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一 肝臟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肝臟 (2)

1. 肝虛實第二

(脈四條,方十一首,灸法一首)

肝實熱:

左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厥陰經也,病苦心下堅滿,常兩脅痛,息忿忿如怒狀,名曰肝實熱也。

白話文:

肝實熱

左手關上脈搏的陰分堅實者,屬於足厥陰經。患者常感覺心窩以下脹滿,兩脅常疼痛,呼吸急促、憤怒暴躁,稱為肝實熱。

治肝實熱,陽氣伏邪熱,喘逆悶恐,目視物無明,狂悸非意而言,竹瀝泄熱湯方。

白話文:

治療肝臟實熱,陽氣鬱結邪熱於內,導致呼吸困難、胸悶恐懼、視物不清、狂躁恐懼且言辭失常,可用竹瀝湯來清熱。

竹瀝(一升),麻黃(三分),石膏(八分),生薑,芍藥(各四分),大青,梔子仁,升麻,茯苓,玄參,知母(各三分),生葛(八分)

白話文:

竹瀝(500 毫升),麻黃(15 克),石膏(40 克),生薑(20 克),芍藥(20 克),大青葉(15 克),梔子仁(15 克),升麻(15 克),茯苓(15 克),玄參(15 克),知母(15 克),生葛(40 克)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竹瀝,煮兩三沸,分三服。須利,下芒硝三分,去芍藥,加生地黃五分(《刪繁方》無石膏、生薑、芍藥、生葛,用人參三分)。

白話文:

取上述十二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九升水熬煮,取二升半藥液,去除藥渣,加入竹瀝,再熬煮兩三沸,分三次服用。

如果需要瀉下,加入芒硝三分,去除芍藥,再加入生地黃五分(刪繁方中不使用石膏、生薑、芍藥、生葛,而是使用人參三分)。

2. 前胡湯方

治肝實熱、目痛、胸滿、氣急塞,瀉肝。

白話文:

治療肝臟實熱導致的眼睛疼痛、胸部滿悶、呼吸急促、氣息不通暢等症狀,需要瀉肝。

前胡,秦皮,細辛,梔子仁,黃芩,升麻,蕤仁,決明子(各三兩),苦竹葉(切,一升)車前葉(切,一升),芒硝(三兩)

白話文:

前胡、秦皮、細辛、梔子仁、黃芩、升麻、蕤仁、決明子(各 180 克) 苦竹葉(切碎,900 毫升) 車前葉(切碎,900 毫升) 芒硝(180 克)

上十一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三服。(又一方有柴胡三兩,共十二味。)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碾碎,用九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除藥渣,加入芒消後,分三餐服用。(還有一種藥方,加入三兩柴胡,總共十二種藥材。)

3. 防風煮散方

治肝實熱,夢怒虛驚。

白話文:

治療肝臟實熱所引發的夢中怒氣和虛弱驚嚇的情況。

防風,茯苓,葳蕤,白朮,橘皮,丹參(各一兩三分),細辛(二兩),甘草(一兩),升麻,黃芩(各一兩半),大棗(三七枚),射干(一兩),酸棗仁(三分)

上十三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方寸兩匕帛裹,以井花水二升煮,時時動裹子,煎取一升,分服之,日二。

白話文:

防風、茯苓、葳蕤、白朮、橘皮、丹參(各 70 克),細辛(140 克),甘草(70 克),升麻、黃芩(各 105 克),大棗(25 枚),射干(70 克),酸棗仁(21 克)

十三味治下痢,為粗散,用方寸大的白布包兩匙,用井水兩升煮,隨時搖動包布,煎取一升,分兩次服。

4. 遠志煮散方

治肝邪熱,出言反常,乍寬乍急。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肝邪熱,出言反常,乍寬乍急。

治療由肝臟邪熱引起的言行反常,忽而寬鬆疏散,忽而急促激昂。

遠志,射干,杏仁,大青(各一兩半),茯神,葛根,甘草,麥門冬(各一兩),芍藥(二兩三分),桂心(三分),石膏(二兩),知母,升麻(各五分)

白話文:

遠志、射干、杏仁、大青(各 75 克),茯神、葛根、甘草、麥門冬(各 50 克),芍藥(100 克),桂心(15 克),石膏(100 克),知母、升麻(各 25 克)

上十三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水二升五合煮竹葉一升,取汁用煮藥一匕半,煎取八合為一服,日二。以綿裹散煮之。

白話文:

以上13種藥物用於治療下痢,由於藥物較粗散,因此用2升5合的水煮1升竹葉,取其汁液與藥物(1.5匙)一同煎煮,煎取8合為一劑,每日服用兩劑。將藥物用棉布包裹後放入汁液中煎煮。

5. 地黃煎方

治邪熱傷肝,好生悲怒,所作不定、自驚恐。

白話文:

邪熱傷肝,容易產生悲傷、憤怒的情緒,行為舉止不穩定,且容易感到恐懼。

生地黃,淡竹葉,生薑,車前草,干藍(各切一升),丹參,玄參(各四兩),茯苓(二兩),石膏(五兩),赤蜜(一升)

白話文:

生地黃、淡竹葉、生薑、車前草、乾藍(各切 500 公克) 丹參、玄參(各 200 公克) 茯苓(100 公克) 石膏(250 公克) 赤蜜(500 公克)

上十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停冷,下蜜,更煎三兩沸,分三服。

肝膽俱實:

左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厥陰與少陽經俱實也,病苦胃脹嘔逆,食不消,名曰肝膽俱實也。

肝虛寒:

白話文:

十味湯做法:

用十味藥材煎煮,加入九升水,煎剩三升,去渣後放涼,加入蜂蜜,再煎三至五分鐘,分三次服用。

肝膽俱實:

左手關衝穴部位脈象顯示陰陽兩脈都浮實,表示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都熱盛,症狀為腹脹嘔吐,食慾不振,稱為「肝膽俱實」。

肝虛寒:

左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厥陰經也,病苦脅下堅、寒熱,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虛寒也。

白話文:

左手關脈處脈象陰虛的,是足厥陰肝經。症狀是脇肋下方堅硬、冷熱交替、腹部脹滿、不想進食、腹脹鬱悶不樂、婦女月經不調、腰腹疼痛,這叫做肝虛寒。

6. 補肝湯方

治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冷,發搶心腹痛,目不明瞭,及婦人心痛,乳癰,膝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白話文:

治療肝氣不足,兩側肋骨下脹滿,筋脈拘急喘不上來氣,四肢冰冷,發作時心腹疼痛,眼睛看不清楚。以及婦女心痛,乳房發炎腫脹、膝蓋發熱、口渴消瘦、指甲枯萎、嘴脣面部發青的人。

甘草,桂心,山茱萸(各一兩(《千金翼》作烏頭),細辛,桃仁(《千金翼》作蕤仁),柏子仁,茯苓,防風(各二兩),大棗(二十四枚)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甘草一兩、桂心一兩、山茱萸一兩(《千金翼方》記載為烏頭)、細辛二兩、桃仁二兩(《千金翼方》記載為蕤仁)、柏子仁二兩、茯苓二兩、防風二兩、大棗二十四枚。

上九種藥材,加水九升,煮到剩下五升,過濾掉藥渣,分三次服用。