積聚物,腹部脹滿、腸道鳴響並伴隨打嗝,食物無法轉化為身體所需營養,嚴重時會出現嘔吐。對於曾患過寒症或瘧疾但已康復的人,此藥丸可以防止病情復發。用餐後可服用五顆,如果飲水量大的人可服用十顆。長期服用可使大小便順暢,增強肌肉力量。以下是藥方:
大黃(炒過)、前胡(各六十公克),硝石、葶藶、杏仁(各五百公克),厚朴、附子、細辛、半夏(各三十公克),茯苓(十五公克)
以上十種材料,磨成粉末後,用蜂蜜混合,再捶打五千次,製成如梧桐籽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顆,慢慢增加到十顆,以適應個人體質為準。
3. 五石烏頭丸方
治男子女人百病虛弱勞冷,宿寒久癖,及癥瘕積聚,或嘔逆不下食,並風濕諸病,無不治之者。
鍾乳(煉),紫石英,硫黃,赤石脂,礬石,枳實,甘草,白朮,紫菀,山茱萸,防風,白薇,桔梗,天雄,皂莢,細辛,蓯蓉,人參,附子,藜蘆(各一兩六銖),乾薑,吳茱萸,蜀椒,桂心,麥門冬(各二兩半),烏頭(三兩),厚朴,遠志,茯苓(各一兩半),當歸(二兩),棗膏(五合),乾地黃(一兩十八銖)
上三十二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酒服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加之。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五石烏頭丸」,主治男女各種因體虛、體弱、過度勞累、身體寒冷、長期寒症、宿疾,以及腫瘤、腹部包塊、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風濕等各類疾病,理論上所有病症皆能治療。
藥材包括鍾乳(需經過煉製)、紫石英、硫磺、赤石脂、礬石、枳實、甘草、白朮、紫菀、山茱萸、防風、白薇、桔梗、天雄、皁莢、細辛、蓯蓉、人參、附子、藜蘆(各取一兩六銖)、乾薑、吳茱萸、蜀椒、桂心、麥門冬(各取二兩半)、烏頭(取三兩)、厚朴、遠志、茯苓(各取一兩半)、當歸(取二兩)、棗膏(取五合)、乾地黃(取一兩十八銖)。
將以上三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蜂蜜攪拌,然後用力搗製五千下,最後將其製成丸狀。服用時,每次取如梧桐子大小的十顆藥丸,以酒送服,每日三次,可適量增加服用量。
4. 烏頭丸方
治男子女人寒冷,腹內積聚,邪氣往來,厥逆搶心,心痛痹悶。吐下不止,婦人產後羸瘦。
烏頭(十五枚),吳茱萸,蜀椒,乾薑,桂心(各二兩半),前胡,細辛,人參,川芎,白朮(各一兩六銖),皂莢,紫菀,白薇,芍藥(各十八銖),乾地黃(一兩半)
上十五味末之,蜜丸,酒下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加之,以知為度。
治心腹疝瘕,脅下及小腹滿,堅痛有積,寒氣入腹,使人腹中冷,發甚則上搶心氣滿,食飲喜嘔方。
大黃,茯苓(各一兩半),吳茱萸,桂心,黃芩,細辛,人參,蜀椒,乾薑(各一兩六銖),牡丹,甘草,川芎,蓯蓉,䗪蟲(各十八銖),芍藥,防葵,虻蟲,厚朴,半夏(各一兩),男發灰(半兩)
上二十味,末之,以蜜丸,服如梧子五丸,日再,漸加之。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男女因體寒導致的腹部疾病。症狀包含腹部內部有異物聚集,氣血不順,四肢厥冷,心痛且呼吸困難,以及持續的嘔吐或腹瀉。此外,也適用於產後女性身體過於消瘦的情況。
所需藥材如下:烏頭十五顆,吳茱萸、蜀椒、乾薑、桂心各二兩半,前胡、細辛、人參、川芎、白朮各一兩六銖,皁莢、紫菀、白薇、芍藥各十八銖,乾地黃一兩半。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每次服用如梧桐籽大小的十粒,每日三次,可逐漸增加劑量,直到感到舒緩為止。
另一份處方用於治療心臟、腹部疝氣、腹部腫塊,肋骨下方和小腹有堅硬疼痛的積塊,以及寒氣入侵腹部導致的腹部冰冷。嚴重時會感到心悸、氣喘,飲食後易嘔吐。
所需藥材如下:大黃、茯苓各一兩半,吳茱萸、桂心、黃芩、細辛、人參、蜀椒、乾薑各一兩六銖,牡丹、甘草、川芎、蓯蓉、䗪蟲各十八銖,芍藥、防葵、虻蟲、厚朴、半夏各一兩,男性的頭髮燒成灰半兩。
將以上二十種藥材研磨成粉,製成蜜丸。每次服用如梧桐籽大小的五粒,每日兩次,可逐漸增加劑量。
5. 恆山丸
治脅下邪氣積聚,往來寒熱如溫瘧方。
恆山,蜀漆,白薇,桂心,鮀甲,白朮,附子,鱉甲,䗪蟲,貝齒(各一兩半),蜚虻(六銖)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以米汁服五丸,日三。
又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腹中切痛,炒鹽半升令焦,納湯中飲之,大吐瘥。若手足痛者,燒青布,納小口器中,熏痛處。
白話文:
[恆山丸]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因邪氣在脅下積聚,導致的寒熱交錯,有如溫熱型瘧疾的症狀。
所需藥材如下:恆山、蜀漆、白薇、桂心、鮀甲、白朮、附子、鱉甲、䗪蟲、貝齒(各取一兩半)、蜚虻(取六銖)。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服用時,以米湯吞服五丸,一天三次。
另一個方法是,將鼠洞裡的土蒸熱後敷在患部,一旦冷了就更換新的熱土。如果腹部劇烈疼痛,可以先炒半升的鹽直到發焦,然後放入熱湯中飲用,能讓患者大量嘔吐後病情好轉。若是手腳疼痛,可將青布燒燼,放入小口容器中,以產生的煙霧燻烤疼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